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研发

搜索文档
鑫宏业:目前各项工作正按照监管规定和内部流程稳步开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20:13
定增事项进展 - 公司高度重视定增事项推进 目前各项工作按监管规定和内部流程稳步开展 [1] - 公司积极与相关方沟通协调 力争早日完成相关程序 具体进展以公告为准 [1] 新材料研发 - 公司积极研发铜包钢线等新材料 以优化成本结构 [1] - 新材料研发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 [1]
道生天合上交所IPO通过上市委会议 致力于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智通财经· 2025-06-16 07:03
公司概况 -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交所主板上市委会议,拟募资6.94亿元,保荐人为中信建投 [1]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和有机硅等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和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三大领域 [1] 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14.31万吨,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1.52万吨 [1] - 2022-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位居全球首位 [1] - 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位居国内第2、全球第3 [1] 产品应用领域 - 风电、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 [1] - 航空、油气开采、电力、模具制造等领域 [1] - 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可应用于轨道交通、建材等领域,客户包括重庆风渡、中复碳芯等 [2] - 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客户包括比亚迪、广汽集团、吉利集团等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36亿元、32.02亿元、32.38亿元 [2]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52亿元、1.55亿元 [2] - 2024年资产总额38.7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8.01亿元 [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44.63%,较2022年的53.49%有所下降 [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1亿元,较2023年的-0.38亿元大幅改善 [3]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74%、3.18%、2.71% [3] 原材料风险 - 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例维持在90%左右 [3] - 主要原材料为环氧树脂、固化剂等化工原材料 [3] - 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3][4]
道生天合沪主板IPO过会 致力成为全球领先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19:40
公司概况 -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4] - 公司产品围绕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和有机硅等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形成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和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三大系列产品 [4]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以及航空、油气开采、电力、模具制造等领域 [4] 市场地位 - 公司在风电叶片用材料领域,市场销量及收入规模远超国内同行业其他企业 [4] - 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14.31万吨,"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1.52万吨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位居全球首位,"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位居国内第2、全球第3 [5] - 在国际市场中,公司逐渐发力、份额持续增加,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欧林、伟思磊等跨国企业 [4] 产品应用 - 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可广泛应用于玻纤/碳纤拉挤制品、螺栓套预埋件、碳纤维抽油杆、模具制造、阻燃部件等轨道交通领域 [5] - 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可广泛应用在电机、电池和电控零部件等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传感器等电子领域及其他工业领域 [6] - 公司客户涵盖比亚迪集团、广汽集团、吉利集团、泰科电子、蜂巢能源、国轩高科等终端客户 [6] 财务表现 - 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2.02亿元,32.38亿元和8.35亿元 [6] - 同期净利润为1.55亿元,1.55亿元和3108.03万元 [6] 上市计划 - 公司沪主板IPO已顺利过会 [1] - 本次IPO拟募资6.94亿元,用于年产5.6万吨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用等高端胶粘剂、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系统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 [7]
全球首创!聚烯烃弹性体(POR)项目获批
DT新材料· 2025-05-31 00:11
聚烯烃弹性体(POR)工业化示范项目 - 蒲城陕煤技术研究院工业化示范基地有限公司的聚烯烃弹性体(POR)工业化示范项目已通过备案批复,总投资13.1967亿元,建设地点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渭北煤化工业园区 [2] - 项目主要建设规模为年产3.5万吨(干基)聚烯烃弹性体(POR),计划于2025年12月开工,配套辅助生产装置包括循环水站、污水处理站、焚烧炉等 [2] - POR弹性体以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创新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和"分子剪裁"技术,可应用于汽车、高铁、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并有望拓展至润滑油黏指剂、光伏市场 [2] 高温尼龙树脂研修议程 - 7月4日议程包括高温尼龙树脂特性及改性对应(朱俊主讲)、助剂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性能的影响(孙湘渝主讲)、高性能玻璃纤维在尼龙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王炎涛主讲) [6] - 7月4日下午议程涵盖尼龙无卤阻燃剂行业进展(赵国栋主讲)、低场核磁技术在高分子检测中的应用(刘佳骏主讲)、尼龙材料抗老化系统解决方案(天津利安隆技术总监主讲) [7] - 7月5日议程聚焦高温尼龙改性工艺(李鸣峰主讲)、尼龙材料开发及工艺难点解答(朱雄波主讲),包含同向啮合双螺杆挤出机基础与典型配方工艺优化 [8] 研修形式与内容 - 研修采用主题研修+案例分析+互动交流形式,每讲预留0.5~1小时互动时间,结合企业实际生产问题展开讨论 [9] - 技术议题覆盖高温尼龙树脂改性、玻璃纤维增强性能优化、无卤阻燃剂应用、抗老化解决方案等全产业链环节 [6][7][8]
润阳科技拟不超3亿增资傅利叶 股价年内涨128.7%总资产13.2亿
长江商报· 2025-05-28 07:31
投资布局 - 润阳科技拟以现金方式投资不超过3亿元认购傅利叶智能新增注册资本,傅利叶投前整体估值为80亿元 [1][2] - 投资旨在拓展公司业务领域,增强发泡材料的应用场景,推动新材料研发以满足新兴产业需求 [1][3] - 傅利叶智能为通用机器人公司,2023年推出首款量产人形机器人GR-1,2025年1月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 [3] 公司基本面 - 润阳科技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达13.16亿元,较2020年上市时增长0.21亿元,资产负债率仅10.18% [1][6] - 2020-2024年累计研发费用8696.2万元,2024年研发投入1533.7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微增0.34%,净利润同比下滑63% [5][6] 历史业绩 - 2017-2019年营收从1.68亿元增至3.65亿元,净利润从2148万元增至1.16亿元 [4] - 2020年上市首年净利润1.27亿元(同比+9.6%),但2021-2024年净利润持续下滑,2024年仅为2544万元 [4][5] - 2024年IXPE产品收入占比达82.9%,主要客户为PVC地板制造商,受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拖累 [5]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27日,公司股价年内涨幅达128.72%,总市值38.7亿元(股价38.7元/股) [1][6]
润阳科技拟投资不超3亿元向傅利叶增资 拓展发泡材料应用场景
证券时报网· 2025-05-26 19:28
投资意向协议 - 润阳科技拟与傅利叶智能签订《投资意向协议》,通过认缴新增注册资本方式投资不超过3亿元,傅利叶投前整体估值为80亿元 [1] - 投资目的为拓展业务领域、丰富产业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同时保持主营业务稳健发展 [1] - 协议已通过润阳科技董事会审议,具体交易方案需根据审计和尽职调查结果协商确定 [1] 润阳科技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烯烃发泡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该材料是以烯烃聚合物为主要原材料的高分子发泡材料 [1] - 投资傅利叶有利于拓展发泡材料应用场景,促进新材料研发与新兴产业需求结合 [2] 傅利叶智能概况 - 傅利叶是行业领先的通用机器人公司,业务涵盖人形机器人和智能康复解决方案 [2]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产品已服务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机构及医院 [2] - GRx系列人形机器人包括GR-1和GR-2两款机型,应用于导览咨询、学术科研、医疗康复等领域 [2] - 产品采用"产品六边形"标准,涵盖运动智能、灵巧作业等六个维度的发展方向 [2] 傅利叶融资情况 - 2023年1月完成E系列融资近8亿元,由国鑫投资领投,多家机构参与 [3] - 融资将用于实现"为AI打造最佳具身本体"的产品目标和"以机器科技赋能类活"的愿景 [3]
志特新材:新设控股子公司相关机器人平台已经在防火、吸热等方面孵化出成果
快讯· 2025-05-22 10:43
公司动态 - 公司新近设立控股子公司安徽志特小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学机器人平台以及通过AI for Science新范式进行新材料研发与产业落地 [1] - 子公司营业执照登记的主营业务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研发、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与推广;合成材料制造与销售等 [1] 技术研发进展 - 相关机器人平台已经在防火、吸热、催化剂材料研发等方面孵化出成果 [1] - 超级隔热材料性能较传统保温材料能力系数显著提升,并具备成本优势 [1] 应用场景 - 上述材料可应用于建筑、应急等领域 [1] - 新材料能与公司主业下游渠道形成协同,应用场景广泛 [1]
斯瑞新材: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年度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1 19:38
公司基本情况 -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4,001万股,每股发行价10.48元,募集资金总额4.193亿元,净额3.569亿元,于2022年3月16日在科创板上市[1] - 国泰海通证券担任持续督导保荐机构,督导期至2025年12月31日,2024年度督导工作包括规范运作、信息披露审查等[1][2] - 公司核心技术涵盖高强高导铜合金、中高压电接触材料、金属铬粉、CT/DR球管零组件等七大领域[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30亿元,同比增长12.73%;归母净利润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扣非净利润增速26.88%[20][22] - 总资产21.34亿元,同比增长24.3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44%,同比提升0.86个百分点[21][22] - 研发投入6,882.69万元,占营收5.18%,同比增加0.14个百分点[10][22] 研发进展 -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铜合金材料完成10余项新型号研制,覆盖蓝箭航天等商业航天客户[22][23] - 成功开发风电用铜/铝导流环组件,实现直驱/半直驱风机样品交付[24] - 半导体靶材组件实现全球头部客户供货,高纯无氧铜工艺达进口水平[25][26] - 医疗领域完成DR球管阳极靶熔铸工艺开发,CT球管铸铜转子进入验证阶段[27] 行业风险 - 技术替代风险:碳纤维复合材料可能替代牵引电机铜合金,钴基高温合金可能替代铬基材料[10][17] - 研发转化风险:新材料研发周期长,2024年研发费用6,882万元但存在成果转化不及预期可能[10][11] - 原材料波动:铜材占成本比重高,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应对价格波动[14] - 国际贸易风险:出口业务占比高,受海外政策影响,医疗CT组件国产化进度与行业不匹配[16] 募投项目 -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产业化项目(5年建设期)及科技产业园项目(6年建设期)存在资金筹措不及预期风险[13] - 2024年无募集资金使用,专户已于2023年注销[28] 合规事项 - 子公司因税务申报逾期被处罚款50元,不构成重大违规[18][19]
太力科技登陆创业板:开启智能收纳新篇章,为全球亿万家庭服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11:13
公司上市及主营业务 - 广东太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1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股票代码301595SZ [1] - 公司专注于新材料研发和真空技术产业化应用 主营业务包括真空收纳 壁挂置物 气调保鲜 户外装备 安全防护等多品类家居收纳用品及相关功能材料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业务布局与渠道 - 公司产品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实施全渠道战略布局 以线上销售为主 线下销售为辅 内外销并重 [2] - 拥有广东 湖北两大生产基地 是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国内外拥有800余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44项 [2] 品牌建设 - 旗下拥有"太力" "LEVERLOC" "宜尚"等多个自有品牌 其中"太力"品牌是"广东省著名商标" 真空压缩袋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和"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3]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公司是中国航天专用压缩袋的独家供应商 产品累计25次进入太空 连续15年 25次 100%保证国家载人航天任务安全性 [2] - 研发内容从产品外观拓展到结构 功能 新材料 形成一体化创新优势 产品创新迭代快 获得多个行业内首创 毛利率和顾客复购率高于行业平均 [4] 数字化管理 - 引入电商平台订单系统OMS SAP系统 WMS系统等 建立涵盖供应链管理 生产管理 销售管理 财务管理等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自主开发经营数据过程监管工具 实时掌控经营数据 [5]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三年将重点开发卧室收纳 浴室厨房垂直空间利用 食品真空保鲜 户外用品 安全防护等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材料 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6]
真空收纳龙头太力科技登陆创业板:去年营收10.2亿元,独家供应中国航天专用压缩袋
IPO早知道· 2025-05-19 10:46
公司概况 - 公司线上收入占比81% [2] - 公司于5月19日登陆A股,首日股价较发行价17.05元上涨149%至42.47元,市值46亿元 [2] - 公司2024年、2023年、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785.14万元、83,527.26万元、101,962.3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883.55万元、8,495.77万元、8,763.89万元 [2] 研发与技术 - 公司2024年度研发费用率3.23%,研发团队153人,占员工总数13.27% [3] - 重点研发真空技术、TPE弹性体材料技术、纳米流体复合材料技术,适用于航天航空、部队、医院等多个领域 [3] - 是中国航天专用压缩袋独家供应商,产品26次进入太空 [3] - "微重力下的收纳技术"为宇航员提供太空站内微重力环境下的收纳解决方案,航天压缩袋具备6个月使用验证 [3][4] - 形成收入的SKU达千余种 [3] 产品与营收 - 真空收纳袋和垂直墙壁置物产品为营收占比最高的两项,2024年分别占主营收36.37%和35.87% [4] - 两项产品毛利率分别为59.83%和62.56%,公司2024年度整体毛利率57.05% [4] - 垂直墙壁置物产品营收占比从2022年29.46%逐步提升 [4] - 2023年垂直墙壁置物产品毛利率上升主要由于抖音、亚马逊渠道定价较高及原材料价格下降 [4] 销售渠道 - 2024年自有品牌线上销售占总营收80.84%,其中线上直销占70.88% [4] - 线下收入占比2.93%,ODM/OEM占比16.23% [4] - 抖音平台收入占比从2022年9.52%提升至2024年25.04% [5] - 2024年国内电商平台收入占比69.99%,跨境电商占比30.01% [7] - 天猫平台2024年收入占比35.82%,亚马逊平台占比28.83% [7] 行业与前景 - 家居品类的长尾特征及多样性场景适合线上平台增长,内容电商增强产品和场景结合表达能力 [8] - 公司通过科技研发建立产品壁垒,在研发和创新领域的持续投入值得期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