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杀猪盘
icon
搜索文档
「股神」卷跑4500万元
36氪· 2025-08-21 21:40
诈骗模式 - 诈骗团伙伪装成民间股神或券商人员 通过社交平台 电商 短视频等多渠道接触投资者 以高回报荐股为诱饵诱导下载小众交易软件实施诈骗[4][5][7] - 采用"杀猪盘"模式 通过放长线层层诱导 初期提供小额盈利建立信任 后以"内幕票""机构配合""打新股"等话术诱使投资者不断加码投入资金 最终卷走本金[3][8][9] - 诈骗过程包含从正规平台引流至小众软件 冒用合法机构信息 使用虚假交易平台 收款方多为个人账户或空壳公司等特征[5][6][11] 受害情况 - 中粤优配APP受害者超300人 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 单人最高损失20万元[2][3] - 中科利华APP至少55名投资者被骗 金额超1500万元 单人损失从1万元至198万元不等[3][9] - 诈骗平台还包括东兴智赢 富途优配 蓄盈资本等 均出现无法提现情况[2] 操作手法 - 通过虚假承诺高收益诱导投资者 如年收益率100% 每月60%利润 每日10%收益等[5][6][8] - 要求投资者支付服务费 配资利息等费用 款项常转入个人银行卡或空壳公司账户[8][9][11] - 使用话术包括"一对一指导""机构OTC账户""游资配合""AI量化交易"等 并伪造交易记录和持仓盈利欺骗投资者[6][8][9] 假冒手段 - 冒用正规券商名称和标识 如假冒国泰海通证券制作"国泰海通财通机构版"软件[5][6] - 伪造专业人员资质 诈骗分子使用的姓名和执业编号可在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到[5] - 注册空壳公司作为收款方 如中粤优配使用"吉林省卿辰广告有限公司"收款 该公司为2024年新成立的小微企业[8][11] 行业响应 - 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1-7月累计关停假冒网站超千例 仿冒APP超百例 仿冒社交媒体账号数十例[13] - 招商证券 国盛证券 华金证券等多家券商密集发布公告 提醒投资者防范假冒证券公司实施的非法证券活动[13] - 证券公司提醒投资者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信息 对异常情况立即向公安部门和监管部门报案[13][14]
「股神」卷跑4500万元
36氪· 2025-08-21 21:07
诈骗模式与操作手法 - 诈骗团伙通过社交平台、电商、短视频等多渠道接触投资者,以高回报荐股为诱饵,最终将投资者引流至小众聊天和交易软件实施诈骗[6][8][11] - 诈骗过程采用"养熟后收割"策略,初期通过小额盈利建立信任,随后以"内幕票""机构配合""打新股"等话术诱导投资者加大投入,最终卷款跑路[6][13][17] - 诈骗团伙冒用正规金融机构名称和人员信息,注册空壳公司作为收款方,诱导投资者向个人银行账户转账,而非正规的银证转账流程[20][22][23] 受害情况与金额统计 - 中粤优配APP诈骗案涉及超300名受害者,金额超3000万元,其中单个投资者损失金额达20万元[4][6] - 中科利华APP诈骗案涉及至少55名投资者,损失金额从1万元至198万元不等,总金额超1500万元[6] - 2025年7月至8月期间,除上述平台外,还有东兴智赢、富途优配、蓄盈资本等多个平台被投资者举报涉嫌诈骗[5] 诈骗技术伪装与识别 - 诈骗团伙使用虚假交易软件,界面模拟正规软件但无法实时查看交易动态,且软件内显示的市场数据与正规平台不一致[16][18] - 诈骗分子伪造金融机构资质,冒用可查询的证券执业编号,并利用AI合成办公场所、红头文件等材料增强可信度[8][20] - 正规金融机构明确表示,OTC账户仅用于特定业务,不具备"买入涨停股配合主力拉升"的权限,且个人无法开立机构OTC账户[24] 行业应对与监管现状 - 部分券商已通过技术手段主动打击假冒APP,2025年1-7月国泰海通证券累计关停假冒网站超千例、仿冒APP超百例[27] - 多家券商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警惕假冒证券公司名义的非法活动,并建议投资者留存证据并向公安及监管部门报案[28] - 监管机构强调,未取得经营许可的任何有偿荐股行为均属非法,且需强化技术穿透与跨境协作来应对诈骗手段的快速迭代[28][29] 平台责任与投资者教育 - 社交平台与直播网站需升级审核机制,拦截"免费荐股"等关键词,封禁仿冒账号,并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29] - 投资者需警惕"高收益低风险"承诺,确认投资渠道的合法性,避免通过非正规平台或向个人账户转账[24][28]
荐股“杀猪盘”调查 “股神”卷走4500万跑路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8-17 14:56
诈骗模式与手段 - 诈骗团伙伪装成民间股神、游资或券商人员,通过社交平台、电商等渠道接触投资者,以高回报荐股为诱饵获取信任后诱导至小众软件实施诈骗[2][4] - 诈骗过程包括放长线层层诱导,使用内幕票、机构配合等话术,最终卷走本金完成收割,俗称杀猪盘[4] - 诈骗团伙通过晒涨停板收益、承诺高额回报(如年收益率100%、每月60%利润)等话术诱导投资者[7][12][13] 受害者案例与损失规模 - 中粤优配APP诈骗案涉及超300名受害者,金额超3000万元,其中刘女士个人损失20万元[3] - 中科利华APP诈骗案涉及至少55名投资者,金额超1500万元,单笔损失从1万元至198万元不等[3] - 董先生在财客来软件被诈骗3万元本金,诈骗者冒充国泰海通证券投资顾问,承诺每日10%收益率[7][8][9] 诈骗操作流程 - 从正规社交平台(如公众号、短视频、直播间)引流至小众聊天软件(如Workplace、SafeW)和交易软件(如中粤优配、财客来)[6][7][10] - 诱导投资者向个人银行账户或小微企业转账(如吉林省卿辰广告有限公司),而非正规券商账户[15][20][21] - 通过虚假交易软件伪造交易界面(如中科利华APP显示的大盘数据与正规软件不符),阻止提现并以平台故障、税务问题等借口拖延[15][16][17] 诈骗包装与伪装手段 - 冒用正规机构名称和人员信息(如假冒国泰海通证券,使用可查询的执业编号),注册投资咨询、广告等空壳公司[7][19] - 使用AI合成办公场所、红头文件和假冒身份证图片,伪造专业形象[19] - 编造机构OTC账户、保证金、量化交易等虚假概念,声称可参与新股申购、游资配合等高端服务[9][12][16] 行业应对与监管现状 - 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1-7月主动关停假冒网站超千例、仿冒APP超百例、仿冒社交媒体账号数十例[25] - 多家券商(招商证券、国盛证券等)发布公告警示假冒券商名义的非法证券活动,提醒投资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26] - 四川证监局明确未取得经营许可的有偿荐股行为均属非法,需警惕低风险高收益承诺[26] 平台责任与技术治理 - 社交平台与直播网站需升级审核机制,拦截免费荐股、内部消息等关键词,封禁仿冒账号[27] - 需对异常交易行为(如高频推荐冷门股票)实时监控,防止诈骗信息扩散[27] - 诈骗组织通过暗号、口令在多平台流转,技术治理需加强跨平台协作[26]
“股神”卷走4500万元跑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8-17 14:27
诈骗模式与手段 - 诈骗团伙伪装成"民间股神""游资"或冒充券商人员,通过社交平台、电商等渠道接触投资者,以高回报荐股为诱饵获取信任 [1][4] - 诱导投资者使用小众交易软件,通过"内幕票""机构配合""量化交易"等话术实施诈骗,最终卷走本金 [1][11][13] - 采用"杀猪盘"模式放长线层层诱导,诱使投资者不断加码投入资金,2024年11月至2025年7月期间单起骗局持续时间达9个月 [3][4] 受害者规模与金额 - 中粤优配APP受害者超300人,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 [4] - 中科利华APP至少55名投资者被骗,金额从1万元至198万元不等,合计超1500万元 [4] - 2025年7月1日至8月14日期间,中科利华、东兴智赢、富途优配、蓄盈资本等多个平台出现类似诈骗案件 [3] 引流与接触渠道 - 通过社交平台发帖评论、电商平台订单、短视频平台及直播间等多渠道引流 [7][9] - 使用Workplace、SafeW等小众聊天软件建立联系,规避监管 [7] - 诈骗团伙在多个平台间相互引流,手段更加隐蔽且无孔不入 [7] 诈骗话术与承诺 - 承诺高额回报,如年收益率100%、每月60%利润等虚假收益 [7][11] - 使用"一对一指导""机构OTC账户""游资配合""打新股"等专业话术包装 [8][11][12] - 以"高端VIP群""AI量化交易""大宗交易"等名义诱导追加投资,充值50万元可进入VIP群 [8] 资金流转与虚假交易 - 资金转入个人银行账户或小微企业账户,而非正规机构账户 [11][15] - 中粤优配APP收款方为"吉林省卿辰广告有限公司",系2024年新成立的小微企业 [11][15] - 交易软件显示虚假行情,盘中无法查看买卖动态,收盘后才显示持仓盈利 [11] 假冒机构与资质问题 - 冒用国泰海通证券等正规机构名称、图标及人员信息,甚至伪造可查询的证券执业编号 [7][15] - 中粤(广东)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未出现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资质名单中 [15] - 诈骗团伙注册"投资咨询""私募基金""广告咨询"等类别的空壳公司进行包装 [15] 技术手段与平台治理 - 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1月至7月累计关停假冒网站超千例,仿冒APP超百例,仿冒社交媒体账号数十例 [20] - 诈骗组织通过"暗号""口令"在多个平台间流转规避打击 [21] - 社交平台与直播网站需升级内容审核机制,拦截"免费荐股"等关键词,封禁仿冒账号 [22] 行业警示与监管动态 - 未取得证监会经营许可的任何有偿荐股行为均属非法 [21] - 2025年8月招商证券、国盛证券、华金证券、信达证券、长江证券等多家券商密集发布防诈骗公告 [21] - 需构建"投资者警惕+监管高压+平台技术治理"的闭环体系打击跨境诈骗行为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