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童车
icon
搜索文档
“五箭齐发”,枢纽经济乘势腾飞
新华日报· 2025-11-21 05:15
无锡西站物流园班列运营概况 - 无锡西站物流园已形成中欧接续班列、海铁联运班列、广州国际港班列、笼车国际联运班列、“中吉乌”铁公联运班列“五箭齐发”的格局 [1][3] - 2024年1-10月“五条线路”累计开行无锡班列627.7列,同比增长46%,运送货物价值约87.7亿元 [3] - “十五五”期间园区目标为年班列发送量超1000列、集装箱超10万标箱、货值超百亿元 [4] 各条班列线路具体表现 - 中欧接续班列:截至2024年10月累计开行193.3列,运送货物超1.5万标箱,货值突破25亿元,较2022年全年数据增长超10倍 [2] - 海铁联运班列:自2021年9月运行以来累计开行684.6列,货值134.4亿元,并实现“天天班”常态化运营 [2] - 广州国际港班列:2024年开行278列,发送12228标箱,货值17亿元,同比增长76%,作为苏锡常至广州最快集装箱班列平均运行时间仅48小时 [3] - 笼车班列:2023年实现商品车跨境运输新模式,每月1列稳定开行,内贸班列累计发送2142辆,国际联运班列累计发送3346辆,货值10.8亿元 [2] - “中吉乌”铁公联运班列:2024年8月试运行,2025年4月首发整列班列,运输时间缩短约40%,成本降低约33% [1][3] 物流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 - “中吉乌”班列通过无锡西站自建的内外贸一体化海关监管场所,实现“一单到底、一箱到底”,运输效率显著提升 [1] - “无锡西—上海外高桥港—南美”铁水联运“双快”线路班车运输效率提升30% [2] - 2024年1-10月班列服务为相关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近2000万元 [2] 服务范围与枢纽功能拓展 - 班列服务半径已延伸至苏州、常州等长三角核心制造带 [1] - 无锡西站已构建“公、铁、河、海”无缝衔接的运输体系,年货物周转量居苏南前列 [3] - 物流园正从单一货运场站蜕变为集运输、仓储、贸易、金融于一体的开放枢纽,并成功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4] 创新模式与首次突破 - 好孩子公司首次通过无锡班列出口价值77万元的儿童用品,为班列首次承运消费品 [1] - 园区拥有长三角商品车集散中心、长三角首个“海铁前置箱基地”、省内首个内外贸一体化海关监管场所等多个首创模式 [4]
一技傍身好就业 多元化优质培训资源供给拓宽劳动者发展空间实现增收
央视网· 2025-11-20 11:59
行业需求与劳务品牌作用 - 临近年底用工高峰期 河北平乡县童车生产企业迎来订单高峰 用人需求急剧攀升[1] - 近一个月以来外贸订单激增导致用工紧张[3] - 企业秋季用工缺口约200人 主要缺乏组装工、缝纫工和注塑工人[4] 劳务品牌培训机制 - 当地人社等部门组织职业院校定向培养技术工人 针对企业订单高峰用人需求[6] - 培训方式包括选拔职校学生进行免费培训 组织企业工程师授课 学生分批进车间实操[6] - 培训缩短企业培训期和培养期 使学员能够及时上岗[6] 个人就业与技能提升 - 经过培训 人员可从技术小白成为熟练工 掌握童车制造技术后不愁找工作[7] - 焊工、电工等岗位工作机会多且薪酬待遇好 吸引包括女性在内的更多人加入培训[11] - 学员掌握焊接技术后 前3个月月薪约6000元 3个月后月薪可达约10000元[13] 劳务品牌发展成效 - "平乡童车人"劳务品牌使企业用工稳定并激发产业创新潜能[9] - 2024年平乡童车产业年营业收入突破390亿元 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9] - 该品牌知名度提升后 北京、上海等城市企业也慕名前来招工[9][11] 品牌规模与政府支持 - "平乡童车人"从业人员达12万余人 其中熟练技工达5万余人[15] - 通过开展订单班和技能大赛 2025年培训人次达1600余人次 发放补贴60多万元[15] - 当地人社部门对定点培训学校发放补贴 每位学员培训补贴1300元以降低学习成本[11][13]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省级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清单(第八次)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1-18 17:18
旅行箱包行业质量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在2025年第三批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中,发现19批次旅行箱包产品不合格,全部存在“振荡冲击性能”问题 [3][4] - 不合格旅行箱包产品的标称生产单位所在地高度集中,其中广州市有7家,成都市有3家,反映出特定区域产业链可能存在系统性质量问题 [3][4] - 不合格产品通过多种渠道销售,包括成都王府井购物中心、成都欧尚超市等实体零售商,以及淘宝、快手、1688等电商平台,显示质量问题覆盖线上线下 [3][4] 鞋服行业产品质量 - 休闲鞋、旅游鞋产品发现8批次不合格,主要问题为“外底耐磨性能”和“游离或可部分水解的甲醛”,涉及浙江香香莉鞋业、温州新典鞋业等生产商 [4] - 童鞋产品发现28批次不合格,安全问题突出,“邻苯二甲酸酯”项目不合格达19批次,“重金属总量”不合格达8批次,另有4批次存在“物理机械安全性能”问题 [4][5][6] - 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发现10批次不合格,“纤维含量”和“绳带要求”是主要不合格项目,涉及湖州、泉州、广州等地的生产商 [8][9] - 校服产品发现3批次不合格,问题集中在“纤维含量”和“绳带要求” [4] 家用电器产品安全与能效 - 吸油烟机产品发现3批次不合格,主要问题为“能效等级”不达标和“结构”安全隐患,生产商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 [4] - 电磁灶产品发现11批次不合格,“端子骚扰电压”项目不合格达10批次,“非正常工作”和“能效等级”问题也较为普遍 [9] - 快热式电热水器、空气净化器各发现1批次不合格,问题分别为“非正常工作”和“能效等级” [8] 交通安全防护产品 -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产品发现26批次不合格,“护目镜(耐磨性)”问题最为突出,涉及15批次,“吸收碰撞能量”和“耐穿透”等安全性能问题也占比很高 [6][7] - 制动软管产品发现3批次不合格,问题为“缩颈后通过量”和“抗拉强度” [4] 其他工业消费品质量 - 月饼过度包装问题发现7批次,全部为“包装空隙率”不合格 [7][8] - 玩具、瓦楞纸箱、防盗安全门、橡皮绝缘电缆各发现1批次不合格,问题涉及机械物理安全、材料性能等 [4][8] - 清洗剂产品发现4批次不合格,问题集中在VOC含量及氯代烃、苯系物等有害物质超标 [5] - 水溶肥料、复肥、润滑油、发动机冷却液等化工产品发现6批次不合格,问题涉及包装标识和关键性能指标 [5][8]
太卷了!已经无人敢跟河北人拼价格了,义乌也甘拜下风
搜狐财经· 2025-11-08 02:54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河北省网上零售额已逼近5000亿元大关 [1] - 2024年河北省快递业务量暴涨超过40%,跃居全国第四 [1] - 2024年河北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直接暴涨200% [10] 产业集群优势 - 河北省拥有333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几乎每个县都有独门绝技 [1] - 白沟每年生产10亿只箱包,占据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产品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清河不产羊却是全球最大羊绒集散地,掌控全球50%的羊绒市场份额 [3] - 平乡童车产业每年生产1.45亿辆童车,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和国际市场40%份额 [6] 供应链效率 - "5公里产业圈"模式让白沟商家能在方圆五公里内找到箱包所有配件 [5] - 白沟箱包商家晚上接单,第二天一早就能发货 [6] - 沧州工厂从布料进厂到成品出库最快只需3小时 [6] - 接到订单后从采购到生产再到发货,整个流程一天之内就能完成 [5] 成本结构优势 - 河北县城最好厂房租金只有江浙地区三分之一,不少商家将自家院子改造成生产车间 [7] - 用电按农业用电标准收费,月电费可能只有几百元 [7] - 河北县城熟练工人月薪普遍在4000元左右,人均生活成本仅需2000元 [11] - 灵活的用工方式雇佣周边村子妇女,既节省成本又保证生产效率 [11] 物流网络优势 - 2024年石家庄国际邮件互换局实现"三关合一"后,物流成本下降25% [9] - 廊坊顺丰"上仓下中转"模式让包裹从包装到分拣最快只需5分钟,一天节省20辆运输车和14个装卸工 [9] - 全省有1200多个县级乡镇物流网点,快递直达率高达92%,偏远乡村也能实现当日达 [9] - 2024年河北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年节省600多亿元 [9] 跨境电商发展 - 雄安新区跨境电商产业园贸易额三年内翻了32倍 [10] - 曹妃甸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单量突破296万单,同比增长200% [10] - 廊坊商家在莫斯科建立超7000平方米海外仓,发货到俄罗斯从10天缩短至3天 [10] - 白沟开通到越南、阿拉木图汽车运输专线,箱包销往199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出口量达10亿只,平均每天发出800万个包裹 [10] 产业转型与升级 - 唐山梦牌瓷业30%订单来自跨境电商,通过平台直接面对海外消费者掌握定价权 [10] - 近三年累计投入2亿多元研发资金,在唐山、上海和美国建立工业设计团队 [10] - 河北推出"双百双千"工程,计划到2026年培育100个电商示范县、1000个特色电商村镇,实现县域电商规模5000亿元 [13] - 政府免费培训超过3万人,建立电商产品标准体系并成立电商质检联盟 [13]
“承包”5代人童年,中国2个“小透明”,闷声赚了1000亿
36氪· 2025-11-06 10:26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以“熊孩子”品牌儿歌《玩具歌》为引子,深入分析了中国儿童用品“未来产业”的发展,重点剖析了河北平乡童车产业和广东澄海玩具产业的崛起路径、发展模式和巨大规模,指出该产业是充满机遇的蓝海市场 [1][3][4][8][43][47][52][53] 平乡童车产业发展路径 - 产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由自行车零配件组装起步,1981年河古庙集市经销摊点已达1000多个,日成交额20多万元 [6] - 经历质量危机后转型,2000年后因自行车需求锐减,凭借原有技术基础转向童车及电动玩具车领域 [6][7][8] - 形成集群化发展,拥有上下游企业8000多家,年产自行车、童车及玩具1.45亿辆,占国内市场的50%、国际市场的40% [43] - 2024年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超300亿元,截至2025年从业人员超12万人 [43] 澄海玩具产业发展路径 - 发展始于1978年,承接香港玩具产业转移,利用侨乡优势形成“前店后厂”模式 [10][11] - 凭借较低的土地与人力成本,以及家庭式作坊的韧性,在深圳、东莞产业升级后承接了玩具制造业 [12][13] - 聚集了5万多家玩具企业,20多万从业人员,2024年产值达587.9亿元,产能占全国50%、全球33% [43] - 2025年玩具出口额达到142亿元,玩具品牌拥有量、IP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均为全国第一 [43] 产业集群的共性发展策略 - 集群化:平乡构建从零配件到整车生产的闭环价值链;澄海90%以上玩具零部件可本地采购,实现7天交付新品,24小时出库的供应速度 [17] - 数字化与智能化:平乡引领20家企业开启“智改数转”,61家完成数字化改造;澄海超100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生产效率普遍提升30% [18] - 标准化:平乡主导制定多项高于国标的儿童自行车、平衡车等团体标准;澄海主导或参与制定玩具产品标识规范、钮扣电池安全标准等 [19][20][22] 平乡产业的独特打法 - 依托国家战略: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将市场拓展至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引进天津富士达、好孩子集团等优质项目 [26] - 攀升“微笑曲线”:前端成立自行车研究院等4个技术共享平台,拥有童车专利10464件;后端创办平乡国际自行车童车玩具博览会,累计成交额超600亿元,并建设直播基地,2024年网络零售额约60亿元 [27][28][29] 澄海产业的独特打法 - 差异化路线:避开与乐高直接竞争,主打强IP联名(如宝可梦、火影忍者)、国潮属性(如故宫文化)及军武、航天装备题材 [32][33][35][36] - 跨界融合:玩具与高科技、教育、体育等领域融合,例如魔域文化开发智能魔方APP,拥有62万用户,并向教育培训集团转型 [38] - AI加持:开发AI玩具,如群宇互动的英歌舞机器人、实丰文化的AI魔法星,广东省目标到2027年AI玩具产品渗透率超过30% [40][41] 儿童用品“未来产业”市场空间 - 中国母婴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达4.13万亿元,近9年以年均3.4%-15.6%的增速扩张,呈现量减质增特征 [47] - 童装市场2025年上半年以47.97%的份额领跑,500元以上高端市场增速高达69.06% [48] - 儿童零食市场预计至2030年全球规模达6811.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46%;儿童营养品2025年上半年GMV同比增长40.75% [48][49] - 全球玩具娃娃市场预计2032年达256.7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21%;全球童车市场预计2030年达54.6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85% [50] - 中国早教机构相关企业超32.6万家,AI成长评估系统普及率达68% [50][51]
童车产业园“翻车”的启示
新华日报· 2025-11-03 05:55
项目规划与执行问题 - 湖南省耒阳市在未具备完整供应链、技术工人储备和便捷物流配套等核心要素的前提下,未经充分研究论证便仓促上马百亿级童车产业园项目 [1] - 项目本质是数字政绩思维作祟,地方政府急于打造亮眼名片却忽视产业培育的客观规律 [1] - 前期投入的土地、财政资源形成难以挽回的浪费,导致百亿级产业园去年产值仅2165万元,未能带动经济发展反而加剧财政负担 [1] 数据造假与产业乱象 - 耒阳市连续多年虚报产值、夸大入驻企业数量,用虚假繁荣掩盖发展短板 [1] - 这种内外兼修的欺骗性宣传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并让基层负担陡增 [1] - 当政绩追求凌驾于实际需求之上,产业发展便沦为形象工程的牺牲品,最终落得巢空凤不至的尴尬局面 [1] 童车行业发展趋势 - 童车行业已从单一代步工具向智能化、安全化、个性化方向深度转型 [2] - GPS定位、健康监测、环保材料等成为行业核心竞争力 [2] - 国际品牌凭借技术优势占据高端市场,国内龙头企业通过全产业链整合巩固中端份额 [2] 产业集聚发展要素 - 童车产业集聚发展需要上下游协同发力,上游涉及材料供应和零部件生产,中游涵盖设计研发和组装制造,下游包括渠道分销和售后服务 [2] - 缺乏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升级与市场开拓,入驻企业只能单打独斗,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2] - 产业将陷入企业引不来、留不住、做不大的恶性循环 [2]
壹快评丨形式主义与政绩造假往往如影随形
第一财经· 2025-10-31 23:47
文章核心观点 -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童车产业园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数据造假和夸大宣传问题,其规划与实际发展状况存在巨大差距 [3][4][5] 产业园规划与实际差距 - 产业园规划产值达百亿元,但实际仅建成投用2栋厂房,仅有1家童车组装企业和4家配套小微企业入驻 [3] - 2024年实际产值仅为2165万元,税收25.7万元,企业用工不到100人,与百亿目标相去甚远 [3] - 地方在内部材料和媒体上夸大宣传,声称已有60余家企业入驻投产,正在建设"童车小镇",并连续多年虚报产值 [3][4] 产业发展历程与宣传 - 自2021年起,耒阳市通过"211+X"产业布局将童车产业定为支柱产业,计划打造集供应、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园区 [4] - 2023年初媒体报道称,童车园已吸引42家上下游企业入驻,29家正式投产,13家在筹备中,并有企业人士表示出口订单排满,预计产值增长60%以上 [4][5] 问题根源分析 - 问题根源被归结为相关部门政绩观偏差,发展产业不顾资源禀赋条件,急功近利甚至不惜数据造假 [5]
壹快评丨形式主义与政绩造假往往如影随形
第一财经· 2025-10-31 19:04
项目规划与实际差距 - 童车产业园规划产值达百亿元,但2024年实际产值仅为2165万元,税收25.7万元 [2] - 园区仅建成投用2栋厂房,仅有1家童车组装企业和4家配套小微企业入驻,企业用工不到100人 [2] - 官方宣传称已有60余家企业入驻投产,形成产业集群,但通报揭露此为夸大宣传 [2] 产业发展历程与宣传 - 自2021年起,童车产业被定位为支柱产业,计划打造集供应、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园区 [2] - 2023年初媒体报道称园区已吸引42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其中29家正式投产,13家在筹备中,并引用企业说法称出口订单排满,预计产值增长60%以上 [3] - 通报指出相关部门因政绩观偏差,不顾资源禀赋条件发展产业,导致急功近利和数据造假 [3] 规划制定与执行问题 - 规划制定被质疑是否经过科学论证,或存在为追求政绩而制定不切实际规划的情况 [4] - 通报强调发展产业需立足实际发挥比较优势,避免急功近利和贪大求全,禁止数字政绩和虚假政绩 [4]
只有两栋厂房的产业园,怎就吹成了“百亿童车小镇”
新京报· 2025-10-31 18:44
项目基本情况 -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规划建设“百亿级童车产业园” [1] - 宣传称已有60余家企业入驻投产所谓“童车小镇”并连续多年虚报产值 [1] - 实际情况为产业园仅建成投用2栋厂房,仅1家童车组装企业和4家配套小微企业入驻 [1] - 2024年实际产值2165万元,税收25.7万元,企业用工不到100人 [1] 项目问题分析 - 当地不具备童车产业集聚发展条件,项目未经充分研究论证 [1] - 从2019年至今五六年过去,产业园依然只有个位数企业、不到百名工人 [2] - 操作本质是典型的“为了政绩画饼”,严重脱离市场规律 [1] - 暴露急功近利、贪大求全的政绩思维,是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 [2] 影响与反思 - 数据造假严重败坏政府声誉和公信力 [2] - 耽误童车产业发展,更挤占本可用于培育优势产业的资源 [3] - 错失更符合地方实际的发展机遇 [3] - 产业培育需立足地方实际,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3]
耒阳童车产业园虚报产值被中央曝光:不具备产业条件
第一财经· 2025-10-30 22:32
耒阳市童车产业园问题通报 - 中央通报指出耒阳市不顾当地实际规划建设童车产业园,夸大数据,虚报产值[1] - 通报称耒阳市在缺乏充分研究论证和产业集聚发展条件的情况下提出打造百亿级童车产业园[1] - 实际产业园仅建成投用2栋厂房,仅有1家童车组装企业和4家配套小微企业入驻[1] - 2024年实际产值2165万元,税收25.7万元,企业用工不到100人,数据虚假问题突出[1] 官方宣传与实际差异 - 耒阳市政府网站及官方媒体曾宣传已有60余家企业入驻投产,打造名副其实的童车小镇[1][2] - 2023年底耒阳市签约童车相关项目16个,总投资13.79亿元[2] - 2024年宣传称在湖南同乐堡实业有限公司带动下,已吸引63家上下游企业落地生根[2] - 部分官方宣传报道现已被删除,宣传情况与通报差异较大[2] 耒阳市经济与产业现状 - 2024年耒阳市地区生产总值518.5亿元,同比增长5.3%[3] - 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亿元,其中地方税收14.15亿元,分别增长5.26%和0.21%[3] - 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承认产业结构不够优,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财政收支难以平衡,政府债务化解压力大[3] - 2025年工作目标为招商引资总额完成160亿元以上,引进三类500强企业项目2个,外商直接投资460万美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