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护理床

搜索文档
聚焦关键小事 办好暖心实事——山东济宁市兖州区长护险“小辅具”守护“大民生”
齐鲁晚报· 2025-07-24 18:02
长护险政策实施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率先开展长护险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试点 为首批33名重度失能人员入户配送电动护理床 静态防褥疮垫 多功能轮椅等辅助器具 [2] - 长护险保障对象为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 重点保障重度失能人员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 济宁市兖州区2022年启动居民长护险试点 实现职工 居民长护险全覆盖 [3] - 参保人员可通过线上或线下申请 经评估符合条件者可享受辅具租赁服务 费用由长护险基金承担80% 个人承担20% [5] 长护险服务流程优化 - 中国人寿财险济宁市中心支公司承办兖州区长护险服务 涉及49.7万名城乡参保居民 与医保 民政 残联等部门建立协同机制 通过政策宣传 需求摸排 服务对接等举措优化经办环节 [7] - 公司计划开发辅具服务功能模块 实现需求申请 适配评估 服务监管等全过程信息化 同时建立与失能家庭满意度 服务质量挂钩的考核机制 [7] - 济宁市兖州区医疗保障局强调将持续优化服务流程 扩大政策知晓度 加强与经办机构 辅具服务机构的协作联动 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8] 长护险实际应用案例 - 72岁重度失能人员通过长护险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电动护理床申请到安装全流程 医保报销80% 显著减轻家庭照护压力 [1] - 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入户演示辅具使用方法 强调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确保政策落地实效 [5] - 护理人员定期上门为失能人员提供理发等基础护理服务 体现居家护理服务的全面性 [9]
让老年人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辽宁日报· 2025-06-23 08:52
老龄事业发展 - 辽宁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出一系列举措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银发经济[1] - 全省出台13件综合性政策文件,近100件配套政策标准,涵盖土地供给、税收优惠、财政金融等扶持措施,形成完整的养老服务政策框架[2] -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5.5%,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2万张,完成4.2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 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 建成县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93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921个,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82%[7] - 全省养老机构2414家,床位21.12万张,入住老人10.23万人,初步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8] - 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机构近800家,日均服务老年人1.5万人次[6] 银发经济产业 - 2024年开行银发旅游专列21趟,发送游客16157人次[10] - 沈阳市、大连市、盘锦市成立养老产业集团,沈阳、大连、本溪布局银发经济产业园区[10] - 26家企业60种产品服务纳入国家老年用品及智慧健康养老推广目录[10] - 17所高校、78所中高职院校开设银发经济相关专业[11] 基础设施与保障 - 全省52.7万老年人享受低保、特困救助等政策[3] - 配备低地板公交车6097辆、适老化地铁408列、敬老公交线路60条、金融适老服务网点5529个[3] - 盘锦市建成5000平方米康复辅具街区,展示上千种产品,2023年产值超1000万元[10]
长护险全国落地新机遇,护理机器人、智能辅具站上风口|长护险扩围探路
第一财经· 2025-05-19 20:46
长护险对护理服务及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 长护险刺激护理服务、医疗设备、康复器材等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1] - 长护险试点九年来覆盖1.8亿人,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 [1] - 提供就业岗位约30万个,拉动相关产业社会资本投入约600亿元 [1] 辅具租赁服务的推广与成效 - 南通在全国率先推出辅具租赁服务,失能人员每天仅需支付0.45元租赁多功能照护床 [3] - 辅具租赁年度限额8000元,基金和个人按8:2比例支付 [3] - 徐州市推行辅具政策后,近两年已有2000多个失能家庭受益 [4] 智能护理设备与辅具产业的发展 - 南通长护险产业园展示智能护理机器人、智能外骨骼机器人等产品,形成完整产业链 [7] - 企业升级产品十次,推出可处理排泄物的智能照护床,减轻护理压力 [10] - 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受市场关注 [10] 长护险对银发经济的拉动 - 长护险带动银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 - 南通长护险产业园吸引服务机构、保险公司和研发机构入驻,助推当地银发经济 [7] - 辅具租赁模式促进绿色环保循环经济发展,拉动辅具产业 [6] 政策建议与行业机遇 - 建议将辅具服务纳入长护险保障形式,改善失能人员生存状态并拉动产业 [10] - 企业需聚焦失能老人真实需求,避免“华而不实”的功能 [11] - “上门护理+辅具服务”模式有望全国推广,相关产业迎来新机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