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纱布
icon
搜索文档
棉价逐步迎来修复动能 棉纺织行业重塑供应链韧性
证券日报网· 2025-06-24 21:15
全球棉花市场动态 - 上半年全球棉花市场经历剧烈震荡 国内棉价探底后逐步修复 4月9日棉花价格跌至13527元/吨 较上半年高点下跌992元/吨 [1] - 5月中美经贸会谈缓和市场情绪 推动棉价阶段性回升 [1] - 下半年棉价重心或上移 受中美磋商 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国内宏观政策支持影响 [1] 供需与贸易格局变化 - 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导致进口棉成本上升 国内纺织企业加速转向巴西棉等高性价比棉种 [2] - 2024年上半年中国进口棉花中 巴西棉占比45% 美棉占比39% 预计2025年上半年美棉占比将降至20% 巴西棉占比或升至57% [2] - 关税事件引发市场对全球棉纺织产业稳定性担忧 全球棉纺织品消费预期下滑 下游纱布价格难涨 纺企利润下滑 [2] 行业结构与竞争态势 - 大型纺企凭借资金优势和长期采购协议 能够锁定低价原料 部分企业利润空间有所改善 [2] - 国内棉纺织市场结构正在转变 新型产能代替旧产能 行业竞争加剧 中小企业生存能力下降 [3] - 卓创资讯预计中国3128B级皮棉下半年均价或达14417元/吨 较上半年上涨317元/吨 [3] 产业链重构与升级 - 新疆推动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链发展 喀什地区形成从棉种培育到服装制造的全产业链格局 纺织服装企业超250家 [4] - 新疆恒益纺织科技智能化车间 中国(新疆)自贸区喀什片区纺织服装产业园等项目落地 推动产业向全链条升级 [4] - 经纬纺织机械推出新一代智能化装备和数字孪生管控系统 构建智慧纺纱工厂 [4] - 华孚时尚 无锡一棉等企业通过AI赋能产业链优化升级 开发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 [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棉纺织行业企业营收与利润仍处低位 但新疆产能扩张 数字化改造等结构性调整已初见成效 [5] - 行业需强化科技创新 赋能升级 拓展原料应用 丰富产品种类 加强供应链建设 提升韧性和安全水平 [5]
这位企业家发现,美国制造业根本离不开中国供应链
财富FORTUNE· 2025-06-12 21:03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 中国在医疗保健产品制造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生产自动化水平、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显著 [1] - 中国制造商利用新冠疫情期间积累的利润进行再投资,成效显著,如英科医疗2020年营业收入激增六倍 [6] - 中国医疗工业能力全面提升,制造商更有进取精神,加大投入和产品研发力度,产品质量傲视全球 [7] Dealmed公司的战略转型 - 2006年创立时从中国采购商品仅占销售总量约15%,主要是基础物资和纸质产品 [2] - 2014年从分销商转型为兼具制造商角色,通过外包给中国工厂生产自有品牌产品 [2] - 2018年外包生产的自有品牌产品80%从中国进口,中国相关业务占公司总营收45% [3] - 2019年为应对关税战,将部分生产转移至美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地,中国进口占比降至15% [4] 关税战的影响与应对 - 特朗普政府2019年对部分中国医疗产品加征10%关税,2020年提高至25%,影响公司一半进口商品 [3] - 2024年拜登政府对医疗设备加征更高关税,如外科手套50%、注射器100% [9] - 特朗普"解放日"关税使针头和注射器总税率达235%,导致现金流管理困难 [9] - 中国供应商提出降价10%并免费存货3-4个月的对策,帮助应对高关税 [9] 供应链多元化的挑战 - 疫情期间供应链多元化策略初期成功,但后疫情时代客户重新追求最低价格 [6] - 尝试将生产转移至越南、马来西亚等地,但普遍价格更高且品质、品类、基础设施不及中国 [10] - 最终多数生产线又回归中国,2024年中国制造产品占公司营收逾40%,接近2018年峰值水平 [11]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美国医疗产业在后疫情时代全球寻低价商品,中国医疗物资行业实现规模与专业能力双扩张 [6] - 中国独有的庞大体量优势带来卓越规模效益,能应对订单激增 [10] - 高额关税最终由医院和诊所承担,转嫁给保险公司和民众,而非中国出口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