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护理床
icon
搜索文档
辅具租赁服务纳入烟台市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
齐鲁晚报网· 2025-09-30 09:48
政策核心内容 - 自2025年1月1日起,烟台市长期护理保险将辅具租赁服务纳入保障范围,选择巡查护理的失能人员可自愿选择该服务 [1] - 辅具租赁政策旨在满足失能群体对多样化辅具需求的同时,极大缓解家庭经济负担 [1] 政策实施与运作模式 - 政策申请流程为:参保人提出申请,保险公司审核受理后通知定点辅具服务机构进行评估并制定租赁方案,随后签订协议并提供上门安装服务 [1] - 服务采用"自主选择、协议约定"的方式,体现服务供给的个性化与灵活性 [2] - 目前烟台市长护险定点辅具服务机构已有4家 [2] 服务内容与覆盖范围 - 定点机构能提供多种护理必需且价格较高的护理辅具,涵盖转移移位类、生活护理类2主类5次类护理辅具项目 [2] - 服务基本满足失能人员的护理服务需求 [2] 经济影响与成本效益 - 与直接购买相比,租赁方式可根据参保人需求及时调整更换,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护理需求 [1] - 以电动护理床为例,市场价通常需上千元,而通过政策租赁,参保人每月仅需自费72元,日均费用仅2.4元 [1] - 该政策能切实减轻参保人的经济负担 [1][2]
【咸阳】养老不离家 服务送上门
陕西日报· 2025-09-24 06:56
智慧养老模式与设施建设 - 咸阳市构建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的养老服务格局 [1] - 全市已建成养老服务机构4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0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850个、镇(街道)区域养老中心50个,形成覆盖广泛的养老服务网络 [6] - 渭城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基地设置六大区域,销售展示及租赁的养老辅具、健康产品超过150种 [3] 智慧养老技术应用与服务 - 彬州市义门镇“慧养帮办”平台整合卫生院、餐饮店等资源,形成“老人点单—平台派单—服务上门”的快速响应闭环,已为87名独居老人提供服务超400次 [5] - 智能手环、烟雾探测器、紧急呼叫装置等终端设备实现环境安全监测与“一键呼叫、秒级响应” [5] - 秦都区纺机社区探索“医养结合+社区自治”路径,为社区1332名60岁以上老人(占社区总人口31%)提供专业照护与日常医疗服务 [6] 养老助餐与社区支持 - 全市共建立148个养老助餐点,切实破解老年人就餐难题 [7] - 秦都区双照街道庞南刘村投用首家农村公益食堂雨花敬老幸福院,由280平方米闲置房屋改建,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采用“党建引领+村级主办+政府扶持”的创新模式 [7] 银发经济与产业培育 - 陕西智慧养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咸阳成立,91家单位参与,旨在推进养老事业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平台 [8] - 咸阳市重点扶持“不老帮”、“九棵松”等养老品牌,培育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26个,并计划建设咸阳高新区银发经济产业园 [8][10] - 全市组建323支老年志愿服务队,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实现“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的良性互动 [9]
聚焦关键小事 办好暖心实事——山东济宁市兖州区长护险“小辅具”守护“大民生”
齐鲁晚报· 2025-07-24 18:02
长护险政策实施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率先开展长护险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试点 为首批33名重度失能人员入户配送电动护理床 静态防褥疮垫 多功能轮椅等辅助器具 [2] - 长护险保障对象为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 重点保障重度失能人员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 济宁市兖州区2022年启动居民长护险试点 实现职工 居民长护险全覆盖 [3] - 参保人员可通过线上或线下申请 经评估符合条件者可享受辅具租赁服务 费用由长护险基金承担80% 个人承担20% [5] 长护险服务流程优化 - 中国人寿财险济宁市中心支公司承办兖州区长护险服务 涉及49.7万名城乡参保居民 与医保 民政 残联等部门建立协同机制 通过政策宣传 需求摸排 服务对接等举措优化经办环节 [7] - 公司计划开发辅具服务功能模块 实现需求申请 适配评估 服务监管等全过程信息化 同时建立与失能家庭满意度 服务质量挂钩的考核机制 [7] - 济宁市兖州区医疗保障局强调将持续优化服务流程 扩大政策知晓度 加强与经办机构 辅具服务机构的协作联动 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8] 长护险实际应用案例 - 72岁重度失能人员通过长护险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电动护理床申请到安装全流程 医保报销80% 显著减轻家庭照护压力 [1] - 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入户演示辅具使用方法 强调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确保政策落地实效 [5] - 护理人员定期上门为失能人员提供理发等基础护理服务 体现居家护理服务的全面性 [9]
让老年人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辽宁日报· 2025-06-23 08:52
老龄事业发展 - 辽宁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出一系列举措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银发经济[1] - 全省出台13件综合性政策文件,近100件配套政策标准,涵盖土地供给、税收优惠、财政金融等扶持措施,形成完整的养老服务政策框架[2] -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5.5%,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2万张,完成4.2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 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 建成县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93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921个,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82%[7] - 全省养老机构2414家,床位21.12万张,入住老人10.23万人,初步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8] - 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机构近800家,日均服务老年人1.5万人次[6] 银发经济产业 - 2024年开行银发旅游专列21趟,发送游客16157人次[10] - 沈阳市、大连市、盘锦市成立养老产业集团,沈阳、大连、本溪布局银发经济产业园区[10] - 26家企业60种产品服务纳入国家老年用品及智慧健康养老推广目录[10] - 17所高校、78所中高职院校开设银发经济相关专业[11] 基础设施与保障 - 全省52.7万老年人享受低保、特困救助等政策[3] - 配备低地板公交车6097辆、适老化地铁408列、敬老公交线路60条、金融适老服务网点5529个[3] - 盘锦市建成5000平方米康复辅具街区,展示上千种产品,2023年产值超1000万元[10]
长护险全国落地新机遇,护理机器人、智能辅具站上风口|长护险扩围探路
第一财经· 2025-05-19 20:46
长护险对护理服务及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 长护险刺激护理服务、医疗设备、康复器材等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1] - 长护险试点九年来覆盖1.8亿人,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 [1] - 提供就业岗位约30万个,拉动相关产业社会资本投入约600亿元 [1] 辅具租赁服务的推广与成效 - 南通在全国率先推出辅具租赁服务,失能人员每天仅需支付0.45元租赁多功能照护床 [3] - 辅具租赁年度限额8000元,基金和个人按8:2比例支付 [3] - 徐州市推行辅具政策后,近两年已有2000多个失能家庭受益 [4] 智能护理设备与辅具产业的发展 - 南通长护险产业园展示智能护理机器人、智能外骨骼机器人等产品,形成完整产业链 [7] - 企业升级产品十次,推出可处理排泄物的智能照护床,减轻护理压力 [10] - 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受市场关注 [10] 长护险对银发经济的拉动 - 长护险带动银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 - 南通长护险产业园吸引服务机构、保险公司和研发机构入驻,助推当地银发经济 [7] - 辅具租赁模式促进绿色环保循环经济发展,拉动辅具产业 [6] 政策建议与行业机遇 - 建议将辅具服务纳入长护险保障形式,改善失能人员生存状态并拉动产业 [10] - 企业需聚焦失能老人真实需求,避免“华而不实”的功能 [11] - “上门护理+辅具服务”模式有望全国推广,相关产业迎来新机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