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用药

搜索文档
集采新规则传递了清晰信号 | 经观社论
搜狐财经· 2025-09-27 13:59
经观评论 日前,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此次药品集采涉及55种药品,包括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糖尿病用药、心血管用药等。尽 管这是一次常态化的集采,但市场对其关注度超过以往。各方最大的关切或许是,新的竞标规则将对集采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 今年6月13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强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评估,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推动集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此后,国家医 保局按照"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研究优化了具体的采购规则。现实地看,这是对此前市场和医患关切的积极回应,也是采购规则的进 如果说,价格一端的调整有"减压"的意思,在质量一端则体现了持续的高压态势——这也是医生和患者最关切的问题。新规则要求,投标药品的生产线两年 内不存在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形,药监部门对集采中选企业检查和产品抽检两个"全覆盖"。 我们注意到,新规则增加了针对市场主流品牌的"复活"机制,允许在第一轮落选的市场主流品牌,以该轮最高拟中选价格获得中选资格。"复活"机制体现了 对优质品牌市场价值的认可,也为其提供了一定的保护空间——这是一张企业过往研发投入与市场声誉织就的 "安全 ...
经观社论|集采新规则传递了清晰信号
经济观察报· 2025-09-27 13:07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概况 - 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 涉及55种药品 包括抗感染 抗肿瘤 抗过敏 糖尿病用药 心血管用药等 [2] 集采新规则的核心目标与原则 - 新规则按照"稳临床 保质量 防围标 反内卷"的原则进行优化 [2] - 规则指向明确 旨在避免制药企业陷入内卷式恶性竞争 [1][2] - 目标是让患者用上价格合理的放心药 同时符合医保控费要求 [1][2][4] 价格相关规则调整 - 优化了价差计算的"锚点" 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锚点 [2] - 报价最低企业需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 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2] - 一味追求低价甚至低于成本竞价可能适得其反 不利于患者和行业健康发展 [1][2] 质量与品牌相关规则调整 - 要求投标药品生产线两年内不存在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形 [3] - 药监部门对集采中选企业检查和产品抽检实现两个"全覆盖" [3] - 增加针对市场主流品牌的"复活"机制 允许第一轮落选的主流品牌以该轮最高拟中选价格获得中选资格 [3] 报量规则调整与临床影响 - 报量规则由过去按药品通用名统计 改为允许医疗机构按具体厂牌报量 [3] - 此调整向临床医生传递明确信号 医保政策会充分尊重并考量其诊疗过程中的药品选择权 [3] - 保障患者用药可及性与医生处方自主权 是"稳临床"的应有之义 [3] 对行业的影响与未来展望 - 集采仍将推动医药产业加速洗牌 同质化生产严重的品种将有不少企业被淘汰出局 [4] - 提醒企业一味卷价格没有出路 要在行业中站得稳 走得远 更要卷质量 卷创新 [4] - 政策制定是一个持续互动的过程 从2018年启动至今 每一批次集采都伴随规则的不断优化和完善 [4]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报量有看点
新华网· 2025-08-07 19:27
集采报量规则优化 - 新增按药品厂牌报量选项 满足群众多元化用药需求并尊重临床用药选择 [2] - 若报量厂牌中选则直接成为供应企业 未中选则由主供企业供应 [2] - 涉及55个品种 覆盖抗感染 抗肿瘤 抗过敏 糖尿病用药 心血管用药等治疗领域 [2] - 480家企业提交资料 平均每个品种15家企业参与 [2] 医疗机构报量标准调整 - 原则上要求年需求量不低于2023-2024年度平均使用量的80% [3] - 允许因临床需求减少 业务调整等因素书面说明后按实际需求报量 [3] - 对临时采购品种可在近两年平均采购量80%基础上适当减少报量 [3] 参与主体范围扩大 - 鼓励医保定点民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参加集采报量 [4] 优先使用政策明确 - 优先使用中选药品不等于只使用中选药品 [5] - 集采协议量一般为医疗机构报量的60%至80% [5] - 剩余用量可选择采购中选或非中选药品 [5] - 对重点监控药品和需求重大变化药品采取优化措施 未完成协议量时达到地区使用比例要求即可 [5] 集采政策成效 - 10批国家集采累计采购435种药品 [5] - 7轮医保目录调整累计纳入530种新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