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出海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卧龙电驱筹划赴港上市 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17:42
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卧龙电驱正式宣布筹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提高国际形象及综合竞争力 [1] - 公司计划与中介机构商讨H股发行并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 目前细节尚未确定 [1] - 公司总市值在今年2月一度超过400亿元 截至新闻发布日收盘接近300亿元 [1] 公司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2.47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7.93亿元 [1] - 公司核心业务为电机及控制业务 在高压驱动整体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领域逐步取得全球领导权 [1] - 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比例超过30% [1]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并购数家海外电机及控制类产品制造企业 正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制造布局、营销服务网络等 [1] - 2025年将全面推动出海战略 目标三年内实现人财物及产供销的全方位出海 [2] - 重点包括充分发挥海外工厂作用 加强海内外产销研协同 强化集团对海外工厂的管理深度 [2] 港股市场动态 - 目前有超过160家企业排队在香港上市 其中集资额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接近20家 [2] - 港交所上个月收到40多只新股上市申请 中概股回归港股、A股公司发行H股带动市场热度 [2] - 2025年至6月初恒生指数日均成交量达2409.16亿港元 较2024年全年日均成交量1317.75亿港元显著提升 [3] 行业趋势与案例 - 类似卧龙电驱 宁德时代、赤峰黄金等企业赴港上市主要动机为出海战略和国际化发展需要 [2] - 通过香港国际化金融窗口 企业可更方便对接全球产业链 吸引海外合作伙伴 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2] - 2024年10月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宣布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 令流程更清晰可控 [2] H股上市影响 - A股公司完成H股上市后30个交易日内A股平均涨幅约为2.61% [3] - 部分H股新股较已在内地上市的A股出现溢价 [3]
会员金选丨教授公开课:中美关税松绑背后的深层博弈,寻找企业的破局之道
第一财经· 2025-06-16 11:18
中美关税博弈与全球经济秩序 - 中美关税博弈是重塑全球经济秩序的决定性力量 涉及产业链主导权 技术标准话语权与发展模式的终极争夺 [1] - 美国通过特朗普新政下的动态关税体系切割高端制造链 中国以稀土等战略资源反制技术封锁 直接影响全球42%中间品供应链走向 [1] - 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 中国企业正通过出海战略实现供应链重构与本地化运营 在动态关税与技术封锁中开辟新路径 [1] 胡捷教授背景与研究领域 - 胡捷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 金融科技创新基地(南京)主任和东南亚中心执行主任 [2] - 曾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任高级经济学家 负责金融经济研究和政策分析 后在香港及新加坡美资银行从事投行业务 [2] - 研究领域包括金融市场与机构 美国宏观经济 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 区块链 元宇宙 AI) 科创金融 中企国际化等 [3] - 主持若干研究项目 主编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中国财富管理实务通讯》 [3] 活动信息与议程 - 活动时间:6月21日(周六)下午13:3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环球金融中心WFC西塔五层 [2] - 议程包括公开课《中美关税松绑背后的深层博弈》及互动问答环节 [2] - 活动由第一财经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联合打造 聚焦企业关心的破局话题 [5] 胡捷教授行业影响力 - 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执行委员 ACCA中国专家智库顾问 [4]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CBIITA)金融专委主任 [4]
【财经分析】A股上市公司为何密集赴港“二次上市”?
新华财经· 2025-05-26 22:05
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 - 韦尔股份公告拟发行H股赴港上市,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发展 [1][2] - 2025年已有超过20家A股公司向港交所递表,包括三一重工、赛力斯、晶澳科技等明星企业 [2] - 2025年新增"A+H"公司数量有望创近年新高,年内已有4家实现二次上市,2022-2024年分别为4家、1家、3家 [2] 政策与制度优化 - 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审核时长从2024年的100日以上缩短至2025年的60日以内,宁德时代案例仅用25日 [2] - 2024年4月证监会发布5项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4] - 港交所2024年10月优化审批流程,百亿市值A股企业监管评估周期缩短至30个工作日,2025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 [5] 企业出海与融资需求 - 2024-2025年递表的17家A股公司普遍在招股书中提及募集资金用于支持出海战略 [4] - 港股市场吸引国际资本,提升A股公司国际知名度,助力境外业务拓展 [4] - 港股再融资工具灵活且审批周期短,缓解A股再融资收紧压力 [6] 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 - 2025年港股流动性回暖,AH股溢价率收窄,国际投资者定价权增强 [6] - 港股行业结构优化,可选消费、通讯服务、信息技术占比分别增加9.3%、6.2%、6.1%,金融行业占比下降15.3% [7]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将有约80只新股上市,融资1300亿至1500亿港元,吸引A股龙头及中概股 [7] 长期市场展望 - 港股有望从"估值洼地"升级为中国资产国际化平台,吸引全球资金配置核心资产 [8]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叠加美元资金转为港元存款,港股流动性趋势性改善 [7] - 60%赴港上市A股公司为制造业企业,将进一步优化港股行业结构 [7]
恒瑞医药正式启动H股全球公开发售 最高募资额可达130.8亿港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5-15 11:41
恒瑞医药H股全球公开发售 - 公司计划发行2.245亿股H股,发行价区间为每股41.45港元至44.05港元 [1] - 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及发售量调整权,发行H股最高达2.97亿股,最高募资额可达130.8亿港元 [1] - 此次募资额将成为近五年港股医药企业IPO最高募资额 [1] - H股中国香港公开发售将于2025年5月20日结束,预计5月23日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 [1] - 发行由摩根士丹利、花旗及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基石投资者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景顺、瑞银全球资产管理集团、高瓴资本、博裕资本等 [1] 资金用途与战略意义 - 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计划、建设新的生产和研发设施、扩大或升级现有生产设施、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2] - 赴港上市是公司出海战略的关键一步,有助于提升全球医药行业的品牌影响力 [2] - 上市可优化资本结构并开拓新的融资渠道,为公司多元化融资提供助力 [2] - 上市有助于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研发合作,增强国际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 [2]
新关税落地,开往美国的货船都快不够用了
吴晓波频道· 2025-05-15 01:56
中美贸易关系动态 - 美国撤销91%对华新增关税并暂停24%对等关税90天[2] - 小包裹税率从120%降至54%[3] - 海运订单量增长35%[6] - 集运指数(欧线)主力合约涨停[6] - 沪指重返3400点[6] 企业出海战略 - 出海节奏更趋理性,倾向先租赁土地而非直接购买[10] - 建议建立"第二个越南""第三个马来西亚"等备用产能地[10] - 大企业采取"摊大饼"方式多区域出海[14] - 中小企业集中在东南亚文化圈[14] - 90天窗口期应做好实地调研和备案[16] - 供应链分散与产能转移是关键[17] - 需明确行业定位和竞争力边界[18] - 强化法律支持和合规意识[19][21] - 避免依赖"绕道出口"等灰色操作[20] 行业发展趋势 - 经济增长模式转向"科技创新""内需刺激""稳企业"[10] - 国内消费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10] - 居民资产配置增量将主要在资本市场[11] - 资本市场两大主线:科技创新和大消费[31] - 人民币升值概念存在机会[31] - 供给端国产替代和需求端政策刺激是核心投资逻辑[33] 供应链与物流动态 - 美线爆单导致运价上涨[3] - 港口进入"与时间赛跑模式"[4] - 码头工人连夜加班[4] - 集卡车排起长龙[4] - 美国客户激情下单补回被砍订单[5] - 上海企业接到超百万元美国订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