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能建20250604
2025-06-04 23:25
中国能建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速领先建 筑央企。境内电力业务签约占比提升,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利润总额 及营收实现较高增长。 公司优化市场布局,精准对接区域战略,形成千亿级和多个五百亿级核 心市场。2024 年新签合同额达 1.4 万亿元,2025 年一季度超 3,000 亿元,为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领域签约占比接近 40%,显著提高。截至 2024 年底,已获取 70GW 新能源开发指标,控股装机容量超 15GW,有望 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 2024 年研发经费投入接近 150 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 3.35%。获 得各类专利授权接近 2000 项,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示范项目,科技创 新成果显著。 公司在宁夏中卫、安徽芜湖、甘肃庆阳等地布局东数西算项目,抢占先 发优势。甘肃庆阳一期数据中心已完成租赁,计划启动北京经开区和山 西大同枢纽节点建设。 Q&A 中国能建 20250604 摘要 请介绍中国能建在 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度的生产经营情况及主要业绩表现。 2024 年和 2025 年对于建筑类企业来说是相对不容易的一段时间,中国能建 在上下团结一 ...
【私募调研记录】风炎投资调研九洲集团
证券之星· 2025-06-04 08:12
九洲集团业务概况 - 智能配电网业务订单额超8亿元 同比增长超30% 2025年Q1中标金额超2 6亿元 [1] - 账上约10亿国补应收款 拖欠周期2-3年 核减或无法拿到补贴可能性低 [1] - 发电资产持有权益容量1 5-2GW 新建项目长期持有 逐步出售老项目 [1] - 应收国补全部为电费补贴 无供暖补贴 拖欠从2017年开始滚动形成 [1] - 存量项目沿用保障性电价 增量项目通过竞价确定机制电价 [1] - 已获取5个乡镇供暖资产 预计2024Q4至2026年上半年并网 [1] - 电网订单占比约1/3 电网外占比约2/3 [1] - 从2024Q3开始搭建海外市场团队 关注远东 东盟 "一带一路"及金砖国家市场 [1] - 2024年风电资产装机容量246兆瓦 光伏资产装机容量298 6兆瓦 上网电量超10亿千瓦时 [1] - 生物质发电资产因燃料紧缺 价格波动等原因计提减值4 22亿元 [1] - 项目内部收益率可达10%以上 发电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90% 东北三省潜在市场巨大 [1] - 在建和已拿到指标容量超1GW 正在开发阶段的项目容量约2-3GW [1] - 智能配电网业务营收增长目标为30% 新能源发电业务营收增长目标为10%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营收增长10% [1] 风炎投资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15年5月18日 2015年8月备案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登记备案号P1021448 [2] - 截止2020年12月底 共成立并备案私募基金16只 在管的基金产品14只 已清算的基金产品2只 在管产品管理规模超过40亿元 [2] - 在管资金以央企和金融机构资金为主 风控文化稳健 [2] - 目前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观察会员 会员编码GC1900031932 [2] - 拥有科创板 创业板网下询价资格 曾经荣获"中国私募基金影响力品牌100强" "2019年中国金融创新品牌奖" [2] - 现有员工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院校 来自银行 信托 公募 券商和保险机构的专业人士 投研 风控管理经验为5~10年 [2] - 擅长把握投资机会 聚焦投资可转债 可交债 有增信的上市公司增发等"半股半债"类型的投资品种 [2] - 旗下二级可转债产品先后30次上榜私募排行网同类产品10强 包括2020年下半年北京地区固定收益类20-50亿元组冠军在内的3次冠军 [2] - 旗下股票策略产品荣获2020年全年北京地区管理规模20-50亿元组股票策略十强 [2] 风炎投资核心业务 - 可转债/可交债投资业务:核心团队自2017年以来深度布局可转债 可交债等标准化的股债结合资本市场品种 形成全方位投研体系 累计完成投资超过数十亿元 [2] - 股票投资业务:核心投研团队曾与股东领瑞公司合作完成大批增发项目 先后投资近20家上市公司增发项目 累计完成股债结合的股票投资近300亿元 [2]
中国能建两月揽海内外大单293亿 年投141亿研发加快“四大转型”
长江商报· 2025-05-30 07:51
重大工程中标 - 公司子公司牵头联合体中标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EPC),中标金额145.86亿元,项目总投资约173亿元,规划建设6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年发电量预计达200亿千瓦时 [2][4] - 近两个月公司累计中标3个重大工程项目,总金额293.04亿元,包括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供水项目(96亿元)和威海热电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51.18亿元) [5][6][7] - 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合同负债达911.28亿元,同比增长20.99% [8]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003.71亿元(同比+3.05%),归母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8.83%) [8]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分别为65.04亿元、78.09亿元、79.86亿元、83.96亿元 [10] - 2024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新签合同额5597.39亿元,占总新签合同39.73%,近3年复合增长率42.27% [10] 新能源与数智化转型 - 公司新能源控股并网项目装机容量1519.55万千瓦(同比+59.7%),新能源业务营收1397.62亿元(同比+13.92%),占总营收32% [10]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分别为104.54亿元、130.41亿元、141.18亿元 [10] - 公司聚焦"AI+能源电力"和"八网融合"战略,创建16个市级以上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深度参与"东数西算"枢纽建设 [9][10] 业务布局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勘测设计、工程建设、工业制造、清洁能源等五大板块,在90多个国家设立200多个境外分支机构 [9] - 连续11年入选世界500强,具备"能源+"、"建筑+"、"数智+"等融合示范项目开发能力 [2][9] - 项目总承包能力突出,EPC项目涵盖煤电、热电联产、水务等多元领域,工期控制能力较强(如威海项目26个月) [6]
中国能建90亿定增通过审核转型提速 新能源业务年营收1397.6亿占32%
长江商报· 2025-05-16 07:23
定增募资进展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已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符合发行条件 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将提交中国证监会注册 [1] - 本次定增计划始于2022年10月 经过多次修订后 拟发行不超过83.38亿股 募资不超过90亿元 [1][3] - 募资将投向四大项目:哈密"光(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30亿元) 浙江火电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30亿元) 湖北应城压缩空气储能电站(5亿元) 乌兹别克斯坦风电项目(25亿元) [3]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在火电建设领域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同时加速布局新能源业务 [1][7] - 2024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新签合同额5597.39亿元 占总新签合同额39.73% 近3年复合增长率42.27% [1][7] - 2024年新能源业务营收1397.62亿元 同比增长13.92% 占总营收32% [1][7] - 2024年累计获取风光新能源开发指标7043.5万千瓦 控股并网项目装机容量1519.55万千瓦 同比增长59.7% [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4367.13亿元 同比增长7.56% 净利润83.96亿元 同比增长5.13%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03.71亿元 同比增长3.05% 净利润16.12亿元 同比增长8.83% [7] - 2025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额3888.96亿元 同比增长5.75% 其中新能源项目新签1680.26亿元 同比增长20.04% [8] 公司背景 - 公司为A+H上市公司 2021年通过吸收合并葛洲坝回A 本次为A股上市后首次再融资 [5] - 连续11年进入世界500强 在全球工程设计公司和承包商排名中位居前列 业务遍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回A后已实施五次分红 累计分红总额约46.86亿元 [8][9]
中国能源建设(03996):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经营稳健,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5-06 14: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6%、5.1%、 - 8.9%,25Q1同比分别增长3.0%、8.8%、24.0% [4] - 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4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营收同比增13.9%,控股并网项目装机容量同比增59.7% [5] - 25Q1毛利率有所改善,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25Q1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提升 [6] - 新签合同快速增长,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订单持续高增,24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增9.8%,25Q1同比增5.8% [7] - 加强清收,现金流持续改善,24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增加,25Q1经营性现金净流出减少 [8] - 考虑“136号文”影响,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416.91亿股,总市值859.45亿港元,一年最低/最高股价0.90/1.10港元,近3月换手率34.40% [1] 收益表现 - 1M相对收益 - 3.66%,绝对收益1.38%;3M相对收益 - 0.25%,绝对收益 - 0.90%;1Y相对收益 - 1.73%,绝对收益1.35% [3] 业务情况 - 24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营收1397.6亿元,同比增13.9%;工程建设、投资运营业务、工业制造、勘测设计及咨询营收分别为3668.2、361.3、322.2、20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22.8%、 - 4.5%、8.6%;境内/境外业务营收3805.7/56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0.03% [5] 财务指标 - 24年毛利率/净利率为12.4%/2.7%,同比 - 0.23/-0.06pcts;25Q1毛利率/净利率为11.2%/2.6%,同比 + 0.47/+0.19pcts [6] - 24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为0.5%/3.4%/1.2%/3.2%,同比 + 0.08/-0.24/+0.08/持平pcts;25Q1为0.5%/3.8%/1.4%/2.1%,同比 + 0.01/+0.01/持平/+0.46pcts [8] 合同情况 - 24年新签合同额14088.8亿元,同比增9.8%,其中工程建设、勘测设计及咨询、工业制造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6.4%、 - 8.1%、134.5%;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勘测设计及咨询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5.0%、44.1%;境内/境外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8.4%、14.6% [7] - 25Q1新签合同额3889.0亿元,同比增5.8%,其中工程建设、勘测设计及咨询、工业制造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15.5%、41.4%、 - 79.8%;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勘测设计及咨询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20.0%、53.0%;境内/境外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4.2%、10.5% [7] 现金流情况 - 24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10.3亿元,较上年同期多流入15.4亿元;25Q1经营性现金净流出145.1亿元,较上年同期少流出16.8亿元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06,032|436,713|462,538|490,627|520,008| |营业收入增长率|10.82%|7.56%|5.91%|6.07%|5.9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986|8,396|9,053|9,630|10,107|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26%|5.13%|7.83%|6.37%|4.94%| |EPS(元)|0.19|0.20|0.22|0.23|0.24|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7.23%|7.24%|7.30%|7.27%|7.14%| |P/E|4.7|4.5|4.2|3.9|3.8| |P/B|0.8|0.8|0.7|0.7|0.6| [9]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对2023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 [11][12] 主要指标 - 盈利能力:毛利率、EBITDA率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3] -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3] - 费用率: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及所得税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4] - 每股指标:每股红利、每股经营现金流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4] - 估值指标:PE、PB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4]
九洲集团2024年财报解读:净利润暴跌678.26%,经营现金流大幅缩水
新浪财经· 2025-04-23 23:08
营收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81亿元,同比增长22.09% [1] - 智能配电网业务收入4.86亿元(占比32.81%),同比增长20.26% [1] - 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3.87亿元(占比26.14%),同比下降8.91% [1] - 新能源工程业务收入1.15亿元(占比7.79%),同比大增136.41% [1] -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收入4.79亿元(占比32.36%),同比增长60.30% [1] 净利润与亏损原因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5亿元,同比减少678.26% [2] - 生物质电站投资效益不及预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4.22亿元 [2] - 权益持有生物质公司投资收益损失0.68亿元 [2] - 收购沈阳昊诚电气产生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0.26亿元 [2] - 信用减值损失0.88亿元,其中生物质电力应收账款坏账准备0.59亿元 [2] 费用变化 - 销售费用6100.77万元,同比增长35.23% [4] - 管理费用1.23亿元,同比增长12.01% [5] - 财务费用1.44亿元,同比下降6.01% [6] - 研发费用1815.97万元,同比下降24.19% [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6亿元,同比减少80.06% [1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85亿元有所改善 [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0亿元,同比增长263.17% [12] 业务战略与未来展望 - 推进"风光新能源 + 智能装备制造"双引擎业务格局 [14] -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优化业务结构、生产成本和营销渠道 [14] - 深化生态链合作,优化资金结构,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 [14] - 行业政策逐渐稳定和公司应对措施逐步实施有望改善经营状况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