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服
icon
搜索文档
报 喜 鸟: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6 00:24
公司概况 - 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营业务为品牌服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浙江温州永嘉、上海松江、安徽合肥建立了三大生产基地 [8] - 公司实施"一主一副、一纵一横"的发展战略,坚持多品牌化发展,目前自有或代理的品牌包含报喜鸟、HAZZYS、宝鸟、WOOLRICH、所罗、Camicissima等 [8] - 公司股票简称报喜鸟,股票代码00215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1亿元,同比下降3.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亿元,同比下降42.66% [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464.98万元,同比下降31.92%;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股,同比下降41.67% [6] - 总资产65.9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4.9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85% [6] 行业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7426亿元,同比增长3.1% [7] - 全国网上零售额7.43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仅增长1.4% [7] - 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1439.78亿美元,同比增长0.76%,其中服装累计出口额734.59亿美元,同比下降0.2% [7] 品牌表现 - 报喜鸟品牌上半年收入6.99亿元,同比下降9.60%,聚焦西服核心品类,升级年轻系列与运动西服 [18][24] - HAZZYS品牌上半年收入9.32亿元,同比增长8.37%,持续深化"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运营力"建设 [19][24] - 乐飞叶品牌上半年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20.48%,聚焦时尚年轻化创新 [21][24] - 宝鸟品牌上半年收入3.93亿元,同比下降22.53%,职业服市场竞争内卷加剧 [19][24] 渠道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拥有1809家线下门店,其中直营店837家,加盟店972家 [23] - 线上渠道已建立电商+新零售+直播多平台矩阵,包括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第三方平台 [11][23] - 报告期内新开门店73家,关闭门店79家,进一步优化网点结构 [23][30] 研发与生产 -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授权研发模式,以商品企划为主导,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手段捕捉流行趋势 [9] - 目前采用自制、外协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西服、衬衫以自制生产为主,其他品类主要采用委外加工 [10] - 建立了报喜鸟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系统,实现"个性化缝制不降低品质、单件流不降低效率" [10][26]
中国西服行业专业化发展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8-09 08:07
中国西服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从规模扩张向品类重构转型,技术创新引领全球化发展 [1] - 1980年代本土品牌快速扩张,2020年后进入需求驱动的买方市场 [1] - 未来人工智能、可持续材料等技术将推动行业持续创新 [1] 行业演进与品牌创新 - 头部品牌持续引领创新,从模仿走向原创 [3][4] - 1980年代解决欧美版型问题,2000年代推动个性化定制 [3] - 2010年代开创场景化西服,2020年重塑功能边界 [3][4] 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主导+结构增量突围阶段 [6] - 高端市场、个性化定制、细分场景增长亮眼 [6] - 休闲西服年增速15%,预计2030年市场份额达40% [11] 需求侧变化 - 消费者关注焦点转向品质体验,超半数追求个性化表达 [9] - 穿着场景多元化,从职场延伸至商务宴会、休闲度假等 [11] - 年轻消费者更倾向定制服务,中年消费者注重专业度 [21] 供给侧变革 - 智能制造技术驱动柔性化生产,定制周期缩短至72小时 [14] - 面料利用率提升15%,自动化流转达50% [14] - 数据驱动精准匹配,重塑行业供给能力 [14] 行业发展趋势 - 从规模竞争向专业化竞争转变 [16] - 82%消费者认为品牌专业化程度影响购买决策 [16] - 报喜鸟凭借专业积淀确立领导地位 [16] 产品创新与场景适配 - 西服需求呈现全生命周期演进 [18][19] - 新职场人注重多场景适配,婚庆礼服强调仪式感 [19] - 商务休闲场景追求轻便抗皱,商务正式场景注重高端面料 [19] 行业标准与选购指南 - 报喜鸟公布六维行业标准,推动市场规范化 [43] - 版型设计细分为修身、标准、舒适和微廓形四个等级 [50][51] - 里衬工艺分为手工全毛衬、半手工全毛衬、半毛衬和粘合衬 [55] 可持续发展实践 - 标杆企业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年减排7580吨二氧化碳 [69][71] - 48%消费者期待环保面料应用 [71] - 联合供应商开发兼具功能性与环保性的面料 [71] 传统文化赋能 - 融合立领、盘扣等传统元素与现代剪裁工艺 [72] - 突破符号贴补,构建情感价值认同 [72] - 推动行业进入文化价值竞争新阶段 [72] 行业未来展望 - 加强行业开放协作,凝聚战略共识 [78] - 建立创新供给与品质需求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78] - 实现从规模制造向设计创造的历史性跨越 [78]
“厂二代”观察:中国工厂接班潮
虎嗅APP· 2025-07-25 21:31
中美关税与外贸行业 -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华累计加征125%关税,叠加芬太尼关税20%,总税率达145% [3] - 5月12日中美联合下调115%加征关税,但中国制造仍面临不确定性 [3] - 外贸公司因关税战导致订单停滞,部分企业员工一个月无工可做 [5][6] 中国制造业代际交接 - 90后“厂二代”接班潮兴起,反映中国制造业的代际传承与转型压力 [6] - 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全球仅5%家族企业能传到第四代 [15] - 70后厂二代通过海外历练和投资新能源企业逐步接班,部分企业初现百年企业潜力 [15][16] 不同代际厂二代的接班案例 70后厂二代 - 夏总企业由国企改制而来,通过迪拜开店实现单日十万美元流水,后因叙利亚战争收缩业务 [15][16] - 王总财务出身,通过培训学习技术和管理,在金融危机和关税战中稳定企业 [18] 80后厂二代 - 姜石三次拒绝接班,偏好互联网行业,其父工厂最终转型贸易并在东南亚设厂 [20][21][22] - 姜石认为父亲“求稳”性格和精力分散限制了企业上市规模 [20] 90后厂二代 - Eric接班乳品厂前创业三次失败,包括希腊酸奶和咖啡馆项目 [27] - 通过社交媒体打造“厂二代”人设,填补超市自有品牌代工需求,推动柔性供应链转型 [29][30] - 其父企业从代工转向全产业链,覆盖饲料、牧场、加工厂等,年产值曾占金华工业GDP四分之一 [30][33] 行业转型与挑战 - 外贸工厂面临关税压力,部分企业转向东南亚设厂或转型贸易 [22][23] - 消费个性化趋势倒逼工厂升级柔性供应链,传统代工模式受挑战 [30] - 乳品行业毛利低,依赖规模效应,部分企业通过文旅融合探索新增长点 [27][30]
“厂二代”观察:中国工厂接班潮
虎嗅· 2025-07-25 18:43
中美关税动态 -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华累计加征125%关税,叠加芬太尼关税20%,总税率达145% [1] - 5月12日双方在日内瓦谈判达成阶段性协议,中美联合下调115%加征关税 [1] - 中国制造业在新一轮关税战中面临不确定性 [1] 外贸行业现状 - 外贸公司因中美关税战导致订单暂停,业务陷入停滞状态 [3] - 部分外贸企业采取观望态度,等待局势明朗化 [3] - 传统外贸工厂面临转型压力,部分企业尝试建立自主品牌 [3] 制造业代际交接 - 中国制造业正经历代际交接潮,90后"厂二代"开始接班 [4] - 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约3.7年,仅5%家族企业能传到第四代 [17] - 部分企业已进入培养第三代接班人的阶段 [17] 70后厂二代案例 - 服装企业通过迪拜开店拓展中东市场,高峰期日流水达十万美元 [14][15] - 烘焙设备企业通过持续学习应对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时转型ERP系统 [17] - 70后接班特点:稳扎稳打,注重企业传承与延续 [17] 80后接班挑战 - 布料工厂继承人三度拒绝接班,最终企业转型为贸易公司 [20][25] - 接班过程中面临销售经验不足、管理能力欠缺等问题 [23] - 传统制造业对年轻一代吸引力下降,互联网行业更具诱惑力 [24] 90后创新接班 - 乳制品企业通过社交媒体营销打开新市场,承接超市自有品牌订单 [33] - 年轻接班人尝试希腊酸奶、咖啡馆、旅游牧场等创新项目但多数失败 [30] - 成功实现柔性供应链转型,应对个性化定制趋势 [33] 制造业转型趋势 - 传统代工模式面临挑战,品牌建设成为关键 [17] - 现代商贸业和金融服务业正在重塑制造业格局 [33] - 自动化程度提高,但人工环节仍不可或缺 [38]
42亿出售金融资产,雅戈尔李如成还剩多少资产?
搜狐财经· 2025-06-30 14:22
金融资产处置 - 雅戈尔在一年内累计出售金融资产成交金额达42亿元,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10.13% [2] - 出售的金融资产包括中信股份、中信银行、博迁新材、上美股份等,这些资产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2] - 截至2024年末,雅戈尔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仍高达113.88亿元,其中股票资产88.29亿元,仅中信股份的10亿股股票就价值85.28亿元 [4] - 雅戈尔持有的博迁新材、上美股份账面价值分别为1.51亿元、1.50亿元 [5] 战略转型背景 - 公司自2019年起就强调"回归主业",2023年底正式宣布聚焦时尚领域,并将公司名称由雅戈尔集团变更为雅戈尔时尚 [2] - 2024年公司做出全面退出房地产、加速出清财务性投资的决策,将资源向时尚主业集中 [6] - 房地产业务利润率从2015年的30%降至2023年的不足5%,2024年正式终止地产业务,剩余土地储备24.77万平方米 [7] - 公司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从2021年的72亿元降至2024年的27.67亿元,其中时尚板块净利润占比不足20% [7] 投资业务历史 - 投资曾占公司利润的80%,2024年投资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22.09亿元 [3] - 1999年出资3.2亿元参与发起设立中信证券,2007年套现约16.51亿元 [3] - 1997年投资宁波银行,陆续套现超百亿,目前仍持有6.6亿股,市值超180亿元 [4] - 2015年战略入股港股中信股份,总计投入近170亿元,获得其4.999%股份 [4] 时尚主业布局 - 构建差异化品牌矩阵:主品牌YOUNGOR聚焦商务人群,UNDEFEATED、MAYOR等子品牌深耕细分赛道 [9] - 推进"品牌向上"战略,深化"一个馆链接一座城"策略,将时尚体验馆升级为商务会馆 [10] - 2024年与法国高端手工皮鞋品牌CORTHAY合作开设3家独立门店,12月以74亿元接盘银泰百货 [10] - 2025年1月斥资15.3亿元收购法国高端儿童时尚品牌Bonpoint,进军童装领域 [10] 时尚业务表现 - 2024年主品牌YOUNGOR营业收入51.87亿元,占比90.46%,同比下滑11.14% [10] - 衬衫、西服、裤子销量分别同比下降14.69%、18.27%、9.42%,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6.67%、16.86%、7.25% [10] - 面临来自本土新兴时尚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双重挑战,在品牌影响力、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等方面存在压力 [11]
曾经的“股神”雅戈尔,套现41.75亿元!大笔抛售金融资产,面对“中年危机”?
新浪财经· 2025-06-25 20:03
战略转型与金融资产处置 - 公司近一年累计出售中信股份、中信银行等金融资产,成交金额达41.75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10.13%,旨在聚焦时尚主业并逐步退出财务性投资 [1] - 金融资产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处置仅分红收入影响当期损益 [1][7] - 2024年投资业务净利润22.09亿元(占公司总利润80%),时尚主业净利润4.31亿元(同比下降43.9%) [5] 投资历史与收益 - 公司历史上对宁波银行和中信证券的投资回报显著:1997年以1.01元/股成本投资宁波银行1.82亿元,2022年市值达2700亿元;1999年投资中信证券3.20亿元获9.61%股份 [2] - 2015年豪掷119.86亿港元认购中信股份8.59亿股,总投资成本达170.62亿元 [2] - 累计投资获利或超500亿元,例如2007年出售中信证券股份实现收益16.51亿元,2009年减持多只股票获益18.6亿元 [3] 2024年证券投资明细 - 中信股份期初账面价值706.836亿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34.33亿元;中信银行出售金额19.27亿元 [4] - 博迁新材期初账面价值20.304亿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11.32亿元,出售金额5.301亿元 [4] - 上美股份出售金额16.415亿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6.599亿元 [4] 时尚主业表现与挑战 - 2024年时尚板块营收67.99亿元(同比下降6.94%),净利润4.31亿元(同比下降43.9%) [9] - 主品牌YOUNGOR营收51.87亿元(同比下滑11.14%),衬衫、西服、裤子销量分别下滑14.69%、18.27%、9.42% [10] - 子品牌UNDEFEATED等合计营收5.47亿元(同比增长29.91%),合资品牌HELLY HANSEN销售增速达116% [12][13] 地产业务收缩与转型 - 2024年地产业务无新推项目,预售收入30.31亿元(同比下降69.03%),存货计提跌价准备3.76亿元 [15] - 期末土地储备24.77万平方米,拟开发计容建筑面积48.99万平方米 [15] - 2024年地产板块营收74.71亿元(同比增长16.20%),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73.23%) [16] 新收购与资金压力 - 公司收购银泰百货100%股权(交易额约74亿元)及法国奢侈童装品牌Bonpoint,以拓展时尚产业链 [16][17] - 截至2024年末,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负债合计145.9亿元,货币资金77.3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46亿元(同比下滑76.37%) [13]
变现40余亿金融资产,雅戈尔押注时尚能否破局?
第一财经· 2025-06-25 17:19
战略转型与金融资产处置 - 公司近一年累计出售中信股份、中信银行等金融资产成交金额达41.75亿元,占2024年末净资产的10.13% [1][3] - 减持的金融资产处于高位:中信股份区间涨幅48%(7.84港元至11.66港元/股),上美股份涨幅132%(34.37港元至79.8港元/股) [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有金融资产账面价值88.29亿元,扣除已出售部分后仍有约46亿元减持空间 [8] 投资收益与业绩表现 - 2010年至今累计投资收益444.13亿元,占同期净利润的88.48% [1][10] - 2024年投资收益29.54亿元,占净利润106.76%,但净利润同比缩水至27.67亿元(较2020年下降近70%) [10][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5.6%,净利润下降13.33%,延续颓势 [11] 核心业务困境 - 服装业务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3.9%,主力产品衬衫、西服销量分别下降14.69%和18.27% [1][11] - 地产业务预售收入同比下降69.03%至30.31亿元,净利润下滑73.23% [11][12] - 2021-2023年地产收入占比从48.98%降至44.31%,2024年无新推项目 [11] 时尚产业布局 - 半年内斥资超90亿元收购银泰百货(74亿元)和法国童装品牌Bonpoint(15.3亿元) [1][7] - 现有时尚版图涵盖MAYOR、UNDEFEATED、HELLY HANSEN等品牌,涉及滑雪、户外等多领域 [7] - 资金压力显现:2024年末流动负债243.8亿元,账面货币资金仅77.34亿元 [7] 战略调整方向 - 股东大会授权管理层处置投资项目,明确聚焦核心主业并逐步退出财务性投资 [7] - 交易授权上限为净资产50%(208亿元)或净利润50%(13.84亿元),当前未达上限 [8] - 公司历史投资布局始于1993年,曾持有金融资产市值超200亿元 [10]
雅戈尔不“炒股”了?抛售金融资产,变现41.75亿;主业增收不增利,去年投资收益贡献八成利润
搜狐财经· 2025-06-25 16:47
雅戈尔金融资产出售与战略调整 - 公司近期累计出售中信股份、中信银行等金融资产变现41.75亿元 [2] - 2024年末持有中信股份10亿股(公允价值85.28亿)和上美股份464.24万股 [3] - 2007年以来累计投资收益达521.25亿元 被市场称为"服装界的巴菲特" [4] 投资收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 2024年投资业务贡献归母净利润22.09亿(同比+5.43%) 占全年净利润27.67亿的80% [3] - 2007-2024年间(除2012-2013年) 投资业务贡献超半数利润 [3] - 2024年一季度投资收益7.57亿 占同期归母净利润8.03亿的94.27% [3] 财务状况与债务压力 - 2024年一季度末账面货币资金91.56亿 但短期有息债务达153.98亿(为货币资金的1.68倍) [6] - 2023年末货币资金77.37亿 较长期百亿水平有所下降 [5] 战略转型与主业发展 - 2019年发布公告明确将聚焦服装主业 逐步退出非主业财务性股权投资 [8] - 转型主因是多元化公司估值偏低 近10年市值长期徘徊300亿左右 [8] - 2024年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减少财务性投资是"不得不做"的战略选择 [10] 服装主业经营现状 - 2019-2024年收入从124.21亿增至141.88亿 但归母净利润从39.72亿降至27.67亿 [11] - 2024年一季度营收27.95亿(同比-15.6%) 净利润8.03亿(同比-13.33%) [11] - 产品面临定位困境:高端市场认可度不足 年轻消费群体缺乏性价比 [13] 多元化收购布局 - 2023年联合财团74亿元收购银泰百货100%股权 2024年2月获监管批准 [13][14] - 2021年收购美国潮牌Undefeated 40%股权 2022年投资Alexander Wang [15] - 2024年与法国CORTHAY合作开设3家独立店 收购BONPOINT进军童装奢侈品 [15]
变现40余亿金融资产,雅戈尔押注时尚能否破局?
第一财经· 2025-06-25 16:09
核心业务表现 - 公司服装业务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3.9%,主力产品衬衫、西服销量分别减少14.69%和18.27% [1] - 地产业务预售收入骤降69.03%,2024年无新推项目,尾盘预售收入30.31亿元(订单口径) [10] - 公司净利润从2020年72.36亿元下滑至2024年27.67亿元,累计降幅近70% [9][10] 金融资产处置 - 近一年累计出售中信股份、中信银行等金融资产41.75亿元,占净资产10.13% [1][2] - 截至2024年末持有金融资产账面价值88.29亿元,扣除已出售部分仍有约46亿元减持空间 [7] - 中信股份期间涨幅达48%,上美股份区间涨幅132%,减持时点未披露 [4][5] 战略转型与收购 - 股东大会授权管理层调整投资结构,明确聚焦核心主业并逐步退出财务性投资 [6] - 半年内斥资超90亿元布局时尚产业,包括74亿元收购银泰百货、15.3亿元收购Bonpoint [1][6] - 时尚版图涵盖MAYOR、UNDEFEATED、HELLY HANSEN等品牌,涉及多领域 [6] 投资收益贡献 - 2010年至今累计投资收益444.13亿元,占同期净利润88.48% [1][8] - 2024年投资收益29.54亿元,占净利润106.76%,2021-2023年占比逐年上升至90.91% [8] - 金融资产市值曾超200亿元,中信股份期末账面价值85.28亿元 [3][8] 财务压力与流动性 - 截至2024年末流动负债243.8亿元,账面货币资金77.34亿元 [6] - 授权期内金融资产交易金额上限可达208亿元(净资产50%) [7] - 一季度营收27.95亿元(同比-15.6%),净利润8.03亿元(同比-13.33%) [10]
四川渠县经开区:填补产业链“腰部塌陷”后迎收获期
四川日报· 2025-06-05 10:02
渠县轻纺服饰产业扩产动态 - 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完成2000平方米厂房装修和设备安装,前期培训的近100名员工正式上岗 [1] - 四川航彩纺织有限公司扩建二期项目安装设备,日纺纱产能将从15吨提升一倍多,并计划布局下游织布工厂 [1] - 渠县经开区已有52家轻纺服饰企业入驻,产品包括休闲服、运动服、西服等多个门类,其中12家有出口实绩 [1] 产业链发展现状 - 渠县轻纺服饰产业链存在"腰部塌陷",主要集中在纺纱和成衣制造环节,缺少织布、染整等中部环节 [2] - 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需从广东采购面料,物流成本高且需提前两三个月订货,影响快返订单响应 [2] - 四川省铭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投产不到一年,面料日产能从9万米提升至15万米,计划新增100台织布机 [2] 产业链补全措施 - 渠县针对性招引企业并争取园区规划环评修编,已与一家世界500强纺织企业签约建设印染生产线 [2] - 园区测算显示,生产闭环形成后物流成本可下降20%,近地配套率将从37%提升至80% [3] - 目前渠县经开区已有超10家企业有扩产打算,产业链补全进入集中收获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