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储一号
搜索文档
中国品牌,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人民日报· 2025-10-29 16:12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与宏观趋势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千亿规模企业从2020年的222家增加至2024年的267家,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 [1] 创新驱动与研发突破 - 中国能建“能储一号”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实现关键装备和深地空间利用产品100%国产化,创造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3项世界纪录 [3] - 长城汽车安全试验室牵引系统支持最高120公里/小时测试车速,实现牵引系统、刚性避障等关键设备独立自研,是全球主机厂首个具备主被动结合测试能力的自研试验室 [3][4] - 中核集团向8个国家出口7台核电机组、8台核科研设施,业务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华龙一号”、“玲龙一号”等大国重器 [5] - C919大飞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沧渊号”盾构机、“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等装备彰显“中国名片”实力 [5] 产业链协同与数智技术应用 - 京东工业“太璞”解决方案在30天内完成汽车焊装环节进口设备备件的国产替代样品与试样 [6] - 百度每年将超20%营收投入研发,其智能云客户覆盖超65%的央企、100%的系统重要性银行、95%的主流车企、50%以上的游戏厂商 [6] - 中交集团推出“蓝翼”大模型和“行天下”数字平台,实现“测量—勘察—设计”数据无缝流转 [6] - 中国移动以数智技术为10亿用户、3亿家庭提供网络安全防护 [6] 产品品质与品牌竞争力 - 伊利原奶蛋白质、脂肪等指标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连续6年稳居“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10强”榜首 [8] - 康师傅依托逾600项专利推出零油炸健康面品和无糖茶系列 [8] - 拼多多平台过去一年优质产品库存单位数同比增长超五成 [8] 本土化创新与美誉度提升 - 谷雨生物科技集团深耕中国人肤质研究,推出极光甘草等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原料 [9] - 扬子江药业集团从单一制药向大健康产业全面布局,推出多元产品和服务 [9] 品牌出海与全球影响力 - 西凤酒产品销往26个国家和地区,并开展“丝路美酒”主题活动带动传统艺术“走出去” [10] - 海尔集团2024年全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全球员工数超13万名,其懒人三筒洗衣机已销往东南亚市场 [10] - 国家电投集团境外权益装机1211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74% [10] - 海信集团海外自主品牌占比达85.6%,连续9年稳居中国全球化品牌10强 [10] - 安踏成为国际奥委会官方体育服装供应商,在新科技面料及专利上不断突破 [10] 绿色发展与特色品牌 - 湖北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整合考古遗址与农垦文化资源,打造“遗址探秘+农耕体验+康养度假”旅游线路 [13] - 中国建设银行创新绿色建筑预评价机制,为北京前门草厂改造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降低绿色建筑融资成本 [13] 民生服务与普惠金融 - 滴滴站点大巴在22个省份运行,开通助老、医疗、通勤等多元化线路,将传统“人到站”模式变为“多点串联” [14] - 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去年以来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近79亿元,推出民宿贷、肉牛贷等特色金融产品 [15] - 中国人寿为930多万青海群众提供保险保障,中国农业银行四川分行为350余户种植养殖大户提供惠农贷款1.45亿元 [15] - 交通银行推出家居贷、青年安居贷等产品,微众银行为听障用户配备专职手语团队 [15] 社会责任与高质量交付 - 中建集团开发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房屋建造环节可追溯、可评估 [16] - 保利发展控股通过节点前置、业主开放等方式完善交付风险防范机制,保障高品质交付 [16] - 中绿雄安投资有限公司为雄安新区疏解单位量身定制安居方案,签约绿色智能安居示范项目满足3000余名职工住房需求 [16]
中国品牌,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中国品牌 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 2025-10-28 06:3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和品牌正通过科技创新、质量提升和履行社会责任,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加速全球市场拓展 [1][6][9] 创新驱动与品牌实力 - 中国能建“能储一号”全球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3项世界纪录,关键装备和深地空间利用产品100%国产化 [3] - 长城汽车安全试验室实现牵引系统、刚性避障等关键设备独立自研,是全球主机厂首个具备主被动结合测试能力的自研试验室,牵引系统支持最高120公里/小时测试车速 [3] - 中核集团拥有“华龙一号”等大国重器,已向8个国家出口7台核电机组、8台核科研设施,业务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京东工业“太璞”数实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帮助车企在30天内完成焊装环节设备备件的国产替代 [5] - 百度每年将超20%的营收投入研发,其人工智能技术体系覆盖芯片、框架到模型及应用,百度智能云客户覆盖超65%的央企、100%的系统重要性银行 [5] - 中交集团打造“蓝翼”大模型和“行天下”数字平台,中国移动为数智技术驱动安全创新,服务10亿用户、3亿家庭 [5] 质量提升与品牌价值 - 伊利突破乳铁蛋白等关键原料技术,原奶多项指标优于欧盟标准,连续6年稳居“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10强”榜首 [7] - 康师傅依托逾600项专利推出零油炸健康面品和无糖茶系列,拼多多平台过去一年优质产品库存单位数同比增长超五成 [7] - 谷雨生物科技集团深耕中国人肤质研究,推出极光甘草等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原料 [7] - 西凤酒将产品销往26个国家和地区,并开展“丝路美酒”主题活动推动文化出海 [7] - 海尔集团2024年全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其懒人三筒洗衣机已销往东南亚市场 [8] - 国家电投境外权益装机1211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74%,海信集团海外自主品牌占比达85.6%,安踏成为国际奥委会官方体育服装供应商 [8] 社会责任与品牌温度 - 中国建设银行通过绿色建筑预评价试点机制为北京前门草厂改造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降低绿色建筑融资成本 [10] - 滴滴升级版站点大巴在22个省份运行,开通助老、医疗等多元化线路,将传统“人到站”模式变为“多点串联” [11] - 邮储银行天津分行推出民宿贷、肉牛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去年以来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近79亿元 [12] - 中国人寿为930多万青海群众提供保险保障,农业银行四川分行为350余户种养殖大户提供惠农贷款1.45亿元 [12] - 中建集团开发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房屋建造环节可追溯,保利发展控股完善交付风险防范机制保障高品质交付 [13] - 中绿雄安投资有限公司为雄安新区疏解单位量身定制安居方案,签约项目满足3000余名职工的住房需求 [13]
“空气充电宝”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9:33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 [1] - 新型储能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 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据绝对比重 [1]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 - 压缩空气储能利用过剩电能压缩空气储存 用电高峰期膨胀释能 形成电能-势能-电能的能量转换过程 [3] - 技术路径包括传统补燃式、先进绝热式、等温式、水下式、液态及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等 [3] - 储气方式分为地下、地面和水下三种系统 包括天然地下洞穴、废弃油气藏、人工硐室、金属容器和复合材料容器 [4] 项目突破与工程进展 - 2025年8月长沙望城区成功验证世界最高压力压缩空气储能人工硐室储气库成套技术 [2] - 中国能建2025年1月在湖北应城建成全球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 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4] - 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首次并网 将刷新单机功率世界纪录 [5] 容量规模与商业化进程 - 压缩空气储能规模从2013年1兆瓦发展至2016年10兆瓦 2021年达到百兆瓦级 2024年迈入300兆瓦级时代 [6] - 2025年1至5月我国共有14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启动招标 总规模4.1GW/18.7GWh 较2024年同期增长33.3% [7] - 黑龙江吉能宝清350MW/1750MWh项目EPC+F总承包中标金额达25.07亿元 [7] 市场空间与产业前景 - 压缩空气储能上游核心设备累计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达185亿元 2030年激增至854亿元 [7] - 伴随产业推进和技术成熟 项目单位投资有望持续下降 储能效率有望提升 将驱动核心设备千亿投资需求释放 [7] 电网应用与调度能力 - 新型储能在2025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中被寄予厚望 国家电网7月初组织新型储能度夏集中调用试验验证顶峰能力 [1] - 华能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2025年7月响应新型储能集中调用 运行方式从每日一充一放变为每日两充一放 [9]
“空气充电宝”来了|年中能源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9:03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 [1]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 - 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 [1] - 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占据绝对比重 但新型储能正朝着多元化路线加速发展 [2] -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路径包括传统补燃式、先进绝热式、等温式、水下式、液态式及超临界式等 [5]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突破 - 2025年8月中旬世界最高压力压缩空气储能人工硐室储气库成套技术在长沙望城区验证成功 [4] - 中国能建在湖北应城投资建设全球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 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6] - 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将刷新单机功率世界纪录 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首次并网 [7] 压缩空气储能特性与应用 - 压缩空气储能利用过剩电能压缩空气 在用电高峰期膨胀释能 形成电能-势能-电能转换过程 [5] - 长时储能特性可满足电网4小时以上调节需求 实现电力跨时段转移和工商业峰谷套利 [5] - 2025年7月华能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参与迎峰度夏 实现每日两充一放运行模式 [11] 压缩空气储能商业化进展 - 中国压缩空气储能规模从1兆瓦(2013年)发展至300兆瓦级(2024年) [8] - 2025年1至5月中国共有14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启动招标 总规模4.1GW/18.7GWh 较2024年同期增长33.3% [9] - 黑龙江吉能宝清350MW/1750MWh项目EPC+F中标金额达25.07亿元 [9] 市场空间预测 - 压缩空气储能核心设备累计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达185亿元 2030年激增至854亿元 [9] - 产业快速推进和技术成熟将驱动项目单位投资下降和效率提升 释放千亿级核心设备投资需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