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药
搜索文档
朝“问”健康丨服用抗过敏药会上瘾吗?来看专家解读
央视网· 2025-10-10 11:20
抗过敏药物成瘾性与安全性 - 主流抗过敏药物不会产生成瘾性,过敏患者应避免自行停药以防症状反复或加重[3] - 市场上主流抗过敏药分为两类: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和鼻用激素,均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总体非常安全[3] 抗过敏药物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 部分抗组胺药可能导致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5] - 从事高空作业、驾驶车辆等需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的人群使用时需特别注意用药安全[5]
集采新规则传递了清晰信号 | 经观社论
搜狐财经· 2025-09-27 13:59
集采新规则核心调整 - 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涉及55种药品,包括抗感染、抗肿瘤、糖尿病用药、心血管用药等 [2] - 新竞标规则基于“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进行优化,市场关注度超过以往 [2][3] 中选规则优化 - 优化价差计算“锚点”,不再以简单最低价作为锚点,报价最低企业需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3] - 增加针对市场主流品牌的“复活”机制,允许第一轮落选的主流品牌以该轮最高拟中选价格获得中选资格 [3] - “复活”机制被视为对优质品牌研发投入与市场声誉的认可,提供保护空间 [3] 质量监管与报量规则 - 新规则要求投标药品生产线两年内无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情形,药监部门对中选企业检查和产品抽检实现两个“全覆盖” [3] - 报量规则由过去按药品通用名统计,改为允许医疗机构按具体厂牌报量,以尊重医生处方自主权 [4] 对行业影响与预期 - 集采将推动医药产业加速洗牌,同质化生产严重品种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4] - 新规则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与创新竞争,以在行业中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4] - 集采政策自2018年启动以来持续优化,是政策制定部门、制药企业、医生和患者持续互动的过程 [4]
经观社论|集采新规则传递了清晰信号
经济观察报· 2025-09-27 13:07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概况 - 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 涉及55种药品 包括抗感染 抗肿瘤 抗过敏 糖尿病用药 心血管用药等 [2] 集采新规则的核心目标与原则 - 新规则按照"稳临床 保质量 防围标 反内卷"的原则进行优化 [2] - 规则指向明确 旨在避免制药企业陷入内卷式恶性竞争 [1][2] - 目标是让患者用上价格合理的放心药 同时符合医保控费要求 [1][2][4] 价格相关规则调整 - 优化了价差计算的"锚点" 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锚点 [2] - 报价最低企业需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 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2] - 一味追求低价甚至低于成本竞价可能适得其反 不利于患者和行业健康发展 [1][2] 质量与品牌相关规则调整 - 要求投标药品生产线两年内不存在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形 [3] - 药监部门对集采中选企业检查和产品抽检实现两个"全覆盖" [3] - 增加针对市场主流品牌的"复活"机制 允许第一轮落选的主流品牌以该轮最高拟中选价格获得中选资格 [3] 报量规则调整与临床影响 - 报量规则由过去按药品通用名统计 改为允许医疗机构按具体厂牌报量 [3] - 此调整向临床医生传递明确信号 医保政策会充分尊重并考量其诊疗过程中的药品选择权 [3] - 保障患者用药可及性与医生处方自主权 是"稳临床"的应有之义 [3] 对行业的影响与未来展望 - 集采仍将推动医药产业加速洗牌 同质化生产严重的品种将有不少企业被淘汰出局 [4] - 提醒企业一味卷价格没有出路 要在行业中站得稳 走得远 更要卷质量 卷创新 [4] - 政策制定是一个持续互动的过程 从2018年启动至今 每一批次集采都伴随规则的不断优化和完善 [4]
海南民营经济:乘自贸东风闯出新天地
搜狐财经· 2025-08-28 09:12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万特制药占据全国抗过敏药市场约70%份额 其中大部分由其贡献[1] - 海南宝路水产每年输出10亿尾罗非鱼苗 通过下游企业销往全球市场[1] - 海南民营经营主体达360.44万户 占全省经营主体97.54% 创造全省60%GDP、80%税收和近90%就业岗位[1] 企业创新与研发投入 - 金盘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3.56亿元 持有有效专利284项、软件著作权73项、商标37项 年营收近70亿元[2] - 海南华研研发团队中85%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建立国内首家鱼胶原蛋白实验室与专业生产工厂[2] - 2024年海南民营企业研发投入20强总额达37.63亿元 持有国内外有效专利1199件 参与制定标准335项[2] - 海南宝路水产第21代罗非鱼苗生长率较初代提升300%[1] 政策红利与企业发展 - 京润珍珠享受加工增值30%内销免关税政策 累计进口珍珠1.63万粒 节省税负超100万元[3] - 复星集团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总投资10.56亿元 预计年产值突破20亿元[3] - 复星集团在海南累计创造就业6000余个 纳税超百亿元[3] - 海南实施企业和个人15%所得税优惠等特殊政策 通过"海易兑"平台实现政策"免申即享"[4] 营商环境与效率提升 - 澳斯卡国际粮油同规模项目在海南6个半月建成投产 国际通常需2-3年[5] - 海南建立营商环境问题全流程闭环处理体系 实施《政商交往行为指引清单》等机制[5] - 《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从市场准入、政策支持等多维度保障民企发展[5] 全球化布局与产业升级 - 先声药业全新一代抗失眠药达利雷生首批产品下线 计划引进欧美科研团队并在海南设立研发中心[6] - 万特制药加速打造亚洲最大液体药制造基地与绿色原料药基地[6] - 春光食品计划从全球筛选优质椰子原料并拓展国际市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