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Z3X
icon
搜索文档
本田在中国调整新车开发,推迟发售旗舰EV
日经中文网· 2025-11-07 16:00
使用当地开发的专用底盘的系列产品"烨"于2025年3月发售第一款车。原计划在12月之前发 售的第2款纯电动旗舰轿跑"GT (Grand Tourer)"的推出将延期。 东风本田的"GT"(在今年春季上海车展上展出的车型) 使用在中国当地开发的专用底盘的系列产品"烨"于2025年3月发售第一款车,没有达到作为 畅销标准的约1万辆月销量,后续车型将延期上市。本田与比亚迪等中企的价格竞争非常激 烈,与日系车企相比也处于一家独输的局面…… 本田将在中国对新车开发进行调整。计划将原定2025年12月之前销售的纯电动汽车(EV) 旗舰车型的推出时间推迟到2026年以后。本田与比亚迪等当地企业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与 丰田和日产汽车等日系车企相比,本田也处于一家独输的局面。为了提高成本竞争力,本田 将重新制定纯电动汽车的销售战略。 本田提出了到2040年全球所有新车都变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的方针。而在纯电动汽车 不断普及的中国,本田提出到2035年实现这一目标。随着中国旗舰车型的开发进行调整,纯 电动汽车战略也将被迫修改。 在日系车企之中, 本田的销量也明显陷入苦战。从1~9月累计在华新车销量来看,丰田同比 增长4.9% ...
丰田销量强劲上调业绩预期,但半导体风险仍在
日经中文网· 2025-11-06 16:00
尽管美国的汽车关税带来沉重负担,但丰田在中国及欧洲等主要地区实施的均衡开发销售战 略取得了成效。另一方面,半导体和稀土的采购仍然存在风险…… 丰田11月5日发布预测数据称,2025财年(截至2026年3月)合并净利润(国际会计准则) 预计同比下滑39%,降至2.93万亿日元。这一数值较此前预期的2.66万亿日元(同比下滑 44%)有所上调。尽管美国的汽车关税带来沉重负担,但丰田在中国及欧洲等主要地区实施 的均衡开发销售战略取得了成效。 销售额将同比增长2%,达到49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将同比减少29%,降至3.4万亿日元,分 别较此前预期上调5000亿日元和2000亿日元。 丰田皮卡"坦途(Tundra)"在美国很受欢迎 由于本财年日元升值幅度超过上财年,汇率影响将导致营业利润减少5550亿日元。鉴于当前 的趋势,丰田将全财年汇率前提调整为1美元兑146日元(日元贬值1日元)、1欧元兑169日 元(日元贬值9日元),利润降幅较期初预期有所收窄。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将导致营业利润减少1.45万亿日元。除了整车出口之外,还将负 担部分由零部件企业支付的关税。营业利润减幅高于原来预计的1.4万亿日元。 此次上调 ...
丰田4~9月全球销量526万辆,创新高
日经中文网· 2025-10-27 16:00
日本丰田10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9月全球销量(包括雷克萨斯)同比增长5%,达到 526万7216辆,创出同期历史新高。在主力市场美国,即使在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下,混合 动力车(HV)的需求仍然坚挺。此外在中国,丰田通过促进纯电动汽车(EV)的销售保持了 强劲势头。 丰田在中国的销售也很强劲(中国的展会) 丰田4~9月在主力市场美国的销量增长11%,达到129万5606辆。即使在特朗普的高关税 下,混动车的需求仍然坚挺。在中国的销量增长6%,达到91万4342辆。新款EV"bZ3X"和 混动车销售强劲…… 视频号推荐内容: 丰田针对2025年度的销量表示,预计达到创历史最高水平的1040万辆。在上半财年,销售按 照当初的计划推进。 丰田从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数量增长21%,达到30万4151辆。美国特朗普政府4月对日本 汽车加征25%关税,在9月把关税税率降至15%。考虑到美国坚挺的需求,丰田正在增加出 口量,但仍然较高的关税成本是拉低利润的主要原因。 丰田计划2025年度的全球产量达到1000万辆。受堪察加半岛地震的影响,日本的生产一度停 止,但似乎大体上仍按原计划推进。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 ...
Are Tesla's "Affordable" Models Truly Cheap and Can They Fuel Demand?
ZACKS· 2025-10-08 21:46
特斯拉新车型发布 - 特斯拉推出新款Model 3 Standard和Model Y Standard,起售价分别为36,990美元和39,990美元,成为品牌最便宜的车型 [1] - 新车型比之前的“Premium”版本价格降低了约5,000至5,500美元 [1] - 为降低成本,新车移除了多项舒适和科技功能,包括Autosteer、后排乘客触摸屏、座椅加热等,并采用手动后视镜和织物座椅等配置 [2] 产品性能与交付 - 尽管配置简化,新车仍保持良好性能,续航里程均超过300英里,配备69千瓦时电池 [3] - 预计交付时间为11月至12月 [3] 市场背景与战略意图 - 在美国7,500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后,特斯拉面临更具挑战的市场环境 [4] - 电动汽车销售增长放缓,中国和欧洲竞争对手正推出技术日益具有竞争力的廉价车型 [4] - 推出“标准”版本旨在提高车辆可及性,抵消其产品阵容老化带来的销售下滑,但此举也标志着公司放弃了长期承诺的25,000美元电动汽车项目 [5] 价格竞争力分析 - 尽管价格有所降低,但近40,000美元的售价仍显著高于许多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替代车型 [6] - 新车型可能带来短期销售提振,但由于缺乏真正的低成本电动汽车规划,公司可能在其曾主导的大众市场失去份额 [7] - 现有车型的廉价版本可能影响高利润车型的销售,且长期来看无法直接应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威胁,后者正以低于30,000美元且功能丰富的车型涌入全球市场 [8] 主要竞争对手动态 - 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的供应链控制成本,其最便宜的车型海鸥起售价低于10,000美元,并已升级了先进的驾驶功能 [11] - 日本汽车巨头丰田在中国市场推出最便宜的电动汽车bZ3X,售价约15,000美元,比bZ3轿车便宜约30%,旨在加强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地位 [12] - 美国传统汽车制造商福特正大力押注低成本电动汽车,其基于新平台的首款中型电动皮卡预计起售价约30,000美元,计划于2027年开始交付 [13] 公司市场表现 - 特斯拉股价年内上涨约7%,而行业整体上涨13% [16] - 公司远期市销率为13.75,价值评分为F [17] - 特斯拉股票目前的Zacks评级为3 [20]
Toyota global sales climb in August, powered by US growth despite Trump's tariffs
Yahoo Finance· 2025-09-29 23:13
全球及区域销售表现 - 丰田8月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2%至近84.5万辆 实现连续八个月增长 [1] - 丰田今年1-8月累计销量达690万辆 同比增长5% [1] - 美国市场8月销量达225,367辆 同比大幅增长13.6% 是增长主要动力 [2] - 丰田今年1-8月在美国累计销量超过168万辆 同比增长7.2% [2] - 中国市场销量基本持平 增长乏力 [3] 销售驱动因素 - 美国市场增长得益于从去年因召回导致的生产停滞中恢复 以及凯美瑞和RAV4等混动车型的强劲表现 [2] - RAV4和凯美瑞是销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车型 [2] - 在中国 政府补贴相关的促销活动和bZ3X电动车的强劲销售支撑了业绩 [3] 行业竞争格局 - 福特8月美国销量同比增长3.9%至190,206辆 增长由SUV、Maverick皮卡和电动车销售驱动 [4] - 起亚8月美国销量同比增长10.4% EV9和Sportage SUV创下最佳月度销量 [4] - 现代汽车8月美国销量增长12%至88,523辆 创8月销售纪录并实现连续11个月增长 [4] 行业宏观环境 - 汽车行业面临25%的行业关税 以及针对日本和韩国汽车出口的15%关税 [5] - 主要汽车制造商将报告第三季度交付量 预计将反映近几个月的强劲销售 [5] - 美国联邦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于9月30日结束 未来销售持续性存疑 [6]
丰田8月全球销量创历史新高
日经中文网· 2025-09-29 16:00
凯美瑞和RAV4等混合动力车型在北美的销售强劲 丰田8月在中美市场均实现销量增长,在美国增长14%,混动车需求旺盛。在中国增长1%…… 丰田9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全球销量(含雷克萨斯)同比增长2%,达到84万4963 辆。在美国,7月起涨价之后混合动力车(HV)的需求仍然旺盛,同时在中国销售的新款纯 电动汽车(EV)也表现强劲。中美市场的增长推动了整体销量增长。 海外销量增长4%,达到74万8694辆,创出8月最高纪录。在美国为22万5367辆,增长 14%。2024年大型SUV"Grand Highlander"等部分车型发生召回,停产之后的报复性销售 反弹做出贡献。 美国特朗普政府4月对日本汽车加征25%关税,又在9月16日把税率降至15%。丰田8月从日 本向美国出口的汽车数量增长12%,达到4万1342辆。考虑到美国坚挺的需求,出口量继续 保持同比增长。 丰田8月在中国的销量增长1%,增至15万3415辆。3月上市的新款纯电动汽车"bZ3X"持续 热销。在亚洲市场的销量整体同比微增,欧洲市场增长5%。 在日本市场,受7月底俄罗斯堪察加半岛附近大地震导致的停工影响,交车延迟,销量减少 12%,降至 ...
本田在中国EV市场掉队了
36氪· 2025-09-12 22:11
本田在华EV销售表现 - 本田4-6月在华EV销量同比下降2%至2900辆 陷入负增长[4][5] - 同期丰田EV销量增长57%至2.6万辆 日产销量增至2.6倍达1.6万辆[5] - 本田新款EV车型"S7"和"P7"未能创造月销超1万辆的热门车型[8] 产品竞争力分析 - 本田S7初始定价25.99万元 上市一个月即降价6万元(降幅23%)[7] - 虽续航达650公里(CLTC)优于特斯拉Model Y的593公里 但驾驶辅助功能不足[7] - 未搭载中国市场普及的领航辅助驾驶(NOA)功能 采用自主Honda SENSING 360+系统[7] - 丰田bZ3X起价10.98万元 日产N7起价11.99万元 均搭载Momenta的NOA技术[8] 竞争对手策略 - 丰田bZ3X在4-6月销售1.7万辆 日产N7上市1个月获1.7万辆订单[4][8] - 本土车企每月推出新款EV制造话题 首发市场印象至关重要[8] - 中国EV市场仅比亚迪等头部厂商实现盈利[9] 本田战略调整 - 将采用Momenta技术提升驾驶辅助功能 适应中国独特交通环境[9] - 搭载DeepSeek的AI语音对话功能 顺应人车交互趋势[9] - 计划从烨系列第三款车采用磷酸铁锂(LFP)电池降低成本[9] - 目标2035年在华实现全系车型电动化[5]
丰田在华新车销量连增6个月,EV表现出色
日经中文网· 2025-08-07 11:15
丰田在华销量表现 - 公司7月在华新车销量同比增长5.7% 达到15.17万辆 连续6个月超过上年同期业绩 [2] - 1~7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6.6% 达到98.94万辆 [5] 电动车业务进展 - 广汽丰田3月推出的纯电动SUV"bZ3X"带动EV销量增长90% 达到1.01万辆 [2][4] - 包括HV在内的电动车销量增长10% 达到8.16万辆 电动车占比上升4.1个百分点至53.8% [2][4] - 一汽丰田6月推出纯电动SUV"bZ5" 加强EV产品攻势 [4] 合资公司表现 - 一汽丰田7月销量同比增长2.9% 达到6.8万辆 1~7月累计增长14% 达到44.59万辆 [4][5] - 广汽丰田7月销量同比增长11.7% 达到6.6万辆 1~7月累计增长2.1% 达到43.02万辆 [4][5] - 雷克萨斯品牌7月销量增长1.2% 达到1.59万辆 1~7月累计增长1.3% 达到10.15万辆 [4][5]
丰田在泰国采购中国零部件,日企供应链转折点
36氪· 2025-08-04 13:34
丰田在东南亚的供应链战略调整 - 丰田将在泰国从中国厂商采购零部件 用于2028年开始生产的新款电动车 以提升成本竞争力[2] - 丰田已开始正式采购中国企业生产的零部件 通过当地合资企业供应 这是日本大型车企首次主导推动中国大型零部件企业进驻当地市场[3] - 丰田呼吁日系零部件企业采用中国企业的产品 包括浙江凯华模具和金发科技 意图促进日系企业降低成本[5] 中国零部件厂商的竞争优势 - 中国零部件厂商成本比日资企业低20%-30%[6] - 泰国中国零部件企业数量从2017年底至今增长4倍 达到约190家[6] - 中国厂商随着纯电动汽车普及而实力不断增强[2][5] 日本汽车在东南亚市场份额变化 - 日系车在泰国新车销量份额从长期90%降至2025年1-5月的71%[2] - 中国车在泰国份额上升至16% 以比亚迪为首的企业通过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发起降价攻势[2] - 东南亚新车年销量不足350万辆 但日系车在印尼和泰国等国持续占近90%市场份额[8] 东南亚汽车供应链格局演变 - 泰国聚集约3100家汽车零部件厂商 其中日系占1400家[6] - 进驻东南亚的日系汽车零部件厂商约2770家 其中泰国占5成[8] - 日系车供应链是由以电装等丰田系为首的日系零部件厂商形成的产业金字塔所支撑[8] 丰田的战略目标与产品规划 - 丰田计划2028年前后在东南亚推出新款车 采用Multi-Pathway Platform平台[5] - 新款车将采用中国厂商零部件 目标将成本较以往降低30%[5] - 丰田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低价EV"bZ3X"销售情况良好 采用中国厂商零部件[5] 外部环境对供应链的影响 - 丰田需要对抗中国车企 同时应对美国关税问题及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上升[2] - 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下 低关税汽车零部件流入 中国汽车企业开始本地生产[8] - 日系车厂商采购重心从日本企业转向其他地区零部件企业的趋势可能会扩大[8]
丰田在泰国采购中国零部件,日企供应链转折点
日经中文网· 2025-08-04 10:4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零部件厂商成本比日资企业低2~3成,部分日系企业可能面临退出或缩小业务的困境 [11] - 日系车在泰国新车销量份额从长期占据90%降至2025年1~5月的71%,中国车份额上升至16% [2] - 比亚迪等中国企业通过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发起降价攻势,瓦解日本车企市场地位 [2] 丰田供应链战略调整 - 丰田计划2028年在泰国生产新款电动车,采用中国零部件以提升成本竞争力,目标成本降低30% [2][9] - 丰田主导推动中国大型零部件企业进驻泰国市场,如芜湖跃飞新型吸音材料与森密集团成立合资企业 [5][6] - 丰田呼吁日系零部件企业采用浙江凯华模具、金发科技等中国产品,促进日系企业降低成本 [8] 东南亚汽车供应链重构 - 泰国聚集3100家汽车零部件厂商,日系占1400家,中国企业从2017年底至今增长4倍至约190家 [11] - 东南亚日系零部件厂商约2770家(泰国占5成),远超中国市场2090家和北美市场1630家 [13] -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下低关税零部件流入,中国车企本地生产加剧价格竞争 [13] 技术平台与产品规划 - 丰田计划2028年在东南亚推出基于"Multi-Pathway Platform"的新款车,适配EV及混合动力车 [9] - 丰田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低价EV"bZ3X"采用中国零部件,销售表现良好,东南亚将复制此模式 [8] 日系供应链历史与挑战 - 日本车企自1960年代在泰国建立供应链,形成以电装等丰田系为首的产业金字塔 [13] - 东南亚日系车份额曾长期稳定(印尼、泰国近9成),但中国车企进入后格局被打破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