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

搜索文档
“寸土”生“寸金”!苏州“工业上楼”集聚创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9-05 23:47
科栖实业(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施香文:"工业上楼"使土地集约利用率提高200%,目前园内5幢厂房已实现 全面入驻并投产。整体亩均税收突破100万元,土地产出效益远超传统工业区。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王昕宇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工业上楼"是指将研发、测试、生产制造等工业生产活动,汇集在一栋高层工业 楼宇内,可有效解决城市用地紧张与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在江苏苏州,"工业上楼"示范园区科栖产业园运 营一年来,实现了土地集约、企业集聚、效益提质的多重突破。 吉事励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源产品研发、制造的高新科技公司,也是科栖产业园较早入驻 的企业之一。在上下两层不过2000平方米的厂区,去年,企业实现销售额5000多万元。 在科栖产业园,像吉事励电子这样布局的企业还有不少,产业园通过高标准工业电梯与分层产业布局,成功吸 引到一批高端装备、绿色技术、生物医药领域企业,截至目前,入驻企业50余家,总体入驻率超90%。"工业上 楼"模式也形成了"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链协作生态,企业之间不仅是"空间邻居",更是"产业伙伴",技术共 享、订单协同已成为园区运营常态。 ...
21专访|BCG董事总经理:金砖合作推动全球南方贸易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21:28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贸易预计每年增长6%,是全球贸易增速(2.9%)的两倍 [1][4] - 南南贸易(新兴经济体间)年增速将超过5.6%,形成新贸易通道 [1][4] - 全球南方133个成员中,63个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占比近一半,远超欧盟和美国 [4] 金砖国家合作前景 - 中国和印度合作加强提升金砖国家信心,东盟和非洲国家表现出强烈加入意愿 [2][7] - 金砖国家扩员开启"大金砖合作"新时代,为全球南方国家合作注入新动力 [2] - 金砖国家在全球人口和GDP中占据重要位置,将成为全球石油生产重要力量 [5] 中国企业国际化趋势 - 过去四五年中,快消品、耐用品等领域的中国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 [2][6] - 中国高性价比产品在全球南方市场有巨大发展空间 [2][6] - 企业需建立"地缘政治肌肉",增强风险感知和应对能力 [3][11] AI与技术创新 - 中国AI计算能力达20吉瓦,STEM毕业生数量全球领先,AI论文引用量领跑 [8] - 中国私营部门过去四五年对AI投资600亿美元,政府支持风险资本投入1100亿美元 [8] - 中国在绿色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与欧美并列全球第一梯队 [9] 供应链与地缘政治应对 - 建议供应链多元化,在东南亚或拉美设立互不相关的备用生产基地 [12] - 全球六大航运咽喉承载80%供应链运输,任何问题可导致延迟15天以上 [13] - 企业需精简产品组合,通过AI优化采购流程和成本分析 [13][15] 企业战略调整 - "过度观望"是重大风险,企业需尽快做出战略性决策避免错失创新窗口期 [11][12] - 建议库存近岸化,针对关键市场如美国建立本地仓储 [13] - 需重新评估定价策略,部分产品可适度涨价或吸收成本换取份额 [14]
从北外滩到世界 上海虹口“碳”路绿色发展新场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09:58
零碳拖车平台发布 - "零碳拖车平台"在上海虹口正式启动,首批"零碳车队"发车,标志着绿色低碳服务场景在虹口首次亮相[1][2] - 平台由泛亚航运子公司集享运与比亚迪、E电充联合打造,集电力、算力、运力于一体,实现从线上下单到线下运输全流程零碳化[5] - 集享运负责搭建数字化平台提供订单管理、车辆调度等服务,比亚迪提供新能源牵引车,E电充提供一站式充电解决方案[5] - 三家企业签约共建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在港口物流场景中提供绿色高效的多式联运服务[5] 虹口绿色低碳产业生态 - 虹口区已集聚800家绿色低碳企业,包括上海环交所、绿色金融60人论坛等功能性机构和中远海集运、泛亚航运等龙头企业[7] - 多家企业实现行业首突破:上港能源投运国内首艘甲醇加注船,中远海绿水航运试航全球首制700TEU纯电动集装箱船,中太能源交付全球首套散货船碳捕集系统[7] - 北外滩绿色低碳服务产业联盟汇聚60家成员单位,构建覆盖碳服务、绿色航运等领域的生态体系,促进成员间业务对接和产品落地[8] - 联盟形成"聚企业-拓业务-创场景-强生态"良性循环,如翼电信息科技对接集享运和比亚迪共同打造拖车新能源解决方案[8] 绿色低碳场景实践 - 虹口推进"光伏+"工程,2024年125个项目实现12668千瓦并网,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并位列中心城区第一[9] - 华东电试院打造零碳空间,通过建筑改造提升保温效果25%,照明系统改造年节电4.8万度[9] - 虹口主导或参与起草上海市三分之二的双碳标准,北外滩480米新地标将建成"全电大楼",规划6公顷中央绿地和22公顷无车区[10] - 形成"政府引导-场景创建-企业集聚-双向赋能"的发展模式,通过虚拟电厂、V2G车网互动等场景促进技术转化和应用落地[10]
城市副中心布局十大绿色产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4 04:48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经济发展规划 - 城市副中心将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承载地和示范区,推动十大绿色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2] - 行政办公区已实现100%绿电供应,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达到碳中和最高级别(净零排放) [3][4] - 国内首个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的地区,行政办公区绿色三星建材应用比例达100% [4] 绿色产业布局与目标 - 重点培育六大特色绿色产业:碳专业服务业、ESG专业服务业、绿色金融业、绿色投资、未来能源细分产业、合成生物制造业 [5] - 巩固提升四大既有绿色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新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绿色建造业 [6] - 目标到2027年绿色企业超300家,建成1个绿色产业集聚区,绿色技术发明专利年均增长20% [6] 绿色技术应用与基础设施 - 城市副中心建成数字化微网"零碳"村庄(前疃村),公交线路新能源车辆配备率100% [4] - 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冷供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000吨 [9] - 园区建筑按绿色建筑二星/三星标准建设,采用地源热泵+光伏发电等技术,一期2026年投用 [9] 近期重点任务 - 建设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吸引碳核算、碳捕集等绿色技术企业入驻 [9] - 推动成立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探索碳信用国际互认 [9] - 发挥绿色金融先导承载地作用,目标建成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