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田埃尔法
icon
搜索文档
最新通知!法拉利、丰田等多品牌汽车被召回
第一财经· 2025-08-09 14:06
法拉利汽车召回 - 法拉利汽车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10月27日至2025年2月19日期间生产的进口Purosangue汽车共计381辆 [2] - 召回原因为保险丝盒电源正极和乘客侧脚踏板支架之间可能接触导致短路引发制动警告灯点亮和制动性能下降 [2] - 解决方案为免费安装隔板以消除安全隐患 [2] 广汽丰田汽车召回 - 广汽丰田召回2024年3月7日至2024年11月8日期间生产的第九代凯美瑞69169辆2023年3月16日至2024年12月6日期间生产的雷凌57402辆2023年3月15日至2025年3月3日期间生产的凌尚6574辆2023年6月21日至2024年11月27日期间生产的锋兰达887辆 [3]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启动初期黑屏无法显示车速和警告灯 [3] - 解决方案为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 [4] - 另召回2025年4月24日至2025年5月23日期间生产的第九代凯美瑞6154辆原因为前悬架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断裂 [4]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不良批次螺旋弹簧 [4] 一汽丰田及丰田中国召回 -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6月24日至2025年2月10日期间生产的亚洲龙54143辆 [4] -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6月20日至2025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世极79辆2023年6月29日至2025年4月18日期间生产的雷克萨斯LM500hLM350hLS500h6866辆2022年5月31日至2025年5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丰田埃尔法皇冠威尔法皇冠SportCross35054辆 [5] -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5月12日至2025年3月4日期间生产的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302辆 [6]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启动初期黑屏 [6] - 解决方案为非PHEV车型免费升级程序PHEV车型检查后升级或更换组合仪表 [6] 宝马汽车召回 -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进口5系1辆 [8] -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生产的国产X5379辆2024年7月18日至2025年1月6日生产的国产5系1012辆 [8]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导致连接松动电阻异常增大可能引发熄火或起火 [8]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起动器发电机及相关电缆 [9] - 另召回2020年12月2日至2023年12月12日生产的进口i44609辆2023年8月2日至2023年12月13日生产的进口i591辆2021年9月13日至2024年1月11日生产的进口i73244辆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12月18日生产的进口iX7730辆 [9] - 华晨宝马召回2021年3月12日至2025年1月4日生产的国产i395753辆2023年8月3日至2024年12月18日生产的国产i55657辆2022年4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生产的国产iX16022辆2020年5月26日至2024年12月5日生产的国产iX3106000辆 [10] - 召回原因为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高压系统误关闭失去动力 [10] - 解决方案为免费进行软件升级 [10] 斯泰兰蒂斯汽车召回 - 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2月15日至2023年9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全新大切诺基4xe3339辆 [11] - 召回原因为空调鼓风机电机连接器针脚可能损坏导致除霜和除雾系统无法工作 [11]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损坏的空调鼓风机电机总成 [11]
市监总局通告:381辆法拉利进口车将被召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9 11:01
法拉利汽车召回 - 召回部分进口Purosangue汽车共计381辆 生产日期为2023年10月27日至2025年2月19日 [1] - 召回原因为保险丝盒电源正极和乘客侧脚踏板支架之间可能接触导致短路 影响制动性能 [1] - 解决方案为免费安装隔板以消除安全隐患 [1] 广汽丰田汽车召回 - 召回全新第九代凯美瑞69169辆 雷凌57402辆 凌尚6574辆 锋兰达887辆 [2]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黑屏 影响信息显示 [3] - 另一批次召回全新第九代凯美瑞6154辆 原因为前悬架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断裂 [3] - 解决方案包括免费升级程序或更换螺旋弹簧 [3][4] 丰田系其他公司召回 - 一汽丰田召回亚洲龙54143辆 [4] - 丰田中国召回世极79辆 雷克萨斯LM/LS系列6866辆 进口埃尔法等35054辆 [5] - 一汽丰田召回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302辆 [6]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问题 解决方案包括程序升级或仪表更换 [6] 宝马汽车召回 - 召回进口5系1辆 国产X5/5系共1391辆 [8][9][10]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连接器问题可能导致熄火或起火 [10] - 扩大召回进口i4/i5/i7/iX共17674辆 国产i3/i5/iX1/iX3共177432辆 [11] - 召回原因为高压系统绝缘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动力中断 [11] - 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升级和零部件检查更换 [10][12] 斯泰兰蒂斯汽车召回 - 召回进口大切诺基4xe共3339辆 生产日期为2023年2月15日至9月21日 [13] - 召回原因为空调鼓风机连接器针脚损坏可能导致除霜系统失效 [13] - 解决方案为检查并更换损坏的鼓风机电机总成 [13]
晚买3天怒亏10多万!“豪车税”门槛降低,高端国产车的春天来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7-26 23:59
政策调整影响 - 两部门公告将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下调至90万元,7月20日起执行[1] - 实际开票价起征点计算为101.7万元(含13%增值税),新增征税对象覆盖101.7-146.9万元区间新车[3] - 政策导致7月20日前出现豪车抢购潮,保时捷、路虎等门店爆满,部分消费者为避税提前下单[1][5] 市场反应与策略 - 路虎推出"豪车税全额补贴"政策,7月20-31日购买指定车型可免除新增消费税[20][22] - 奔驰经销商对S级指定车型提供短期豪车税补贴(7月20日-8月31日)[23] - 保时捷未跟进补贴政策,但抢购热潮显示其产品仍具市场吸引力[25] 价格趋势与竞争格局 - 豪车价格普遍下降:奔驰S级指导价从2016年110.8-249.8万元降至96.26-204.26万元[11][12] - 玛莎拉蒂总裁终端优惠后全系低于起征点,宝马7系顶配含优惠亦低于90万元[14][15] - 乘联会指出当前90万元豪车实际价格与2016年130万元车型相当,政策调整旨在覆盖原避税车型[16] 国产新能源替代效应 - 进口车总量从2014年143万辆峰值降至2024年同比下滑33%,德系豪车进口量同比减少15%[34][35][38] - 丰田埃尔法2024年上半年销量腰斩至6731辆,极氪009、理想MEGA等国产新能源MPV抢占市场[40][42][43] - 问界M9、蔚来ET9、小米SU7 Ultra等技术突破削弱传统豪车溢价,蔚来底盘性能超越奔驰S级[49][50][52] 长期行业影响 - 豪车税或促使部分车型降价至起征点以下,进口豪车销量将进一步承压[30][31] - 自主品牌通过技术升级和价格优势加速替代进口豪车,新能源车型成为主力[60][61][62] - 尊界S800顶配版因1000元差额被征税,但短期兜底政策未显著影响资本市场预期[55][56][58]
豪车税突然大调整后,有些品牌2天狂售一个月销量
新浪财经· 2025-07-24 08:34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对应从146.9万元降至101.7万元 [1][2] - 新政过渡期仅2天(含一个周末),7月20日正式实施 [2] - 车价超过101万元(含税)需缴纳10%额外消费税 [2] 受影响车型及品牌 - 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宝马X7、X5M雷霆、X6M雷霆、XM;保时捷911、帕拉梅拉、Taycan及高配卡宴;路虎揽胜盛世版、卫士V8;丰田埃尔法、威尔法;奥迪A8;自主品牌尊界S800、仰望U8等车型均受影响 [3] - 保时捷受影响最大:卡宴入门版指导价91.8万元、Taycan后驱基础版91.8万元、Panamera行政加长版113.8万元均进入征税区间 [3] - 保时捷选配模式可能导致更多车型因总价超90万元被征税 [3] - 路虎揽胜全系被纳入征税范围,此前仅2-3款需缴税 [4] 市场反应与销量变化 - 保时捷经销商7月18日仅新增2个意向客户,未现抢购潮 [6] - 路虎经销商2天内全国售出数千辆揽胜,门店库存近20辆全部清空(相当于单月销量) [7] - 捷豹路虎中国宣布7月20-31日期间承担消费者新增消费税 [7] - 保时捷厂家跟进政策,8月31日前对指定车型额外税费兜底 [9] 行业影响与策略调整 - 平行进口车商多数车型(如酷路泽)被纳入征税范围,中高端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加 [14] - 平行进口行业转向进口货值较低或个性化车型,减少整体进口量 [14] - 政策调整后预计每年乘用车应税销量增加超10万辆,其中燃油车占比超90%,插混车7%,纯电和燃料电池车不足3% [15] 政策背景与长期趋势 - 2016年至今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首次重大调整,旨在引导合理消费和节能减排 [14] -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增长但税收贡献占比低,税制改革需适应产业转型 [15]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超50%,现行税制体系亟待优化 [15]
“豪车税”起征点降至90万元:车企紧急兜底,消费者抢搭末班车
贝壳财经· 2025-07-23 15:37
政策调整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受影响区间为101 7万元-146 9万元 [3] - 新政覆盖各种动力类型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型 [3] - 实际受影响车型涵盖宝马X7/X5M雷霆/X6M雷霆/XM、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丰田埃尔法、路虎揽胜、尊界S800等 [3] 市场影响 - 2025年上半年101 7万-146 9万价格区间新车销量约2万辆,占90万元以上豪华车总销量3 7万辆的54% [4] - 进口豪华车需求显著下滑,2025年1-5月进口量仅18万辆同比降33%,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等品牌均现下滑 [14] - 超豪华车仅占车市总规模千分之一,政策调整对普通消费者无直接影响 [2] 企业应对 - 捷豹路虎宣布7月20-31日期间购买指定车型新增消费税由公司全额承担,路虎揽胜盛世加长版可省约14万元税费 [2][11][12] - 奔驰推出8月31日前购买S级/GLS/迈巴赫指定车型"税改价不改"政策 [13] - 尊界S800对7月20日前锁单且超101 7万元用户免除10%消费税 [13] 消费行为 - 政策窗口期引发抢购潮,保时捷经销商单日订车近十台并延长营业至24时 [6] - 宝马X7/X5M雷霆等车型因进入征税范围成为消费者重点关注对象 [8] - 部分消费者因节省10余万元税费而提前购车计划 [9][10] 行业观点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调整体现车市变化与税收政策的合理对应,确保税基稳定 [14] - 专家指出政策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2] - 经销商反馈车企兜底政策有效稳定销量,避免短期波动 [12][13]
天“塌了”?超豪华车消费税起征点降至90万
36氪· 2025-07-21 12:09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由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对应从146.9万降至101.7万 [1] - 政策覆盖范围扩大至所有动力类型(含纯电动、燃料电池)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 [1] - 执行时间从公告发布(7月17日)到生效(7月20日)仅间隔3天,缓冲期极短 [1][3] 受影响车企及车型 - **保时捷**:911、帕拉梅拉、Taycan及高配卡宴等主力车型(90-200万元价格带)将纳入征税范围,受影响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豪华品牌 [4][6] - **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等车型进入征税区间 [6] - **宝马**:X7、X5M雷霆版、X6M雷霆版、XM等高性能车型受冲击 [6] - **其他品牌**:丰田埃尔法、威尔法、路虎揽胜等高端车型同样面临消费税成本上升 [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政策生效前出现抢购潮:保时捷4S店客流激增,部分展车被迅速售罄,反映消费者对10-20万元新增税负敏感 [8] - 购车决策可能转向:部分消费者或考虑二手超豪华车(免征消费税)或国产豪华品牌以规避成本 [13][15]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豪华车企面临两难选择:维持价格可能导致销量流失,降价则可能引发高端市场"价格战" [9][11] - 新能源车企相对受益:纯电动/燃料电池车仅需缴纳零售环节消费税,且定价接近起征点的车型(如尊界S800)具备竞争优势 [11][16] - 二手车市场或成赢家:新车与二手车价差扩大(超10万元)将刺激二手超豪华车交易 [12][14] 政策导向解读 - 调整目的为引导合理消费及促进绿色环保,符合汽车市场促销价格变化的监管适应性 [11] - 传统燃油豪华车受冲击显著,政策倾斜有利于新能源车结构性发展 [11][12]
有车企宣布:全额补贴豪车税!保时捷遭抢购,“店员已忙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08:42
豪车税新规调整 - 7月20日起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影响区间为101 7万-146 9万元 [3] - 以含税价150万元车型为例,消费者需额外支付13 27万元消费税(增值税后不含税价132 7万元的10%) [4] - 政策调整主要影响保时捷、奔驰等高端走量品牌,以及丰田埃尔法、路虎揽胜等特定车型 [5] 市场抢购反应 - 新政实施前出现豪车抢购潮,保时捷经销商现车资源极度紧张,有销售单日成交4台车,部分展车被售出 [6] - 乘联会数据显示超豪华车仅占整体车市规模的千分之一,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有限 [6] 车企应对策略 - 捷豹路虎中国推出豪车税全额补贴政策,7月31日前购买指定车型由厂家承担新增消费税 [8] - 奔驰经销商对迈巴赫S级、S级和GLS指定车型实施豪车税全额补贴 [11] - 奔驰同步推出多种金融方案,包括年利率2 99%起的贷款和年费率4 0%起的租赁方案 [14][15] 促销活动 - 奔驰针对S级轿车推出限时尊享价活动(至2025年8月31日),保持税改前价格 [15] - 现有奔驰车主可享受置换/增购权益,包括15 000元车辆保险支持 [15]
一夜涨价十几万!超豪华车征税标准调整,有车企推出“兜底”政策,行业专家认为“影响可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0 16:06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调整 - 财政部、税务总局将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涵盖各种动力类型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 [1][4] - 新规于7月20日起执行,导致部分车型价格一夜上涨10%约十几万元,引发消费者抢购末班车现象 [5] - 捷豹路虎中国推出限时"兜底"政策,7月31日前购买指定车型由厂家承担新增消费税 [6][14] 受影响车型及价格变化 - 保时捷911、帕拉梅拉、Taycan及高配卡宴进入征税范围,部分车型终端优惠后价格接近起征点 [7][13] - 宝马X7/X5M/X6M/XM、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丰田埃尔法、路虎揽胜等车型受影响 [7] - 路虎揽胜盛世标准轴距版售价上涨13万元,丰田埃尔法2025款因加价导致开票价超101万元需缴税 [7][11] 市场影响分析 - 2023年上半年受影响车型销量约2万辆,占豪华车总销量145万辆的1.4% [19] - 奔驰在101.7万元以上市场占比48%(1.6万辆),路虎23%(0.85万辆),保时捷18%(0.68万辆) [19] - 专家认为新规主要影响开票价101.7万-146.9万元区间车型,对整体车市影响有限 [19][23] 销售策略调整 - 经销商通过控制选装配置、推荐老款车型等方式帮助消费者规避税负 [13] - 丰田埃尔法销售人员建议客户选择2024款车型,通过后期改装节省成本 [11][13] - 政策强调对精品、配饰等附加费用纳入计税范围,规范经销商运营行为 [23]
豪车税新规倒计时:保时捷掀抢购潮,销售称晚买两天贵十几万
财联社· 2025-07-19 14:02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含税146.9万)下调至90万元(含税101.7万),征税范围扩大至零售价90万元及以上车型 [5][6] - 新规覆盖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所有动力类型乘用车及中轻型商用客车,2025年7月20日起执行 [5] - 受影响车型集中在开票价格101.7万-146.9万区间,2025年上半年该区间销量约2万辆,占豪华车总销量145万辆的1.4% [15] 终端市场反应 - 保时捷门店现抢购潮:单日售出7台车,911和帕拉梅拉现车紧缺,展车被清空 [8] - 消费者在政策执行前购车可节省十几万成本,刺激犹豫期客户集中下单 [10] - 丰田埃尔法顶配版加价8.5万-18万,落地价超100万 [13] 受影响品牌及车型 - **保时捷**:911、帕拉梅拉、Taycan及高配卡宴进入征税范围,2024年中国销量下滑28%至5.69万辆 [8][14] - **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受影响,占101.7万以上市场48%份额(1.6万辆) [12][15] - **宝马**:X7、X5M雷霆版等车型受波及 [12] - **路虎**:揽胜系列占101.7万以上市场23%份额(0.85万辆) [13][15] 行业影响分析 - 豪华车市场承压:2024年奔驰中国销量降7%,进口车总量同比降12%至70万辆 [15][16] - 自主高端品牌受益:仰望U7、蔚来ET9等60万-80万区间车型未达征税门槛,尊界S800上市50天大定破8000台 [17] - 进口车持续萎缩:2024年1-5月进口量同比降33%至18万辆,2014年以来进口峰值143万辆逐年下滑 [16] 市场格局变化 - 政策加速进口豪车与自主高端车分化:超豪华车销量仅占市场千分之一,自主新能源高端车型借势崛起 [16][17] - 消费税成本或转嫁消费者:部分车型销售利润不足10%,新增税负可能由终端买家承担 [15]
年销不足5万辆的弹丸之地,撬动了谁的野心
第一财经· 2025-07-18 14:27
香港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以4909辆销量登顶香港车市 超越特斯拉 市占率达22 5% [1][12] - 中国品牌占据销量前十中的五席 合计市占率超35% 包括极氪 名爵 小鹏 腾势等 [12][13] - 香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稀缺到71 09%(2024年数据) 车型选择从2022年40款增至2025年78款 [7][10] 内地车企的香港战略布局 - 比亚迪通过和谐汽车运营 已开设12家销售门店和3家售后服务中心 构建完整网络 [12] - 13家内地车企在港布局门店 分三个梯队:比亚迪(12家)为第一梯队 MG 小鹏等3-6家为第二梯队 [9] - 告士打道等核心商业区从豪车云集转变为内地品牌聚集地 零跑等新势力选择中产社区设店 [9] 消费者选择动因与使用成本 - 电车每公里能耗成本0 4港元 较燃油车(2-3港元)节省80%以上 年省4-5万港元 [4][5] - 首次登记税宽减政策(2024-2026年)使电动车购车成本降低 但50万港元以上车型不再享受优惠 [16] - 香港停车费高昂(小区月均3000港元 写字楼月均3500港元) 隧道费月均3000港元 [5] 基础设施与政策挑战 - 充电桩不足是主要痛点 快充桩稀缺 中速充电需10小时充满 老旧小区难安装私人充电桩 [6] - 香港政府计划2027年前安装20万个充电停车位 2030年前部署3000个高速充电器 [16] - 2024年4月补贴退坡后 新能源车月销量从6435辆(4月)回落至3000辆左右 2025年1-5月同比下降34 23% [17][18] 香港市场的战略价值 - 香港作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2025年排名) 是链接全球资本和展示产品的窗口 零跑等车企通过港股上市增强国际曝光 [19][20] - 内地车企利用香港布局右舵车型研发 为进军全球市场做准备 零跑称右舵车型研发投入高昂但必要 [22] - 香港科创资源吸引理想汽车投资20亿港元设芯片研发中心 宁德时代设立全球第六个研发中心 [21] 产品力与文化适配 - 消费者认可内地品牌在性能 智能化 舒适度的提升 但期待车标设计 内饰审美等细节改进 [21][22] - 新势力品牌零跑在香港未交付即获60个订单 显示市场对新品牌接受度超预期 [13] - 香港多元文化属性要求车企在安全配置 ESG实践等方面进行本土化适配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