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

搜索文档
北京市已初步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2 11:54
北京市绿色经济发展总体成果 - 北京市已初步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并启动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目标2035年全面建成[1] - 绿色经济发展涵盖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产业培育 绿色宜居城市建设 绿色文化涵育 绿色合作共建共享五方面协同推进[1] - 绿色经济增加值将显著提升[1] 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进展 - 构建研发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推动绿色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1] - 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达6.7万件 年均增速14.6%[1] - 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近200家 成为聚集创新资源 培育人才 推动技术迭代的核心阵地[1] -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在北京绿色交易所设立 为首批6项绿色技术交易提供平台[1][3] 区域绿色产业发展举措 - 城市副中心通过城市更新建设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3] - 平谷区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替代蛋白产业集群[3] - 经开区实施科技强绿等五大行动 对40项措施给予补贴奖励[4] - 房山区培育发展7大绿色产业 打造绿色产业集聚区[4] - 东城 西城 朝阳 昌平 怀柔等区均制定绿色经济实施方案或专项政策[4] 绿色技术交易平台建设 -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以绿色技术交易为驱动力引导技术创新[3] - 平台将促进成果转化 推动创新各环节衔接 建设成为国内引领性 国际影响力的市场化综合性服务平台[3]
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IFRS发布企业ISSB行业指南应用文件
信达证券· 2025-07-27 0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和国际在 ESG 领域有诸多政策发布和行动,如中欧联合声明、IFRS 发布指南等,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 [3][22] - ESG 金融产品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债券、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在存量、发行数量和规模上有一定表现 [5] - 主要 ESG 指数本周和近一年均呈现上涨态势 [7] - 专家认为 ESG 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应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并提出政策建议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热点聚焦 国内 - 中欧领导人发表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双方将在多方面合作推动全球公正转型,包括落实气候目标、支持 COP30 等 [3][1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建立节能审查权限动态调整机制 [13] - 广州出台新政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对加氢站、站售氢气和氢车运营给予财政扶持,最高支持 2 亿 [14] - 工信部提出将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氢能在传统产业应用 [15] -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发布报告显示,截至 2024 年底中国可持续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达 4 万亿元,位列全球前四 [17] - 《绿色信托指引》及《信托行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披露指南》正式印发,规范绿色信托业务和 ESG 信息披露 [18] 国外 -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认为 ESG 投资策略有益于风险管理,可助力长期价值创造 [19] - 荷兰两家氢能企业宣布合并,计划打造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场景的“全柔性电解槽” [20] - 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发布亚洲气候风险监管政策报告,分析亚洲司法辖区的气候风险监管框架 [4][21] - IFRS 发布企业 ISSB 行业指南应用文件,帮助企业了解如何应用 ISSB 行业指南 [22] ESG 金融产品跟踪 债券 - 截至 2025 年 7 月 26 日,我国已发行 ESG 债券 3632 只,存量规模达 5.61 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规模占比 61.99% [5][23] - 本月发行 ESG 债券 124 只,发行金额 1345 亿元,近一年共发行 1090 只,发行总金额 12745 亿元 [5][23] 公募基金 - 截至 2025 年 7 月 26 日,市场上存续 ESG 产品 908 只,净值总规模达 10218.02 亿元,ESG 策略产品规模占比 50.34% [5][33] - 本月发行 ESG 产品 5 只,发行份额 15.56 亿份,主要为 ESG 策略和环境保护,近一年共发行 242 只,发行总份额 1722.05 亿份 [5][33] 银行理财 - 截至 2025 年 7 月 26 日,市场上存续 ESG 产品 1014 只,纯 ESG 产品规模占比 54.83% [5][39] - 本月发行 ESG 产品 103 只,主要为纯 ESG 和环境保护,近一年共发行 1034 只 [5][39] 指数跟踪 - 截至 2025 年 7 月 25 日,本周主要 ESG 指数均上涨,300ESG 领先(长江)涨幅最小为 0.96%,万得全 A 可持续 ESG 涨幅最大为 2.26% [7][40] - 近一年主要 ESG 指数均上涨,万得全 A 可持续 ESG 涨幅最大为 22.91%,中证 300 ESG 领先涨幅最小为 17.44% [7][40] 专家观点 - 联合国秘书长表示全球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不可逆转”,敦促各国在 COP30 前提交新气候计划 [42] - 国际能源网总裁张福龙认为 ESG 与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需要,企业应以 ESG 为战略支点驱动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应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等挑战 [42]
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
新华社· 2025-07-25 23:15
中欧经贸合作成果 - 中欧年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长到7858亿美元,增长300多倍,投资额从几乎为零增长到近2600亿美元 [2]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项目带来实质性效益 [2] - 2024年欧中日均贸易额达20亿欧元,合作涵盖贸易投资、环境保护、数字事务、外交安全及人文交流 [2] 绿色与数字领域合作 - 大亚湾核电站、希腊色雷斯风电场、德国德伦太阳能园区成为中欧绿色合作标志性项目 [3] - 中欧共同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和能源效率提升,为全球气候治理奠定合作基础 [3] - 双方在绿色转型目标上互补,合作将显著贡献全球绿色发展 [3] 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 - 中欧作为两大市场和力量,加强合作可增强全球稳定性与确定性 [4] - 双方共同反对美国加征关税,支持世贸组织正常运作,抵制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5] - 欧中合作是对开放规则和供应链完整性的坚守,尤其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 [4][5] 企业合作与创新 - 中德企业通过开拓市场和深化合作体现成熟关系,如制造业企业获得稳定发展机遇 [2] - 中国不仅是欧洲企业的关键市场,更是技术合作与共同创新的伙伴 [2] - 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和绿色技术投资为欧洲创造就业机会,增强经济韧性 [2]
中外专家探路中拉美绿色发展新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1:41
中拉绿色合作国际会议 - 会议主题为"绿色未来与共享文明——中拉合作新机遇",聚焦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能源转型、生态治理等领域合作 [1] - 近百位来自中国、巴西、阿根廷等国的专家学者及国际组织代表参会,探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新形态 [1] 中拉绿色合作领域 - 合作涵盖亚马孙森林保护、生物经济、新能源项目投资、电动汽车生产、输电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2] - 中国企业在巴西绿色领域投入显著,促进产业升级并支持低碳转型 [2] - 拉美国家拥有铜、锂、铁矿等战略资源,但需通过中拉合作提升价值链地位,向高附加值绿色产业转型 [2] 能源转型与技术创新 - 巴西Petrobras计划到2030年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重点发展海上风电、绿氢和生物燃料技术 [3] - 中巴新能源合作空间巨大,可为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能 [3] 绿色金融与政策机制 - 巴西国家开发银行2024年首次为绿色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推动制度性绿色金融发展 [2] - 需通过政策激励、标准引导与价值链协同,推动私营部门承担绿色转型责任 [4] 生态保护实践 - 巴西90%以上亚马孙森林采伐属非法,政府正建立食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以遏制非法毁林 [3] - "再生景观"模型通过科学规划土地用途,实现畜牧业与森林生态协调发展,为热带地区提供可复制治理模式 [4] 未来合作机制 - 中拉将共建绿色合作智库网络,推动会议机制化,下一届2026年在北京举办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