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客来

搜索文档
「股神」卷跑4500万元
36氪· 2025-08-21 21:40
诈骗模式 - 诈骗团伙伪装成民间股神或券商人员 通过社交平台 电商 短视频等多渠道接触投资者 以高回报荐股为诱饵诱导下载小众交易软件实施诈骗[4][5][7] - 采用"杀猪盘"模式 通过放长线层层诱导 初期提供小额盈利建立信任 后以"内幕票""机构配合""打新股"等话术诱使投资者不断加码投入资金 最终卷走本金[3][8][9] - 诈骗过程包含从正规平台引流至小众软件 冒用合法机构信息 使用虚假交易平台 收款方多为个人账户或空壳公司等特征[5][6][11] 受害情况 - 中粤优配APP受害者超300人 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 单人最高损失20万元[2][3] - 中科利华APP至少55名投资者被骗 金额超1500万元 单人损失从1万元至198万元不等[3][9] - 诈骗平台还包括东兴智赢 富途优配 蓄盈资本等 均出现无法提现情况[2] 操作手法 - 通过虚假承诺高收益诱导投资者 如年收益率100% 每月60%利润 每日10%收益等[5][6][8] - 要求投资者支付服务费 配资利息等费用 款项常转入个人银行卡或空壳公司账户[8][9][11] - 使用话术包括"一对一指导""机构OTC账户""游资配合""AI量化交易"等 并伪造交易记录和持仓盈利欺骗投资者[6][8][9] 假冒手段 - 冒用正规券商名称和标识 如假冒国泰海通证券制作"国泰海通财通机构版"软件[5][6] - 伪造专业人员资质 诈骗分子使用的姓名和执业编号可在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到[5] - 注册空壳公司作为收款方 如中粤优配使用"吉林省卿辰广告有限公司"收款 该公司为2024年新成立的小微企业[8][11] 行业响应 - 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1-7月累计关停假冒网站超千例 仿冒APP超百例 仿冒社交媒体账号数十例[13] - 招商证券 国盛证券 华金证券等多家券商密集发布公告 提醒投资者防范假冒证券公司实施的非法证券活动[13] - 证券公司提醒投资者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信息 对异常情况立即向公安部门和监管部门报案[13][14]
「股神」卷跑4500万元
36氪· 2025-08-21 21:07
诈骗模式与操作手法 - 诈骗团伙通过社交平台、电商、短视频等多渠道接触投资者,以高回报荐股为诱饵,最终将投资者引流至小众聊天和交易软件实施诈骗[6][8][11] - 诈骗过程采用"养熟后收割"策略,初期通过小额盈利建立信任,随后以"内幕票""机构配合""打新股"等话术诱导投资者加大投入,最终卷款跑路[6][13][17] - 诈骗团伙冒用正规金融机构名称和人员信息,注册空壳公司作为收款方,诱导投资者向个人银行账户转账,而非正规的银证转账流程[20][22][23] 受害情况与金额统计 - 中粤优配APP诈骗案涉及超300名受害者,金额超3000万元,其中单个投资者损失金额达20万元[4][6] - 中科利华APP诈骗案涉及至少55名投资者,损失金额从1万元至198万元不等,总金额超1500万元[6] - 2025年7月至8月期间,除上述平台外,还有东兴智赢、富途优配、蓄盈资本等多个平台被投资者举报涉嫌诈骗[5] 诈骗技术伪装与识别 - 诈骗团伙使用虚假交易软件,界面模拟正规软件但无法实时查看交易动态,且软件内显示的市场数据与正规平台不一致[16][18] - 诈骗分子伪造金融机构资质,冒用可查询的证券执业编号,并利用AI合成办公场所、红头文件等材料增强可信度[8][20] - 正规金融机构明确表示,OTC账户仅用于特定业务,不具备"买入涨停股配合主力拉升"的权限,且个人无法开立机构OTC账户[24] 行业应对与监管现状 - 部分券商已通过技术手段主动打击假冒APP,2025年1-7月国泰海通证券累计关停假冒网站超千例、仿冒APP超百例[27] - 多家券商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警惕假冒证券公司名义的非法活动,并建议投资者留存证据并向公安及监管部门报案[28] - 监管机构强调,未取得经营许可的任何有偿荐股行为均属非法,且需强化技术穿透与跨境协作来应对诈骗手段的快速迭代[28][29] 平台责任与投资者教育 - 社交平台与直播网站需升级审核机制,拦截"免费荐股"等关键词,封禁仿冒账号,并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29] - 投资者需警惕"高收益低风险"承诺,确认投资渠道的合法性,避免通过非正规平台或向个人账户转账[24][28]
“股神”卷走4500万元跑了
虎嗅· 2025-08-17 15:03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团伙伪装成"民间股神""游资"或冒充券商人员,通过社交平台、电商等渠道接触投资者,以高回报荐股为诱饵 [1][8] - 获取信任后在小众软件中用"内幕票""机构配合"等话术诱导,最终卷走本金完成"收割" [1][9] - 通过放长线、层层诱导,诱使投资者不断加码投入资金,最终实施"收割" [7] 受害者案例 - 投资者刘女士被"教父"诱导使用中粤优配APP,被骗20万元本金 [3][4] - 中粤优配APP相关受害者超300人,金额超过3000万元 [5] - 中科利华APP已有55名投资者被骗,金额合计超1500万元 [6] 诈骗流程细节 - 从正规平台引流到小众聊天、交易软件,手段更加隐蔽且无孔不入 [10][11] - 诈骗团伙在多个平台之间相互引流,通过"暗号""口令"让投资者在多个平台间流转 [40] - 通过"高额回报"作为核心诱饵,使用"一对一""内幕票""打新股""量化交易"等套路诱导投资者 [20] 诈骗团伙伪装手段 - 披上"合法""专业"外衣,注册"投资咨询""私募基金"等公司,冒用正规机构的图标和人员信息 [29] - 向投资者发送AI合成的办公场所、红头文件和假冒身份证图片 [29] - 收款方多为个人银行账户或新成立的小微企业,与正规券商流程不符 [31][32] 行业应对措施 - 券商通过技术手段主动打击假冒APP的非法证券活动,国泰海通证券累计关停假冒网站超千例,仿冒APP超百例 [38][39] - 多家券商发布公告曝光不法分子假冒证券公司或其工作人员名义开展非法证券及诈骗活动 [41] - 社交平台与直播网站需升级内容审核机制,拦截"免费荐股""内部消息"等关键词 [42]
荐股“杀猪盘”调查 “股神”卷走4500万跑路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8-17 14:56
诈骗模式与手段 - 诈骗团伙伪装成民间股神、游资或券商人员,通过社交平台、电商等渠道接触投资者,以高回报荐股为诱饵获取信任后诱导至小众软件实施诈骗[2][4] - 诈骗过程包括放长线层层诱导,使用内幕票、机构配合等话术,最终卷走本金完成收割,俗称杀猪盘[4] - 诈骗团伙通过晒涨停板收益、承诺高额回报(如年收益率100%、每月60%利润)等话术诱导投资者[7][12][13] 受害者案例与损失规模 - 中粤优配APP诈骗案涉及超300名受害者,金额超3000万元,其中刘女士个人损失20万元[3] - 中科利华APP诈骗案涉及至少55名投资者,金额超1500万元,单笔损失从1万元至198万元不等[3] - 董先生在财客来软件被诈骗3万元本金,诈骗者冒充国泰海通证券投资顾问,承诺每日10%收益率[7][8][9] 诈骗操作流程 - 从正规社交平台(如公众号、短视频、直播间)引流至小众聊天软件(如Workplace、SafeW)和交易软件(如中粤优配、财客来)[6][7][10] - 诱导投资者向个人银行账户或小微企业转账(如吉林省卿辰广告有限公司),而非正规券商账户[15][20][21] - 通过虚假交易软件伪造交易界面(如中科利华APP显示的大盘数据与正规软件不符),阻止提现并以平台故障、税务问题等借口拖延[15][16][17] 诈骗包装与伪装手段 - 冒用正规机构名称和人员信息(如假冒国泰海通证券,使用可查询的执业编号),注册投资咨询、广告等空壳公司[7][19] - 使用AI合成办公场所、红头文件和假冒身份证图片,伪造专业形象[19] - 编造机构OTC账户、保证金、量化交易等虚假概念,声称可参与新股申购、游资配合等高端服务[9][12][16] 行业应对与监管现状 - 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1-7月主动关停假冒网站超千例、仿冒APP超百例、仿冒社交媒体账号数十例[25] - 多家券商(招商证券、国盛证券等)发布公告警示假冒券商名义的非法证券活动,提醒投资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26] - 四川证监局明确未取得经营许可的有偿荐股行为均属非法,需警惕低风险高收益承诺[26] 平台责任与技术治理 - 社交平台与直播网站需升级审核机制,拦截免费荐股、内部消息等关键词,封禁仿冒账号[27] - 需对异常交易行为(如高频推荐冷门股票)实时监控,防止诈骗信息扩散[27] - 诈骗组织通过暗号、口令在多平台流转,技术治理需加强跨平台协作[26]
“股神”卷走4500万元跑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8-17 14:27
诈骗模式与手段 - 诈骗团伙伪装成"民间股神""游资"或冒充券商人员,通过社交平台、电商等渠道接触投资者,以高回报荐股为诱饵获取信任 [1][4] - 诱导投资者使用小众交易软件,通过"内幕票""机构配合""量化交易"等话术实施诈骗,最终卷走本金 [1][11][13] - 采用"杀猪盘"模式放长线层层诱导,诱使投资者不断加码投入资金,2024年11月至2025年7月期间单起骗局持续时间达9个月 [3][4] 受害者规模与金额 - 中粤优配APP受害者超300人,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 [4] - 中科利华APP至少55名投资者被骗,金额从1万元至198万元不等,合计超1500万元 [4] - 2025年7月1日至8月14日期间,中科利华、东兴智赢、富途优配、蓄盈资本等多个平台出现类似诈骗案件 [3] 引流与接触渠道 - 通过社交平台发帖评论、电商平台订单、短视频平台及直播间等多渠道引流 [7][9] - 使用Workplace、SafeW等小众聊天软件建立联系,规避监管 [7] - 诈骗团伙在多个平台间相互引流,手段更加隐蔽且无孔不入 [7] 诈骗话术与承诺 - 承诺高额回报,如年收益率100%、每月60%利润等虚假收益 [7][11] - 使用"一对一指导""机构OTC账户""游资配合""打新股"等专业话术包装 [8][11][12] - 以"高端VIP群""AI量化交易""大宗交易"等名义诱导追加投资,充值50万元可进入VIP群 [8] 资金流转与虚假交易 - 资金转入个人银行账户或小微企业账户,而非正规机构账户 [11][15] - 中粤优配APP收款方为"吉林省卿辰广告有限公司",系2024年新成立的小微企业 [11][15] - 交易软件显示虚假行情,盘中无法查看买卖动态,收盘后才显示持仓盈利 [11] 假冒机构与资质问题 - 冒用国泰海通证券等正规机构名称、图标及人员信息,甚至伪造可查询的证券执业编号 [7][15] - 中粤(广东)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未出现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资质名单中 [15] - 诈骗团伙注册"投资咨询""私募基金""广告咨询"等类别的空壳公司进行包装 [15] 技术手段与平台治理 - 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1月至7月累计关停假冒网站超千例,仿冒APP超百例,仿冒社交媒体账号数十例 [20] - 诈骗组织通过"暗号""口令"在多个平台间流转规避打击 [21] - 社交平台与直播网站需升级内容审核机制,拦截"免费荐股"等关键词,封禁仿冒账号 [22] 行业警示与监管动态 - 未取得证监会经营许可的任何有偿荐股行为均属非法 [21] - 2025年8月招商证券、国盛证券、华金证券、信达证券、长江证券等多家券商密集发布防诈骗公告 [21] - 需构建"投资者警惕+监管高压+平台技术治理"的闭环体系打击跨境诈骗行为 [21]
荐股“杀猪盘”调查:“股神”卷走4500万跑路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8-17 13:46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团伙通过社交平台、电商、短视频等多渠道接触投资者,以高回报荐股为诱饵,最终将投资者引流至小众交易软件实施诈骗[4][6] - 常见套路包括"一对一指导""内幕票""打新股""量化交易""机构账户"等话术,承诺年收益率可达60%-100%[7][8] - 诈骗过程分为"养熟"和"收割"两阶段:先通过小额盈利建立信任,再以"游资进场""配资通道"等理由诱导大额充值,最后锁仓跑路[8][9] 受害者情况 - 中粤优配APP受害者超300人,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中科利华APP受害者55人,涉案金额超1500万元[3] - 单个投资者损失金额从1万元至198万元不等,部分投资者多次充值,如刘女士累计投入18.92万元[3][8] - 诈骗团伙冒用正规机构名义,如假冒国泰海通证券投资顾问,伪造执业编号和OTC账户功能[4][5][12] 平台特征 - 诈骗软件如中粤优配、中科利华等界面模仿正规交易软件,但无法实时查看交易动态,且数据与正规软件不符[8][9] - 资金流向异常:收款方多为个人账户或新成立的小微企业(如吉林省卿辰广告有限公司),与宣称的"第三方存管"不符[10] - 涉事公司工商信息异常:中粤(广东)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经营状态显示"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且未在证券业协会备案[10] 行业应对措施 - 券商主动监测假冒行为: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1-7月关停假冒网站超千例、仿冒APP超百例[13] - 多家券商发布风险提示,包括招商证券、国盛证券等,曝光假冒工作人员开展非法证券活动的情况[13] - 技术层面需强化:社交平台需拦截"免费荐股"等关键词,监控异常交易行为;券商需完善OTC账户实名制管理[12][14] 诈骗组织运作 - 诈骗团队跨国运作:中粤优配客服承认团队位于柬埔寨金边台官汇园区,存在暴力胁迫员工情况[2] - 使用多层伪装:注册投资咨询、广告等空壳公司,伪造红头文件、办公场所图片及机构图标[10] - 快速转移阵地:在问题曝光后仍有多荐股群处于"养熟"阶段,通过"暗号""口令"跨平台导流[13]
荐股″杀猪盘″调查 ″股神″卷走4500万跑路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8-17 12:54
诈骗模式分析 - 诈骗团伙通过社交平台、电商等多渠道接触投资者,以高回报荐股为诱饵,最终卷走本金完成"收割" [5][6] - 诈骗手段包括"一对一指导""内幕票""打新股""量化交易""大宗商品""机构账户""游资配合"等套路 [9][10] - 诈骗团伙常披上"合法""专业"外衣,注册"投资咨询""私募基金"等公司,冒用正规机构图标和人员信息 [11] 受害者情况 - 中粤优配APP相关受害者超300人,金额超过3000万元 [5] - 中科利华APP已有55名投资者被骗,金额合计超1500万元 [5] - 投资者刘女士被骗20万元本金,董先生被骗3万元本金 [2][7] 诈骗流程 - 诈骗团伙通过社交平台发帖、评论、私信等方式引流投资者到小众聊天软件和交易软件 [6][8] - 投资者被诱导下载虚假交易软件,如中粤优配APP、中科利华APP等 [5][10] - 诈骗团伙通过晒收益、群聊氛围烘托等方式获取投资者信任,诱导其不断加码投入资金 [7][9] 假冒机构手段 - 诈骗团伙假冒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如"国泰海通证券投资顾问",引导投资者下载假冒软件 [6][7] - 假冒软件如"国泰海通财通机构版"无法在应用商店搜索到,但可通过网页链接下载 [7] - 诈骗团伙使用虚假"机构OTC账户""保证金"等概念诱导投资者转账 [7][13] 平台责任与技术打击 - 社交平台与直播网站需升级内容审核机制,拦截"免费荐股""内部消息"等关键词 [17] - 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1月至7月累计关停假冒网站超千例,仿冒APP超百例 [15] - 多家券商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警惕假冒证券公司或工作人员的非法证券活动 [16] 监管与法律提醒 - 未取得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任何有偿荐股行为均为非法 [16] - 投资者需警惕宣称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行为,避免转账给不明账户 [16] - 监管层面需强化技术穿透与跨境协作,压缩犯罪空间 [16]
荐股"杀猪盘"调查 "股神"卷走4500万跑路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8-17 12:50
诈骗模式与手段 - 诈骗团伙通过社交平台、电商、短视频和直播间等多渠道接触投资者,以高回报荐股为诱饵,诱导其下载小众聊天和交易软件进行虚假交易 [7][8][11] - 常用诈骗话术包括"一对一指导"、"内幕票"、"打新股"、"量化交易"、"机构账户配合"等,承诺年收益率达100%或每月60%以上超高收益 [12][13][8] - 诈骗过程分为"养熟"和"收割"两阶段:先通过小额盈利建立信任,再以"游资进场"、"资金计划"等理由诱导投资者追加资金,最终锁定账户卷款跑路 [7][14][16] 受害规模与金额 - 中粤优配APP受害者超300人,涉案金额超过3000万元 [7] - 中科利华APP至少55名投资者被骗,单人损失金额从1万元至198万元不等,总金额超1500万元 [7] - 2025年1-7月期间,仅国泰海通证券就监测到假冒网站超千例、仿冒APP超百例、仿冒社交媒体账号数十例 [25] 诈骗组织特征 - 诈骗团伙注册空壳公司作为收款方,如吉林省卿辰广告有限公司(2024年新成立小微企业)和中粤(广东)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经营状态异常) [18][20] - 冒用正规金融机构名称和人员信息,如假冒国泰海通证券投资顾问,伪造证券执业编号和机构OTC账户等概念 [8][23] - 资金流转通过个人银行账户进行,而非正规银证转账流程,且无法在官方应用商店下载相关软件 [21][10] 行业应对措施 - 券商通过技术手段主动打击非法活动,如监测关停假冒网站、APP和社交媒体账号,并发布风险警示公告 [25][26] - 监管机构明确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的任何荐股行为均属非法,需强化技术穿透与跨境协作 [26] - 平台需升级审核机制,拦截"免费荐股"等关键词,封禁仿冒账号,并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