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虾干
icon
搜索文档
南农晨读丨南雄收稻啦!
南方农村报· 2025-10-27 08:32
公共卫生事件 - 广东省在过去一周新增报告868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 无重症和死亡个案报告 [5] - 新增个案分布广泛 其中江门市199例 佛山市130例 广州市124例 深圳市102例 为主要报告地区 [6] 特色农业与食品产业 - 第二届潮州美食文化周暨2025潮州橄榄文化周湾区展销活动启动 活动持续5天 [13] - 潮州市橄醇食品有限公司新品橄榄果醋热卖 无糖特浓橄榄汁深受香港顾客喜爱 半天售出几百瓶 营业额达3000多元 [18][19][20] - 潮州市潮安区洲园种养专业合作社参展产品以干贝 鱿鱼 虾干等煲汤煮粥产品为主 生意繁忙 [14][15] 乡村旅游与区域品牌建设 - 龙川县四都镇推出特色IP“水嘟嘟” 在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际举办见面会 提升地方品牌形象 [24][25][32] - 湛江作为华南主要渔业产区 水产养殖面积达116.2万亩 占全省16% 正全力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39][40] - 湛江海鲜凭借特色城市和地道美食成为国内旅游新选择 尤其在“十一”假期期间扮演游客餐桌主角 [37][38] 农业产业挑战与转型 - 广东生猪产业面临“量增价跌”困境 供大于求导致养殖利润持续走低 [44] - 产业存在“一产大 二产弱 三产滞后”的结构性矛盾 消费变革倒逼产业升级 [44][45][46] - 预制菜行业年增速超20% 宵夜经济崛起 零食化消费盛行 传统猪肉产品在消费变革中面临挑战 [46][47]
持续5天!第二届潮州美食文化周暨2025潮州橄榄文化周湾区展销活动启动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22:31
活动概况 - 第二届潮州美食文化周暨2025潮州橄榄文化周湾区展销活动于10月25日在深圳市罗湖区莲塘口岸兰亭国际前广场启动 [8][9][16] - 展期持续5天 旨在推动潮州特色产品“出山入湾” 助力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18][19] - 活动由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潮州指挥部等单位指导 潮安区文祠镇人民政府承办 [15][17][18] 参展规模与产品 - 近40家潮州农文旅企业(合作社)参展 精选优质农特产品、特色美食及非遗产品百余种 [10][11] - 现场设“茶叙展区”、“糖果小镇”、“榄味天下”、“潮丸非遗”四大特色板块 [41][42] - 展销产品包括潮州橄榄系列、凤凰单丛茶、牛肉丸、手拉壶等 [50][51][53] 现场销售表现 - 潮州市橄醇食品有限公司的无糖特浓橄榄汁深受香港顾客喜爱 半天售出几百瓶 营业额达3000多元 [4][5] - 该公司参展负责人对傍晚返港高峰期的销售预期乐观 期待营业额超过去年 [5][6] - 潮安区洲园种养专业合作社备货干贝、鱿鱼、虾干等煲汤煮粥产品 均为往年深港市民购买较多的品类 [2] - 参展商反馈生意繁忙 从早上开始持续忙碌无暇休息 [3] 战略意义与区位优势 - 活动是深潮协作的深化 罗湖区作为深圳“双名城”行政区和深港交流“桥头堡” 为潮安搭建湾区展示舞台 [27][28][35] - 莲塘口岸是链接香港与内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深港通道 罗湖区是香港人来深圳居住、消费、投资的首选地 [21][22][27] - 潮州橄榄文化周自2022年启动 已成为传承潮汕特色美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产业展示、文化体验、产销对接于一体的平台 [39][40] 活动体验与推广 - 主办方组织潮汕英歌舞演出 设企业推介区、创意打卡装置 为湾区消费者创造沉浸式体验潮州美食的氛围 [54][55] - 活动力求打造成面向湾区了解潮州产品的一扇窗 [56]
鹏城刮起“汕尾风”,展团实现销量口碑双丰收
南方农村报· 2025-10-23 17:03
展会整体表现 - 2025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于10月22-2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汕尾展团近50家企业参展,实现销量与口碑双丰收 [3][4][5] - 展会热度持续攀升,汕尾展团场馆内始终热闹非凡,次日人气比首日更盛 [4][25] 企业销售业绩 - 汕尾市桂竹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丸管家”系列产品在开展当天售出牛肉丸、鱼丸共300斤,销售额近万元,次日一早即补货4箱 [9][13][14] - 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带来的海产货品在首日全部售罄,次日迎来补货潮 [17][18] - 陆丰市合瀛海产品有限公司的虾干产品备受青睐,负责人预计食博会3天销量可达20箱 [29][31] - 汕尾市丰隆米业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结合,首日售出丝苗米近百袋,展会期间拉来的一车米全部售完 [49][51][52] - 汕尾市珩品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宝楼姜醋蛋销售火爆,工作人员因持续劳作手心起泡 [21][22][23] - 汕尾市鼎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柠檬油柑汁大放异彩,整个冰柜的存货售完 [33][34]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汕尾雅泰隆食品有限公司的黑松露烧卖品鉴会吸引大量观众排队试吃 [26][27] - 陆丰市聚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增紫薯粉签等新品,并通过扫码进群送礼物活动在首日积累数百粉丝 [40][43][45][47] - 汕尾市丰隆米业有限公司在展会设立直播间,通过优惠活动带动销量,并推出1kg便携装丝苗米以适应展会销售场景 [49][50][51] - 陆河县果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擂茶的现场表演与制作,制作的擂茶往往不到半小时就被抢空 [57][58][59] 渠道合作与产业协作 - 汕尾市桂竹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对接采购商,此前渠道多为工会、食堂和商超,展会上对接了多家深圳酒店,合作洽谈至凌晨 [14][15] - 汕尾市鼎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油柑汁获得深圳采购商认可,被认为口感和健康度适合深圳上班族,市场前景广阔 [35][36] - 汕尾展团通过推介会、品鉴会、产销对接会等形式搭建合作桥梁,旨在让汕尾农产品进入大湾区主流渠道 [62][63][64]
汕尾展团携山海珍馐登陆深圳,食博会首日迎“开门红”
南方都市报· 2025-10-23 13:08
展会概况 - 2025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于10月22日开幕,汕尾展团携近50家企业参展 [1] - 展团活动将持续至10月24日,期间将举办茶叶品鉴、甘薯推介、农产品供需对接会等系列活动 [7] 参展产品表现 - 海产品表现突出,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展位的海鲡鱼丸等产品在开幕当日即售罄,并吸引十余位采购商表达合作意向 [3] - 新鲜生猛的石斑鱼、海胆等活鱼活虾产品为首次参展,直观展示养殖成果,紫海胆来自捷胜海域,秋季肉质肥美 [5] - 陆丰市聚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榴莲蜜薯等甘薯产品通过试吃展示获得采购商认可,品质稳定且加工产品有特色 [5] - 陆河青梅与油柑产业表现亮眼,陆河县果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六家饮品企业合作意向,青梅受茶饮企业欢迎,油柑白兰地也受关注 [7] 品牌与文化推广 - 通过甘薯制品试吃、盆栽展示等活动让“汕尾甘薯”区域公共品牌深入人心 [5] - 举办“茶韵山海·匠心传承”莲花山特色茶艺演出及非遗汕尾渔歌表演,展示地方文化 [7] - 设置客家擂茶制作体验活动,因宾客热情高涨已临时增加场次 [5] - 参展目标为帮助汕尾产品进入大湾区主流销售渠道,打响“汕农领鲜”区域公用品牌 [7] 商务对接成果 - 设置一对一洽谈区实现精准对接,圳品真好平台已与汕尾甘薯、海产品、茶叶等多品类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计划前往生产基地深入考察 [7] - 汕尾展区在首日实现“开门红”,成为全场“顶流”,吸引众多消费者和采购商 [1]
那一抹深海蓝,是汕尾的至鲜本味 | 汕尾“食”色①
南方农村报· 2025-10-17 19:30
行业与公司活动 - 汕尾展团将亮相2025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 [2][3] - 活动时间为10月22-24日,地点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1号馆T9B12 [30][31] 区域资源禀赋 - 汕尾拥有455公里海岸线与2.39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 [13] - 作为粤东重要渔场,水产品资源多达14类、107科、860多种 [13][14] 核心产品与特色 - “汕尾三鲜”包括海鲡鱼、海胆、晨洲蚝,各具特色 [15] - 海鲡鱼肉质雪白细腻适合清蒸,海胆色泽金黄可生食或制作炒饭,晨洲蚝个头饱满肥嫩可炭烤或清蒸 [16][17][18] 产品加工与产业链 - 汕尾擅长将海鲜加工成鱼丸、虾丸等产品,保留鲜美并赋予新生命力 [20][21] - 街头巷尾常见晾晒的鱼干、虾干,形成海滨城市特有的产业气息 [22][23]
麻章特色好物亮相广州博览会,白云・麻章协作助推“湛品入湾”
南方农村报· 2025-08-24 17:32
活动概况 - 第33届广州博览会于8月22日开幕,湛江市麻章区组织14家本土企业及三大重点产业园区参展,通过产品展示和园区推介展现产业实力与特色魅力[1][2][3] - 白云区派驻麻章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组全程协调推动,深化两地协作,为麻章对接大湾区资源和拓展发展空间搭建桥梁[4][5] 产业园区展示 - 西城片区总占地面积52.32平方公里,储备土地约1800亩,定位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创新发展示范区,重点打造多式联运物流港、站东现代服务城、站西先进制造园和乡村振兴示范四大功能板块,已落户深国际物流港湛江园、湛江国际水产城等项目[14][15][16][17][18][19][20][21][22][23] - 麻章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包括三佰洋工业园和太和工业园,规划总面积约6770亩,现有规上企业43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超亿元企业9家),形成装备制造、零部件加工、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2019年获批省级产业园集聚地,2020年被评为全省沿海经济带制造业发展优秀区[24][25][26][27] - 森工产业园区首期规划面积19500亩,建成区面积约4200亩,现有规上企业5家,其中湛江晨鸣和湛江冠豪为高新技术企业,园区总产值超百亿元,主导产业为绿色造纸、印刷包装、硅基新材料和装备制造[28][29][30][31] 特色产品展示 - 农业领域展示20余款特色产品,包括湛江市食神食品有限公司的凤爪、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的金鲳鱼及对虾制品、广东鸿鑫水产有限公司的罐装蟹肉、广东泰联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的虾仁与虾滑等海鲜产品,通过专属冷柜保持新鲜品质[48][49][50][51] - 文旅手信包括世乔村经济联合社的金牛岛鱼干、虾干、红树林蜂蜜,广东湛盛食品有限公司的腊肠、花生油,广东金辉煌食品有限公司的腊肉、月饼,广东阿婆食品有限公司的金钩王月饼系列、鸡仔饼系列,以及广东味大师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湖光叶搭饼,展现麻章传统饮食文化和生态优势[55][56][57][58][59] - 工业制造展示包括湛江嘉力手套制品有限公司的橡胶手套和广东半岛集团有限公司的水产机械装备,体现麻章制造业的精细水准和技术积累[61][62][63] 协作与未来发展 - 白云区派驻麻章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组以双向赋能为核心,推动麻章通过广博会平台推介产业和产品,而非仅销售产品[66][67][69][70] - 麻章区将深化湾区市场+麻章产品的协作模式,依托湛江麻章・湾区飞地(广州白云)等平台,持续推介产业园区和产品,吸引大湾区企业投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协作动能[75][76][77]
深圳驻海丰大湖镇帮扶队构建“工作队协调、组团单位协同、镇村联动”高效工作格局
南方农村报· 2025-08-22 12:50
帮扶工作格局构建 - 工作队由深圳市妇联、深圳海关、国信证券共同组建,依托组团单位优势形成高效帮扶工作格局 [1] - 各组团单位通过捐资捐物及链接社会资源,累计捐赠折合现金超700万元 [1] 资源精准对接与民生改善 - 工作组通过紧密沟通实现资源与需求高效匹配,靶向解决发展痛点 [3] - 组团单位深度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美生态建设,显著提升乡村生态质量 [3] - 加大对水利设施、乡村亮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改善基础硬件与民生发展水平 [3] 特色产业培育与消费帮扶 - 结合沿海区位与生态资源引进特色产业项目,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5] - 通过"以购代捐"模式累计采购当地农副产品超120万元 [5] - 在2024年大湖柚子节中采购蜜柚3637份,推动"黄金蜜柚"品牌建设 [5]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在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升级、绿美生态建设等领域持续发力 [7] - 进一步发挥组团帮扶优势,创新帮扶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7]
农产品遇上T台秀!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奏出“国际范儿”
南方农村报· 2025-05-29 15:34
文化活动与农产品推广 - 2025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启动仪式上展示了连南民族歌舞团和汕尾渔歌队的《山·海·硕果》T台秀表演 [2] - 广东三宝(陈皮、化橘红、春砂仁)作为药食同源的岭南瑰宝在活动中亮相 [11][12][13] - 广东荔枝集中上市季成为活动宣传重点,活动喊出"广东喊全国人民吃荔枝啦"的口号 [15][16] 农产品与非遗文化结合 - 神湾菠萝与广东香蕉组合成岭南"甜蜜CP",突出夏季水果特色 [19][20][21] - 瑶山云雾茶与黄圃腊味结合,展现"茶香伴腊香"的独特风味 [23][24][26] - 汕头卤狮头鹅、开平马岗烧鹅、清远白切鸡组成广东"肉食三巨头",推广岭南肉类美食 [29][30][31] 海洋文化与海产品展示 - 汕尾渔歌队通过渔网与船桨表演展现疍家文化,传递海洋传奇 [34][35] - 海虾、生蚝、螃蟹等海产品以"虾兵蟹将"形式登场,强调其鲜活特性 [37][38][39] - 鱿鱼干、勿鱼干、虾干等日晒海产品作为"海洋蛋白"展示 [42][43][44] 非遗技艺与地方特色 - 汕尾擂茶通过非遗技艺展示山海情怀与人问至味 [46][47][48] - 中山脆肉鯇作为打边炉食材突出其"久煮不烂,越涮越脆"的特点 [50][51][52] - 汕尾非遗麒麟舞压轴表演,展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54][55]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丨数商兴农科技小院织密全国科技小院协作网 优质农产品如何在田野“种得好”、在电商“卖得俏”?
央广网· 2025-04-29 10:20
科技小院发展现状 - 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1] - 2024年、2025年科技小院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1] - 科技小院间互通共享不足,与产业、市场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规模化应用难 [1] 数商兴农科技小院创新模式 - 全国首个聚焦"数字商业+新农人培养"的科技小院在云南大理古生村揭牌 [1] - 由高校、政府和电商平台联合建设,旨在织密全国科技小院协作网 [1] - 通过协作网"打捞"全国1800余个科技小院的优质农产品,进行统筹和产销对接 [1] 电商平台与科技小院协作 - 通过协作网严选优质农产品,如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的冷笋和广西北海海岸带生态农业科技小院的虾干在电商平台直播间迅速售罄 [2] - 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透露,数商兴农科技小院近期上线了100余个SKU,覆盖全国20余个科技小院的优质农产品 [4] - 电商平台直接采购科技小院产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消费者能以合理价格购买高品质农产品 [4] 科技小院对农业生产的提升 - 古生村科技小院在南庄推广鲜食玉米种植技术,单根重量从300-400克提升至500克以上,价格从几毛钱提升至近5元 [10] - 科技小院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水平,减少肥料和农药用量,同时解决销售问题 [7] - 通过市场刺激农户采用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实现环境友好和经济效益双赢 [7] 未来农业模式展望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提出未来农业模式:80%土地用于粮食生产,20%土地用于高品质农产品 [11] - 科技小院通过"产学研用商"结合,推动绿色种植和精准产销对接 [11] - 优质农产品形成良性供需循环,满足消费者对特色和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