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服
icon
搜索文档
七匹狼跌2.05%,成交额2.7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09.2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9 09:51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809.28万元,特大单买入2495.50万元,占比9.01%,卖出3206.17万元, 占比11.58%;大单买入6509.37万元,占比23.51%,卖出6607.98万元,占比23.86%。 分红方面,七匹狼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3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52亿元。 七匹狼所属申万行业为:纺织服饰-服装家纺-非运动服装。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证金汇金、网红 经济、电子商务、微信概念等。 截至9月30日,七匹狼股东户数4.32万,较上期增加55.46%;人均流通股15407股,较上期减少35.67%。 2025年1月-9月,七匹狼实现营业收入20.25亿元,同比减少7.69%;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 70.98%。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七匹狼今年以来股价涨77.68%,近5个交易日涨12.59%,近20日涨19.02%,近60日涨48.32%。 今年以来七匹狼已经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11月18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176.64万 元;买入总计9746.51万元 ,占总成交额比8.79%;卖出总计1.09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9.85%。 资料显 ...
报喜鸟业绩亮红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降超四成,现金流持续承压
新京报· 2025-10-31 14:5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4.8亿元,同比下降1.59%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3.18% [1][2]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亿元,同比减少49.87%,几近腰斩 [1][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约10.89亿元,同比微增3.07%,但归母净利润仅3873.29万元,同比下降45.66% [4]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91.37万元,同比减少32.07% [3][6] 盈利能力与效率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265元/股,同比下降45.92% [3] - 2025年前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30%,同比下降4.17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23.91亿元,同比下降3.58%,归母净利润约1.97亿元,同比减少42.66% [4]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1.53亿元,较2023年下滑1.91%,归母净利润4.95亿元,同比下降29.07% [4] 成本费用结构 - 2025年上半年管理费用高达2.26亿元,同比增长26.87%,增加额约4779万元 [5] - 2025年上半年广告宣传费同比增长8.85%,达到1.38亿元 [5]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达15.57亿元、3.48亿元,同比均有上升 [5]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1.28%,降至3725万元,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进一步降至551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821万元明显减少 [5] 战略转型与品牌表现 - 公司正加速转型,投资并代理多个休闲及户外品牌,例如2025年上半年斥资3.84亿元收购美国户外品牌Woolrich除欧洲地区以外的全球知识产权 [7] - 代理品牌HAZZYS与Lafuma表现亮眼,其中Lafuma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20.48%,HAZZYS实现营收9.3亿元,同比增长8.37%,成为集团最大收入来源 [7] - 核心主品牌“报喜鸟”收入约7亿元,同比下降9.6% [7] - 公司面临传统商务正装市场持续疲软的结构性冲击,转型投入尚未转化为业绩增长 [4][7] 转型挑战与不确定性 - 代理品牌HAZZYS的品牌授权期限至2031年12月,乐飞叶的品牌授权期限至2026年12月,为未来持续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8] - 公司处于“投入已先行、回报尚未落地”的状态,战略性费用投入增加短期内拖累利润 [1][8] - 净利润下滑主要系收入未达预期、费用刚性较强,以及资产减值计提增加和温州总部生产项目升级导致的营业外支出上升 [4]
中国西服行业专业化发展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10-24 08:06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西服行业正经历从规模竞争向专业化竞争的深度转型,消费升级与个性化需求是核心驱动力 [1] - 行业逻辑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与细分市场突破,市场进入存量竞争主导与结构增量突围的新阶段 [6][7] - 智能制造、绿色生产、文化赋能与专业化标准建设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14][67][70] 行业发展历程与演进 - 行业历经四十年发展,从1980年代的规模扩张、模仿欧美,演进至2020年后的品类重构与需求驱动,未来将走向全球化创新引领 [2] - 发展轨迹体现为从标准化到个性化、从单一商务到多元场景的突破,头部品牌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4] - 本土头部品牌在不同发展阶段率先洞察市场痛点,推动行业从模仿走向原创,例如解决版型“水土不服”问题、推动个性化定制、开创场景化西服等 [4] 市场现状与趋势 - 后疫情时代西服市场呈结构性复苏,整体规模面临存量甚至缩量竞争,但高端定制、细分场景等领域增长亮眼 [7] - 消费需求从基础穿着转向品质体验与个性化表达,超半数消费者希望西服体现个人风格和态度 [9] - 穿着场景深度多元化,休闲西服年增速达15%,预计其市场份额将从2025年的25%增至2030年的40% [12] - 82%的消费者认为品牌专业化程度对购买决策影响较大,专业版型、高品质面料、丰富产品线成为核心认知要素 [16] 消费者需求洞察 - 西服需求呈现全生命周期演进,不同人生阶段(如初入职场、婚庆、商务进阶)对西服提出差异化要求 [20] - 年轻消费者更注重舒适度、时尚设计和跨场景穿搭,中年消费者则对品质和专业度有更高要求 [22][24] - 选购西服时,版型和场景适配度是首要考虑因素,面料品质和工艺水准是评判价值的核心标准 [35] - 消费者在选购时面临判断隐性品质属性的难点,普遍认为增加版型、场景定位、抗皱性等说明能有效帮助决策 [37][39] 供给侧变革与技术驱动 - 智能制造技术驱动柔性化生产变革,中国定制西服年增长率超20%,定制周期从4-6周缩短至72小时,面料利用率提升15% [14] - AI、3D虚拟样衣、数字孪生等技术重塑研发生产流程,标杆企业通过千万级体型数据库和全链路数字化系统实现50%自动化流转 [14] - 绿色智造成为核心趋势,标杆企业通过建设21000平方米屋顶光伏系统实现年减排7580吨二氧化碳,并探索可持续面料技术 [67][69] 专业化标准体系建设 - 行业首次构建涵盖版型设计、面料弹性、面料挺度、打理难度、里衬工艺等六大维度的西服品质评价标准体系 [1][41][42] - 标准体系为不同穿着场景提供具体选购建议,例如正式场景推荐标准版型配半毛衬工艺,通勤场景注重中弹面料和挺括特性 [44] - 穿着场合被系统划分为正式、半正式、通勤、日常四个层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需求和设计特征 [47] - 版型设计通过“放量”指标细分为修身、标准、舒适和(微)廓形四个等级,引导消费者根据身材和风格选择 [49] - 里衬工艺分为手工全毛衬、半手工全毛衬、半毛衬和粘合衬四个等级,直接影响穿着舒适度、保形性及价格 [53] - 打理难度通过“抗皱等级”和“回复角”量化指标分为免烫、4A+抗皱、3A+抗皱和易皱四个等级,满足便捷维护需求 [55] - 面料挺度通过“悬垂系数”划分为硬挺、挺括、柔软和超柔四个等级,影响外观正式感与线条感 [57] - 面料弹性通过弹力伸长率划分为超弹、中弹、微弹和无弹四个等级,需在活动自由度与形态美感间取得平衡 [59][60] 品牌竞争与文化赋能 - 本土品牌在年轻化、种类丰富度、流行趋势和舒适度上保持领先,更懂国人体型与需求,国际品牌则被认为更高端和国际化 [33] - 传统文化赋能进入“深融合”阶段,标杆企业通过融合立领、盘扣等中式元素与现代剪裁,推动行业进入文化价值竞争新阶段 [70] 未来展望 - 行业高质量发展需加强内部开放协作与经验共享,并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创新供给”与“品质需求”相互促进的良性模式 [74][76] - 最终目标是重塑中国西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实现从规模制造向设计创造、从产品输出向品牌价值输出的跨越 [76]
2025年中国西服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个性化定制是行业发展方向,需求不断增加[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09 09:37
行业整体趋势 - 西服套装产量从2015年的5.94亿件下降至2024年的1.65亿件,整体呈下降趋势 [1][5] - 2025年上半年西服套装产量同比下降8.61% [5] - 消费者对个性化形态造型及内在舒适性要求提高,个性化定制成为行业发展方向 [1][6] 市场细分与消费者需求 - 2024年中国高端定制西服市场规模达到68亿元,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80亿元 [1][7] - 年轻消费者(Z世代)选择西装时,53%希望展现个人风格,51%希望修饰身形,48%对面料质感有需求 [6] - 西服按制作流程可分为成衣西服、全定制西服、半定制西服 [2] 产业链结构 - 行业上游为棉花、粘胶、羊毛等原材料及各类辅料,黏胶西服透气性好,羊毛西服保暖性强是高端首选 [7] - 行业中游为西服生产制造 [7] - 行业下游销售方式分为零售和定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触达消费者 [7]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参与者包括海澜之家、红豆股份、雅戈尔、酷特智能、九牧王等 [9][10] - 2024年,海澜之家西服产量为462.73万件,雅戈尔为76.17万件,酷特智能为53.21万件,红豆股份为39.67万件,九牧王为26.02万件 [10] 未来发展趋势 - 高端化、绿色化、定制化是行业主要趋势 [10] - 企业引进智能制造设备和技术,智能制造助力产业发展 [10]
中国西服行业专业化发展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10-08 08:06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西服行业正经历从规模竞争向专业化竞争的深度转型,消费升级与个性化需求是主要驱动力 [1] - 行业逻辑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与细分市场突破,市场进入存量竞争主导与结构增量突围的新阶段 [6][7] - 未来行业发展将由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双轮驱动,向智能化、个性化转型 [64] 行业发展历程与演进 - 行业从1980年代的规模扩张和卖方市场,演进至2020年后的品类重构和需求驱动的买方市场 [2] - 发展轨迹体现为从模仿到创新、从标准化到个性化、从单一商务到多元场景的演进 [4] - 头部品牌通过持续创新引领行业突破发展瓶颈,推动行业从追随走向引领 [4] 市场现状与趋势 - 后疫情时代西服市场逐步复苏,但受经济低速增长、传统商务需求萎缩等因素影响,整体进入存量甚至缩量竞争 [7] - 结构性复苏表现亮眼,高端市场、个性化定制、细分场景成为增长点,行业发展围绕价值深耕和细分市场突破 [7] - 休闲西服以15%年增速快速崛起,预计其市场份额将从2025年的25%增至2030年的40% [12] 需求侧变化 - 消费者需求从基础穿着转向品质体验,面料质感、精致做工、版型合身成为关键诉求 [9] - 超半数消费者希望西服体现个人风格和态度,个性化表达成为核心驱动力 [9] - 西服穿着场景由单一商务向多元化深度转变,延伸至商务宴会、休闲度假等多重场合 [11][12] - 年轻消费者更注重舒适度、时尚设计和跨场景穿搭,中年消费者则对品质和专业度有更高要求 [22][24] 供给侧变革 - 智能制造技术驱动供给侧深度变革,中国定制西服年增长率超20%,柔性化生产成为核心竞争力 [14] - AI、3D虚拟样衣、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使定制周期从4-6周缩短至72小时,面料利用率提升15% [14] - 领先企业通过千万级体型数据库、全链路数字化系统等创新实践,实现50%自动化流转 [14] 专业化竞争与品牌认知 - 82%消费者认为品牌专业化程度对购买决策影响较大,专业版型、高品质面料、丰富产品线成为核心认知要素 [16] - 本土品牌在更懂国人体型、了解国人需求、针对性产品设计方面更具信任优势 [33] - 国际品牌被认为更高端和国际化,而本土品牌在年轻化、种类丰富、追流行趋势和舒适度上保持领先 [33] 西服六维行业标准 - 行业领先品牌率先公布涵盖版型设计、面料弹性、面料挺度、打理难度、里衬工艺等六大维度的西服品质评价标准体系 [41][42] - 标准体系为不同穿着场景提供科学选购建议,例如正式场景推荐标准版型配半毛衬工艺,通勤场景注重中弹面料和挺括特性 [44] - 穿着场合被系统性划分为正式、半正式、通勤、日常四个层级,对应不同的功能需求和设计特征 [47] - 版型设计通过“放量”指标细分为修身、标准、舒适和(微)廓形四个等级,引导消费者根据身材特点和风格表达选择 [49] - 里衬工艺细分为手工全毛衬、半手工全毛衬、半毛衬和粘合衬四个等级,直接影响穿着舒适度、保形性及整体寿命 [53] - 打理难度通过“抗皱等级”和“回复角”指标科学划分为免烫、4A+抗皱、3A+抗皱和易皱四个等级 [55] - 面料挺度通过“悬垂系数”划分为硬挺、挺括、柔软和超柔四个等级,影响外观正式感与线条感 [57] - 面料弹性通过弹力伸长率划分为超弹、中弹、微弹和无弹四个等级,需在活动自由度与西服形态间找到平衡点 [59][60]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智造 - 纺织服装行业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面临巨大环境挑战,政策标准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指引 [69] - 领先品牌通过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建设21000平方米屋顶光伏系统等实践,实现年减排7580吨二氧化碳 [67][69] - 48%消费者期待未来西服产品能应用更多环保可持续面料 [69] 文化赋能与产品创新 - 行业通过挖掘文化内核、融合中式基因,突破“符号贴补”的表层化困局,向情感共鸣、场景适配的文化价值生态进化 [70] - 新中式系列融合立领、盘扣、斜襟等传统元素与现代剪裁工艺,实现“文化传承 × 功能创新”的破圈 [70]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内部加强经验共享与战略协同,共同打造良好行业生态 [74][76] - 需建立“创新供给”与“品质需求”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重塑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全球价值链地位 [76]
报喜鸟上半年净利润骤降超4成,核心主品牌及团购业务承压
新浪证券· 2025-09-30 15:56
核心观点 - 传统商务男装市场面临结构性变迁,公司站在转型十字路口 [1] - 年轻一代职场着装偏好转向户外休闲风格,传统西服和衬衫的消费频率及客群基数下降 [1][8] - 公司正通过品牌年轻化升级和向户外赛道拓展来寻求新的增长空间 [4][9] 业绩表现 - 上半年公司营收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较为明显 [1] - 旗下品牌矩阵表现分化,核心主品牌及团购业务承受市场压力 [2] - 代理的国际户外休闲品牌和源自韩国的休闲品牌保持了逆势增长 [2] - 线上渠道表现亮眼,实现双位数增长,而加盟及团购渠道出现下滑 [6] 盈利能力与费用 - 公司毛利率保持平稳,但利润空间受到明显挤压 [2] - 期间费用增长是拖累净利润表现的主要原因 [2] - 管理费用大幅增加,源于品牌收购带来的无形资产摊销及相关交易费用增加 [3] - 线上推广费用增多增加了销售费用压力 [7] - 上半年公司计提了各类资产减值准备,反映部分资产可能存在价值缩水问题 [3] 战略调整与未来展望 - 公司积极推动品牌年轻化转型升级,并向户外赛道拓展 [4] - 已完成对美国户外品牌沃里奇除欧洲地区以外全球知识产权的收购 [5] - 公司正在优化渠道结构 [7] - 旗下团购业务接单量已呈现增长态势,预示下半年业绩可能出现改善 [8] - 在户外领域的布局成效以及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户外运动市场成功突围仍有待市场检验 [8]
七匹狼涨2.01%,成交额2.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4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30 10:3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8.13元/股,成交金额2.05亿元,换手率3.89%,总市值57.3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49万元,特大单买入631.02万元(占比3.08%),卖出1287.10万元(占比6.28%),大单买入3950.08万元(占比19.26%),卖出3291.51万元(占比16.05%)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6.16%,近5日、近20日、近60日分别上涨5.17%、14.83%、16.81%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26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9320.49万元,买入总额5661.85万元(占总成交额5.47%),卖出总额1.50亿元(占总成交额14.48%)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成立于2001年7月23日,于2004年8月6日上市,主营业务为男仕休闲服装的设计、制造及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其他类26.07%,T恤类22.64%,外套类17.72%,裤子类17.35%,衬衫类5.99%,毛衫类4.59%,其他业务3.63%,西服类2.0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纺织服饰-服装家纺-非运动服装,概念板块包括融资融券、网红经济、小盘、微信概念、电子商务等 [2] 财务数据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13.75亿元,同比减少5.93%,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减少13.93%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78万,较上期减少5.09%,人均流通股23951股,较上期增加5.3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3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52亿元 [2]
中国西服行业专业化发展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9-24 08:0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西服行业正从规模竞争向专业化竞争转型 由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驱动 行业首次构建了涵盖版型设计、面料弹性、面料挺度、打理难度、里衬工艺等六大维度的西服品质评价标准体系 推动行业向规范化、透明化方向发展[1] - 西服行业经历四十年发展 从模仿到创新、从标准化到个性化、从单一商务到多元场景演进 头部品牌持续引领产业创新突破[4]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存量博弈下的结构性复苏 高端市场、个性化定制、细分场景增长亮眼 行业发展围绕价值深耕和细分市场突破[6][7] - 智能制造技术驱动供给侧变革 定制西服年增长率超20% 柔性化生产成为核心竞争力 定制周期从4-6周缩短至72小时 面料利用率提升15%[14] - 82%消费者认为品牌专业化程度对购买决策影响较大 专业版型、高品质面料、丰富产品线成为核心认知要素[16] - 西服专家报喜鸟公布西服六维行业标准 构建五大场景产品线 引领行业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新阶段转型[42][62] 中国西服行业发展历程 - 1980年代起国内迎来西装热 本土品牌快速扩张 市场是供给端主导的卖方市场[2] - 2020年以后行业进入品类重构期 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场景多元化、个性化定制需求增长 推动行业向需求驱动的买方市场转变[2] - 头部品牌从1980年代解决欧美版型"水土不服"问题 到2000年代打破标准化桎梏推动个性化定制 2010年代开创场景化西服新时代 2020年以来重塑西服功能边界[4] -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可持续材料等前沿技术发展 国内西服品牌将引领行业持续创新 带领产业走向全球[2] 市场现状与趋势 - 后疫情时代西服市场逐步复苏 但受经济低速增长、传统商务需求萎缩、休闲户外风崛起影响 进入存量甚至缩量竞争[7] - 受益于消费升级和智能制造技术支撑 高端市场、个性化定制、细分场景增长亮眼 出现结构性复苏[7] - 休闲西服以15%年增速快速崛起 预计市场份额将从2025年的25%增至2030年的40%[12] - 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定制化趋势 超半数消费者希望西服体现个人风格和态度、修饰身材并展现时尚设计感[9] - 定制西服消费群体年轻化特征明显 年轻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定制服务以满足个性化需求[9] 消费者需求变化 - 西服穿着场景从单一商务向多元化发展 从职场向商务宴会、休闲度假等多重场合延伸[11][12] - 年轻消费者更注重舒适度和时尚设计 要求不被束缚 抗皱透气性好 中年消费者对品质有更高要求 愿意为专业度付费[22] - 西服搭配更加灵活多变 传统"西装革履"被"西服&牛仔裤"、"西服&运动鞋"等更松弛舒适的搭配改变[24] - 消费者对西服有更多个性化期待:跨场景穿搭、舒适松弛、体现个人风格和态度、可运动等[24] - 版型和场景适配度是消费者选购西服的首要考虑因素 面料品质和工艺水准是评判西服价值的核心标准[35] 行业专业化发展 - 西服专家报喜鸟率先公布中国西服六维行业标准 涵盖版型设计、面料弹性、面料挺度、打理难度、里衬工艺等维度[41][42] - 基于六维标准制定场景化西服选购指南 正式场景推荐标准版型配半毛衬工艺 半正式场景建议修身版型搭配粘合衬 通勤场景注重中弹面料和挺括特性 日常场景优选柔软面料和抗皱处理[44] - 版型设计细分为修身、标准、舒适和(微)廓形四个等级 通过"放量"核心指标量化[49] - 里衬工艺细分为手工全毛衬、半手工全毛衬、半毛衬和粘合衬四个等级 对应不同毛衬含量、制作工艺和价格区间[53] - 打理难度通过"抗皱等级"和"回复角"两大量化指标 划分为免烫、4A+抗皱、3A+抗皱和易皱四个等级[55] - 面料挺度通过"悬垂系数"专业指标量化评估 划分为硬挺、挺括、柔软和超柔四个等级[57] - 面料弹性通过弹力伸长率量化指标 划分为超弹、中弹、微弹和无弹四个等级[59] 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报喜鸟通过千万级体型数据库、全链路数字化系统、396道精细化工序等创新实践 实现50%自动化流转[14] - 纺织服装行业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 生产一件棉质衬衣需要2700L水 全球每年超过10亿吨旧衣服进入垃圾填埋场[69] - 报喜鸟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 屋顶光伏覆盖面积达21000平方米 装机容量3.2兆瓦 年发电量达349.6万度 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80吨 相当于植树41.38万棵[67][69] - 48%消费者期待未来西服产品能应用更多环保可持续面料[69] - 报喜鸟优先选用玉米纤维、有机棉、低碳可降解纽扣、再生纤维等环保材料 开发具备抗菌、凉感、防皱、免烫等功能的西装面料[69] 文化赋能与品牌建设 - 西服专家报喜鸟推出新中式系列 融合立领、盘扣、斜襟等传统元素与现代剪裁工艺 通过"文化传承×功能创新"实现破圈[70] - 本土品牌更懂国人体型、了解国人需求、更多针对性产品设计 在年轻化、西服种类丰富、紧追流行趋势和舒适度上保持领先[33] - 高端西服保值性源于稀有天然面料如高支数羊毛、羊绒等稀缺性与耐久性 全毛衬等传统手工工艺提升穿着体验与结构稳定性 品牌历史沉淀与限量定制策略注入文化附加值[28][29] - 30+职场男撬动340亿市场 西服成为男颜经济时代的"赋能利器" 助力职场与社交[31]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需要加强经验共享与战略协同 凝聚战略共识 共同打造良好行业生态[76] - 建立"创新供给"与"品质需求"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良性发展模式 重塑中国西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全球价值链地位[76] - 实现从规模制造向设计创造、从产品输出向品牌价值输出的历史性跨越[76]
八成利润靠金融投资,销量持续下滑,回归服装主业雅戈尔还有多大能量?
大众日报· 2025-09-19 15:43
核心观点 - 服装行业面临消费降级和激烈竞争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正经历业绩持续下滑 主品牌销量萎缩 产品质量和服务受到挑战 转型之路经受考验[1] - 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4年下滑 2024年同比下降19.41% 较2020年高点缩水七成 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继续双降[2][3] - 公司正逐步清退地产业务 缩减金融投资 聚焦服装主业转型 但面临毛利率下降 投诉增多等挑战[1][9][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41.88亿元同比增长3.19% 归母净利润27.67亿元同比下降19.41%[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1.11亿元同比下降10.5% 归母净利润17.15亿元同比下降8.04% 扣非净利润16.79亿元同比下降7.78%[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9.94%至5.94亿元[4] - 时尚板块营收36.84亿元同比增长7.82%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9.28%至2.38亿元[5] 业务板块分析 - 主品牌YOUNGOR营收24.65亿元同比下降8.18% 毛利率减少2.38个百分点至70.83%[5][7] - 其他品牌营收8.32亿元同比增长233.89% 但毛利率减少3.26个百分点至68.70%[7][8] - 衬衫营收下降14.73% 西服下降10.68% 裤子增长0.96% 上衣增长4.30% 四类产品毛利率均下降[7][8] - 地产业务预售5.13亿元 结转营收14.25亿元 归母净利润8743.79万元同比下降16.99%[9] 投资业务 - 投资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13.90亿元同比增长1.60% 占公司总净利润八成[10] - 出售中信股份等金融资产累计成交金额41.75亿元 达2024年末净资产10.13%[11] - 截至2025年6月末股票投资账面值64.54亿元 其中中信股份60.91亿元[11][16] - 公司持有宁波银行 中信股份 盛泰集团等多只股票[16] 产销与运营 - 2024年衬衫销量下降14.69% 西服下降18.27% 裤子下降9.42%[17][18] - 衬衫营收下降16.67% 西服下降16.86% 裤子下降7.25%[17] - 公司收购银泰百货100%股权 完成法国奢侈品牌BONPOINT交割[8][17] - 产品多次被检出质量问题 投诉平台有460多条消费投诉[19][20] 行业环境 - 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2.9%[8] - 行业亏损面扩大至30.67% 面临需求不足和成本上涨压力[8]
*ST步森,拟重大资产重组!不停牌
中国证券报· 2025-09-07 22:28
交易概述 - 公司拟向南通二纺机有限公司出售陕西步森35%股权 初步测算构成重大资产重组[2] - 交易不涉及发行股份 不构成重组上市 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 公司股票不停牌[2] - 交易尚处于初步筹划阶段 需履行内外部决策和审批程序[5] 交易目的 - 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主业 改善流动性 优化资产结构 集中资源发展自有服装服饰等核心业务[4][5] - 交易对手方南通二纺机为纺织机械制造企业 拟通过合作向西部地区扩展产能及产业链下游延伸[5] - 陕西步森产能利用不足 合作后可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能 促进经营发展[5]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不足3亿元 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2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6]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 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6]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195.14万元 同比下降25.19% 归母净利润亏损1046.02万元[6] - 若2025年经审计指标继续触及相关规定 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6] 业务概况 - 主要产品包括男士衬衫 西服 西裤 茄克衫 T恤衫及职业装等服装服饰系列[6] - 以"步森男装"为主打品牌 "舒适商务男装"为核心理念 推出多类别多款式商务休闲男装[6] - 因资金紧张导致上半年订单较同期下降 收入规模同比下降 亏损额较同期扩大[6] 市场表现 - 9月5日公司股价涨0.22% 收报9.19元/股 总市值13.2亿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