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烯烃发泡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祥源新材实控人拟询价转让 2021上市其后净利连降3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5:08
股东询价转让计划 - 控股股东魏志祥及实际控制人魏琼拟通过非公开询价转让方式合计减持3,374,158股,占总股本2.44%,其中魏志祥转让2,024,495股(占总股本1.46%,占其持股6.33%),魏琼转让1,349,663股(占总股本0.98%,占其持股6.43%)[1] - 转让后魏志祥仍持有31,965,000股(占总股本23.10%),魏琼持有21,000,000股(占总股本15.18%),公司控制权未受影响[1][3] - 受让方限定为机构投资者,受让股份6个月内不得转让,转让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1] 发行与募资历史 - 2021年4月创业板IPO发行1,797.45万股,发行价32.77元/股,实际募资净额5.25亿元(超原计划6,792.51万元),保荐机构华林证券获承销费4,494.26万元[3][4] - 2023年7月发行"祥源转债"4.6亿元,两次募资合计10.49亿元[4][5] - IPO募资投向:3.48亿元用于聚烯烃发泡材料产业化项目,5,944.55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5,000万元补充营运资金[4]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1年上市首日收盘价54.54元(较发行价涨66.43%),盘中最高达66元[4]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2亿元、3.74亿元、3.84亿元、4.76亿元,归母净利润连续下滑,从8,773.63万元降至2,557.51万元[5] - 2021年度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3元并转增5股[5]
润阳科技拟投资不超3亿元向傅利叶增资 拓展发泡材料应用场景
证券时报网· 2025-05-26 19:28
投资意向协议 - 润阳科技拟与傅利叶智能签订《投资意向协议》,通过认缴新增注册资本方式投资不超过3亿元,傅利叶投前整体估值为80亿元 [1] - 投资目的为拓展业务领域、丰富产业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同时保持主营业务稳健发展 [1] - 协议已通过润阳科技董事会审议,具体交易方案需根据审计和尽职调查结果协商确定 [1] 润阳科技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烯烃发泡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该材料是以烯烃聚合物为主要原材料的高分子发泡材料 [1] - 投资傅利叶有利于拓展发泡材料应用场景,促进新材料研发与新兴产业需求结合 [2] 傅利叶智能概况 - 傅利叶是行业领先的通用机器人公司,业务涵盖人形机器人和智能康复解决方案 [2]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产品已服务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机构及医院 [2] - GRx系列人形机器人包括GR-1和GR-2两款机型,应用于导览咨询、学术科研、医疗康复等领域 [2] - 产品采用"产品六边形"标准,涵盖运动智能、灵巧作业等六个维度的发展方向 [2] 傅利叶融资情况 - 2023年1月完成E系列融资近8亿元,由国鑫投资领投,多家机构参与 [3] - 融资将用于实现"为AI打造最佳具身本体"的产品目标和"以机器科技赋能类活"的愿景 [3]
【基础化工】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关注国企改革主线、新产业及提振消费的产业趋势——行业周报(0303-0309)(赵乃迪/胡星月)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9 22:19
文章核心观点 围绕国企改革、新产业、提振消费的产业趋势等方面阐述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学习体会,分析化工行业发展情况及投资价值 [2] 分组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2024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国企改革并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3] - “一利五率”纳入考核有望提升国企盈利质量,市值管理纳入考核指标有望增强央国企回报能力 [3] - 2024年前三季度“三桶油”油气当量产量高增长,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3] 分组2:发展新质生产力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优化算力资源布局 [4] -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半导体等行业上游材料自主供应能力可提升产业链安全性 [4] - 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及AI推动数据中心规模扩增,有望带动化工新材料和含氟冷却液需求增长 [4] 分组3:扩大国内需求 - 2024年我国经济规模扩大,GDP增长5%,2025年增长目标为5%左右,将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 [5] - 24年以来化工企业盈利环比好转,库存去化,石化化工龙头白马企业具备投资价值 [5] 分组4:板块周涨跌情况 - 过去5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大部分板块上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涨跌幅为+1.7%,位居第13位 [8]
【基础化工】机器人及低空经济高速发展,化工新材料需求有望持续增长——行业周报(0224-0302)(赵乃迪/周家诺/胡星月)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2 21:12
低空经济与人形机器人产业 - 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已建成449个通用机场、32个飞行服务站及超440条无人机航线,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 [2] - 人形机器人是蓝海市场,GGI预计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10.17亿美元,2030年将达150亿美元,CAGR超56%,销量从1.19万台增长至60.57万台 [2] 碳纤维 - 新一代增强纤维,兼具耐高温、耐腐蚀、导电导热等特性,小丝束用于航天军工,大丝束用于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及新能源装备 [3] PEEK材料 - 高刚性、高韧性热塑性材料,耐热耐腐蚀,适用于机器人机械臂、关节连杆及齿轮轴承等部件 [4] 工程塑料 - 高性能材料,应用于无人机机身、机翼等部件,可减重、提升续航并减少信号干扰,尼龙6主要用于纤维和工程塑料,尼龙66用于工程树脂及工业用丝 [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 分子量超150万的线型聚乙烯,具有高强高模、耐冲击等特性,可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及腱绳传导材料 [6] 聚烯烃发泡材料 - 含独立泡孔的高分子材料,具备高回弹性、绝缘性等,可用于建筑装饰、汽车内饰及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 [8] 板块市场表现 - 过去5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多数下跌,上证指数跌1.72%,深证成指跌3.46%,中信基础化工板块跌0.3%,排名第12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