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豆本豆豆奶
icon
搜索文档
福建女首富,接班180亿食品王国
创业家· 2025-11-17 18:20
食品王国的崛起 - 公司于1989年由许世辉在福建泉州创立,从一条二手饼干生产线和月租300元的厂房起步 [11] - 2002年通过推出定价仅为国际品牌三分之二的达利园蛋黄派成功抢占市场,此后以相同策略推出可比克薯片、好吃点饼干等产品 [11] - 2015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当年全球消费品领域最大的IPO项目,巅峰时期市值接近千亿港元 [11] - 公司营收从2016年的178.42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13.75亿元,许世辉家族连续四年蝉联胡润百富榜福建首富 [11][12] 接班之路与传承 - 新任总裁许阳阳为80后,毕业于厦门大学,拥有英国留学背景,自2008年起在公司从车间管理、生产统筹等基层岗位做起,历经十七年锤炼 [7][14] - 2014年担任集团执行董事及副总裁,2015年时年32岁牵头完成公司香港上市工作 [14] - 2017年主导推出“豆本豆”豆奶,上市不到一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成为公司增长引擎 [14] - 2023年牵头执行公司出海战略,以印尼为桥头堡,同步布局泰国、越南、沙特,形成四大海外生产基地 [14][15] 当前挑战与市场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209.62亿元下滑至2022年的199.57亿元,净利润从38.49亿元降至29.90亿元 [16] - 2023年公司实现私有化并从港交所退市,退市时股价为2.72港元/股,较上市发行价5.25港元跌幅近50% [16] - 退市后公司未再披露业绩,但根据榜单显示2023年和2024年营收分别为188.6亿元和180.7亿元,增长压力加剧 [16] - 旗下多个品牌面临品牌老化问题,同时健康饮食趋势对部分产品线构成挑战 [16] 行业比较与传承背景 - 许阳阳与娃哈哈宗馥莉常被比较,两者均为80后、有留学背景,但许阳阳成功主导公司上市并推动豆本豆成为细分市场第一 [18] - 中国约有300万家中小民营企业,八成为家族控制,正集体进入交接班的历史关口 [19] - 许阳阳的接班路径被视为成功典范,其从基层做起、循序渐进完成权力转移的模式获得专家肯定 [19] - 据2025年胡润榜,许世辉家族财富达530亿元,许阳阳身价为260亿元,为福建女首富 [19]
达利食品创始人之女许阳阳接任总裁:“80后”毕业于厦大,从基层做起曾主导公司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1-14 17:18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创始人许世辉之女许阳阳正式接任集团总裁,完成代际交接 [1] - 公司为年营收近200亿元的食品巨头 [1] - 许阳阳自2008年加入公司,拥有17年内部深耕经验,经历车间管理、生产统筹、产品开发、品牌运营等多岗位历练 [1]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构成 - 公司前身惠安美利食品厂于1989年在福建泉州创立 [1] - 形成食品、饮料两大支柱产业结构,旗下品牌包括达利园、好吃点、可比克、和其正、乐虎、豆本豆、美焙辰等 [1] - 集团于2015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新任总裁过往业绩与能力 - 许阳阳于2014年出任集团执行董事及副总裁,并于2015年牵头完成公司香港上市,成为当年全球消费品项目最大IPO,公司市值最高峰时接近千亿港元 [3] - 2017年,她和团队瞄准植物基营养蓝海,推出豆本豆品牌,推动植物蛋白饮品行业工艺升级 [3] - 2023年负责牵头执行达利出海战略,以印尼为桥头堡,同步布局泰国、越南、沙特,形成四大海外生产基地 [3] 公司近期经营业绩与挑战 - 2016年至2019年,公司营收从178.42亿元增长至213.75亿元 [5] - 2020年至2022年,营收分别为209.62亿元、222.94亿元与199.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49亿元、37.25亿元与29.90亿元,经营情况整体下滑 [5] - 2023年,因股价长期低迷、融资功能有限,公司选择私有化退市 [5] - 2024年,公司营收已降至180.7亿元,面临业绩持续走低和增长瓶颈的挑战 [5]
前福建首富交棒80后女儿,宗馥莉该羡慕了
36氪· 2025-11-14 11:57
公司领导权交接 - 创始人许世辉之女许阳阳正式接任达利食品集团总裁,公司实现二代接班 [1] - 许阳阳出生于1983年,2008年留学归国后进入公司,从车间基层岗位历经17年磨炼至总裁 [1] - 许阳阳的接班路径与娃哈哈宗馥莉相似,均为80后、有留学背景、从基层历练至管理层 [7]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 - 公司由许世辉于1989年在福建泉州创立,旗下拥有达利园、好吃点、可比克、和其正、乐虎、豆本豆六大品牌 [1][2] - 2012年公司营收突破百亿,达108.12亿元,2014年营收增长至148.94亿元,净利率从2012年的6.4%提升至2014年的13.9% [5] - 2015年11月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当年全球消费品领域最大IPO,市值最高峰时接近千亿港元 [5] - 2018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均超过200亿元,2016年至2019年营收从178.42亿元增长至213.75亿元 [1][6] - 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09.62亿元、222.94亿元与199.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49亿元、37.25亿元与29.90亿元,业绩整体下滑 [6] - 因股价长期低迷,公司于2023年6月公告私有化,同年9月1日正式从港交所退市,退市时股价2.72港元/股较发行价5.25港元/股跌幅近50% [6] 公司业务战略与市场地位 - 公司采取对标行业龙头的跟随策略,通过定价低于竞品约三分之一、明星代言和深耕低线市场迅速抢占市场 [2][4][5] - 2002年推出达利园蛋黄派,定价为好丽友派的三分之二,成功抢占市场 [4] - 截至2014年末,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和其正与乐虎五大品牌市场份额均为细分赛道前三,其中达利园以21.9%份额位列国内烘焙糕点赛道第一 [5] - 许阳阳于2017年带领团队推出豆本豆豆奶,到2021年底该品牌成为豆奶产业市场份额第一的全国性品牌,销售规模达22.45亿元 [9] - 2023年公司提出出海战略,由许阳阳牵头执行,海外市场将成为其接班后的重要发力方向 [9] 行业背景与对比 - 公司面临疫情及低糖消费趋势冲击,因高度依赖线下渠道和品牌老化导致经营下滑 [6] - 与娃哈哈宗馥莉相比,许阳阳已成功推动公司上市并推出新品牌,而宗馥莉在上市和新品牌打造方面仍面临挑战 [7][8]
前福建首富许世辉交棒,80后女儿成新“零食大王”,宗馥莉该羡慕了
搜狐财经· 2025-11-14 07:53
公司领导权交接 - 创始人许世辉之女许阳阳正式接任达利食品集团总裁,公司实现二代接班 [1] - 许阳阳出生于1983年,2008年留学归国后进入公司,从车间流水线工人做起,历经17年磨炼至总裁职位 [1] - 接班路径与娃哈哈宗馥莉相似,均为80后、有留学背景、从基层历练至管理层 [6]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 - 公司由许世辉于1989年在福建泉州创立,旗下拥有达利园、好吃点、可比克、和其正、乐虎、豆本豆六大国民品牌 [1] - 2018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均超过200亿元 [1] - 2012年公司营收为108.12亿元,2014年增长至148.94亿元,净利率从2012年的6.4%提升至2014年的13.9% [4] - 2016年至2019年,营收从178.42亿元增长至213.75亿元 [5] - 2020年至2022年,营收分别为209.62亿元、222.94亿元与199.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49亿元、37.25亿元与29.90亿元,业绩整体下滑 [5] 公司战略与市场地位 - 采取对标行业龙头的跟随策略,以低于同类产品约三分之一的价格、明星代言和深耕低线市场的方式抢占市场 [3][4] - 截至2014年末,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和其正与乐虎五大品牌市场份额均为所属细分赛道前三名,其中达利园以21.9%的市场份额位列国内烘焙糕点食品赛道第一 [4] - 2015年11月于港交所上市,成为当年全球消费品领域最大的IPO项目,最高峰时市值接近千亿港元 [4] - 因股价长期表现低迷,公司于2023年6月公告拟私有化,同年9月1日正式从港交所退市,退市时股价为2.72港元/股,较发行价5.25港元/股跌幅近50% [5] 新产品与资本市场运作 - 许阳阳牵头于2015年推动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许世辉家族共持有上市后85%股权,许阳阳持有家族持股平台40%股份 [7] - 2017年许阳阳带领团队推出"豆本豆"豆奶,至2021年底该品牌成为豆奶产业市场份额第一的全国性品牌,销售规模达22.45亿元 [7] - 2023年公司提出出海战略,由许阳阳接棒牵头执行与规划,海外市场将成为重要发力方向 [8]
告别同质化“内卷”,以创新品质引领市场新风尚
搜狐财经· 2025-08-07 07:07
监管与行业行动 - 国家发改委强调新兴领域坚定支持创新 避免盲目跟风导致资源错配 传统领域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打破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僵局[1] - 司法机关以法定最高赔偿额严厉打击仿冒行为 传递保护创新严惩侵权的明确信号[2] 山寨行为现象与案例 - 快消品行业存在像素级模仿 涵盖包装至品牌系统全方位抄袭 例如蜜雪冰城被冰语公司模仿商标门店装潢产品宣传店员服装 全国开设超过1700家门店[1] - 典型案例包括粤利粤模仿奥利奥 茶颜观色与茶颜悦色之争 鲍师傅商标维权[1] - 元气森林冰茶遭遇包装高度相似产品 消费者误选其他品牌 东方树叶被东方爽茶模仿包装几乎一模一样但品质大相径庭[1] 司法维权与判例 - 元气森林起诉遇见外星人电解质水商标侵权 法院一审判决赔偿经济损失500万元及合理维权费用4万元[2] - 外星人电解质水推出后迅速完成商标及外观专利布局 通过品牌营销快速占领市场[2] 创新企业的差异化实践 - 元气森林冰茶采用液氮冷冻技术锁住柠檬新鲜风味 好自在红豆薏米水精选红豆品种并自建万亩基地 外星人电解质水凭借科学等渗配方脱颖而出[4][5] - 达利食品豆本豆豆奶通过后续创新成果重塑口碑成为行业标杆 和其正运用在线萃取工艺实现差异化竞争[5] 市场影响与消费者行为 - 模仿者推出外观相似价格更低产品 损害原创品牌积极性与消费者信任 导致创新者难以生存[4] - 消费者可通过留意注册商标规范性包装细节及购买渠道支持原创抵制山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