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
搜索文档
推动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结出新硕果(大使随笔)
人民日报· 2025-11-13 06:19
高层交往与战略互信 - 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中国作为正式访问的首个大国 体现双方对发展中泰关系的高度重视 [1] - 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对泰国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 中泰关系进入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 [1] - 2025年10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泰国总理阿努廷 双方同意加强发展战略对接 共同推动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 [1] 双边贸易与投资合作 - 中国已连续12年保持泰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是泰国第一大农产品和水果出口市场 [2] - 2025年前三季度中泰双边贸易额达1143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2] - 中泰铁路是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 一期项目曼谷至呵叻段正加速推进 [2] - 中国企业赴泰投资持续增长 秉持在泰为泰理念 与泰方合作共赢 [2]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合作 - 中方愿同泰方共同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尽早生效实施 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增添新动力 [3] - 在中国大力支持下 泰国成为首批金砖伙伴国之一 [3] - 中方支持泰方办好澜湄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 携手构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3] 人文交流与民间往来 - 泰国是海外春节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曼谷唐人街的欢乐春节活动连续举办多年 [2] - 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 举办中泰冰球友谊赛 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赴泰供奉 中国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首访泰国等一系列活动 [2]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 2025-11-05 06:1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思想,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课题 [2] - 该理念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揭示了世界各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倡导同球共济的精神、开放包容的胸襟、合作共赢的愿景 [2] -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主张以和平发展超越冲突对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绝对安全、以互利共赢摒弃零和博弈,为人类未来锚定明确目标 [3] - 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上升为中国外交的崇高使命 [4] - 凝聚国际社会广泛共识,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已连续八年写入联大决议,多次被纳入双多边宣言 [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任务 - 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各国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7] - 深化周边发展融合,以元首外交为引领,同周边国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已同周边17个国家确立构建命运共同体共同目标,在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形成全覆盖 [8] - 维护大国关系总体稳定,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力争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推动建设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进同新兴大国合作 [9] - 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与非洲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实施“十大伙伴行动”,与拉美国家启动“五大工程” [10] - 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四大全球倡议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依托 [11] -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五个世界”,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总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国际层面的延伸 [1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要求 -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自觉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用习近平外交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4]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坚定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全球发展的促进者,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观 [15] - 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外交工作在观念、体制、能力等方面不断革新和提升,主动塑造中国与世界关系新格局 [15] - 坚持系统观念,树立世界眼光,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进一步结合起来,坚持自信自立、开放包容、公道正义、合作共赢的方针原则 [16] -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勇于面对重大考验,坚决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增强斗争本领 [16]
推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新华社· 2025-10-28 01:08
双边关系发展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时隔11年的再次访问 [1] - 访问旨在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深化双边经贸合作、促进双方民间友好,赋予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的时代内涵 [1] - 韩国各界期待此访成为两国关系的新起点,推动双边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 [3][5] 经贸合作成果与前景 -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3280.8亿美元,增长5.6%,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6] - 韩国仁川新港码头与中国集装箱贸易量占其整体贸易量的60%以上,且码头自动化吊机全部为中国制造 [6] - 自2015年中韩自贸协定生效以来,两国经贸合作已从传统制造业拓展至高端制造、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 [8] - 韩国企业界期待访问为双方经贸合作引领方向,尤其在清洁能源、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互补领域挖掘合作潜力 [8][10] 产业与供应链合作 - 中韩产供链深度互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 [6] - “中国智造”在韩国市场受欢迎,扫地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成为双边经贸新亮点 [8] - 两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将提升两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10] 人文交流与民间友好 - 自去年11月中方对韩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以来,韩国民众赴华自由行热度持续攀升 [14] - 大熊猫作为“中韩友谊使者”在韩受到热烈欢迎,成为两国友谊的象征 [11] - 两国文化相融,人文交流是维系两国关系最深厚的纽带,为双边关系发展提供持久力量 [14][16]
特稿|推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韩国各界对习近平主席国事访问充满热切期待
新华社· 2025-10-27 22:32
访问背景与核心期待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时隔11年后的再次访问 [1] - 韩国各界期待此访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深化双边经贸合作、促进民间友好,赋予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时代内涵 [1] - 韩国国会议员尹厚德期待访问成为两国关系新起点,推动经贸、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更加活跃 [2] - 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黄载皓认为访问将展现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促进两国增进战略互信、密切双边合作 [3] 双边经贸关系现状与成果 -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3280.8亿美元,增长5.6% [5] - 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5] - 自2015年中韩自贸协定生效以来,两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5] - 仁川新港与中国的集装箱贸易量占其整体贸易量的60%以上,码头设备全部为中国制造 [4] 新兴领域合作机遇 - 经贸合作从传统制造业拓展至高端制造、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 [5] - 韩国韩中联合会会长朴胜赞指出,韩中在清洁能源、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各有所长,可挖掘更多互补领域 [5] - “中国智造”如扫地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在韩国市场大受欢迎,成为双边经贸新亮点 [5] - 韩国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炳瑞认为两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6] 企业界观点与信心 - 世界500强企业韩国希杰集团全球副总裁尹道瑄期待两国元首为经贸合作引领方向,为企业注入信心 [5] - 希杰集团相信高层交往释放的利好将为企业本地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两国经贸关系前景充满信心 [5] - 仁川新港鲜光集装箱码头总经理南相绮期待访问推动两国在港口物流、高端制造等领域合作 [4] 人文交流与民间友好 - 自去年11月中方对韩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以来,韩国民众赴华自由行热度持续攀升 [7] - 大熊猫“睿宝”和“辉宝”作为“中韩友谊使者”在韩国爱宝乐园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7] - “汉语桥”俱乐部首尔中心负责人李祯恩期待访问深化韩中民间友好与信任,为各领域合作提供助力 [7] - 西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旭渊指出韩中两国文化相融,文化共鸣为两国关系行稳致远提供持久力量 [7]
推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韩国各界对习近平主席国事访问充满热切期待
新华社· 2025-10-27 22:12
访问背景与核心意义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时隔11年后的再次访问 [1] - 韩国各界期待此访能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深化双边经贸合作、促进民间友好,赋予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的时代内涵 [1] - 访问被视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新起点,将为地区和平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2][3] 双边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 -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3280.8亿美元,增长5.6%,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5] - 中韩产供链深度互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 [5] - 自2015年中韩自贸协定生效以来,两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合作领域从传统制造业拓展至高端制造、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 [5] - 韩国仁川新港码头与中国集装箱贸易量占其整体贸易量的60%以上,且码头吊机全部为中国制造 [3][4] - 企业对两国经贸关系前景充满信心,期待高层交往为商界和企业注入信心,助力本地化发展与合作共赢 [5] 新兴领域与产业合作 - 两国在清洁能源、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各有所长,可挖掘更多互补领域开展面向未来的合作 [5] - 中国智造产品如扫地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在韩国市场大受欢迎,成为双边经贸新亮点 [5] - 双方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巨大,深化合作将提升两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6] - 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韩国及全球经济带来新机遇 [6] 人文交流与民间友好 - 自去年11月中方对韩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以来,韩国民众赴华自由行热度持续攀升,周五下班去中国成为潮流生活方式 [7] - 大熊猫睿宝和辉宝作为中韩友谊使者,其成长象征着两国友谊不断萌发新芽 [7] - 韩国游客通过游览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等地,切身感受中韩人民在历史岁月中倾力相援的情谊 [7] - 两国文化相融,民间能一同畅谈孟子、品读李白,文化共鸣为关系发展提供持久力量 [8]
特稿丨推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韩国各界对习近平主席国事访问充满热切期待
新华网· 2025-10-27 22:01
访问背景与核心期待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时隔11年后的再次访问 [1] - 韩国各界期待此访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深化双边经贸合作、促进民间友好,赋予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的时代内涵 [1] - 访问被期待成为两国关系的新起点,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更加活跃,为地区和平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2] 双边关系历史与基础 -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从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逐步提升至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 - 两国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积极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相互成就和共同发展 [2] - 习近平主席在6月通话中强调应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坚持互利共赢,推动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 [3] 经贸合作现状与成果 -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3280.8亿美元,增长5.6% [5] - 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5] - 自2015年中韩自贸协定生效以来,两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5] - 仁川新港码头与中国集装箱贸易量占其整体贸易量的60%以上,且所用吊机全部为中国制造 [3][4] 新兴领域合作潜力 - 经贸合作已从传统制造业拓展至高端制造、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 [5] - 双方在清洁能源、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各有所长,可挖掘更多互补领域开展面向未来的合作 [5] - “中国智造”如扫地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在韩国市场大受欢迎,成为双边经贸新亮点 [5] - 两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将提升两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6] 人文交流与民间友好 - 去年11月中方对韩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后,韩国民众赴华自由行热度持续攀升,“周五下班去中国”成为潮流 [7] - 大熊猫“睿宝”和“辉宝”作为“中韩友谊使者”深受韩国民众喜爱 [7] - 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得到中方保护与修缮,让韩国人民深切感受到友好情谊 [7] - 两国文化相融,民间交流是维系两国关系最深厚的纽带 [7]
深化周边合作 共建美好家园(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10-27 06:19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呈现了中国陆地边境地区通过互联互通、经贸往来、体育交流、旅游合作等多领域创新实践,深化与周边国家全方位合作,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成果 [6] 互联互通 - 中老铁路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让老挝从陆锁国迈向陆联国 [7] - 新疆亚欧国际物流园连接中亚市场,推动贸易与物流高效流转 [7] - 黑龙江上气垫船运输让游客在流冰季节也能便利往返中俄,内蒙古策克口岸设立每日国际班车通达蒙古国,中国东兴与越南芒街间跨境公交每日通行 [7] 经贸往来 - 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是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 [8] - 口岸功能升级、物流体系优化、贸易模式创新不断为跨境贸易注入新活力,和田玉、翡翠、艾德莱斯绸等传统商品跨境流通是经济互利与文化互鉴的载体 [8] 体育交流 - 2025年肃北雪域村BA球王争霸赛吸引邻国球队参与,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元宵节足球友谊赛成为中越边民年度盛事 [9] - 新疆环塔国际拉力赛成为亚洲顶级越野赛事,丹东鸭绿江马拉松吸引朝鲜选手参赛 [9] 旅游合作 - 中越德天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是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可一站式体验中越风情 [10] - 内蒙古阿尔山市凭借温泉与林海成为蒙古国游客治愈系打卡地,新疆阿克苏推出丝路文化探秘游等线路吸引中外游客 [10] 卫生健康 - 云南河口国门医院年接诊外籍患者近8000人次,为边境地区民众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13] - 新疆霍尔果斯探索跨国医疗保险衔接机制,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构建中蒙医疗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 [13] 农业合作 - 云南怒江依托中缅农技帮扶项目让脱贫经验惠及邻国,新疆哈密瓜节与乌兹别克斯坦甜瓜节跨境联动 [14] - 技术交流让吉林通化葡萄酒获得东方波尔多美誉,吉林白山打造林海参乡品牌并举办国际人参节 [14] 职业教育 - 内蒙古包头铁道职院通过3+1等模式培养铁路人才,云南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确立了立足勐腊,聚焦老挝,辐射中南半岛的教育目标 [15] - 云南河口县职业高级中学打造双语双专业模式助推中越教育交流 [15] 青少年交流 - 中缅边境国门学校让缅甸学生每日出国求学,内蒙古呼伦贝尔举办我在中国有个家跨境研学活动 [16] - 黑龙江绥芬河开展中俄学生家庭互访增进青少年友谊与信任 [16]
中国驻蒙古国使馆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8 10:59
中国经济表现 - 中国经济上半年同比增长5.3%,全年经济总量预计达到140万亿人民币,展现出强大韧性活力 [1] - 中国在科技、国防、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引领世界各国 [5] - 中国成功归功于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以及“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规划 [1] 中蒙双边关系 - 中蒙高层往来频繁热络,务实合作稳中有进,民间友好更加深厚 [4] - 蒙方愿同中国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与互利合作,中国秉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 [5] - 双方推动了一系列重要大型项目和合作计划,切实惠及两国人民 [5] 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 - “中国高新科技展”展示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翻译机、检测机器人等产品 [5] - 中国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成就获得认可,来宾亲身感受“中国智造”产品 [5]
蒙古包光伏系统改造项目在蒙古国签约
新浪财经· 2025-09-26 15:30
项目概述 - 项目名称为“利用太阳能光伏系统改造乌兰巴托蒙古包区” [1] - 项目签约仪式于25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 [1] - 项目由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 [1] 项目影响与规模 - 项目将惠及乌兰巴托市500户家庭 [1] 合作背景与理念 - 中方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 [1] - 中方借助技术和规模优势推动绿色能源转型 [1] - 中方始终坚定支持联合国工作,重视国际发展援助 [1] - 通过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为蒙古国民生福祉作出贡献 [1]
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始终不渝(望海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5 06:56
纪念活动与历史意义 - 中国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现场放飞8万羽和平鸽[1] - 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以巨大民族牺牲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1] - 历史警示人类命运休戚与共 各国需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1] 和平发展理念 -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立场始终不渝 从战火纷飞到繁荣富强体现对和平的孜孜不倦追求[1] - "和"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不懈的精神追求 在历史文献中力透纸背一字千钧[2]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建设什么样世界、如何建设世界"重大课题 全球安全倡议为消弭国际冲突提供新方向[3] -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成为破解安全难题的"金钥匙" 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引领睦邻友好合作共赢道路[3] 维和行动与国际调解 -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 也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4] - 常态保持8000人维和待命部队 与90余个国家10余个国际地区组织开展维和交流合作[4] - 2025年5月国际调解院公约在香港签署 33个国家现场签署成为创始成员国[4] - 中国维和人员在刚果金丛林、南苏丹烈日、黎巴嫩边境线等地区执行任务[4] 外交斡旋与冲突调解 - 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 在乌克兰危机中多方奔走穿梭外交[4] - 为推动巴以停火不懈努力 坚持劝和促谈弥合冲突促进合作[4] 国际认可与影响力 - 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写入联大决议及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6] - 全球安全倡议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支持 明确写入140多份中外双多边文件[6] - "文明对话国际日"成为中国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多国欢庆的重要日子[6] 民间交流与人文关怀 -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安哥拉接生 当地妇女为新生儿取名"安德烈·和平"[6] - 南苏丹西加扎勒河州瓦乌地区派出所以中国维和警察孙东兴名字命名[6] - 被中国维和军医救治的叙利亚难民通过诗歌表达感激之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