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从“常州制造” 到“中国智造”
金融时报· 2025-07-29 13:31
公司战略与市场拓展 - 蓝托金属是波音认证的航空座椅零部件"金牌供应商",产品应用于波音、空客和国产C919大飞机 [1] - 公司为应对供应链单一风险,制定全球化战略,将马来西亚作为海外生产基地以开拓东盟十亿级市场 [1] - 战略转型延续高端精密制造基因,同时开辟新增长极 [1] 国际化挑战 - 初入马来西亚市场面临海外开户难题,包括严苛审核、文件繁杂、沟通壁垒及漫长周期 [1] - 马来西亚林吉特非国际流通货币,汇率波动威胁利润安全和资金周转效率 [1] 金融解决方案 - 江南农商银行利用与马来西亚联昌银行的战略合作,两周内为蓝托金属开立人民币、美元及林吉特账户,创"江南速度" [2] - 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包括代发薪、财资管理、跨境融资及小币种汇率风险管理 [2] - "境内外联动"服务体系通过本地化服务、"一对一金融管家"和合规支持打破地域壁垒 [2] 金融平台升级 - 江南农商银行发布"跨境通"一站式海外服务平台,构建"1+N全球服务生态联盟"赋能企业全球化 [3] - 从基础存贷款结算升级至全球供应链与汇率风险管理,实现全链条服务 [3] - 蓝托金属评价江南农商银行为国际化道路上的关键支持伙伴 [3]
iPhone 17 Pro屏幕京东方制造 中韩面板攻防战进入新阶段
中国经营报· 2025-07-23 21:52
苹果供应链动态 - 苹果决定从京东方部分采购iPhone 17 Pro的OLED面板 标志着京东方正式打入苹果高端机型供应链 [1] - 第二季度iPhone面板出货份额:三星显示56% LG显示21.3% 京东方22.7% 首次超越LG显示 [1][3] - 采购策略背后动因包括美国25%关税政策压力及中国面板产业技术进步 苹果借此向韩企施压成本 [1][2] 京东方技术突破与产能 - 公司通过苹果严苛质量认证 产品在发光/色域/功耗/良率等指标达标 26条苹果专用产线中11条已投产 [2][3] - 当前iPhone OLED面板月产能达800万台(每条线35万台) 2024年预计供应4500万台 占总产能50% [3] - 计划扩大苹果全线产品份额 若攻克LTPO OLED技术将加速市场扩张 [2] 中韩面板产业竞争格局 - 全球AMOLED手机屏市场份额:三星43% 京东方16% 维信诺11% 天马/TCL华星各9% [6] - 专利战升级:三星/LG在美发起多起诉讼 京东方反诉 涉及商业秘密案初步裁决或影响其OLED禁售 [6][7] - LCD领域中国已主导:占全球70%份额 京东方成为LG电子TV面板最大供应商(占其采购量超40%) [7][8] 跨产品线扩张 - 京东方或将成2025年MacBook最大面板供应商 预计占比51% 超越LG显示 [4] - 公司定位显示产业双核心:LCD领域已主导 OLED领域快速追赶 [7]
不确定性成跨国经营最大壁垒,中企出海“多点开花”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9:13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转折点 - 2024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43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0.5% 连续五年正增长 [1] - 国际市场地缘政治紧张和关税壁垒加剧 企业加快全球布局以降低对出口依赖 [1] - 全球商业环境不确定性成为跨国经营主要壁垒 企业难以做出长期投资决策 [1][3] 出海区域多元化 - 中企出海从聚焦美国转向多点开花 欧洲、东南亚、拉美、非洲、中东成为新目标 [3] - 新能源技术如氢能和储能在法国、意大利有发展空间 to C零售类业务倾向拉美和东南亚市场 [3] - 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因经济体量大且商业复杂度低 成为潜在新商业枢纽 [7] 供应链模式转型 - 从成本导向转为韧性导向 实施分散生产基地和替代供应商策略 [4] - 中企在墨西哥设厂规避关税壁垒 在沙特投资顺应本地化政策 [4] - 跨境电商客户要求预留海外产能 构建国内外双供应链备份 [4] 新兴市场挑战 - 新兴市场波动性高 需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运营策略 [6] - 全球54%司法管辖区强制要求电子发票 企业数字化合规成本上升 [6] - 反洗钱和受益所有权披露要求趋严 企业需确保财务结构透明合规 [6] 合规经营升级 - 欧洲法规细致且保护主义 东南亚政策变动快 本地化专业要求提高 [7] - 企业合规意识增强 采用轻资产运营降低固定投资风险 [7] - 多元化布局成本低于被市场排除的风险 是抵御不确定性的关键手段 [7]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增长加速,关税担忧加剧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7-23 17:15
全球PC出货量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8.4%,创下自2022年疫情需求高峰以来的最大同比增幅 [2] - 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Windows 10系统终止服务倒计时、AI PC兴起以及返校季需求预期的提前库存备货 [2] - 商业领域需求强劲,大型企业和公共机构加速设备升级以应对Windows 10支持截止日期,消费市场表现分化,中端PC稳健增长但高端超薄本需求不及预期 [2] 主要厂商表现 - 联想以25%的出货量占有率保持领先地位,惠普与戴尔分列二三位,苹果MacBook在M4系列新品支撑下销量稳健但增速放缓 [4] - 联想、苹果和华硕出货量同比增幅均超过10%,进一步巩固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2] 行业挑战与风险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OEM处于"观望"状态,供应链重构和制造地点调整成为行业障碍 [2] - 全球PC制造业高度集中在中国,短期内降低关税风险面临重大挑战 [2][6] - 美国政府可能对半导体零部件及科技产品征收新关税,加剧业界担忧 [6] 未来趋势与战略调整 - AI PC需求预计将在2026年成为重要增长动力,Counterpoint预计2026年以后出货的笔记本电脑中一半以上为AI笔记本电脑 [6] - PC供应商加速将产能从中国转移至越南、印度和墨西哥等替代制造中心,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不确定性 [6][9] - 生产基地多样化战略旨在确保供应链弹性并减少贸易中断影响,但面临基础设施限制等挑战 [6][9] 宏观经济影响 - 美国市场是AI PC核心舞台,但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消费者和企业暂缓采购,抑制细分市场增长 [8]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2025年PC出货量低个位数同比增长预测构成下行风险 [8] 行业长期展望 - 到2026年AI笔记本电脑将成为主流,提前布局价格竞争力和生态系统的厂商将在升级浪潮中占据先机 [9] - 行业正积极推进生产布局多元化战略,以应对全球供应链复杂动态并提升竞争力 [9]
20万吨油菜籽运往中国,加拿大财路被断,这才明白了中国的底气
搜狐财经· 2025-07-23 07:18
中澳油菜籽贸易协议 - 中澳即将达成油菜籽贸易新协议,试运量15万至25万吨,标志两国数年贸易冻结结束[1] - 澳大利亚近岸供应能力可使货物11月前抵华,迅速填补中国库存缺口[3] - 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其双低油菜籽品质符合中国市场需求[21] - 澳洲油菜籽海运至中国仅需7到10天,相比加拿大30天船期具有显著时间和成本优势[23] 加拿大钢铁关税与农业困境 - 加拿大对中国钢铁加征25%关税,但此举导致钢企被迫转向更贵的美国或墨西哥货源,削弱竞争力[13] - 加拿大曾占据中国油菜籽市场96%份额,如今因贸易摩擦失去订单,同时国内农业遭遇百年大旱[11] - 加拿大75%出口依赖美国市场,外交政策受制于美国,导致对华关系持续紧张[9] 澳大利亚对华政策转向与收益 - 阿尔巴尼斯政府采取务实外交政策,拆除超200亿澳元贸易壁垒,牛肉、大麦、红酒重返中国市场[21] - 莫里森政府时期因对华强硬导致农业、矿业损失超40亿澳元,新政府调整策略后迅速恢复合作[17][19] 中国农产品贸易战略 - 中国通过多元化供应链降低风险,除加拿大外,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口油菜籽量飙升[27] - 国内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推进,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增强自给能力[29]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油菜籽进口国,市场需求赋予其强大议价权,可快速切换供应来源[27][29] 国际外交与贸易格局 - 加拿大在G7峰会提议组建"反华产能小群"但未获响应,陷入外交孤立[15] - 中国通过反制措施维护贸易规则公平性,但不主动挑起争端,展现战略定力[25]
持续创新,巩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06:07
全球供应链趋势与中国地位 - 英伟达获准向中国销售H20 GPU 显示美国保护主义难以逆转全球化进程 [1] - 链博会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 美国参展企业数量增长15% [1] - 欧美日等经济体推进供应链多元化 以增强供应链弹性与安全 [1] 中国供应链优势与中间品贸易 - 中国进出口中间品达25.53万亿元 占整体进出口总值61.1% [2] - 中间品出口11.24万亿元 占出口总值47.3% 弥补制成品出口下降 [2] - 东方电气带动1.5万家企业协同出海 展示中国供应链全球布局能力 [2] 中国引领制造业技术革命 - 中国在新能源、电池、电动汽车、机器人等产业占据全球优势地位 [3] - 德国大陆集团等公司增加在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投资 [3] - 中国AI、汽车智能化及人形机器人发展将带来巨大芯片需求 [3]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地位 - 全球制造业以中国供应链为中心进行扩散发展 [4] - 中国处于数字化、绿色化与智能化产业革命中心 [4] - 发达经济体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可能增加成本并错过技术革命 [4]
美被曝从泰墨转运稀土,超3800吨流失,中方封堵漏洞之快让美破防
搜狐财经· 2025-07-13 12:54
稀土贸易与出口管制 - 美国通过泰国和墨西哥转运中国稀土,氧化锑数量超过3800吨,远超2022-2024年两年总和[1][4] - 中国是全球稀土大国,掌控大部分锑、镓、锗的生产与出口,2024年12月宣布原则上禁止向美国出口这些重要物项[3] - 泰国和墨西哥成为稀土新供应商,但两国锑产能有限,泰国仅有一座冶炼厂,墨西哥新厂2025年4月才开始生产,无法支撑巨量出口[4] 美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 美国企业惯常通过第三国绕过出口管制,如Gallant Metals公司每月从中国进口200公斤镓,通过东南亚国家转运并更改标签[6] - 美国锑进口依赖度高达80%以上,中国禁令后企业迅速通过泰国和墨西哥进货,泰国从2023年非出口大国变为2025年中国氧化锑前三大出口国之一[7] - 转运过程为中国生产商卖给泰国或墨西哥中间商,再转手美国买家,导致3800多吨氧化锑流失[9] 中国的管制措施与效果 - 中国2025年5月联合多部门打击镓、锗、锑转运走私,堵住第三方转运渠道[9] - 商务部2025年7月强调重点打击关键矿产转运行为,美国进口量从4月开始急剧下降[11][13] - 中国管制措施迫使美国在关税战中让步,撤销91%对华关税并解禁EDA芯片工具等关键产品[13] 供应链现状与未来趋势 - 美国尝试通过四方协议多元化供应链,日本负责加工,澳大利亚提供矿产,印度投资,但短期内仍依赖中国稀土[14] - 2025年通过转运进口的稀土价格上涨,买家负担加重[14] - 专家分析中国管制效果显现后,美国企业小批量进口稀土将更加困难,除非中美贸易摩擦缓解[14]
稀土依赖火烧眉毛,农田限制却专针中国!不许中企收购农田
搜狐财经· 2025-07-12 17:42
中美农业与稀土依赖对比 - 中国企业在美国农地持有比例仅0.7%,远低于加拿大29%和荷兰14%的份额,对国家安全不构成实质威胁[5][21] - 美国75%稀土冶炼依赖中国,军工(F-35战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特斯拉电池)等核心产业面临供应链风险[7][11] 美国政策矛盾与产业影响 - 美国通过91:7的压倒性法案限制中国农地投资,但同期削减农业补贴,导致农场主因极端天气和补贴减少双重打击[13] - 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占比21.1%,农业州议员担忧限制政策将失去重要客户[25] 中国企业应对策略 - 中粮集团与巴西签署100万吨大豆采购协议,先正达投资30亿建设育种实验室,目标5年内玉米种子自给率达80%[27][33] - 中国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布局,转向东南亚、南美和非洲市场以降低对美国依赖[31] 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 - 美国限制政策推动中国技术自主创新,如先正达的种子研发可能打破美国技术垄断[33] - 中美博弈加速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分化,中国通过国际合作(如巴西大豆)对冲风险[27][31] 行业数据与竞争格局 - 美国联邦调查局评估中国农地项目无安全风险,但政治压力导致项目终止,凸显双重标准[19][23] - 沙特等中东国家在美国大量购买水资源相关土地,未受同等审查,反映选择性执法[23]
Canalys:2025Q2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的总出货量同比增长7.4%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14:58
全球PC市场出货量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PC(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总出货量同比增长7.4%,达到6760万台 [1] - 笔记本(包括移动工作站)出货量达5390万台,同比增长7% [1] - 台式机(包括台式工作站)出货量增长9%,达到1370万台 [1] 市场驱动因素 - Windows 10服务即将终止推动大规模商用PC部署,成为本季度增长主要动力 [1] - 消费者需求疲软,因全球宏观经济前景不确定 [1] - 超过一半渠道合作伙伴预计2025年下半年PC业务将同比增长,29%预计增幅超10% [3] 供应链与关税影响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导致美国PC进口从中国转向越南 [3] - 美越贸易协议对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对“转口”商品征收40%关税 [3] - 越南生产但使用中国零部件或由中国企业控制的PC产品可能被视为转口货物,面临40%关税 [3] 厂商表现 - 联想以1700万台出货量稳居第一,同比增长15.2%,市场份额25.1% [3][4] - 惠普以1410万台出货量排名第二,同比增长3.2%,市场份额20.9% [3][4] - 戴尔出货量980万台,同比下降3.0%,市场份额14.5% [3][4] - 苹果出货量640万台,同比增长21.3%,市场份额9.4% [3][4] - 华硕出货量500万台,同比增长18.4%,市场份额7.5% [3][4] 市场展望 - Windows 10停用推动商用设备更新周期,但消费者需求可能推迟至2026年 [3] - 2026年消费PC市场预计增长,因疫情期间购入设备进入自然更换周期 [3]
冲着中国稀土来?美日印澳四国齐聚华盛顿,中方早有应对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7-10 10:06
稀土出口管制与四方关键矿产倡议 - 中国自4月4日起对7种关键稀土元素(钐、钆、铽、镝等)及其衍生磁铁实施出口管制 [1] - 美国财长贝森特承认中国对美稀土磁铁出口"仍未恢复到4月初水平" [1] - 美日印澳启动"四方关键矿产倡议",核心目标是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1][3] 中国稀土管制政策机制 - 中方采取"六个月宽限期"动态评估机制,每半年调整出口政策 [3] - 企业需提交生产数据、最终用途说明、厂房照片等核心信息才能申请出口许可 [3] - 政策将商业信息申报与许可证审核挂钩,形成"商业机密换通行证"的反制策略 [3] 四方合作的内部分歧 - 日本不愿接受美国"毒丸条款"(牺牲对华关系换取关税优惠) [3] - 印度更关注市场开放与技术引进,对联合围堵中国兴致有限 [3] - 30至40家四国企业代表在美国国务院商讨供应链多元化,暴露倡议与现实能力的鸿沟 [3] 稀土供应链的技术壁垒 - 美国十多年前提出供应链多元化目标,但受限于中国稀土精炼技术优势 [5] - 建立替代供应链需3至5年,短期内各国仍依赖中国供应 [5] - 中国拥有难以复制的分离提纯工艺,形成全产业链优势 [5][7] 稀土博弈的战略意义 - 中国通过出口管制精细化管理展现对关键资源的掌控力 [7] - 动态评估与信息申报机制表明中方已筑起战略应对体系 [7] - 稀土之争的主动权掌握在拥有全产业链优势的一方手中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