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商用车
搜索文档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1-9月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零售销量为59.72万辆 同比增长57.17%
智通财经· 2025-10-27 17:11
2025年9月单月销量表现 - 新能源商用车零售销量为9.44万辆,同比增长73.01%,环比增长28.56% [1] - 纯电动商用车销量为9.16万辆,占当月总销量的97.08%,同比增长73.94% [1] - 新能源卡车销量为5.48万辆,占比58.12%,同比增长95.52%,环比增长16.03% [4] - 新能源客车销量为3.95万辆,占比41.88%,同比增长49.18%,环比增长51.22% [4] 2025年1-9月累计销量表现 - 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零售销量为59.72万辆,同比增长57.17% [9] - 纯电动商用车累计销量为57.69万辆,占总销量的96.60%,同比增长58.09% [9] - 新能源卡车累计销量为37.19万辆,占比62.28%,同比增长96.66% [10] - 新能源客车累计销量为22.53万辆,占比37.72%,同比增长18.04% [10]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9月单月TOP5企业/品牌销量占比为37.35%,依次为吉利远程、福田汽车、上汽五菱、徐工汽车和一汽解放 [6] - 2025年1-9月累计TOP5企业/品牌销量占比为37.54%,依次为吉利远程、福田汽车、上汽五菱、徐工汽车和开瑞汽车 [14]
观车 · 论势 || 商用车企业是时候丢掉“旧思维”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0 09:24
国七排放标准双轨管理模式 - 中国机动车国七排放标准将从传统单点管控模式转向“单车型排放限制”与“企业平均排放强度”并行的双轨管理模式 [1] - 此制度创新是机动车污染防治从“单车治理”向“系统管控”的战略跃迁,或将彻底重塑商用车行业竞争格局 [1] - 此前6次标准迭代均以设定单车排放上限为核心,而双轨制旨在解决企业产品结构失衡问题,通过刚性约束倒逼行业技术升级与产品结构转型 [1] 对企业技术及产品策略的影响 - “单车型排放限制”继续提升单车尾气管控门槛,要求车企在发动机燃烧效率优化、尾气后处理系统升级等核心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 - “企业平均排放强度”的引入为企业增设第二重约束,要求其确保每款车型独立达标的同时控制全系产品排放总量 [2] - 政策迫使燃油车占比较高的企业加快布局纯电动、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型,以拉低整体平均排放强度,将新能源转型从“可选动作”变为“核心任务” [2][4] - 企业需从“单品思维”转向“组合思维”,通过高低搭配实现企业平均排放达标,并构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体系 [4] 对产业链各环节的影响 - 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如为燃油车配套的发动机、变速器及后处理供应商,若不能及时突破技术瓶颈开发更高效产品,或将面临淘汰风险 [3] - 中游整车制造环节的企业分化趋势将加剧,技术领先、转型迅速的企业将成为行业主导力量 [3] - 下游销售端需精准规划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销售比例,通过捆绑销售、让利推广新能源车型等策略确保全年平均排放达标 [3] - 下游服务端需同步提升新能源车型的维修保养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服务 [3] 潜在市场反应与成本挑战 - 排放技术升级导致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和生产成本上升,可能面临利润压缩、研发投入受限的困境 [4] - 若将成本压力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动辄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价格涨幅可能超出运输从业者承受能力,影响市场需求 [4] - 价格门槛抬高可能导致高端新能源商用车成为少数大型物流企业专属品,而中小运输业主转向二手车市场 [5] - 二手车市场可能因老旧高排放车型集中涌入出现交易乱象,甚至催生非法改装、排放造假等灰色产业链 [5] 政策落地配套需求 - 新标准落地需配套体系协同推进,包括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转型压力 [5] - 需进一步完善二手车流通标准,防止高排放车辆简单流向监管薄弱地区,并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 [5] - 应利用远程监控、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5]
中国重汽发布ESG报告:创新驱动绿色未来 打造行业可持续发展范式
格隆汇· 2025-04-29 19:54
公司ESG战略与成果 - 公司连续九年披露ESG报告,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融入经营管理[1] - 2024年研发投入27.4亿元,占营业收入2.9%,重点布局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3] - 新能源产品营收同比增长67%,清洁技术研发费用达4.7亿元,获得相关专利144项[4] 产品技术转型 - 掌握纯电动车电控系统核心技术,开发电驱桥和中央驱动两大总成,技术水平国内领先[3] - 氢燃料领域推出10余款示范运营车型,覆盖港口、园区等多场景应用[3] - 2025年清洁技术研发投入目标提升5%至5亿元,加速零碳解决方案落地[4] 绿色运营实践 - 2024年环保投入5157万元用于设施升级与工艺改造,实现单位营收废水/废弃物排放量较2021年降低超10%[6] -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13千克标煤/万元,显著低于22千克标煤的目标值[7] - 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光伏项目,提升清洁能源使用占比[7] 治理架构 - 建立董事会-管理层-执行层三级ESG治理体系,董事会承担ESG战略决策责任[9][10] - 设立专职ESG管理组和工作组,确保战略执行与利益相关方协同[10]
凝“新”聚力 争创区域经济发展先锋——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看玉林经开区发展质效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3-24 16:13
凝"新"聚力 争创区域经济发展先锋——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看玉林经开区 发展质效 转自:新华财经 投资5亿元的禾望新能源风机组件等新质生产力项目落户,招引投资8.1亿元的玉林市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入驻,投资16亿元的玉林市香料产业园项目举行首 批厂房竣工仪式,投资30亿元的玉林市安全应急产业园项目开工……岁末年初,在广西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玉柴工业园)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系列 重大项目接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4年,玉林经开区聚焦"三个攻坚年"重点任务,以党建引领为主引擎,不断深化改革,强化招商、要素保障和作风建设,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 效。 当下的玉林经开区,紧扣"精简机构、强化职能、招大引强、优配要素、优化服务"改革思路,锚定重点改革任务,全力推进经开区改革攻坚突破,不断为经 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管理机制重塑,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不允许轻易说'做不了',不允许推脱说'不归我管',不允许简单说'我不会',这'三个不允许'已经成为玉林经开区干部职工的办事准则。"玉林经开区工委书 记梁春锋说。 在区域经济的角逐中,玉林经开区提出要全力在"十虎竞玉林"比拼中走在前、争先锋,打破传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