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召回
icon
搜索文档
小鹏P7+被曝安全漏洞,售后偷偷打胶!有车主:高架上方向盘突然抱死
北京商报· 2025-08-18 18:49
入手小鹏P7+仅9个月的林桦,在一次偶然检查中发现爱车的转向机上有一处明显的打胶痕迹。这样的 打胶在小鹏P7+车主中并非个例。打胶的背后,车主们猜测是用来解决转向机设计缺陷。 据多位车主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小鹏的该款车转向机疑似接插件防水设计不足,水汽易侵入线束接 口,引发短路。面对数百条投诉,车主得到的售后方案却有着明显差异:部分可整体更换转向机,部分 仅能打胶处理,还有的因后台未显示问题被拒绝维修。即便能更换,小鹏方面的补偿方案也并不一致。 这场打胶黏不住的信任危机,正在吞噬数万名车主的安全感。相关律师指出,选择性维修与责任推诿, 可能构成歧视性服务,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同时,企业如果想以低成本替代方案规避召回责任, 则会面临更多违约风险。 隐患: 转向机可能失灵,售后"偷偷"打胶 2024年11月,林桦(化名)花费19.38万元,在小鹏汽车北京合生汇门店购得小鹏P7+新车。提车两个月 后,方向盘却偶发异响,她起初并未在意,直到今年8月在小红书上刷到不少车主说该车转向机普遍存 在安全隐患,这才引起重视。 转向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关乎操控稳定性。林桦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众多网友反映,小鹏P7+的 转向 ...
丰田计划在中国市场召回汽车23.66万辆 第一财季净利降36.9%全年预期下调14%
长江商报· 2025-08-12 07:31
召回事件 - 丰田在中国市场合计召回汽车23.66万辆,涉及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丰田中国等多家子公司 [1][4][6] - 广汽丰田召回14.02万辆,包括全新第九代凯美瑞6.92万辆、雷凌5.74万辆、凌尚6574辆、锋兰达887辆 [2][4] - 一汽丰田等三家车企召回9.64万辆,包括国产亚洲龙5.41万辆、世极79辆、雷克萨斯LM/LS等6866辆、进口埃尔法等3.51万辆 [5][6] - 召回原因包括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导致黑屏、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导致强度不足等安全隐患 [2][3][6] 销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丰田在华销量(含雷克萨斯)达83.77万辆,同比增长6.8% [1][8] - 广汽丰田上半年销量36.42万辆,凯美瑞6月销量突破2万辆,三大旗舰车型占总销量近一半 [9] - 一汽丰田上半年销量37.78万辆,同比增长16%,电动化车型占比接近一半 [9] - 雷克萨斯半年销量超8.5万辆,成为唯一正增长的进口豪华车品牌 [10] - 丰田在华累计销量突破2500万辆,成为首个达到这一里程碑的日系车企 [9] 全球战略 - 丰田将2025年全球产量目标上调至约1000万辆 [1][11] - 公司明确表示中国市场销量目标不会调整 [1][1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增长7.4%至550多万辆,主要受美国、日本和中国需求推动 [10] 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一财季净利润同比暴跌36.9%至8410亿日元 [1][11] - 预计2026财年营业利润将因美国汽车关税上调损失1.4万亿日元(约95亿美元) [1][11] - 将2026财年净利润预期下调14%至2.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68亿元) [1][12]
宝马召回超23万辆车
南方都市报· 2025-08-09 16:06
召回事件概述 -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和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召回超过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 [1][7] - 召回涉及多个车型系列,包括进口5系、i4、i5、i7、iX以及国产X5、5系、i3、i5、iX1、iX3等 [8] 召回原因 - 起动器发电机的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导致正极接线柱与48V线束正极端子连接松动,电阻异常增大,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烧蚀起火 [7] - 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高压系统误关闭,造成电气驱动单元失去动力,增加碰撞风险 [7] 召回措施 - 免费检查起动器发电机,必要时进行更换 [7] - 检查相关电缆,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7] - 免费进行软件升级以解决高压系统问题 [7] 召回车型及数量 - 进口5系汽车:1辆(生产日期2024年11月26日) [8] - 国产X5汽车:379辆(生产日期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 [8] - 国产5系汽车:1012辆(生产日期2024年7月18日至2025年1月6日) [8] - 进口i4汽车:4609辆(生产日期2020年12月2日至2023年12月12日) [8] - 进口i5汽车:91辆(生产日期2023年8月2日至2023年12月13日) [8] - 进口i7系汽车:3244辆(生产日期2021年9月13日至2024年1月11日) [8] - 进口iX汽车:7730辆(生产日期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12月18日) [8] - 国产i3汽车:95753辆(生产日期2021年3月12日至2025年1月4日) [8] - 国产i5汽车:5657辆(生产日期2023年8月3日至2024年12月18日) [8] - 国产iX1汽车:6022辆(生产日期2022年4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 [8] - 国产iX3汽车:106000辆(生产日期2020年5月26日至2024年12月5日) [8] 召回时间 - 大部分召回自8月8日起实施 [7][8] - 国产iX3汽车召回自2025年10月28日起实施 [8]
宝马计划召回超23万辆车 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财经网· 2025-08-09 14:15
召回规模 -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和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合计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 [1] - 进口车型召回包括1辆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进口5系汽车 [1] - 国产车型召回包括379辆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生产的X5汽车和1012辆2024年7月18日至2025年1月6日生产的5系汽车 [1] 召回原因 - 部分车辆起动器发电机的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导致正极接线柱与48V线束的正极端子连接松动,电阻异常增大 [1] - 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烧蚀起火 [1] 召回措施 - 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检查起动器发电机,必要时进行更换 [1] - 检查相关电缆,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1] 扩大召回范围 - 本次召回为2025年5月9日发布的召回活动的扩大召回 [2] - 扩大召回包括4609辆2020年12月2日至2023年12月12日生产的进口i4汽车 [2] - 扩大召回包括91辆2023年8月2日至2023年12月13日生产的进口i5汽车 [2] - 扩大召回包括3244辆2021年9月13日至2024年1月11日生产的进口i7系汽车 [2] - 扩大召回包括7730辆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12月18日生产的进口iX汽车 [2] 国产电动车召回 - 召回95753辆2021年3月12日至2025年1月4日生产的国产i3汽车 [2] - 召回5657辆2023年8月3日至2024年12月18日生产的国产i5汽车 [2] - 召回6022辆2022年4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生产的国产iX1汽车 [2] - 自2025年10月28日起召回106000辆2020年5月26日至2024年12月5日生产的国产iX3汽车 [2] 电动车召回原因 - 由于绝缘故障的监测机制问题,在特定工况下车辆高压系统可能出现误关闭 [3] - 可能导致电气驱动单元失去动力,增加车辆发生碰撞风险 [3] 电动车召回措施 - 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进行软件升级 [3]
上半年我国开展汽车产品召回87次 涉及车辆528.06万辆
召回总体情况 - 2024年1-6月汽车产品召回87次涉及528.06万辆,召回次数同比下降34.59%但数量同比增长29.39% [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召回3162次涉及1.19亿辆 [1] - 市场监管总局调查督促的召回占比显著,2024年1-6月督促召回21次涉及233.93万辆(占同期总量44.30%),历史累计督促召回628次涉及6348.75万辆(占总量53.34%) [1] 能源动力类型分析 - 传统燃油车召回56次375.16万辆,次数同比下降44.55%但数量同比激增101.10% [1] - 新能源汽车召回48次152.90万辆,次数同比增长20.00%但数量同比下降30.99% [1] - 纯电动汽车召回25次131.30万辆,次数增8.70%数量降23.00% [1] - 混动汽车召回25次21.60万辆,次数增47.06%数量降57.67% [1] 缺陷总成分布 - 转向系统缺陷召回224.03万辆(占42.43%)居首 [2] - 发动机缺陷召回104.98万辆(占19.88%) [2] - 制动系统缺陷召回74.54万辆(占14.12%) [2] 品牌属性差异 - 进口品牌召回41次171.28万辆,次数降35.94%数量降21.05% [2] - 合资品牌召回36次352.83万辆,次数降10.00%但数量激增114.70% [2] - 自主品牌召回10次3.95万辆,次数降65.52%数量降85.27% [2]
汽车早餐 | 上半年我国实施汽车召回超528万辆;上半年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份额创新高;小鹏首个海外智造基地正式投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5 09:07
国内产业动态 - 湖北省五大支柱产业(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现代化工、大健康、现代农产品加工)上半年规模全部实现"双过半",全年目标均突破万亿级 [2] - 上半年中国汽车召回量达528.06万辆,市场监管总局调查督促召回占比44.3%(233.93万辆/528.06万辆) [3] - 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份额创新高,上半年份额达5.1%(同比翻倍),6月注册量同比激增91% [7] 国际汽车行业 - 英国上半年汽车产量同比下降7.3%,微型厢式货车产量暴跌45%,创1953年以来最低纪录(不含疫情期间) [4] - 特斯拉Q2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16%),毛利率17.2%超预期,平价车型已启动生产并计划下半年量产 [5] - 美国Lucid牵头成立电池材料联盟MINAC,联合多家矿物生产商推动本土关键矿物开发与采购 [6] 车企战略与产能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按计划年底投产,目标峰值产能30万辆/年,正认证150家欧洲供应商 [8] - 小鹏首个海外智造基地在印尼投产,首辆本地化生产X9车型交付 [9] - 广汽高域飞行汽车样机交付香港,计划2026年量产并2027年实现商业化载人运营 [10] 新能源车企进展 - 蔚来第80万辆量产车(乐道L90)下线,将于7月31日上市并8月1日交付 [11] - 哪吒汽车关联公司高管变动,方运舟接任多家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职务 [12]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1-6月汽车产品召回528万辆 同比增长近三成
快讯· 2025-07-24 20:16
汽车召回数据 - 2023年1-6月汽车产品召回总量达528.06万辆 同比增长29.39% [1] - 同期开展召回活动87次 同比下降34.59% [1] - 截至6月底累计召回次数达3162次 涉及车辆1.19亿辆 [1] 传统燃油车召回情况 - 传统燃油车召回56次 同比下降44.55% [1] - 涉及车辆375.16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101.10% [1] 新能源汽车召回情况 - 新能源汽车召回48次 同比增长20.00% [1] - 涉及车辆152.90万辆 同比下降30.99% [1] - 纯电动汽车召回25次 同比增长8.70% [1] - 纯电动汽车召回131.30万辆 同比下降23.00% [1] - 混动汽车召回25次 同比增长47.06% [1] - 混动汽车召回21.60万辆 同比下降57.67% [1]
福特在美国再掀大规模召回 69.4万辆汽车因燃油隐患“中招”
犀牛财经· 2025-07-23 14:01
召回事件概述 - 福特汽车在美国市场召回694271辆SUV 涉及2021-2024款Bronco Sport及2020-2022款Escape车型 [2] - 召回原因为车辆燃油喷射器存在开裂风险 可能导致燃油泄漏至发动机舱 存在发动机舱火灾隐患 [2] 历史问题与修复措施 - 2022年11月福特曾发起首次召回 通过加装导流管和更新发动机控制软件试图解决隐患 [2] - 2024年3月因部分车辆未完成软件更新 福特被迫发起二次召回 [2] - NHTSA调查指出修复方案效果不足 敦促直接更换故障喷油器 [2] - 重新评估发现8辆已维修车辆仍出现发动机舱起火且燃油喷射器破裂 [2] 当前补救方案 - 临时措施为经销商免费安装发动机控制软件更新 实时监测燃油喷射器裂纹并调整发动机参数 [3] - 永久解决方案正在研究中 计划开发改进型喷油器 近期将敲定最终方案 [3] - 待方案确定后车主将收到通知前往经销商处更换隐患部件 [3] 财务影响 - 此次召回及相关服务行动预计耗资约5.7亿美元 [3]
保时捷、福特、沃尔沃等多家车企紧急召回一批机动车
杭州日报· 2025-07-22 21:16
一汽解放召回事件 - 青岛基地召回2023年1月10日至2024年11月20日生产的仓栅式运输半挂车、厢式运输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厢式运输车共158辆,因反光标识粘贴间距不达标 [1] - 长春基地召回2023年2月24日至2024年8月31日生产的仓栅式运输车21辆,同样因反光标识问题 [1] - 青岛基地另召回同批次158辆车型及长春基地2023年8月22日至2024年11月13日生产的53辆车型,因侧/后防护装置安装尺寸不达标 [2] - 长春基地召回2023年2月23日至2024年10月27日生产的82辆仓栅式运输车,因顶棚杆固定不达标 [2] 江淮汽车召回事件 - 召回2023年10月24日至2024年7月22日生产的12辆载货汽车,因顶棚杆固定问题 [6] - 召回2023年10月23日至2024年3月21日生产的10辆载货汽车,因反光标识粘贴间距不达标 [6] - 召回2022年10月24日至2024年4月28日生产的27辆载货汽车,因侧防护装置前端倒圆尺寸不达标 [6][7] - 召回2023年3月27日至2024年5月30日生产的9辆载货汽车,因未安装示廓灯 [7] 北汽福田召回事件 - 召回2023年12月31日至2024年12月11日生产的76辆福田时代牌与奥铃牌仓栅式运输车,因顶棚杆固定问题 [8][9] 中国重汽召回事件 - 济南商用车公司召回2023年6月30日至2024年3月15日生产的39辆仓栅式运输车,因顶棚杆固定问题 [10] - 召回2023年1月16日至2024年8月1日生产的147辆仓栅式运输车及2024年6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生产的10辆厢式运输车,因反光标识问题 [10][11] - 召回2024年7月5日至7月15日生产的5辆仓栅式运输车及同期10辆厢式运输车,因侧防护装置未安装带圆角垂直构件 [11] - 济南卡车公司召回2024年6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生产的10辆厢式运输车,因尾部标志板尺寸不达标 [11][12] 川崎摩托召回事件 - 召回2024年2月20日至2025年4月18日生产的1691辆进口ZX636型摩托车,因发动机曲轴固定螺栓扭矩过大 [14] 福特汽车召回事件 - 召回2021年12月7日至2024年8月16日生产的2264辆林肯领航员,因右前制动管与空气滤清器出气管干涉磨损 [15] - 召回2017年11月3日至2022年9月2日生产的43辆林肯领航员、2017年10月10日至2020年7月24日生产的35辆福特F-150及2018年2月15日至2022年4月25日生产的5辆福特Mustang,因转向机软件偏差 [16] - 召回2014年12月4日至2017年6月25日生产的2556辆林肯领航员,因外后视镜迎宾灯密封不良 [17] 保时捷召回事件 - 召回2024年12月19日至2025年4月30日生产的1248辆Panamera和Taycan系列汽车,因前减震支柱卡环安装不当 [18]
福特中国召回4903辆进口汽车 涉及林肯领航员、福特F -150等车型
犀牛财经· 2025-07-21 15:41
召回事件详情 -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近期备案了三批次召回计划,涉及林肯领航员、福特F-150和Mustang等多款车型 [1][2][3] - 第一批次召回2021年12月至2024年8月生产的2022-2024款林肯领航员2264辆,因右前制动管可能与空气滤清器出气管干涉磨损导致制动液泄漏 [2][3] - 第二批次召回2017年11月至2022年9月生产的2018-2022款林肯领航员43辆、2017年10月至2020年7月生产的2018-2020款福特F-150 35辆、2018年2月至2022年4月生产的2018-2022款福特Mustang 5辆,因售后更换的电动助力转向机总成存在软件偏差可能导致方向盘异常摆动 [2][3] - 第三批次召回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生产的2015-2017款林肯领航员2556辆,因外后视镜迎宾灯密封不良可能导致短路起火 [2][3] 召回处理措施 - 对于制动管问题车辆,公司将委托林肯经销商免费检查并纠正右前制动管布置,磨损则更换零件 [2][3] - 对于转向机软件问题车辆,公司将委托授权经销商免费更新电动助力转向机控制模块软件 [2][3] - 对于迎宾灯问题车辆,公司将委托林肯经销商断开迎宾灯连接 [2][3] - 公司将以挂号信等方式通知用户,授权经销商将主动联系安排检查,用户可通过热线电话或市场监管总局网站获取召回信息 [2][3] 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长安福特全年销量24.7万辆,虽同比增长但远低于2016年94.4万辆的峰值 [4] - 2024年前5个月长安福特累计销量76983辆,同比下跌16.43% [4] - 2022-2024年江铃福特乘用车销量分别为4.8万辆、3.9万辆和3.5万辆,呈现下滑趋势 [4] - 电动化布局滞后,目前中国市场仅有一款在售纯电动车型电马 [4] - 智能化竞争力较弱,缺乏本土化创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