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行波管

搜索文档
山东商业航天集聚效应凸显 海上发射能力与频次居全国前列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3:19
日前,由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日照近海海域点火升空,创造了中国 海上航天"一月两发"的新纪录,引发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当前山东将商业航天定位为全省产业发展中极具潜力的新领域、新赛道,通过重点布局、 强力支持,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其中,以东方航天港、济钢集团、东方空间、青岛上合航天等 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深耕关键环节,逐步带动起山东商业航天产业集聚效应。 目前,海上发射是山东商业航天产业的一大特色,海上发射能力与频次居全国前列,并且在海上发射为 核心的牵引之下,全省商业航天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东方航天港是我国第五处火箭发射地,并且是唯一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我们实现了固体火箭生 产、测试、发射一体化,助力我国成为了全球第一个独立掌握海上发射技术的国家。"东方航天港(山 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华介绍,"经过5年发展,东方航天港集聚了'卫星、火箭、发射场'三 大要素,锻造了'海上发射服务、火箭总装总测、空天信息服务'三大核心能力,搭建了'天上有星、陆上 有箭、海上有船、空中有网'四位一体的商业航天产业体系,入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海上发 射写入了《2021中国 ...
山东产业版图崛起太空赛道
大众日报· 2025-09-12 09:06
山东产业版图崛起太空赛道 九天揽月的壮举越来越惠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9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海阳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商业航天产业链记者见面会。 商业航天涵盖火箭研发、卫星制造、发射服务等核心环节,涉及新材料、精密仪器、人工智能等数 十个上下游产业,每一次火箭升空与卫星入轨,都是对一个地区高端制造能力的检验。在山东,以东方 航天港、济钢集团、东方空间、青岛上合航天等为代表的中坚力量,手握核心技术,扎根关键环节,在 他们前进的每一步中,"九天揽月"的壮举越来越惠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从送星上天,到服务落地 结合现场展示的空间行波管,济钢集团总经理刘仕君提到,这个由济钢研发的卫星核心部件能将微 波小信号放大十万倍,目前建成多频段柔性生产线,年产100支行波管,可为星地高效信号传输筑牢关 键技术支撑。火箭动力测试板块,也已建成20吨级、100吨级发动机试验台及动力系统试验台及相关配 套设施,可全面提供液氧煤油、液氧甲烷发动机及动力系统全流程测试服务。 在东方空间"手"中,火箭变得像搭积木一样,这是商业航天从"定制化"迈向"工业化"的关键一 步。"'引力'系列火箭设计之初,工程师就思考如何站在商业角度提升 ...
新气象 | 打造科技创新“摇篮”探访怀柔科学城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8 08:00
怀柔科学城建设进展 - 怀柔科学城已进入以运行为主的新阶段,"十三五"时期29个设施平台全部进入科研状态,"十四五"时期新布局的8个设施平台已全部开工建设[4] - 16个科技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共享,累计开放机时超过143万小时,4个大科学装置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运行[2]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占地面积相当于90个足球场,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亮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亮度比太阳光亮一万亿倍[3] 科研人员与基础设施 - 在怀科研人员达2.6万人,包括诺奖级科学家33名,两院院士86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39名[4] - 城市客厅项目涵盖科研实验、孵化办公、科技服务、配套酒店等功能,旨在打造国际化公共服务中心[5] - 怀柔科学城加快构建"八横五纵"城市主干路,建设500千伏供电系统,提供多层次多元化住房保障[4] 科研成果与转化 - 怀柔科学城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1项,产出重大科技成果386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65篇,服务在怀高校、院所落地成果转化项目131个[14] - 高品质因数超导腔和全季节观测阵列式大口径激光雷达等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 - 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研发的12英寸单层二硫化钼薄膜应用于激光器领域,并与国内公司合作完成自研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打破进口依赖[8][12] 国家科研机构与关键技术 - 怀柔科学城集聚20余家国家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相关科研力量已全面进驻,中国科学院大学约1.6万名师生入驻[15] - 空间行波管是卫星的核心部件,其研制水平象征国家在物理电子学领域的基础能力,空天院已形成从学科建设到产品制造的完整链条[18][19] - 行波管制造涉及近50种材料,工艺技术广泛,攻关难度大,但在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中发挥关键作用[21] 科学方向与产业布局 - 怀柔科学城聚焦物质、空间、生命、地球系统、信息和智能五大科学方向,布局37个科技设施平台[8] - 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探索基于轻元素的新奇量子效应,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跨越[8][9] - 转角菱方氮化硼和"晶格传质—界面生长"晶体制备新范式等成果入选重大科技成果,推动激光器和电子芯片技术发展[12]
山东微波电完成增资扩股,产品解决“卡脖子”问题,国内同行企业仅4家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21:09
公司融资与股权结构 - 山东微波电完成首轮股权融资 增资扩股项目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募集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和人才引进 [1] - 公司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山东济钢空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9年联合设立 专注于卫星核心部件空间行波管及放大器的科技成果转化 [2] - 采用"国有控股+科研团队持股+员工跟投"的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 既保障国有资本主导地位 又通过股权激励激发创新活力 [2] 核心技术与产品优势 - 主营产品为空间行波管及放大器 是卫星转发器关键部件 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 公司实现国产化突破 [2] - 突破传统生产模式 实现关键工序自动化装配 成为国内第四家空间行波管研制单位 [3] - 轻量化小型化技术国内领先 产品重量比传统型号轻三分之一 单次火箭发射可节省数百万元成本 [3] - 已通过航天科技集团西安分院合格供货方认证 年产100台套产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 [3] 研发体系与市场进展 - 建立"预研一代 研制一代 生产一代"全链条创新体系 布局功率效率尺寸全方位领先的技术矩阵 [4] - 两套行波管放大器已交付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将搭载2025年9月发射的卫星 标志公司正式进入航天国家队 [4] 人才团队构成 - 70人核心团队中42人专注研发 人才结构包含济钢转型高技能人才和市场化招聘的院校精英及行业专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