Workflow
生成式AI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谷歌(GOOGL.US)涨逾7% 美法院裁定无需剥离Chrome和安卓系统
智通财经· 2025-09-03 21:52
法院裁决结果 - 法院裁定谷歌无需剥离Chrome浏览器或分拆安卓操作系统 [1] - 谷歌未被禁止向苹果支付费用以维持搜索默认选项 但法院保留未来重新审视权利 [1] - 谷歌可继续向分销合作伙伴支付费用预装Google Search Chrome及生成式AI产品 [1] 市场反应 - 谷歌股价周三上涨逾7%至226.77美元 [1] - 市场普遍解读裁决结果为"利空出尽" 限制性措施远小于预期 [1]
美股异动 | 谷歌(GOOGL.US)涨逾7% 美法院裁定无需剥离Chrome和安卓系统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21:48
法院裁决结果 - 谷歌无需剥离Chrome浏览器或分拆安卓操作系统 [1] - 谷歌未被禁止向苹果支付费用以保持搜索默认选项 但法院保留未来重新审视权利 [1] - 谷歌可继续向分销合作伙伴支付费用预装Google Search Chrome及生成式AI产品 [1]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谷歌股价周三上涨逾7%至226 77美元 [1] - 市场普遍解读裁决结果为"利空出尽" 限制性措施远小于此前预期 [1]
从试点到规模化 智能体商业化元年开启
中国证券报· 2025-07-26 05:07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突破,形成基础夯实、技术跃升、应用广泛、生态初成的良好态势 [1] - 2024年底中国网民中2.49亿人使用生成式AI产品,占网民总数17.7%,2025年使用AI产品的网民上升至5.7亿人,占比超40%,半年翻倍 [1] - 2025年初国内日均Token消耗量达10万亿,同比2024年初增长百倍 [1] 数字基础设施与核心技术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5G应用案例数达13.8万个,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 [2] - 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数达2980万个,较上年末净增160万个 [2] -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38.58% [2] - 中国已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并上线,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人工智能应用与生态 -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项目超1.3万个,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专业大模型和小模型双线驱动 [3] - 中国移动"灵犀"数智员工覆盖9大行业14个领域,服务500余家客户,6万余名数智员工上岗,等效劳动产出超300万人/天 [3] - 中国联通政务大模型和六大智能体累计服务10多个省市级的政务热线智能化升级 [3] 智能体商业化进展与挑战 - 2025年被视为"智能体创新应用元年",智能体技术战略地位持续提升 [3] - 智能体商业化应用和大规模部署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应用生态需完善,伦理法律待考量 [4] - 智能体在2C和2B场景中已发挥提质、生智、增效作用,但技术和商业模式仍需创新 [4] 互联网安全新挑战 - 智能体数据越权事件已出现,攻击者通过邮件指令感染智能体并外传数据 [5] - 黑客可能训练"智能体黑客",未来网络攻防将演变为人类与机器的对抗 [5] - 360构建"安全即服务"模式,提供安全专家智能体弥补人才缺口,推动安全产业向服务化转型 [5] - 提出"以模制模"思路,用大模型卫士应对大模型遭受攻击、隐私泄露等风险 [6]
AI时代,互联网生态圈如何演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22:06
新质互联网时代到来 - 互联网行业正逐步进入AI时代下的"新质互联网"阶段,以IPv6协议为基本协议,面向人工智能、算力网络、数据共享、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等新业务场景需求[3][4] - 截至202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其中约半数使用过AI产品[3] - 2024年底中国网民中2.49亿人使用生成式AI产品,占网民数17.7%,2025年使用AI产品的网民升至5.7亿,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达10万亿,同比增长百倍[3] 互联网与AI的相互赋能 - 互联网为AI时代提供创新支撑,TCP/IP协议特点使其能够承载AI时代数据上传与下载的复杂需求,并支持跨区数据流动和算力调度[4][5] - AI深度融入消费互联网,如虚拟试衣、直播数字人等提升沉浸式体验,互联网海量用户数据反哺AI模型迭代[6] - 在产业互联网方面,AI推动垂直行业应用深化,互联网汇聚产业数据训练垂类模型,加速模型迭代[6] 智能体成为核心标志 - AI Agents as a Service(智能体即服务)成为互联网演进的核心标志,AI从生成式大模型向AI Agent和Agentic AI发展[7] - 机构预测2028年33%的企业会嵌入Agentic AI,约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Agent自主完成[7] - 互联网需要支撑智能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包括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和专用知识供给能力的调用[7] 数智化发展建议 - 以政策为引领,持续完善人工智能、6G等前沿技术领域的专项扶持政策,引导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9] - 以创新为驱动,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集中攻关"卡脖子"领域,同时构建技术伦理框架[9] - 以赋能为路径,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优化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实现提质增效和降本降耗[10]
2025 全球产品经理大会来袭,聚焦 AI 产品实战,全景呈现未来产品图谱
钛媒体APP· 2025-05-21 12:20
大会核心内容 - 2025全球产品经理大会将于8月15-16日在北京威斯汀酒店举办 聚焦生成式AI与智能体产品设计、商业落地与用户体验创新等12大专题方向 [1] - 大会主题为"产品与AI如何共创未来" 旨在探索技术转化为用户价值的路径 强调"智能可感、体验可用"的产品理念 [1] 专题板块 - 12大核心专题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GenAI Products)、企业级AI产品与应用(Enterprise AI Products)、Agent智能体产品设计(AI Agents)等 [1][2] - 专题覆盖全产业链:从AI+行业应用落地实践(金融/教育/制造)到具身智能硬件产品 从全球化出海实践到商业模式设计 [2][3][21] - 特别关注产品全链路构建:包括用户研究、交互体验设计、产品战略创新及运营增长方法论 [2][8][21] 演讲嘉宾阵容 - 汇集互联网头部平台与AI创业公司专家:包括CSDN高级副总裁李建忠(大语言模型应用专家)、久痕科技CEO汪源(前网易副总裁)、YouMind创始人王保平(前字节跳动产品副总裁) [4][5][18] - 实战派代表:WPS高级产品总监赵九州(腾讯P12专家)、火星电波CEO冯雷(MiniMax前产品负责人)、索云AI联合创始人胡腾宇(前昆仑万维AI首席架构师) [6][19] - 增长运营专家:快手前增长负责人(主导DAU增长117PP)、美团前高级产品经理(半年实现B端商家钱包用户从0到500万) [5] 大会亮点 - 深度解析生成式AI与智能体产品的设计方法 分享从模型能力到交互体验的全链路构建 [16] - 揭秘中国企业出海策略与AI行业应用最佳实践 包含金融、教育、制造等垂类场景案例 [2][16] - 探讨AI驱动的运营增长方法论 覆盖冷启动到规模化阶段 强调数据驱动与用户价值重构 [8][17] 其他信息 - 大会开放演讲议题征集 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15日 要求分享者具备AI产品从0到1的实战经验 [10][11][15] - 参会者可领取产品人专属礼包 官网提供最新嘉宾与议题动态更新 [13][16]
速递|Meta文件公开: 生成式AI收入可至万亿美元,2025年AI预算破10亿美元
Z Potentials· 2025-05-05 11:41
Meta生成式AI业务预测 - Meta预测其生成式AI产品2025年收入将达20亿至30亿美元 2035年收入区间为4600亿至1.4万亿美元[1] - 预测数据来自起诉Meta的图书作者律师提交的文件 文件指控Meta未经授权使用作品训练AI但未明确"生成式AI产品"定义[1] Meta生成式AI商业化路径 - 与托管开源Llama模型的公司签订收入分成协议[2] - 推出API用于定制和评估Llama模型[2] - Meta AI助手未来可能展示广告并提供付费订阅选项[2] Meta生成式AI投入规模 - 2024年生成式AI预算超9亿美元 2025年可能突破10亿美元[3] - 2025年资本支出计划达600亿至800亿美元 主要用于建设新数据中心[3] - 2023年讨论过斥资超2亿美元获取训练数据 其中约1亿美元专门用于图书采购[3] Meta数据获取争议 - 被指控选择大规模盗版电子书而非合法授权[4] - 公司声明强调开源AI模型带来创新 主张合理使用版权材料 不同意作者指控[4]
对于AI创业者而言,风投真正想要什么?
虎嗅· 2025-04-30 11:30
投资理念 - 不迷信技术先发优势 推崇"后发制人"策略 认为开拓全新市场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 而后来者能学习前车之鉴推出更优产品 [4] - 以Lending Club为例 虽然是P2P借贷市场后来者 但通过优化产品和营销策略 最终成就2014年美国科技市场最大IPO [4] - 认为AI创业最大骗局是漂亮PPT与惨淡现实的鸿沟 强调将演示转化为可规模化产品才是真正挑战 [8] CEO素质要求 - CEO最重要的素质是销售能力 需要向客户卖产品 向员工卖愿景 向人才卖职位 [5] - 欣赏具备倾听客户声音和销售领导力的CEO 如Doximity创始人组建客户咨询委员会直接纳入用户反馈 [6] - 评估CEO时看重其用热情和用户理解打动投资人的能力 以及保持极度诚实坦率的态度 [6] 产品市场契合 - 指出创业公司常犯错误是过早认为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 然后盲目扩张销售团队 [6] - 建议先找销售总监级别人员验证PMF 真正确认后再逐步扩大规模 [6] - 举例Case Text曾错误组建销售团队 后来果断解散 展现了创始人勇气 [6] 投资决策标准 - 关注两个核心问题:用户实际如何使用产品 以及驱动创始人的内在动力 [9] - 重视创始人从用户处学到的经验 而非固执解决自己想象的问题 [9] - 强调创始人需要无可救药的自信 认为自我认同是获得外部支持的基础 [10] AI创业现状 - 2023年初资本市场对AI创业敞开钱包 仅凭精美Demo就能获得百万美元种子轮 [2] - 到2025年投资标准升级 要求创业者有真实客户使用产品才考虑融资 [3][8] - 指出多家由顶级投资者支持的AI创业公司因无法实现产品规模化而失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