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伟达显卡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政策失灵?K型经济下,2026年降息能否救美国?
搜狐财经· 2025-11-25 18:56
还记得2025年秋天那场美联储的发布会吗?鲍威尔站在聚光灯下,终于坦承美国经济正走在一条"K型"轨道上——这消息一出,华尔街的精英们差点把咖啡 喷到显示屏上!这不就像追了整季的推理剧,大结局竟然和观众猜的一模一样?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扒一扒美国那场让人瞠目结舌的财富分裂大戏!谁能想到,那个被捧上神坛的美联储,居然成了拉开贫富鸿沟的"隐形推手"? 那"K型经济"到底是个啥?说白了,就是有钱人坐着火箭往上冲,普通人却像踩着滑梯往下溜。你想象一下:一边是富豪们把买游艇当买菜,私人飞机多到 得排队保养;另一边却是工薪家庭在超市里对比价格,连买个甜筒都得从进口品牌换成便利店平替。 最讽刺的是,美联储的利率大招在这个时代彻底哑火!顶层1%的富豪手握全国三分之一财富,加息对他们来说就像被蚊子叮了一口——人家靠资产利得赚 钱,又不是靠死工资。可普通家庭呢?车贷、学贷、信用卡利率全线飘红,每分钱都要精打细算。 现在鲍威尔简直站在悬崖边跳踢踏舞!降息怕通胀反弹,不降又怕违约海啸来袭。要我说,2026年很可能会看到扭扭捏捏的试探性降息,但这就像给发烧病 人贴退烧贴——根本治不了病根。 试着想象降息后的画面:普通百姓刚能喘过气,信用 ...
黄金美股罕见同步下跌:万亿美元凭空蒸发,到底谁在抽干华尔街?
搜狐财经· 2025-11-25 18:17
于是,那个老掉牙的、名叫《AI泡沫破裂》的睡前鬼故事,就又被翻出来了。 11月的华尔街,有点不对劲。 按理说,中美那边最大的靴子落地了,贸易协议签了,悬在头顶大半年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收回去了。 按照剧本,这时候市场应该以此为借口,奏乐起舞才对。 但现实却是,盘面之上,一片肃杀,阴云密布。 很多人还在盯着K线图发呆,看着英伟达从五万亿市值的高点一路滑滑梯,半个月跌没了10%。 纳指和标普500这两大定海神针,本来这一波"七连阳"走得好好的,结果硬生生被拽了下来,原来的上涨通道直接破位,变成了现在的震荡磨底。 如果是之前的关税黑天鹅,跌一下还能理解,那次也就是碰了碰下沿就弹回去了。但这次不一样,这次的阴跌,透着一股让人心里发毛的"持续性"。 大家都在传"那个男人"回来了。 对,就是电影《大空头》的原型Michael Burry。 这哥们时隔两年突然在X上冒泡,发帖警告AI泡沫。 紧接着,他的Scion基金就被扒出来重仓做空英伟达和Palantir。虽然那个所谓的"重仓"后来被证实有点水分,但架不住市场本身就心虚啊,这一下直接把恐 慌情绪拉满。 更诡异的是,业绩好的也不行了。英伟达三季报指引明明很硬,营收同比+56% ...
“英伟达显卡就是一坨*”!博主6000字檄文怒批:烧接口、缺单元、驱动变砖还威胁媒体
量子位· 2025-07-07 12:02
英伟达产品质量问题 - 5090显卡出现烧接口故障,与4090同款12VHPWR接口存在设计缺陷[10][11][13][14] - 50系显卡存在ROP单元缺失问题,5090/5070 Ti等型号实际ROP数量比标称少8个(4.54%),导致《艾尔登法环》4K性能下降5.6%-8.4%[16][18][22][23] - 驱动程序问题导致50系显卡更新后"变砖",涉及5090/5080等多型号,初期无降级解决方案[26][27][28] 销售策略争议 - 50系显卡库存严重不足,零售商5090首发库存仅个位数,5080仅数百张[29] - 二级市场价格暴涨,华硕5090建议零售价1999美元,实际售价达5100美元(溢价155%)[32] - 40系显卡定价过高,4070起售价800美元较建议零售价599美元溢价33%[33] - 存在捆绑销售现象,强制搭配电源/外设等滞销商品[34] 技术垄断与舆论控制 - 通过CUDA、DLSS等专有技术构建护城河,消费级GPU市占率超90%[36][48] - 施压评测机构,2020年禁止Hardware Unboxed获取评测样品,2025年要求Gamers Nexus修改评测标准[38][39][40] - 5060显卡发布时仅向选定媒体提供预览信息,未开放独立评测,疑似掩盖8GB显存不足缺陷[44][45][46] 市场地位与行业影响 - 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占比从2019年25%升至2024年78%,消费级GPU占比从53%降至17%[34][35] - 行业观点分化:部分认为高端GPU已成奢侈品,部分认可其技术领先地位将持续[5][6] - 博主指控公司破坏向下兼容性,通过技术锁定巩固垄断[8][36]
美元霸权科技碾压消费狂潮!美国GDP为何独领风骚?
搜狐财经· 2025-06-25 07:02
美元霸权 - 美联储2024年加息至5.5%导致全球2.1万亿美元热钱流入美国银行[3] - 全球贸易80%以美元结算,油价定价权由华尔街掌控[3] - 日元贬值30%使日本GDP缩水至4.1万亿美元,低于韩国人均水平[3] - 美国国债利息支出达8793亿美元,超过德国全年军费[3] 科技垄断 - 纳斯达克七巨头市值年增长54%,规模相当于三个日本股市[5] - 《芯片法案》投入2800亿美元,推动美国芯片产能三年翻倍[5] - 苹果市值达3万亿美元,超过俄罗斯全年GDP[5] - 美国通过技术转移要求获取韩国电池厂110亿美元投资及核心技术[9] 消费驱动 - 美国个人消费占GDP70%,2023年Q4消费额达3.3万亿美元[7] - 信用卡债务突破1.3万亿美元,房价五年上涨50%催生财富效应[7] - 疫情三年发放5万亿美元现金补贴,4000万人依赖食品券[7] 产业政策 - 美国财政部赤字支出1.7万亿美元,其中527亿用于芯片厂补贴[9] - 《通胀削减法案》强制要求新能源产业使用美国零部件[9] - 德国车企为获取美国补贴被迫关闭中国沈阳工厂[10] 经济数据异常 - 美国工业用电量下降3.5%但GDP增长2.9%,数据背离明显[12] - 硅谷裁员10万人期间失业率仍创历史新低[12] - 国债规模达36万亿美元,利息占财政支出14%(日均24亿美元)[12]
​晚点财经丨英伟达股价下跌,因为业绩预期超得不够多;华为半年收入增长千亿元,增量从哪来;中公教育盈利,考公培训收入占比再次过半
晚点LatePost· 2024-08-29 22:30
英伟达业绩与股价波动 - 公司最新季度业绩全面超预期,营收同比增长122%,净利润增长168% [3][4] - 投资者因业绩未达"完美"预期及管理层回应平淡,股价盘后大跌近7%,市值蒸发超2000亿美元 [4][12] - 市场关注新品Blackwell芯片延期及客户资本回报率问题,芯片生产问题已解决,预计四季度发货 [7][8] 华为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至4175亿元,增量达1066亿元 [12] - 手机业务是主要增长引擎,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55.2%,均价提升约100美元至600美元 [13][14] - 车BU业务收入达104亿元,同比增长94亿元,AI处理器业务因美国芯片限制快速成长 [15] 中公教育业务结构调整 - 净利润同比增长41%至1.16亿元,公务员培训收入增长18%至7.3亿元,占比超50% [15][16] - 公司大幅缩减规模,线下分支机构从1669家减至720家,员工从4.5万人减至9515人 [20]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收入持续下滑,但政策性岗位需求增长推动核心业务回升 [19] 奈雪经营策略调整 - 直营店经营利润率从20%降至7.8%,上海门店利润率仅1.4%,净亏损4.37亿元 [20] - 奶茶和烘焙收入分别下滑5.8%和3.5%,加盟模式未能抵消直营下滑 [20] - 公司将转向谨慎扩张策略,计划通过价格战提升收入,已推出9.9元早餐套餐 [20] TikTok算法责任判决 - 美国法院判定平台需对算法推荐的"昏厥挑战"内容担责,推翻此前230条款豁免 [21] - 判决认为算法推荐属于公司自主言论,不受法律保护,案件将发回重审 [21] - 此判例可能改变社交媒体平台对算法内容的责任认定标准 [21] 行业快讯 - 赣锋锂业上半年净亏损7.6亿元,受锂价暴跌影响(碳酸锂从50万元/吨跌至8万元/吨) [23] - 蒙牛伊利收入分别下滑12.6%和10%,原奶供给过剩但伊利通过成本管控实现利润增长 [24] - 上汽通用上半年亏损22亿元,销量加速下滑拖累集团整体业绩 [26] - 呷哺呷哺亏损2.7亿元超去年全年,翻台率降至2.3次/天,湊湊降至1.6次/天 [28][29] - OpenAI正洽谈估值超1000亿美元的新融资,Thrive Capital领投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