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商用车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重卡/出口领跑行业!新能源激增151%!常瑞定调福田下半年这样干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28 17:29
公司业绩与战略方向 - 上半年总销量达32.7万辆同比增长9.1%其中重卡销量近6.7万辆同比增长74.3%新能源车型销量超5万辆同比激增151% [3] - 公司明确"全面国际化、全面新能源化、全面智能化"三大战略目标计划到2030年新能源销量占比提升至50% [6] - 下半年将聚焦八项重点工作包括新能源转型、生态业务导入经销商体系、传统业务占有率提升、新产品上量等 [8] 营销与服务变革 - 上半年各细分市场协同增长重卡、轻卡、VAN、新能源及出口业务均显著增长全国12大区域营销中心成效凸显 [13] - 下半年营销业务将围绕渠道提质增效、生态业务拓展、新能源生态落地三大方向推进 [16] - 渠道优化将试点完善经销商全流程管理机制增设渠道赋能专家团队推动高质量发展 [16]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大会展示58款展车覆盖商用车全领域从动力类型到应用场景实现全维度覆盖 [17] - 欧曼银河展区涵盖纯电、柴油、LNG等多元动力构建高端重卡多场景解决方案 [19] - 新能源展区展示卡文Beacon氢能重卡、欧曼星翼纯电重卡等展现纯电、氢能、HEV多元路线 [19] 产业链合作与表彰 - 对上半年表现优异经销商授予"卓越伙伴奖"、"生态引领奖"等荣誉 [11] - 为70位战略及核心投资人授牌提供专属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全方位赋能 [11] - 公司强调"开放、协同、共享、共赢"理念构建多元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 [9]
一汽解放与特来电签署重磅合作!双方董事长出席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23 10:05
战略合作 - 一汽解放与特来电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致力于新能源生态共建及产业协同 聚焦新能源商用车充电网络全球化布局 加速推动全球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1] - 双方将力争全球推广不低于10000个重卡充电终端 建设100个新能源微网充电站 实现累计充电量500亿度 [3] - 特来电覆盖全国366座城市 累计投建充电桩77.8万个 充电量突破485亿度 注册用户4200万 拥有知识产权1400项 [5] 合作领域 - 产品合作方面 共同探索大功率充电 自动充电等新技术研发 [5] - 新能源生态合作方面 计划探索光储充放一体化微电网建设 实现能源高效循环利用 [5] - 信息化合作方面 将共建数据共享平台 提升运维效率与用户体验 [5] - 国际化合作方面 全面开拓海外市场布局 共同推动双方国际化战略落地 [5] - 资本领域合作方面 依托各自行业地位及市场影响力 推动双方深化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5] 行业动态 - 欧曼重卡上半年销量大涨74% 份额提升近5% 全面领跑行业 [9] - 东风汽车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重要调整 [9]
辽宁丹东靶向发力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
招商引资成效 - 引进内资同比增长34.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8.3% [1] - 市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开展招商洽谈活动50余场,各地区各部门"一把手"开展招商活动483次、同比增长125.7% [1] - 上半年引进内资项目610个,到资亿元以上大项目79个,工业类项目占比同比增长4.3% [2] - 新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329个,同比增长147.4%,总投资额406亿元,落地开工项目272个,落地率达83% [2] 招商策略创新 - 采用"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商(协)会招商"组合拳模式 [1] - "外部招引"与"内部挖潜"双向发力,"招大育强"与"招小育优"多管齐下 [2] - 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加强"链主型"和"上下游"企业招引,探索"商协会搭桥"新模式 [2] 重点招商成果 - 推动吉利新能源商用车、亨通海缆等优质项目签约落地 [2] - 构建"珠三角、长三角研发+丹东转化"、"深圳、上海总部+丹东基地"、"国际订单+丹东制造"合作网络 [2] - 已掀起项目招引"夏季攻势",推动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快开工 [2] 招商活动范围 -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川渝、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热点区域开展密集招商对接 [2]
丹东靶向发力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
辽宁日报· 2025-07-11 08:31
招商引资成果 - 上半年引进内资同比增长34.7%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8.3% [1][2] - 市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开展招商洽谈活动50余场 各地区各部门"一把手"开展招商活动483次 同比增长125.7% [2] - 引进内资项目610个 到资亿元以上大项目79个 工业类项目占比同比增长4.3% [3] - 新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329个 同比增长147.4% 总投资额406亿元 272个项目已落地开工 落地率达83% [3] 招商策略创新 - 采用"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商(协)会招商"组合拳 [2] - "外部招引"与"内部挖潜"双向发力 "招大育强"与"招小育优"多管齐下 [3] - 发挥"链主企业"作用 加强"链主型""上下游"企业招引 探索"商协会搭桥"新模式 [3] - 构建"珠三角 长三角研发+丹东转化""深圳 上海总部+丹东基地""国际订单+丹东制造"合作网络 [3] 重点招商项目 - 推动吉利新能源商用车 亨通海缆等优质项目签约落地 [3] - 赴川渝 长三角 珠三角等经济热点区域开展密集招商对接 [3]
上半年商用车销量破210万辆 重卡54万 新能源出口增2.3倍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10 16:36
汽车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4万辆和290.4万辆,环比增长5.5%和8.1%,同比增长11.4%和13.8% [1] - 2025年1-6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 [1] - 商用车6月产销完成35.4万辆和36.9万辆,环比增长5.3%和10.3%,同比增长7.1%和9.5% [2] - 2025年1-6月商用车产销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增长4.7%和2.6% [4] 货车市场表现 - 6月货车产销完成30.4万辆和31.6万辆,环比增长4%和8.5%,同比增长4.7%和7.5% [6] - 重型货车6月销量9.8万辆,环比增长10.2%,同比增长37.1% [6] - 2025年1-6月货车产销完成183.7万辆和185.6万辆,同比增长4.2%和1.8% [8] - 重型货车1-6月销量53.9万辆,同比增长6.9% [8] 客车市场表现 - 6月客车产销完成5万辆和5.3万辆,环比增长14.2%和22.6%,同比增长24.1%和22.6% [11] - 轻型客车6月销量4.1万辆,环比增长18.5%,同比增长24.4% [11] - 2025年1-6月客车产销完成26.2万辆和26.5万辆,同比增长8.4%和8.7% [13] - 轻型客车1-6月销量21.3万辆,同比增长10.3% [13] 皮卡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皮卡产销完成30.9万辆和31.4万辆,同比增长20.5%和15% [15] - 柴油皮卡1-6月产销完成19.1万辆和19.4万辆,同比增长10.3%和5.6% [15] - 前五皮卡企业1-6月销量合计21.8万辆,同比增长18.1%,占市场份额69.5% [17] 商用车国内外市场 - 6月商用车国内销量27.9万辆,环比增长10.9%,同比增长9.1% [20] - 6月商用车出口9万辆,环比增长8.3%,同比增长10.6% [22] - 2025年1-6月商用车出口50.1万辆,同比增长10.5% [24] 新能源商用车表现 - 6月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7万辆,环比增长8.2%,同比增长58.6% [27] - 2025年1-6月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35.4万辆,同比增长55.9% [27] - 6月新能源商用车出口0.8万辆,环比增长2.9%,同比增长2.2倍 [29] - 2025年1-6月新能源商用车出口4.9万辆,同比增长2.3倍 [29]
从传统出口到新能源出海,中国商用车的新一轮海外战事
36氪· 2025-07-09 18:43
新能源商用车出海趋势 - 国内商用车市场疲软,2024年销量296.9万辆同比下降9%,但出口90.4万辆同比增长17.5% [2] - 新能源商用车出口增长显著,1-5月出口4.1万辆同比增长2.3倍 [2] - 出口市场从新兴地区转向发达国家,产品标准持续提升 [2] - 行业格局未固化,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并存,货车、客车、专用车等细分领域存在机会 [2] 市场现状与挑战 - 城市配送、干线物流等场景对产品可靠性、运维服务要求高 [3] - 欧洲新能源商用车经济性不足,电动车价格约5万欧元高于燃油车3万欧元,且载重能力受限 [11] - 欧洲市场渗透率低于10%,政策驱动为主(如ESG要求、低排放区罚款) [11] - 重卡电动化面临电池重量、续航、成本等挑战,技术路线尚未统一 [19] 企业出海策略 - 壁虎汽车以欧洲为主力市场,目标400万辆规模中占5%份额,聚焦轻型商用车 [9] - 出口模式以整车为主,部分国家采用CKD散件组装 [7] - 客户分为中小企业(70%)和大型物流企业(如DHL、DPD),优先攻克大客户以提升品牌影响力 [12][13] - 通过展会、点对点交流及经销商网络拓展市场 [14] 区域市场分析 - 拉美市场为欧洲延伸,智利因政策支持成为首站,但年销量仅200台 [17] - 澳大利亚、新西兰因法规适配性被关注,俄罗斯潜力大但地缘风险高 [18] - 北美因法规复杂暂非优先选项 [18] 竞争与产品突破 - 欧洲本土品牌多基于油车改电车,性能弱于中国正向开发产品 [15] - 新势力品牌需强化产品适配度与商业模式,国内外起跑线相近 [16] - 冷链配送等细分场景需针对性开发(如冷藏车底盘优化) [12] 行业经验与风险 - 市场教育周期长,法规差异大(如碳排放罚款95欧元/克/公里) [20] - 本地品牌通过技术参数设定形成竞争壁垒,外来者突破难度高 [20]
上合组织国家媒体代表辽宁行:感受传统工业大省的“新”实力
新华网· 2025-07-06 08:19
科技与智能制造 - 大连港实现高度智能化运营 集装箱整齐列阵 无人集卡穿梭 巨型龙门吊精准起落货物[3] - 大连冰山集团专注制冷设备研发95年 展示自动售卖机 咖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 获乌兹别克斯坦代表赞赏[3] - 金杯汽车新能源商用车因价格亲民和环保特性 被巴基斯坦代表认为契合南亚市场需求[5]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展示先进机器人技术 哈萨克斯坦代表称其研发深耕体现创新活力[7] 新能源与绿色转型 - 金杯汽车新能源商用车践行环保理念 阿富汗代表看好中国汽车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潜力[5][7] 城市规划与文化融合 - 大连市规划展示中心通过沙盘灯光演示 展现历史与未来规划 柬埔寨代表提议拍摄纪录片推广城市形象[9] - 沈阳故宫博物院红墙朱漆与现代建筑并存 乌兹别克斯坦代表认为体现中国文化多元包容[9]
【省国资委】深化改革让陕西国资国企充满动能
陕西日报· 2025-06-27 06:49
德创未来与质子汽车 - 德创未来由陕汽集团(50%)、泾河新城管委会(40%)及员工持股平台(10%)于2021年联合组建 旨在加速氢燃料重卡等新能源商用车发展 [1] - 质子汽车作为德创未来孵化企业 2022年成立后3年营收持续高速增长 近期获绿色时代资本等4家机构及西安民营基金追加投资 累计融资近10亿元 [1][2] - 质子汽车设立氢质氢离子公司 引入清华大学李鹏程团队 研发的24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达国内领先水平 实现技术商业化落地 [2] 陕煤集团金融创新 - 善美商业保理作为陕煤集团子公司 年处理保理业务近120亿元 服务6000家客户 通过提前支付230万元货款等操作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4][5] - 公司获20余家银行近百亿元授信 通过股东借款+金融机构融资模式支撑业务 2024年纳入新成立的陕煤投资管理公司强化金融风险管理 [5] 陕西国资改革成效 - 国资平台通过"小资本"撬动产业效应显著 德创未来孵化多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 陕煤金融业务保障500余家关联企业供应链稳定 [1][4] - 长安汇通集团链式投资70余家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企业 推动科技公司上市培育新质生产力 [5][7] - 省国资委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 搭建更多产业孵化平台 释放国有资本对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 [6][7]
所持广通汽车100%股权遭冻结 格力钛:对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22:37
格力钛股权冻结事件 - 格力钛持有的珠海广通汽车100%股权遭司法冻结 原因为原实控人魏银仓2015年盗用公章违规担保 [2] - 格力钛声明称当前业务运营正常 股权冻结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4] - 格力电器直接持有格力钛55 01%股权 表决权比例为72 47% [2] 格力钛历史沿革 - 格力钛前身为银隆新能源 由魏银仓2009年创立 主营钛酸锂电池技术 新能源整车制造及储能系统 [3] - 2016年底董明珠个人入股银隆新能源 格力电器2021年竞得30 47%股权 2023年底增持至55 01% [3] - 2018年魏银仓及前高管孙国华被曝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10亿元 [3] 格力钛管理架构 - 格力钛现任法定代表人为邓晓博(格力电器前董秘) 总经理兼董事 卢春泉任董事长 董明珠等任董事 [4] 格力钛业务现状 - 格力钛业务涵盖新能源商用车 专用车 储能及电池 在钛酸锂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5] - 新能源汽车已在全国240多个城市运营 通过调整生产线和优化订单结构提升交付速度及回款效率 [6]
格力钛新能源所持广通汽车100%股权被冻结 公司声明: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1:34
格力钛新能源股权冻结事件 - 格力钛新能源持有的广通汽车100%股权遭司法冻结 原因为2015年12月原实控人魏银仓盗用公章违规担保 [1][2] - 公司声明当前业务运营正常 股权冻结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3] - 格力电器直接持股格力钛新能源55.01% 表决权比例达72.47% [1][2] 格力钛新能源历史沿革 - 前身为银隆新能源 由魏银仓2009年创立 主营钛酸锂电池技术、新能源整车及储能系统 [2] - 格力电器2016年通过董明珠个人入股 2021年竞得30.47%股权 2023年底增持至55.01% [2] - 2018年魏银仓及前高管被曝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10亿元 [2] 公司治理与业务现状 - 现任法定代表人为格力电器前董秘邓晓博 董明珠担任董事 [3] - 业务覆盖新能源商用车、专用车、储能及电池 钛酸锂技术具优势 [3] - 新能源汽车已在240多个城市运营 通过产线调整优化交付和回款效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