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埃尔法
搜索文档
对标埃尔法的家庭头等舱!竟然只卖不到30万?
电动车公社· 2025-11-15 00:23
产品定位与市场背景 - 丰田埃尔法作为MPV界产品标杆,曾出现加价30万元仍一车难求的市场状况,产品力备受行业认可[1] - 魏牌高山7以28.58万元售价进入市场,与埃尔法价格差距近70万元,旨在以30万级价格提供百万级用车体验[3] - 长城汽车为研发高山车型,曾购入5辆埃尔法进行深入研究[5] - 高山家族在上市首月(10月)销量已突破10,000辆,显示其产品正获得市场认可[89] 外观设计对比 - 丰田埃尔法采用超大进气格栅组,日行灯与之融合,标志性下窗折线和高腰线设计兼顾辨识度与二排乘客隐私性[7][8] - 魏牌高山7采用新中式豪华设计风格,灵感源于高山流水,直瀑式前脸搭配平直车身线条,尾部为一体现行贯穿尾灯并融入中国竹节元素[10] 内饰与舒适性配置 - 埃尔法内饰延续传统行政风,大面积皮质包裹与桃木饰板点缀,营造“老钱风”豪华感,二排采用中央行政岛设计,配备独立遮阳帘和出风口[12][14] - 埃尔法注重细节人机工程学,如电吸门静音关闭,体现日式待客之道[16] - 高山7内饰走新中式豪华路线,风格简约大气,IP台、车门侧面等触手可及处均采用软质材料包裹[17][18] - 高山7保留必要物理按键,手套箱内为植绒材质并预留隐藏式挂钩,二排充电口置于前座椅下方,设计更偏向家庭使用场景[20][21][22] - 埃尔法二排配备航空座椅,材质柔软,支持通风、加热、按摩功能,但配备的小电视尺寸和分辨率较低[23][25] - 高山7二排独立座椅坐感有层次,支持选装双悬浮座椅(8000元),具备零重力模式和按摩功能[28][30] - 高山7配备0-50度温域、独立压缩机的12.5升容积冰箱,可容纳9瓶380毫升矿泉水,并采用双开口设计便于前排取物[29][32] 娱乐与音响系统 - 高山7配备副驾娱乐屏和后排大彩电,内容生态及APP丰富,全车搭载23个扬声器,峰值功率2440瓦,支持杜比全景声,车机内置相关音视频软件[33][35] - 埃尔法配备JBL音响,共14个扬声器并支持杜比全景声,但车机无独立内容生态,需外接HDMI线才能发挥全部功能[37][38][39] 空间实用性 - 埃尔法为商务定位,第三排空间体验不佳,靠背尺寸和坐垫长度均不如高山7,且在三排启用时后备厢几乎无装载空间[44][52] - 高山7第三排靠背角度可调,坐垫更长,配备充电口、杯架和遮阳帘,对第三排乘客照顾更到位[47] - 两款车均采用二三排共轨设计,但高山7具备第三排坐垫折叠功能,可形成“大四座模式”或“超级后备厢模式”,空间灵活性高[48][50] - 埃尔法三排座椅为侧挂式,收起后垂直空间有优势[53] 智能化与驾驶辅助 - 高山7支持五屏联动,功能调节可通过语音完成,其辅助驾驶系统可从车位激活,支持小区狭窄道路主动避让、停车场自动识别抬杆、限宽墩识别通过等功能[55][56][58][62] - 埃尔法仅配备基础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功能,对多数有专职司机的车主用处不大[55] 动力系统与驾驶体验 - 埃尔法搭载2.5升油电混动系统,侧重燃油经济性,深踩油门时发动机介入声音偏大且锐利[64][71] - 高山7搭载Hi4性能版智能四驱电混系统,百公里加速6秒,支持9种动力模式,WLTC馈电油耗7.15升/百公里[66][68] - 高山7在强制纯电模式下车内噪音可控制在60分贝左右,配备灵动转向系统,转弯半径5.6米,比埃尔法少0.3米,城市路段操控更灵活[75][77] 安全性能 - 高山7车身结构高强度钢占比81.96%,A柱和B柱采用2000MPa高强度钢,标配激光雷达,主动安全配置超20项[80][81] - 埃尔法车身强度不足,在日本本土碰撞测试中表现不佳[83] 品牌价值与市场象征 - 埃尔法在日本本土售价区间为25-50万元,而在国内售价上百万元,其象征性已超越产品本身,成为身份象征和情绪价值的载体[87] - 高山7作为国产MPV代表,正以实力重新定义价值与豪华的含义,显示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的突破潜力[88][91][92]
3倍价差!30万和100万的MPV,差别有多大?
电动车公社· 2025-11-13 00:15
产品定位与市场背景 - 丰田埃尔法是MPV界的产品标杆,曾出现加价30万人民币仍一车难求的市场状况,其产品力受到行业广泛认可[1] - 魏牌高山7以28.58万人民币的售价进入市场,与售价近百万元的埃尔法形成近70万人民币的价格差,旨在以30万级价格提供百万级用车体验[3] - 长城汽车为研发高山车型,投入资源购买了5辆埃尔法进行深入研究[5] 外观设计对比 - 埃尔法采用超大进气格栅与隐藏式日行灯融合的设计,配合标志性下窗折线和高腰线,兼顾辨识度与二排乘客隐私性[8][9] - 高山7采用新中式豪华设计风格,以高山流水为灵感,拥有直瀑式前脸、平直车身线条和融入中国竹节元素的一体式贯穿尾灯[11][12] 内饰与舒适性配置 - 埃尔法内饰延续传统行政风格,使用大面积皮质包裹和桃木饰板,营造“老钱风”豪华感,二排采用中央行政岛设计并配备独立遮阳帘和出风口[14][16] - 高山7内饰走简约大气的新中式豪华路线,触手可及之处多用软质材料包裹,并保留了必要的物理按键[19][20][22] - 高山7二排座椅坐感具有层次感,配备零重力模式和按摩功能(选装价8000元),并搭载0-50度温域、独立压缩机的12.5升冰箱,可容纳9瓶380毫升矿泉水[30][31][32] - 高山7配备双开口冰箱设计,方便前排乘客取物,并拥有副驾娱乐屏和后排大彩电,内容生态更为丰富[34][35] 影音系统 - 高山7搭载全车23个扬声器,峰值功率达2440瓦,支持杜比全景声,且车机内置软件可直接播放杜比音源[36][37] - 埃尔法配备14个扬声器的JBL音响,支持杜比全景声,但车机缺乏独立内容生态,需外接HDMI线才能发挥全部功能[39][40][41] 空间实用性 - 埃尔法为商务定位,优先保障二排体验,第三排空间及坐垫长度不如高山7,且满员状态下后备厢装载空间有限[46][54] - 高山7对第三排乘客照顾更到位,靠背角度可调,坐垫更长,并配备充电口、杯架和遮阳帘,其二三排共轨设计结合第三排坐垫折叠功能,可实现“大四座模式”和“超级后备厢模式”[49][50][52] - 埃尔法第三排采用侧挂式座椅,收起后垂直空间具有优势[55] 智能化与驾驶辅助 - 高山7支持五屏联动,具备语音控制功能,其辅助驾驶系统可从车位激活,支持狭窄道路主动避让、自动识别停车场抬杆、通过极限距离及交替通行礼让[57][58][60][62][64] - 埃尔法仅配备基础的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功能,对多数有专职司机的车主实用性有限[57] 动力系统与驾驶体验 - 埃尔法搭载2.5升油电混动系统,侧重燃油经济性,深踩油门时发动机介入声音明显[66][72] - 高山7搭载Hi4性能版智能四驱电混系统,尽管车重达2.7吨,百公里加速仅需6秒,支持9种动力模式,WLTC馈电油耗为7.15升/百公里,强制纯电模式下车内噪音可控制在60分贝左右[68][69][70][76] - 高山7配备灵动转向系统,转弯半径缩短至5.6米,比埃尔法灵活0.3米,更适应城市狭窄路段[76][78] 安全性能 - 高山7车身结构的高强度钢应用比例达81.96%,A柱和B柱使用2000MPa高强度钢,并标配激光雷达,提供20多项主动安全配置[81][82] - 埃尔法车身强度在碰撞测试中表现不佳,成为市场诟病点[84] 市场表现与品牌价值 - 埃尔法在日本本土售价区间为25-50万人民币,但在国内售价高达百万元级别,其购买动机更多源于情绪价值和身份象征[88] - 高山家族在上市后的10月销量已突破1万辆,显示出市场认可度提升,正重新定义豪华MPV的价值[90]
造一台中国爆款MPV有多难?
虎嗅APP· 2025-09-22 17:33
中国MPV市场演变与竞争格局 - MPV概念于1989年通过雪佛兰Lumina APV引入中国市场[2] - 2025年MPV市场竞争核心从空间舒适性转向新能源技术与智能驾驶的较量[2] - 30万元级以上细分市场成为竞争最激烈的战场,涌现多款新车型如2026款岚图梦想家、腾势D9等[2] - MPV市场呈现"赢家通吃"格局,成功者屈指可数,如丰田埃尔法、别克GL8[6] - 2024年中国MPV市场零售销量为108.8万辆,仅占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3143.6万辆的3%[6][9] - 2017年至2024年,MPV新车上险量从近200万辆腰斩至100万辆,市场加速洗牌[6] 30万元级MPV市场成为焦点的驱动因素 - 消费升级的多孩家庭成为最大增量市场,对价值、体验、安全和品牌要求极高且对价格敏感[3] - 30万元级别MPV能同时满足面子与家庭用车需要[3] - 汽车市场换购需求较强,高收入群体购买力增长明显,吸引车企在此价位段布局[4] 打造爆款MPV的核心壁垒 - 核心壁垒集中于市场定位精准性、成本控制极致化、产品切中用户深层需求三大维度[12] - MPV市场结构剧烈分化,低端市场萎缩,中高端MPV逆势增长[12] - MPV因独特车身结构、侧滑门系统、空气悬挂等导致单车制造成本远高于同平台轿车或SUV[12] - 消费者对MPV抱有"全能"期待,需满足空间、舒适、安全、低能耗、智能化等多重要求[14] - 车企需解决混动技术续航与补能矛盾、舒适与操控的割裂、智能体验与豪华质感的平衡三大用户核心痛点[15] 岚图梦想家的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岚图梦想家被视为打破进口与合资品牌主导格局的现象级爆款产品[6][27] - 公司采取"死磕产品力"策略,针对用户三大核心痛点提供解决方案[19] - 2026款车型纯电续航里程达到350公里,搭载全域800V混动高压架构和5C超快充,充电速度位列混动MPV第一[20] - 车型采用双向10度后轮转向,成为全球首搭后轮转向的混动MPV,提升操控灵活性[22] - 全球首发26点叩击式按摩+AI零重力按摩舱,并搭载华为乾崑ADS 4和鸿蒙座舱5[24] - 车型获得C-NCAP五星安全认证,配备2000MPa超高强度笼式车身和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24] - 2024年获得新能源MPV NPS净推荐值排行榜第一名,2025年6月至8月连续三个月成为全国新能源MPV销量冠军[26] - 官方指导价区间为32.99万-43.99万元,累计交付量已超过13万台[29]
董明珠终于成功造车,十年烧几十亿,车标一出惊艳众人,一看价格,网友崩溃:你疯了吧?
搜狐财经· 2025-09-11 14:00
董明珠跨界造车背景 - 2015年格力集团计划收购银隆汽车 投资超100亿元进军电动汽车市场 [3] - 中小股东强烈反对 认为汽车行业风险巨大且投资回报难预期 [3] - 董明珠个人出资30亿元继续推进造车计划 [3] 银隆汽车内部问题 - 创始人魏银仓跑路美国 公司账目混乱 [4] - 财务漏洞超10亿元 形成巨大投资陷阱 [4] 产品与市场表现 - 2019年银隆艾菲上市 定价43万元 [5] - 同年销量仅2708台 同期别克GL8销量达15万台 [7] - 缺乏消费者信任和售后渠道 高价策略冒险 [5][8] 技术参数与竞争劣势 - 续航450公里 快充2小时 属中型电动MPV市场中等水平 [8] - 新品牌缺乏品牌背书 难以与成熟品牌竞争 [8] - 技术参数与价格不匹配 导致市场接受度低 [8] 跨界尝试的行业影响 - 汽车行业研发周期长 渠道建设复杂 品牌信任难建立 [9] - 格力市值不足2500亿元 竞争对手美的市值超5500亿元 [9] - 资源分散和跨界失败对企业战略布局产生显著影响 [9] 行业规则与市场逻辑 - 跨界需遵循行业独特规则 盲目自信可能导致重大损失 [10] - 新兴汽车品牌需注重市场认知、渠道建设和品牌故事 [11]
专骗中国土豪的埃尔法,装不下去了
36氪· 2025-09-07 21:35
文章核心观点 - 丰田埃尔法在中国市场从加价神车地位跌落 加价幅度从30万降至2-3万[14][39][46] - 国产汽车品牌崛起通过产品力竞争挤压埃尔法市场地位[61][63][67] - 丰田内部产品矩阵分化进一步稀释埃尔法市场份额[50][53][59] 埃尔法市场地位演变 - 日本本土定位家庭MPV 初始售价500万日元(约30万人民币) 主打中产家庭市场[22][24][25] - 通过香港明星效应在中国建立高端形象 2010年引入二代车型售价60-70万元[28][30][32][36] - 2015年三代车型明确高端定位 售价80万元并出现加价30万现象[38][39][41]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2017-2021年埃尔法在华销量达8.5万台 居高端MPV首位[45] - 一汽丰田推出姊妹车型威尔法(皇冠标) 分食市场份额[50][52] - 雷克萨斯2020年推出LM300h 四座版售价达200万元 分流顶级客户[53][54][57] 国产汽车品牌冲击 - 2021年后理想等品牌重新定义家用车配置标准[62] - 2023年MPV市场爆发 腾势D9、岚图梦想家等产品成为爆款[63][65] - 魏牌高山、极氪009等车型在空间/动力/舒适性方面超越埃尔法[9][66][67]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丰田通过限量供应和经销商加价策略维持高端形象[37][42] - 埃尔法实际产品力与价格存在泡沫化现象[70][71] - 丰田塞纳等平价MPV车型分流家庭用户需求[59]
专骗中国土豪的埃尔法,装不下去了
36氪· 2025-09-03 17:49
丰田埃尔法在中国市场的定位演变 - 丰田埃尔法在中国市场被定位为高端商务车代表 是国产车的追赶目标 但在日本原产地仅为家庭用车 [5] - 该车型通过香港娱乐圈明星推广树立高端品牌形象 成为富豪和明星的标配车型 [13][14][16] - 丰田通过三代车型迭代持续强化豪华属性 第二代起增加座椅按摩等配置 第三代专推3.5L V6发动机版本 指导价从60万升至80万元 [18][20] 加价销售策略与市场表现 - 鼎盛时期指导价90万元的埃尔法需加价30万元购买 加价幅度相当于一辆56L级别轿车 [7][9] - 2017-2021年累计销量达8.5万台 稳居高端MPV销量榜首 [24] - 2021年后加价幅度降至2-3万元 虽然仍存在加价现象 但市场热度明显下降 [7][25][26] 竞争格局变化与市场分化 - 一汽丰田推出同平台威尔法车型 采用皇冠车标 分走部分市场份额 [28][30] - 雷克萨斯2020年推出基于同平台的LM300h 四座版售价达200万元 分流高端客户 [30][31][33] - 丰田塞纳面向家庭用户市场 价格更透明且实用性相当 [33] 国产汽车品牌的冲击 - 2021年起理想汽车重新定义家用车概念 国产MPV在2023年迎来产品大爆发 [35][37] - 腾势D9 岚图梦想家成为首批爆款 小鹏X9 理想MEGA等新势力产品相继入局 [37] - 魏牌高山 极氪009 传祺E8等产品在空间 动力和舒适性配置方面超越埃尔法传统优势 [37] 产品定位与市场认知偏差 - 车型最初在日本面向家庭用户开发 2002年初代售价500万日元(约30万人民币) 主打宽大空间和性价比 [9][11] - 在香港市场因茶色玻璃和宽大空间成为明星隐私保护首选车型 [14] - 实际产品定位应属于别克GL8级别 但通过营销策略被抬升至豪华细分市场 [23]
曾动辄加价30万元,丰田埃尔法被曝“行情崩了”,多地经销商:仍加价10万元,店内无现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21:07
丰田埃尔法加价情况 - 当前埃尔法加价幅度显著回落至4万元左右 相比历史加价30万元出现明显下降 [1] - 部分经销商通过平行进口渠道销售 加价后价格接近指导价 例如老款车型加价4万元 [1] - 有经销商报告新款埃尔法加价16万元 老款加价10万元 购买2.5L臻享版加价后达100.9万元 [5] 市场供应状况 - 北京 上海 福建 广州 浙江等多地经销商反映埃尔法无现车 厂家配额有限 [1][4] - 福建经销商每年仅获2-3辆配额 2024年配额已售罄 [4] - 广州经销商确认新款和老款均无现车 到货时间不确定 [3] 销量表现与市场地位 - 埃尔法2022年销量2.1万辆 同比下滑12% 2023年进一步降至1.9万辆 [6] - 2017-2021年累计销量约8.5万辆 曾占据进口高端MPV市场主导地位 [6] - 在中国香港市场 埃尔法市场份额被极氪009和腾势D9超越 失去销量榜首位置 [8] 竞争格局变化 - 自主高端MPV快速崛起 腾势D9上半年销量6万辆 成为MPV市场冠军 [9] - 岚图梦想家 传祺M8 比亚迪夏等自主品牌进入MPV销量前十 [9] - 消费者选择增多 埃尔法作为"身份名片"的溢价能力减弱 [9] 进口车市场趋势 - 2025年1-7月汽车进口量27万辆 同比下降32% [10] - 进口车规模从2014年143万辆峰值降至2024年70万辆 不足峰值一半 [10] - 非豪华进口车需求萎缩 丰田等合资品牌进口车下滑剧烈 [11]
丰田埃尔法告别“加价30万”神话?多地经销商:仍加价10万元,店内无现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20:05
丰田埃尔法加价情况 - 某款配置指导价89.9万元基础上仅加价2.75万元 较历史加价30万元大幅回落 [1] - 北京经销商称仍延续加价销售状态 具体加价幅度取决于配置 目前无现车 [1] - 平行进口渠道中规版老款埃尔法加价幅度约4万元 整体价格可谈至接近厂家指导价 [1] 经销商库存与配额 - 北京 上海 福建 广州 浙江等多地广汽丰田经销商反映埃尔法无现车 [1] - 福建经销商每年仅获2-3辆配额 今年已售罄 需等待明年厂家配额 [1] - 杭州经销商新款埃尔法加价16万元售出 老款加价10万元 加价后价格达100.9万元 [2] 销量与市场地位变化 - 2017-2021年累计销量约8.5万辆 居进口高端MPV市场首位 [3] - 2022年销量2.1万辆 同比下滑超12% 2023年销量进一步降至1.9万辆 [3] - 香港市场MPV销量排行榜前两名被极氪009 腾势D9包揽 埃尔法失去主导地位 [4] 竞争格局演变 - 自主高端MPV快速崛起 腾势D9上半年以6万辆成绩获国内MPV销量冠军 [4] - 岚图梦想家 传祺M8 比亚迪夏 魏牌高山等自主品牌车型入围市场前十 [4] - 消费者选择增多 埃尔法作为"身份名片"的隐性价值减弱 加价优势不再明显 [4] 进口车市场趋势 - 2025年1-7月进口汽车数量27万辆 同比下降32% 出现罕见大幅下滑 [5] - 进口车规模从2014年143万辆峰值锐减至2024年70万辆 不足峰值一半 [5] - 非豪华进口车需求剧烈萎缩 丰田与大众 斯巴鲁等品牌进口车萎缩显著 [6] 价格形成机制 - 日本市场埃尔法售价折合人民币26.5万-42.8万元 较中国市场亲民 [5] - 进口顶配版加上税费运费等成本导致零售价翻倍 车源有限助推加价行为 [5] - 厂家仅有建议零售权 无法约束经销商加价或减价行为 [2]
最新通知!法拉利、丰田等多品牌汽车被召回
第一财经· 2025-08-09 14:06
法拉利汽车召回 - 法拉利汽车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10月27日至2025年2月19日期间生产的进口Purosangue汽车共计381辆 [2] - 召回原因为保险丝盒电源正极和乘客侧脚踏板支架之间可能接触导致短路引发制动警告灯点亮和制动性能下降 [2] - 解决方案为免费安装隔板以消除安全隐患 [2] 广汽丰田汽车召回 - 广汽丰田召回2024年3月7日至2024年11月8日期间生产的第九代凯美瑞69169辆2023年3月16日至2024年12月6日期间生产的雷凌57402辆2023年3月15日至2025年3月3日期间生产的凌尚6574辆2023年6月21日至2024年11月27日期间生产的锋兰达887辆 [3]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启动初期黑屏无法显示车速和警告灯 [3] - 解决方案为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 [4] - 另召回2025年4月24日至2025年5月23日期间生产的第九代凯美瑞6154辆原因为前悬架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断裂 [4]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不良批次螺旋弹簧 [4] 一汽丰田及丰田中国召回 -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6月24日至2025年2月10日期间生产的亚洲龙54143辆 [4] -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6月20日至2025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世极79辆2023年6月29日至2025年4月18日期间生产的雷克萨斯LM500hLM350hLS500h6866辆2022年5月31日至2025年5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丰田埃尔法皇冠威尔法皇冠SportCross35054辆 [5] -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5月12日至2025年3月4日期间生产的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302辆 [6]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启动初期黑屏 [6] - 解决方案为非PHEV车型免费升级程序PHEV车型检查后升级或更换组合仪表 [6] 宝马汽车召回 -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进口5系1辆 [8] -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生产的国产X5379辆2024年7月18日至2025年1月6日生产的国产5系1012辆 [8]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导致连接松动电阻异常增大可能引发熄火或起火 [8]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起动器发电机及相关电缆 [9] - 另召回2020年12月2日至2023年12月12日生产的进口i44609辆2023年8月2日至2023年12月13日生产的进口i591辆2021年9月13日至2024年1月11日生产的进口i73244辆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12月18日生产的进口iX7730辆 [9] - 华晨宝马召回2021年3月12日至2025年1月4日生产的国产i395753辆2023年8月3日至2024年12月18日生产的国产i55657辆2022年4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生产的国产iX16022辆2020年5月26日至2024年12月5日生产的国产iX3106000辆 [10] - 召回原因为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高压系统误关闭失去动力 [10] - 解决方案为免费进行软件升级 [10] 斯泰兰蒂斯汽车召回 - 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2月15日至2023年9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全新大切诺基4xe3339辆 [11] - 召回原因为空调鼓风机电机连接器针脚可能损坏导致除霜和除雾系统无法工作 [11]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损坏的空调鼓风机电机总成 [11]
市监总局通告:381辆法拉利进口车将被召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9 11:01
法拉利汽车召回 - 召回部分进口Purosangue汽车共计381辆 生产日期为2023年10月27日至2025年2月19日 [1] - 召回原因为保险丝盒电源正极和乘客侧脚踏板支架之间可能接触导致短路 影响制动性能 [1] - 解决方案为免费安装隔板以消除安全隐患 [1] 广汽丰田汽车召回 - 召回全新第九代凯美瑞69169辆 雷凌57402辆 凌尚6574辆 锋兰达887辆 [2]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黑屏 影响信息显示 [3] - 另一批次召回全新第九代凯美瑞6154辆 原因为前悬架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断裂 [3] - 解决方案包括免费升级程序或更换螺旋弹簧 [3][4] 丰田系其他公司召回 - 一汽丰田召回亚洲龙54143辆 [4] - 丰田中国召回世极79辆 雷克萨斯LM/LS系列6866辆 进口埃尔法等35054辆 [5] - 一汽丰田召回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302辆 [6]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问题 解决方案包括程序升级或仪表更换 [6] 宝马汽车召回 - 召回进口5系1辆 国产X5/5系共1391辆 [8][9][10]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连接器问题可能导致熄火或起火 [10] - 扩大召回进口i4/i5/i7/iX共17674辆 国产i3/i5/iX1/iX3共177432辆 [11] - 召回原因为高压系统绝缘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动力中断 [11] - 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升级和零部件检查更换 [10][12] 斯泰兰蒂斯汽车召回 - 召回进口大切诺基4xe共3339辆 生产日期为2023年2月15日至9月21日 [13] - 召回原因为空调鼓风机连接器针脚损坏可能导致除霜系统失效 [13] - 解决方案为检查并更换损坏的鼓风机电机总成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