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激光器

搜索文档
锐科激光(300747):连续光纤激光器领军企业消费及特种应用打开需求空间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9 19: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9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锐科激光是全球有影响力的光纤激光器企业 具备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 产品品类不断丰富 2014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30.01%和25.89% [5] - 工业领域出口及精密加工打开空间 竞争格局改善 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消费领域多重驱动力拉动桌面级设备需求 公司产品契合市场需求 特种领域布局低空反无激光防御系统 潜在市场空间大 [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保持中高速增长 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因PE水平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维持“买入”评级 [6][83][9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锐科激光:连续光纤激光器领军企业 - 专注连续光激光器领域 有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 产品向多行业应用布局 2024年200KW激光器实现全球四个“第一” 已布局高端领域应用 [13] - 产品品类向“全波段/脉宽/功率/应用”迈进 形成六大产品品类 涵盖全波段激光器产品 连续光激光器贡献营收大头 超快激光毛利率水平较高 [19][20] - 营收保持稳健增长 2014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30.01%和25.89% 2024年受行业竞争影响营收和净利润下降 但出货量、海外收入等有增长 研发投入力度较大 [23] 工业级:行业格局逐步改善,高端应用持续挖掘 - 宏观加工方面 激光设备优势明显 高功率激光器提升加工速度、降低成本、突破加工能力 海外需求和国内出口带来增长 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激光设备市场规模稳健增长 [32][37][40] - 精密加工方面 制造业转型升级拉动激光精密加工需求 超快激光市场快速增长 3D打印、锂电、光伏等领域激光应用优势显著 [46][48][54] - 公司新应用不断拓展 切入新应用方向 国际业务拓展稳步推进 竞争格局改善 市占率保持较高水平 持续降本 盈利能力有望复苏 [60][64][70] 消费级:公司已前瞻布局,桌面级应用打开新需求 - 行业端多重因素驱动下 消费级设备需求有爆发潜力 激光雕刻机优势明显 全球雕刻机市场空间逐步扩容 预计2030年将达18.80亿美元 [72][73][76] - 公司端拥有5大消费级系列产品 激光器累计销量突破3万台 [77] 特种:航天三江股东背景,布局民用低空反无 - 激光武器是新质战斗力重点方向 各国加快实战化应用 航天三江集团具备激光武器研制能力 公司是其下属企业 [79][80] - 布局低空反无激光防御系统 潜在市场空间大 低空经济发展带动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加速扩大 公司有望依托武汉低空经济发展加快规模应用 [81][82] 盈利预测及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70、40.03、46.4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2.75、3.61亿元 毛利率和净利率逐步提升 [83] - 相对估值选取激光及特种应用领域企业作为可比公司 公司PE水平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维持“买入”评级 [95][97]
锐科激光(300747):连续光纤激光器领军企业,消费及特种应用打开需求空间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9 19: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6][10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锐科激光是全球有影响力的具有从器件到整机垂直集成能力的光纤激光器企业,具备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产品品类向“全波段、全脉宽、全功率、全应用”方向迈进,2014 - 2024 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 CAGR 为 30.01%,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25.89% [5] - 工业领域出口及精密加工打开空间,随着市场格局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修复;消费领域多重驱动力叠加,拉动桌面级设备需求快速增长,公司五大产品系列契合市场需求;特种领域已布局低空反无激光系统,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5]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8、2.75、3.61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5 - 2027 年 PE 分别为 94、61、46X,低于可比公司 PE 均值,考虑到公司为国内光纤激光器领域领军企业,预计公司收入及利润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将迎来大幅改善,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5][6][10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锐科激光:连续光纤激光器领军企业 - 专注连续光激光器领域,向多行业应用布局:深耕激光器领域,拥有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2024 年 200KW 激光器实现全球四个“第一”,除通用工业场景外,已布局 3D 打印、新能源等高端领域应用 [15] - 产品品类向“全波段/脉宽/功率/应用”迈进:形成六大产品品类,包括连续光纤激光器、脉冲光纤激光器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连续光激光器贡献营收大头,超快激光毛利率水平较高 [21][22] - 营收保持稳健增长,研发投入力度较大:2014 - 2024 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 CAGR 为 30.01%,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25.89%,2024 年受行业竞争影响营收和净利润下降,但出货量和海外收入增长,近年研发费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25][28] 2. 工业级:行业格局逐步改善,高端应用持续挖掘 - 宏观加工:出口带来增长,竞争格局有望改善:激光设备具有诸多优势,高功率激光器可提高加工速度、降低成本、拓展场景,海外需求和国内出口带动激光设备市场增长,制造业高端化和智能化转型推动市场规模稳健增长 [34][35][42] - 精密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拉动超快激光需求:激光技术成为微加工领域重要工具,制造业转型升级拉动激光精密加工需求,超快激光市场快速增长,3D 打印、锂电、光伏等领域激光应用广泛 [48][50][62] - 公司新应用不断拓展,市占率保持较高水平:公司逐步切入新应用方向,国际业务拓展稳步推进,工业激光器进入价格竞争末期,小企业逐步出清,公司份额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持续降本,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 [66][69][75] 3. 消费级:公司已前瞻布局,桌面级应用打开新需求 - 行业端:多重因素驱动下,消费级设备需求具有爆发潜力:激光雕刻机具有优势,多重驱动力拉动桌面级设备需求快速增长,消费级激光雕刻机市场空间逐步扩容,预计 2030 年全球雕刻机市场空间将达到 18.80 亿美元 [77][79][81] - 公司端:拥有 5 大消费级系列产品,已累计出货 3 万套 +:公司布局消费赛道,五大系列激光器产品契合市场需求,激光器累计销量突破 3 万台 [82] 4. 特种:航天三江股东背景,布局民用低空反无 - 激光武器为新质战斗力方向,公司为航天三江下属企业:激光武器是新质战斗力重点方向,各国加快实战化应用,航天三江集团具备激光武器研制能力,公司是航天三江下属企业,深入研究激光在特种领域的应用技术 [84][85] - 布局低空反无激光防御系统,潜在市场空间较大:低空经济发展带动低空激光反无需求释放,市场规模加速扩大,公司布局低空激光反无系统,有望依托武汉低空经济发展加速规模应用 [86][87] 5. 盈利预测及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4.70、40.03、46.4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8、2.75、3.61 亿元,对各项业务的具体预测假设包括连续光纤激光器、脉冲光纤激光器等业务的收入增速和毛利率 [88][89][91] - 相对估值:选取 A 股中的激光器上市企业和特种应用领域上市公司作为可比公司,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 PE 水平低于可比公司 PE 均值 [101][103]
锐科激光(300747):国内领先光纤激光器制造商,关注反无装备等新兴领域放量
东北证券· 2025-07-10 16: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9][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锐科激光是中国领先光纤激光器制造商,产品矩阵丰富且覆盖多行业领域,研发技术实力强,虽传统业务短期承压,但新兴领域有望放量,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锐科激光:中国领先光纤激光器制造商 -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覆盖连续、脉冲、准连续、窄线宽、超快、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等产品,应用于多行业领域 [1][14][15] - 航天科工集团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2025年3月31日,航天三江集团持有锐科激光33.80%股权 [15] - 连续光纤激光器产品营收占比最高,2024年收入25.27亿元,占比79.03%;脉冲光纤激光器2024年收入4.02亿元,占比12.56%;超快激光器2024年收入0.70亿元;特种光纤2024年收入0.71亿元,毛利率达43.12% [20] 公司研发技术水平高,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35478.62万元,同比提升4.97%,占营收11.10%,推出13款新产品,产品技术实力领先 [2][29] - 传统业务在中低功率切割、打标等领域承压,未来格局将逐步稳定;高端应用与国产替代空间大,公司已切入多个高端场景;反无人机装备领域,子公司锐威公司推进相关项目,有望受益需求增长 [3][32][3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为35.32/40.40/45.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33/3.06/3.80亿元,对应EPS为0.41/0.54/0.67元,对应PE为58.88/44.78/36.03X [4][35]
2025年中国超快激光器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研判:下游应用需求持续增长,国产替代潜力巨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0 09:25
超快激光器行业概述 - 超快激光器基于SESAM、克尔透镜等锁模技术,脉冲宽度在皮秒(ps)或飞秒(fs)量级,具有极短脉冲持续时间、极高瞬时功率和精准能量聚焦特点 [1][3] - 主要分为皮秒激光器和飞秒激光器,飞秒激光器为全球前沿技术,部分厂商将纳秒激光器也纳入产品线 [3] - 技术原理依赖锁模技术,通过种子脉冲放大获得高功率超短脉冲,关键部件包括泵浦源、激光脉冲调制器件等 [3][7]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超快激光器发展历经四个阶段:1960年首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1966年实现皮秒级输出,1985年CPA技术突破推动超快激光时代,2017年后进入产业化爆发期 [5] - 2020年行业迎来爆发,全年出货量达2300台(含国内外品牌),同比增长近一倍 [5] - 国内科研机构(如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和企业(大族、华日、安扬等)共同推进技术产业化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超快激光器市场规模从2018年22.6亿元增长至2023年4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21%,2024年达45.5亿元(同比增长13.18%) [1][14] - 光学元器件作为核心原材料,2024年市场规模约1600亿元,医疗美容下游应用市场规模达3093亿元(预计2026年增长至3998亿元) [9][11] - 激光器整体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约1455亿元,政策支持推动国产化替代和智能制造升级 [13]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光学元器件、电子元器件、抽运源和激光晶体,核心部件国产化趋势显现 [7] - 中游为超快激光器制造,下游应用覆盖医疗美容、航空航天、精密机械、消费电子等 [7][11] - 医疗美容领域应用包括光子嫩肤、激光脱毛等,受益于"颜值经济"和消费升级 [11]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为美国相干、IPG、德国通快等外资企业,主导高端市场 [17] - 第二梯队包括英诺激光、大族激光、德龙激光等中国企业,逐步缩小与国际差距 [17] - 第三梯队为虹拓激光、华日激光等,处于技术研发和成长阶段 [17] 重点企业分析 - 英诺激光:具备纳秒至飞秒级激光器技术,紫外纳秒激光器国内领先,2024年激光器营收3.01亿元(同比+27%) [19] - 大族激光:垂直整合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2024年相关营收147.71亿元(同比+4.83%) [21] 行业趋势 - 技术向高功率、窄脉宽、短波长发展,提升加工效率和质量 [23] - 应用需求扩大,Mini LED、OLED、锂电池加工推动微加工设备增长,医疗领域应用成熟化 [24] - 国产化加速,核心部件自主供应能力增强,区域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25][26]
杰普特实控人黄治家等拟减持 2019年上市募10.1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04 11:24
股东减持计划 - 厦门同聚拟减持不超过127万股,占总股本1.34% [1] - 控股股东黄治家拟减持不超过158万股,占总股本1.66% [1] - 副董事长刘健拟减持不超过76万股,占总股本0.80% [1] - 合计减持361万股,占总股本3.8% [2] 减持实施细节 - 减持计划自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实施 [2] - 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90日内) [2] - 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90日内) [2] - 减持价格不低于IPO发行价43.86元/股 [2] 股东持股情况 - 厦门同聚当前持股1374.7万股,占总股本14.46%(均为IPO前股份) [2] - 黄治家当前持股1985.3万股,占总股本20.89%(均为IPO前股份) [2] - 刘健当前持股307.4万股,占总股本3.23%(其中304.4万股为IPO前股份) [2] 一致行动人关系 - 厦门同聚执行事务合伙人为黄治家 [3] - 黄治家与黄淮为父子关系,黄淮持股252.1万股(占总股本2.65%) [3] -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612.1万股,占总股本38.00% [3] 公司IPO背景 - 2019年10月31日上交所上市,发行价43.86元/股 [4] - 首发募资总额10.13亿元,净额9.15亿元 [4] - 募资用途包括光纤激光器扩产等7个项目 [4] - 发行费用9778.58万元,其中承销保荐费8519.82万元 [4]
锐科激光(300747):业绩短期承压 关注新领域业务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4-29 14:48
业绩表现 - 2024年收入31.97亿元,同比-13.1%,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38.2% [1] - 1Q25收入7.15亿元,同比-10.7%,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73.4% [1] - 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因产品价格下降导致收入和盈利能力承压 [1] 业务分项 - 连续光纤激光器:收入25.27亿元,同比-14.76%,毛利率18.77%,同比-6.27ppt [2] - 脉冲光纤激光器:收入4.02亿元,同比-8.25%,毛利率25.49%,同比-1.06ppt [2] - 特种光纤:收入0.71亿元,同比-5.96%,毛利率43.12%,同比+1.66ppt [2] - 超快激光器:收入0.70亿元,同比+2.33%,毛利率31.33%,同比-18.23ppt [2] 运营数据 - 全年出货量17.47万台,同比+9.77%,万瓦以上激光器出货量近6800台,同比+20% [2] - 手持焊产品销售3.06万台,增长43%,海外收入1.97亿元,同比+40% [2] - 2024年/1Q25综合毛利率20.5%/18.9%,同比-5.5/-8.1ppt [2] 费用与盈利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3/+0.5/+1.9/-0.1ppt [3] - 1Q25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2.4/+0.2/+1/-0.6ppt [3] - 2024年/1Q25净利率4.2%/2.4%,同比-1.7/-5.6ppt [3] 战略拓展 - 在半导体芯片制造、TGV加工、PCB材料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3] - 计划拓展激光雷达、激光测量、激光医疗、激光美容等领域 [3] - 加快低空激光反无人机系统项目落地 [4]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55.6%至1.82亿元,首次引入2026年归母净利润2.96亿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53.1倍/32.6倍市盈率 [5] - 目标价下调20.8%至19.00元,对应59.0倍2025年市盈率和36.2倍2026年市盈率 [5]
企业竞争图谱:2025年超快激光器
头豹研究院· 2025-03-18 2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超快激光器行业向高功率、窄脉宽、短波长方向发展,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17][18] - 下游激光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和配套产业的发展,将推动中国超快激光器市场发展 [31][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超快激光器指激光脉冲持续时间更短的激光器,主要包括皮秒和飞秒激光器 [1][2] - 按输出激光脉宽不同,分为皮秒(脉冲持续时间为 10 的 -12 次方秒)和飞秒(脉冲持续时间为 10 的 -15 次方秒)激光器 [3][4][5] 行业特征 - 技术壁垒高,涉及多学科领域,需掌握多种生产技术和应用工艺 [6][7] - 品牌及客户资源壁垒高,下游对激光器要求高,新对手难替代现有合作关系 [6][8][9] - 市场需求广泛,在精细微加工领域应用将增多 [6][10] 发展历程 - 1960 - 1979 年为萌芽期,中国首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开启皮秒现象研究 [11][12] - 1980 - 2002 年为启动期,CPA 技术发明使脉冲激光进入超快时代 [11][13] - 2003 - 2019 年为高速发展期,超快激光开始技术应用,中国产业迅速发展 [11][14] - 2020 年至今为成熟期,2020 年出货量增长近一倍,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 [11][15][1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原材料环节,包括光学、电子元器件等,核心部件逐步国产化,少数企业掌握种子源技术 [16][19][21] - 中游为超快激光器制造环节,皮秒激光器占 85%市场份额,飞秒份额逐渐提升,国产销量占比上升但高端仍被国外占据 [16][24][25] - 下游应用于光伏、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超快激光器在精细微加工领域应用将增多,预计 2024 年全球市场容量达 128.2 亿美元 [16][26][27] 行业规模 - 2018 - 2023 年市场规模由 22.6 亿人民币增长至 40.2 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 12.21% [28] - 预计 2024 - 2028 年由 42.58 亿人民币增长至 56.61 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 7.38% [28] - 历史规模增长因政策扶持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29][30] - 未来规模增长因下游应用领域扩大和配套产业发展 [31][32] 政策梳理 - 《加强"从 0 到 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等多项政策支持激光制造产业发展 [29][35][36] 竞争格局 - 国际上大型激光企业有美国相干、美国 IPG 等,行业分三个梯队 [37] - 竞争格局形成因国际企业先发优势和中国企业起步晚、技术等受限 [38][39][40] - 格局变化因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带动超快激光企业发展 [41] 上市公司速览 - 展示大族激光、德龙激光等多家公司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和毛利率等财务数据 [42][43][44] 企业分析 - **大族激光**:1996 年创立,2004 年上市,自研多款紫外、超快激光器,有营销和服务优势 [49][52] - **德龙激光**:存续企业,主营高端激光加工设备及激光器,拥有固体超快激光器核心技术和产品,打破欧美垄断 [53][56] - **锐科激光**:专业从事光纤激光器研发等,有创新团队和工程研究中心,超快激光器应用领域广泛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