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旅游线路
icon
搜索文档
双节期间入境游客同比增长近五成
北京青年报· 2025-10-09 02:15
中秋国庆假期,北京文旅市场吸引力强劲,热度持续攀升。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文旅局获悉,双节 期间北京累计接待游客2509.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4.7%。全市 以"京彩秋韵 双节同庆"为主题,举办4200余场文旅活动,推出各类主题线路近百条。假期游客接待量 最多的是天安门地区,而王府井、奥林匹克公园、西单、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前门大街、天坛公园、 南锣鼓巷、什刹海风景区、颐和园亦入围前十。 主题旅游线路人气火爆 这个假期,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10条"跟着赛事游北京"线路,首钢园、运河西岸等多个商圈、园区举办 赛事主题活动,带动"赛事游"热潮。"北京礼物"联动中网赛事,总销售额超1000万元,十二金钗九宫格 糕点、柘木手串套装、凤冠冰箱贴以及祝福祖国大花篮冰箱贴等商品成为热销爆款,让"能带走的北京 记忆"成为假日消费新选择。 北京还发布了10条红色旅游线路,串联众多红色地标,带领市民游客在行走中回望历史、感悟抗战精 神。假期期间,天安门广场、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游客超 370万人次。此外,北京推出丰收盛景、游园赏叶、长城登高、村咖骑游等8 ...
定安琼海携手推出红色旅游线路
海南日报· 2025-10-03 09:12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博新)近日,定安县和琼海市整合联动两地红色旅游资源,以 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与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两大核心红色地标为依托,打造四条红色旅游线路。 此次两市县合作不是简单的线路拼接,而是开启了区域文旅协同发展的新篇章。定安县政府与琼海 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红色资源为坚韧纽带,深化区域协作,共塑红色品牌。未来,两地政府将 在共护红色家底、共研红色课程、共推红色品牌上持续发力,立志将线路打造成为覆盖全客群、兼具教 育性与体验感的全国红色旅游示范线路,让琼崖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四条精心设计的红色旅游线路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面向广大青少年的研学线路。线路以"琼崖革 命火种传承"为内核,不仅引导青少年走进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红色殿堂, 更创新性地融入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九所种子博物馆等特色站点,并通过学唱《娘子军连歌》、 参与红色知识问答等互动环节,构建起"可游、可学、可体验"的沉浸式课堂。 ...
国庆中秋假期红色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央视网· 2025-10-02 20:10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期间,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福建古田会议会址将红色文化与客家民俗相融合,推出"红色古田—生态梅花山"等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国庆期间预计接待游客约9万人次。在陕西,延 安革命纪念馆国庆首日接待游客突破2.5万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齐声唱响《歌唱祖国》,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祝福。 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选择有代表性的珍贵革命文物,开设社教小课堂。贵州遵义会议会址内,游客们在历史资料前凝神细读,在长征路线图前追寻红 色足迹。在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游客们打卡红色地标,重温抗战历史。 随着几天前沈白高铁与国道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同步开通,位于吉林省的鸭绿江国门景区也迎来客流高峰,接待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超50%。全国 各地依托红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红色旅游成为国庆出游的热门选择。 ...
“新场景+新活动”为假日文旅市场再添一把“火” 静待八方游客共赴佳节之约
央视网· 2025-09-28 11:50
央视网消息: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全国文旅市场热潮涌动,各地以全新场景与特色活动,静待八方游客共赴佳节之约。 在河北石家庄,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在保护的基础上被活化利用。石家庄解放纪念馆展出了近千幅历史图片和300余件实物,并通过声光电结 合、沉浸式剧场演出等多种手段,全景展示了1947年石家庄解放前后的历史风貌。解放纪念馆主体建筑曾是石家庄老火车站,在城市更新中巧 妙保留了建筑的原有风貌,又为其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基因。 山东荣成:热气球嘉年华 链接城市文化 四川阿坝:九寨沟景区文旅预订火爆 近几天,随着气温降低,黑龙江多地呈现出独特的"五花山"景色,山林中由于树种丰富,树叶呈现出多种颜色。 黑龙江:独特秋景 红色旅游线路受追捧 结合黑龙江独特的秋日景观,当地文旅部门推出串联哈尔滨、伊春、黑河的金秋特色康养旅游线路。还推出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系列旅游线 路。其中包括"林海雪原·抗联之路""十四年抗战"等主题旅游线路,涵盖黑龙江最具代表性的红色景点,让游客在行走中重温革命历史、感悟 红色精神。 河北石家庄:文化赋能老建筑 带来历史深度体验 在山东荣成,这两天一场热气球嘉年华精彩呈现,热气球"光雕秀"、音乐嘉年华、 ...
光耀太行·红土巨变 | 灵丘:从“红色热土”到“算力高地”
央广网· 2025-09-20 09:50
大数据产业 - 灵丘县大数据产业园区占地9.93平方公里,吸引秦淮数据、京东、秦云等全国知名数据企业入驻 [2] - 秦淮数据自2018年累计有9期项目投入运营,全部13期建成后IT总容量将超500MW,可承载服务器超100万台,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数据中心园区 [3] - 2024年灵丘大数据产业园上架服务器规模达34.2万台,总容量突破300MW,主营业务收入58.43亿元,综合算力服务能力位居山西省前列 [6] - 园区项目实现迅速建设,例如1号、2号机房从动工到交付仅用7个多月时间 [3] 红色旅游产业 - 平型关大捷景区面积8.8平方公里,2005年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 [8] - 灵丘县境内有八路军359旅旅部旧址、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190余处,并推出多条主题旅游线路 [9] - 当地依托红色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白崖台村村民自排自演实景剧,小寨村打造特色餐饮项目“庆功宴”,效果良好 [11] - 灵丘县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2021年旅游发展案例入选中国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案例 [12] 有机农业 - 车河村拥有高标准有机农田700多亩,农产品全部取得有机认证,主要销往京津冀地区,产品供不应求 [15] - 车河村从2013年发展有机农业,村集体收入由零增长至2024年的13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2300元提高至24500元 [15] - 灵丘县平型关国家有机农业公园是国内面积最大、连片的有机农业园区,已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4万亩,有机农业生产基地13个 [16] - 园区内有48个品种获绿色认证,103个品种获有机认证,有机农业总产值达5亿元,在全国打响“灵丘有机”知名度 [16]
甘肃通渭:擘画“四大名片”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国发展网· 2025-08-20 14:28
文旅产业发展战略 - 以四大文旅名片(书画艺术、温泉康养、红色文化、耕读传统)为核心引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1] - 深化四大名片融合工程 打造书画文创和温泉康养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8] 书画艺术产业生态 - 拥有1.2万人的书画创作群体和280万件民间书画收藏量 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 [2] - 文房四宝交易规模占西北市场60%以上 培育30余家文创企业开发百余种衍生品年产值达5000万元 [2] - 建成12个国家级书画培训基地汇聚800余家画廊 每年举办艺术节吸引千余名艺术家 [2] - 2025年正式上线数字书画交易平台推动传统艺术与科技融合 [1][2] 温泉康养产业建设 - 温泉日涌量6000吨水温53℃ 氟离子含量达8.7mg/L对皮肤病关节炎有效率超过85% [3] - 2025年3月启动总投资18亿元温泉康养综合体 融合温泉游乐+中医养生+书画文创三大业态 [1][3] - 建设西北首座温泉博物馆 重现明代"温泉冬涨"盛景 [3] - 设计"品书画+泡温泉+游乡村"复合型旅游线路 推动温泉经济成为县域增长新引擎 [3] 红色文化旅游体系 - 拥有3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年均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4] - 以榜罗镇会议纪念馆为核心构建全域红色教育网络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红军宣传标语门板"具重要历史价值 [4] - 创新红色+研学+文旅融合模式 推出"如意甘肃'研'途乡遇"主题线路 [4] - 2025年启动革命遗址景区升级工程 建设长征步道和情景剧场等项目 [4] 乡土文化传承发展 - 耕读传家传统融入血脉 村落间"耕读第""清平居"门匾彰显昼耕夜读文化传承 [6][7] - 刚强兄弟五十余年植树400亩打造黄土旱塬"小江南" 同步开展书画雕刻艺术创作 [7] - 将质朴生活与艺术创作相结合 守护乡愁文化底蕴 [7]
抗战主题红色旅游受欢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13:36
红色旅游市场热度分析 - 自7月下旬以来红色旅游目的地及相关线路搜索热度快速上升 [2] - 暑期红色旅游是亲子游和研学游最热门主题之一 [3] - 红色主题研学游线路热度持续上升 深受中小学生及家长欢迎 [3] 抗战纪念场馆热度表现 - 抗战相关红色旅游景点热度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2] - 热门场馆包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五个主要场馆 [2] - 百团大战纪念馆暑期迎来众多游客 [3] 影视文旅联动效应 - 电影《南京照相馆》热映推高相关主题旅游热度 [2] - 核心拍摄地上海影视乐园7月搜索热度环比增长80% [2] - 拍摄地沉浸式活动受到年轻游客欢迎 [2] 区域市场表现 - 北京陕西江西山西上海等十个省市红色旅游热度位居全国前十 [3] - 天安门广场是暑期红色研学游必打卡地 [3] - 热门景点还包括延安宝塔山、井冈山风景区等五个主要景点 [3]
陕西红色旅游活力迸发
陕西日报· 2025-06-03 06:54
红色文化与旅游经济深度融合 - 陕西通过创新表达方式让红色文化"立"起来和"活"起来 实现红色文化与旅游经济深度融合[1] - 金延安景区打造沉浸式红色演艺、民俗文化体验、特色美食市集等主题项目 为游客提供"可感、可视、可触摸"的文化盛宴[2] - 全新红色演艺《保卫延安》以七大互动场景为脉络 将整个景区化作沉浸式舞台 通过逼真特效让游客直接触摸历史[2] 红色旅游多元化发展 - 陕西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数字景区建设取得实效 吸引更多年轻人通过红色旅游了解历史[2] - 红色旅游与文化、教育、生态等业态融合发展 旅游产品不断创新 游客体验形式逐步多元[2] - 形成以"红色演艺+数字应用+场景复原与沉浸式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新模式 适应红色旅游年轻化趋势[3] 特色红色旅游线路开发 - 西安市推出"重温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线路"等多条线路 将红色景点与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结合[3] - 宝鸡市推出"红色与山水融合"等近20条红色旅游主题线路[3] - 延安市开发"陕北石窟探险探秘之旅"等精品线路 将红色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深度融合[3] - 3条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3] 红色研学旅游产品创新 - 推出"重走长征路"等一批红色研学旅游产品 将红色景点变成思想教育的生动课堂[3] - 《延安保育院》常态化演出10余年 成为全国游客学习延安精神的情景教学课[4] 精品红色演艺表现 - 陕西打造10余台精品红色演艺 包括《延安保育院》《红秀延安》等 以不同艺术形式展现红色文化内涵[4] - 2024年《延安保育院》《红秀延安》《再回延安》共演出2202场 接待游客83.76万人次[4] - 《二虎守长安》实景剧演出1085场 接待游客63万人次[4] - 《1212西安事变》实景剧演出1731场 接待游客72万人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