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3X

搜索文档
本田在中国EV市场掉队了
36氪· 2025-09-12 22:11
以下文章来源于日经中文网 ,作者日经中文网 日经中文网 . 编制日经指数的《日本经济新闻》的中文版。提供日本、中国、欧美财经金融信息、商务、企业、高科技报道、评论和专栏。 本田4-6月在中国的EV销售陷入负增长,而丰田的EV"bZ3X"同期热销1.7万辆,日产4月投放的"N7"约1个月就接到1.7万辆订单。本田的 EV为何无法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心? 来源| 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 封面来源 | IC Photo 性能方面也被看穿。S7的满电续航里程(CLTC模式)比竞争对手美国特斯拉的Model Y(593公里)更长,达到650公里。但在中 国市场最重要的驾驶辅助功能方面未能获得充分的市场好评。 S7和P7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方面搭载了本田自主开发的"Honda SENSING 360+"。支持高速公路等的车道变更辅助 等。 本田4~6月在中国的EV销售陷入负增长,而丰田的EV"bZ3X"同期热销1.7万辆,日产4月投放的"N7"约1个月就接到1.7万辆订 单。本田的EV为何无法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心? 本田在中国销售的纯电动汽车(EV)表现不佳。尽管2025年春季投放了 ...
丰田在华新车销量连增6个月,EV表现出色
日经中文网· 2025-08-07 11:15
丰田在华销量表现 - 公司7月在华新车销量同比增长5.7% 达到15.17万辆 连续6个月超过上年同期业绩 [2] - 1~7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6.6% 达到98.94万辆 [5] 电动车业务进展 - 广汽丰田3月推出的纯电动SUV"bZ3X"带动EV销量增长90% 达到1.01万辆 [2][4] - 包括HV在内的电动车销量增长10% 达到8.16万辆 电动车占比上升4.1个百分点至53.8% [2][4] - 一汽丰田6月推出纯电动SUV"bZ5" 加强EV产品攻势 [4] 合资公司表现 - 一汽丰田7月销量同比增长2.9% 达到6.8万辆 1~7月累计增长14% 达到44.59万辆 [4][5] - 广汽丰田7月销量同比增长11.7% 达到6.6万辆 1~7月累计增长2.1% 达到43.02万辆 [4][5] - 雷克萨斯品牌7月销量增长1.2% 达到1.59万辆 1~7月累计增长1.3% 达到10.15万辆 [4][5]
丰田在泰国采购中国零部件,日企供应链转折点
36氪· 2025-08-04 13:34
"与日资企业相比,中国零部件厂商的成本低2~3成。一些日系企业可能面临退出或缩小业 务的困境"。这将成为以日系企业为主轴的东南亚日本汽车供应链的重大转折点…… 丰田将在其东南亚最大的生产基地泰国从中国厂商采购零部件。在2028年开始在当地生产的新款电动车 上采用中国零部件。中国厂商随着纯电动汽车(EV)的普及而实力不断增强,丰田通过采用中国厂商 的零部件来提升成本竞争力。这将成为以日系企业为主轴的东南亚日本汽车供应链的重大转折点。 长期以来,日系车在泰国新车销量中一直占据90%的份额。目前,以中国比亚迪(BYD)为首的中国企 业通过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发起降价攻势,开始瓦解日本车企的坚固阵地。2025年1月~5 月,日系车的份额降至71%,而中国车的份额则上升至16%。 除了对抗中国车企,丰田还需要应对美国关税问题以及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 在泰国等海外地区,迫切需要提高采购效率。 据多位相关人士透露,丰田已开始在泰国正式采购中国企业生产的零部件。丰田向其主要交易对象、当 地大型零部件企业森密集团(Summit Group)介绍了中国的内饰材料制造商"芜湖跃飞新型吸音材料"。 ...
丰田在泰国采购中国零部件,日企供应链转折点
日经中文网· 2025-08-04 10:4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零部件厂商成本比日资企业低2~3成,部分日系企业可能面临退出或缩小业务的困境 [11] - 日系车在泰国新车销量份额从长期占据90%降至2025年1~5月的71%,中国车份额上升至16% [2] - 比亚迪等中国企业通过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发起降价攻势,瓦解日本车企市场地位 [2] 丰田供应链战略调整 - 丰田计划2028年在泰国生产新款电动车,采用中国零部件以提升成本竞争力,目标成本降低30% [2][9] - 丰田主导推动中国大型零部件企业进驻泰国市场,如芜湖跃飞新型吸音材料与森密集团成立合资企业 [5][6] - 丰田呼吁日系零部件企业采用浙江凯华模具、金发科技等中国产品,促进日系企业降低成本 [8] 东南亚汽车供应链重构 - 泰国聚集3100家汽车零部件厂商,日系占1400家,中国企业从2017年底至今增长4倍至约190家 [11] - 东南亚日系零部件厂商约2770家(泰国占5成),远超中国市场2090家和北美市场1630家 [13] -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下低关税零部件流入,中国车企本地生产加剧价格竞争 [13] 技术平台与产品规划 - 丰田计划2028年在东南亚推出基于"Multi-Pathway Platform"的新款车,适配EV及混合动力车 [9] - 丰田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低价EV"bZ3X"采用中国零部件,销售表现良好,东南亚将复制此模式 [8] 日系供应链历史与挑战 - 日本车企自1960年代在泰国建立供应链,形成以电装等丰田系为首的产业金字塔 [13] - 东南亚日系车份额曾长期稳定(印尼、泰国近9成),但中国车企进入后格局被打破 [13]
丰田1~6月全球销量4年来再创历史新高
日经中文网· 2025-07-30 16:00
全球销量表现 - 2025年1~6月全球销量达515万9282辆,同比增长5%,创4年来历史新高 [1][3] - 连续6年全球销量第一,超过大众的440万5300辆 [1][3] - 6月单月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连续6个月超上年水平 [3] 区域市场分析 - 北美市场:混合动力车(HV)表现强劲,凯美瑞和塞纳混动款热销,美国混动车销量增长38% [3] - 中国市场:纯电动SUV"bZ3X"表现良好,促销措施推动产量提升 [3] - 海外销售同比增长4%至439万837辆,连续3年增长 [3] - 日本国内销售同比增长13%至76万8445辆,时隔1年再次上涨 [3] 生产与供应链 - 全球产量同比增长6%至491万8024辆,创历史新高 [3] - 北美需求坚挺,墨西哥等地产量增加 [3] - 日本国内生产同比增长9%至163万9637辆,已从2024年认证问题和召回中恢复 [3] 产品与政策影响 - 美国市场因担忧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导致新车涨价,出现抢购需求 [3] - 日本出口至美国数量增长8% [3] - 美国销售6月几乎持平,抢购需求回落 [3]
1~6月丰田在华新车销量增6.8%,本田日产苦战
日经中文网· 2025-07-09 10:44
丰田在华销量表现 - 1~6月在华新车销量同比增长6.8%至83.77万辆 为4年来首次上半年数据超上年同期 [1] - 合资公司表现分化 一汽丰田增长16.3%至37.78万辆 广汽丰田微增0.6%至36.42万辆 雷克萨斯品牌增长1.3%至8.56万辆 [2] - 6月单月销量同比增长3.7%至15.77万辆 [3]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以旧换新政策刺激 以及3月上市的纯电动SUV bZ3X销售强劲 [1] 本田与日产在华困境 - 本田1~6月销量同比下滑24.2%至31.5152万辆 主力车型雅阁/CR-V保持坚挺但其他车型低迷 [2] - 日产1~6月销量同比减少17.6%至27.9546万辆 [2] - 6月单月销量表现 本田同比下降15.2%至5.8468万辆 日产同比增长1.9%至5.3843万辆 [3] - 两家公司市场份额被中国厂商蚕食 [3] 日本车企整体在华现状 - 三大日系车企1~6月合计销量同比下降7%至143万辆 较2021年峰值246万辆缩水40% [1] - 在EV/PHV领域技术落后于中国企业 导致整体竞争力下滑 [1] - 本田新推出的纯电品牌"烨"系列市场表现未达预期 [2]
Is Ford's Model e Business Dragging Down its Overall Results?
ZACKS· 2025-06-07 01:01
福特电动汽车业务表现 - 公司旗下电动汽车部门Model e持续亏损 2023年亏损47亿美元 2024年扩大至50 7亿美元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8 49亿美元 [1][2] - 主力电动车型Mustang Mach-E和F-150 Lightning获得市场认可 但尚未实现盈利 [1] - 亏损主因包括行业价格战 新一代EV研发成本高企以及供应链问题 [2][3]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车企比亚迪引领价格战 迫使全行业跟进降价 显著侵蚀利润率 [3] - 丰田2025财年全球EV销量占比不足1% 计划将2026年EV产量目标从150万辆下调至100万辆 [5] - 本田因全球需求疲软削减EV投资目标30% 转向重点开发13款混动车型(2027-2030年) [6] 公司战略举措 - 通过Ford Power Promise计划改善充电基础设施 已实现家庭充电桩标准安装 [4] - 计划通过新品发布提升Model e未来季度的销量规模 [8] - 持续投入下一代EV研发 尽管短期拖累现金流 [4] 财务与估值 - 公司股价年内下跌10% 同期行业增长11% [7] - 远期市销率0 25倍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价值评分A级 [9] - 2025年Q2每股收益预期0 32美元 与7天前持平 但较30天前上调0 01美元 [12]
日系车企以中国专属车型寻求突围
36氪· 2025-06-04 20:13
日本车企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表现 - 日本车企自2022年起加速开发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电动车,相关产品于2025年陆续上市 [1] - 丰田和日产推出的新款电动车订单表现亮眼,丰田4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1%至14.28万辆,连续3个月增长 [1][3] - 日产新款纯电轿车N7截至5月15日订单达1万辆,带动来店客流量回升,4月销量为1月以来最高水平 [1][4] 丰田电动车销售情况 - 丰田新款纯电动SUV bZ3X在4月新能源SUV销量排行榜中跃居外资品牌前列 [1] - bZ3X截至4月底交付量约1万辆,推动丰田4月EV销量同比增长84%至9400辆 [3] - bZ3X起售价10.98万元人民币,较此前车型bZ4X(17.98万元)和bZ3(16.98万元)大幅降低 [4] 日产电动车销售情况 - 日产N7配备AI优化按摩座椅和车载冰箱,起售价11.99万元人民币 [4] - 日产彻底改变传统开发流程,由中国合资公司主导整车设计、研发和零部件选择 [4] 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挑战 - 日系三大车企2024年中国新车总销量330万辆,较2021年减少30%,市场份额从20.6%降至11.2% [5] - 本田EV品牌"烨"S7因定价偏高被迫降价6万元,4月在华销量同比下滑40% [5] - 丰田bZ3X4月销量在外资品牌中表现优异,但在中国品牌同类车型中仅排名第20 [6] 日本车企未来策略 - 丰田计划推出采用华为驾驶舱技术的EV bZ7,日产和本田也将推出后续车型 [6] - 日本车企需更精准把握功能配置与定价策略,应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 [6]
日系车企以中国专属车型寻求突围
日经中文网· 2025-06-04 14:40
日本车企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表现 - 丰田3月推出的纯电动SUV"bZ3X"交付量截至4月底已达1万辆,推动其4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1%至14.28万辆,EV销量同比大增84%至9400辆 [1][3] - 日产4月下旬推出的纯电轿车"N7"截至5月15日订单达1万辆,带动来店客流量回升,但4月销量仍同比下滑16% [1][4] - 本田EV品牌"烨"S7因定价过高被迫在发布1个月内降价6万元,导致4月在华销量同比暴跌40% [5] 日本车企的本地化战略转型 - 丰田bZ3X由广汽集团联合开发,搭载Momenta自动驾驶技术,配备24分钟快充(30%-80%),起售价10.98万元较此前车型降幅达39% [3] - 日产N7采用中国合资公司主导的全流程开发模式,配备AI按摩座椅和车载冰箱,起售价11.99万元 [4] - 日本车企放弃传统"全球车本地化"路径,转为专为中国市场定制开发,丰田后续将推出采用华为技术的bZ7 [6] 市场竞争格局与挑战 - 日系车在华份额从2021年20.6%骤降至2024年11.2%,三大车企总销量较2021年减少30%至330万辆 [4] - 尽管bZ3X位列外资新能源SUV销量前列,但在全品牌排名仅第20名,与中国品牌差距显著 [5] - 中国本土车企(如比亚迪)通过技术升级和价格战持续挤压日系车企生存空间 [4]
Toyota's 2026 RAV4 SUV to Have Hybrid and Plug-In Hybrid Options Only
ZACKS· 2025-05-26 23:35
丰田2026款RAV4电动化战略 - 2026款RAV4将仅提供混合动力(HEV)和插电混动(PHEV)版本 搭载2.5升四缸发动机 其中HEV版前驱/四驱功率分别为226/236马力 PHEV版功率提升至320马力(原302马力) [1][2] - 新车提供Core/Rugged/Sport三种设计风格及七种配置级别 配备新触控屏/六扬声器音响及升级安全功能 [2] - 第六代RAV4延续功能性与敏捷性设计理念 预计2026年内在美国上市 该车型自1996年推出已迭代五代 [3] 丰田电动车销售现状与目标 - 2025财年全球销量1020万辆中纯电仅14.5万辆(占比1%) 远低于全球14%的电动车渗透率 [4] - 2026年电动车产量目标从150万辆下调至100万辆(降幅20%) 反映公司对纯电路线持谨慎态度 [5] - 2027年前计划在关键市场推出10款新电动车 包括欧洲Urban Cruiser/C-HR+及美国三排座电动SUV(2025年肯塔基/印第安纳投产) [6] 中国市场布局与全球销售预期 - 在中国推出最低价电动车bZ3X(起价1.5万美元) 2026年中前将上市bZ7和雷克萨斯ES电动版 [7] - bZ4X在挪威成为最畅销电动车 显示区域市场突破 [7] - 2026财年全球销量目标980万辆(同比增4.7%) 丰田+雷克萨斯合计目标1040万辆(同比增1.2%) 电动车销量目标518万辆(同比增9%) [8] 供应链与产能建设 - 北卡罗来纳州电池工厂开始出货 系首个海外自建电池基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