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磁粉芯
icon
搜索文档
龙磁科技拟2.1亿建设永磁项目 创新与全球化并举净利增31.8%
长江商报· 2025-09-17 07:16
海外产能布局 - 拟投资2.1亿元建设越南龙磁二期工程 新增10000吨永磁铁氧体湿压磁瓦产能并配套25000吨预烧料产能 实现永磁铁氧体原料本地化供应 [1][2] - 项目选址越南前江省新福县新立第一社龙江工业园 规划用地面积约50亩 计划2025年9月启动建设 分两次建设 建设周期共36个月 [2] - 越南基地已完成两条线技改扩容 产能达1.2万吨 产品供不应求 2025年上半年越南龙磁实现营业收入9064.12万元 净利润2949.31万元 [2][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91亿元 同比增长6.36% 净利润8525万元 同比增长31.82% 扣非净利润7640.73万元 同比增长35.97% [1][5] - 磁性材料产品收入5.06亿元 同比增长6.71% 毛利率33.87% 同比增长6.71个百分点 [5] - 利润增长主要源于越南产能规模效应释放 软磁业务亏损收窄 以及降本增效措施推动毛利率提升 [5] 业务结构与发展 - 构建永磁+软磁+电感三大核心业务协同发展格局 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 变频家电 光伏储能 AI服务器等多元场景 [4] - 永磁铁氧体板块形成5万吨产能 软磁产业链初具规模 安徽金寨基地具备近万吨软磁粉芯产能 泰国软磁工厂在建 [4] - 电感业务成功开发芯片电感并进入行业头部客户供应链 车载电感实现批量供货 [4] 技术研发实力 - 拥有200余项国家专利 覆盖原料制备 磁路优化 高温烧结 模压制造等核心环节 [6] - 2020-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912万元 4078万元 5335万元 6288万元 6524万元 3135万元 研发费用率均超5% 2025年上半年为5.30% [5] - 高性能磁瓦性能水平和加工精度处于行业前列 满足汽车电机高质量 标准化 一致性严格需求 [6] 市场与客户拓展 - 在安徽合肥 上海虹桥 德国法兰克福 日本大阪 墨西哥圣路易斯波托西设立销售中心 [6] - 与德国博世 法国法雷奥 日本电产 韩国LG 三星 海尔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6] - 截至9月15日公司股价62.02元/股 年内累计涨幅约102% 总市值超70亿元 [7]
产品供不应求 龙磁科技拟投建越南二期工程
证券时报· 2025-09-16 02:30
扩产计划 - 全资子公司越南龙磁拟投资约2.1亿元建设二期工程 计划2025年9月启动建设 分两次建设 建设周期共36个月 [1] - 项目主要内容为新增1万吨永磁铁氧体湿压磁瓦产能 并配套2.5万吨预烧料产能 [1] - 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公司产能规模 实现永磁铁氧体原料本地化供应 [1] 产能布局 - 公司永磁产能合计5万吨 主要分布在安徽庐江 金寨及越南基地 [2] - 越南龙磁二季度完成2条线技改扩容 产能达1.2万吨 [2] - 越南基地产品供不应求 将成为业绩增长重要支撑点 [2] 业务结构 - 形成永磁+软磁+电感三大核心业务协同发展格局 [2] - 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储能 新能源汽车 消费类电子等领域 [2] - 软磁粉芯产能超2万吨 已进入头部车企供应链 [2] 技术突破 - 芯片电感实现高端市场重大突破 中标国际半导体客户新项目 [2] - AI芯片电感被列为战略重点 预计明年有新项目落地 [2] - 车载电感已有小批量出货 明年有望保持增长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91亿元 同比增长6.36% [3] - 上半年净利润8525万元 同比增长31.82% [3] - 越南龙磁上半年营业收入9064.12万元 净利润2949.31万元 [1] 资产状况 - 截至2025年半年度末 越南龙磁总资产2.68亿元 净资产1.84亿元 [1] - 越南基地规模效应显现 产品需求旺盛 [1] - 公司为磁材行业首家出海建厂企业 在越南 泰国等地布局生产基地 [1]
铂科新材(300811):Q2业绩环比改善明显 ASIC产业趋势带来成长新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8-29 14:47
财务业绩 - 25H1营收8.61亿元,同比增长8.1%,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3.3%,扣非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4.7% [1] - Q2单季度营收4.77亿元,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24.5%,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59.3% [1] - Q2单季度毛利率41.4%,环比提升3.8个百分点,净利率24.8%,环比提升5.7个百分点 [2] 产品线表现 - 软磁粉芯营收6.57亿元(同比+12.0%),芯片电感营收1.76亿元(同比-9.7%),金属软磁粉营收0.26亿元(同比+90.4%) [1] - 芯片电感Q2出货恢复增长,主因模组类客户完成新老方案切换 [1] - 光伏抢装推动软磁粉芯出货量增长 [1] 成本与研发 - Q2铁矿石/金属硅均价环比下降5.6%/12.3% [2] - 25H1研发费用6162万元,同比增长44%,研发费用率7.2% [2] - 期间费用率12.7%,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2] 现金流与产能 - 25H1经营现金流净额2.6亿元,同比增长119.6% [3] - 加速推进新产能项目建设,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 [3] 客户与市场拓展 - 软磁粉芯获比亚迪、格力、华为、MPS等客户认可,铁硅5代磁粉芯研发完成 [3] - 芯片电感新增伟创力等全球厂商合作,拓展ASIC、光模块、DDR、消费电子领域 [3] - ASIC芯片预计2026年迎转折点,AI服务器应用占比大幅提升 [3] 行业前景 - 软磁粉芯持续受益光储、新能源车、UPS领域增量市场 [3] - AI巨头(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加速部署自研ASIC芯片 [3]
铂科新材(300811):Q2业绩环比改善明显,ASIC产业趋势带来成长新机遇
天风证券· 2025-08-29 13: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8] 业绩表现 - 25H1实现营收8.61亿元,同比+8.1%;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3.3%;扣非净利润1.88亿元,同比+4.7% [1] - Q2单季度营收4.77亿元,同比+3.5%,环比+24.5%;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3.4%,环比+59.3% [1] - 软磁粉芯/芯片电感/金属软磁粉分别实现营收6.57/1.76/0.26亿元,同比+12.0%/-9.7%/+90.4% [2]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2/8.1亿元,对应PE分别为50/37/28x [5] 盈利能力 - 25H1毛利率39.8%,同比-0.7pct;Q2单季度毛利率41.4%,同/环比-0.9pct/+3.8pct [3] - 25H1期间费用率12.7%,同比+0.9pct,研发费用投入6162万元,同比+44%,研发费用率7.2% [3] - 25H1净利率22.3%,同比-0.9pct;Q2单季度净利率24.8%,同/环比+0.3pct/+5.7pct [3] - 25H1经营现金流净额2.6亿元,同比+119.6% [3] 业务发展 - 软磁粉芯已取得比亚迪、格力、华为、MPS等品牌认可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4] - 铁硅5代磁粉芯研发已完成,有望受益于光储、新能源车、UPS等增量市场 [4] - 芯片电感与伟创力等全球知名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开拓ASIC、光模块、DDR、消费电子等新领域 [4] - ASIC产业趋势带来成长新机遇,预计2026年ASIC在AI服务器中应用占比大幅提升 [4] 财务预测 - 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15/25.55/31.46亿元,增长率21.18%/26.79%/23.15% [6] - 预计25-27年EPS分别为1.56/2.13/2.81元/股 [6] - 预计25-27年毛利率分别为40.72%/41.40%/42.45%,净利率分别为22.48%/24.12%/25.88% [13] - 预计25-27年ROE分别为15.04%/17.44%/19.29% [13]
龙磁科技(300835) - 300835龙磁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08
2025-08-08 16:36
业务板块与产能 - 公司主要分为永磁、软磁和电感三大业务板块 [2] - 永磁铁氧体板块已形成5万吨产能,技术水平、产能规模处于行业前列 [2] - 软磁产业链初具规模,安徽金寨生产基地已形成近万吨软磁粉芯产能,泰国软磁工厂在建 [2] - 电感业务已进入行业头部客户供应链,车载电感实现批量供货 [2] - 公司计划将永磁产能从4.5万吨提升至6万吨 [3] 永磁铁氧体市场 - 永磁铁氧体竞争格局呈现多级分化、区域集聚、技术驱动特点 [3] - 日本TDK、日立金属聚焦高端市场,中国是最大生产国 [3] - 中低端市场(TDK6材及以下)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 [3] - 9材及以上高端产品国内仅头部企业可量产,保持较高毛利率 [3] - 永磁铁氧体在绿色能源与智能制造浪潮中展现技术迭代适应性、成本优势不可替代性和应用场景延展性 [3] 软磁产品布局 - 软磁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载OBC、DC/DC及HDC等电源模块及充电桩 [4] - 未来将围绕技术升级与国际化布局展开,计划在东南亚建立本地化生产基地 [4] - 聚焦高精度、高频化芯片电感产品,切入AI服务器、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 [4] - 深化与汽车、新能源头部客户合作,拓展北美、欧洲等增量市场 [4] 电感业务进展 - 着力开发芯片电感和车载电感两大类产品 [5] - 芯片电感已开始小批量交付,其他客户产品验证、工厂评审持续推进 [5] - 车载电感已批量供货,多款产品处于客户测试阶段 [5] - 公司可缩短1年以上车规认证周期,加速新产品导入 [5] 芯片电感突破原因 - 凭借30余年磁性材料技术积累提供底层支撑 [6] - 采用自主研发粉体材料,通过模压成型技术实现高效率、小型化及高可靠性 [6] - 战略聚焦与资源倾斜加速产业化落地,项目由董事长直接挂帅 [6] - 抓住新兴场景需求高增机遇,利用头部客户背书降低新客户导入成本 [6] 股东减持情况 - 实际控制人及董事拟减持不超过1,195,000股,占总股本不超过1.0312% [6] - 为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减持,主要系个人资金需求 [6] - 减持计划将严格遵循监管要求,按计划披露进展 [6]
云路股份(688190):春节影响营收略降,静待非晶电机产业化趋势
华源证券· 2025-05-09 12: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春节影响营收略降,静待非晶电机产业化趋势。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8/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4%/16.0%/16.9%,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9/25/21倍。作为国内非晶合金龙头,公司非晶合金持续受益配电变压器景气度,纳米晶合金 + 软磁粉芯打开新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8日,收盘价98.75元,一年最高/最低为131.50/58.18元,总市值11,850百万元,流通市值11,850百万元,总股本120百万股,资产负债率20.39%,每股净资产19.56元/股[3]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72|1,900|2,126|2,455|2,906| |同比增长率(%)|22.43%|7.24%|11.87%|15.48%|18.3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32|361|410|475|555| |同比增长率(%)|46.62%|8.73%|13.44%|15.96%|16.93%| |每股收益(元/股)|2.77|3.01|3.41|3.96|4.63| |ROE(%)|14.55%|14.41%|14.53%|14.93%|15.40%| |市盈率(P/E)|35.69|32.83|28.94|24.96|21.34|[6] 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4.21亿元(同比 - 4.9%,环比 - 17.8%);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 + 4.3%,环比 - 19.6%);扣非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 + 13%,环比 - 15.7%)[7] - 受春节发货影响营收略降,毛利率基本持平。2025Q1毛利率29.97%,同比 - 0.28pct,环比 - 0.04pct;净利率18.74%,同比 - 1.65pct,环比 - 0.42pct[7] - 非晶出海需求景气,纳米晶 + 软磁粉芯需求可期。非晶海外需求持续景气,公司是行业内最大的非晶合金薄带供应商,年设计产能达10.5万吨;纳米晶带材有望替代传统铁氧体;软磁粉芯站稳光储新能源及充电桩等景气赛道[7]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百万元)|121|282|469|671| |应收票据及账款(百万元)|803|945|1,092|1,292| |预付账款(百万元)|143|160|185|218| |其他应收款(百万元)|3|3|3|4| |存货(百万元)|126|160|183|217|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399|400|420|448| |流动资产总计(百万元)|1,595|1,950|2,352|2,850|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0|0|0|0| |固定资产(百万元)|534|553|568|599| |在建工程(百万元)|55|28|50|50| |无形资产(百万元)|72|72|72|71| |长期待摊费用(百万元)|0|0|0|0|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886|888|886|888|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547|1,541|1,576|1,609| |资产总计(百万元)|3,141|3,491|3,928|4,459| |短期借款(百万元)|0|0|0|0| |应付票据及账款(百万元)|370|336|387|458|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122|200|231|273|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493|537|617|731| |长期借款(百万元)|36|29|22|16|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08|108|108|108|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44|136|130|124| |负债合计(百万元)|636|673|748|855| |股本(百万元)|120|120|120|120| |资本公积(百万元)|1,403|1,403|1,403|1,403| |留存收益(百万元)|982|1,294|1,657|2,081| |归属母公司权益(百万元)|2,505|2,818|3,180|3,604|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0|0|0|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505|2,818|3,180|3,604|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3,141|3,491|3,928|4,459|[8]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900|2,126|2,455|2,906| |营业成本(百万元)|1,319|1,473|1,694|2,005|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3|14|16|19| |销售费用(百万元)|45|57|66|78| |管理费用(百万元)|36|47|54|64| |研发费用(百万元)|114|117|135|160| |财务费用(百万元)|-7|1|0|-1|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13|1|1|1| |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5|-1|-1|-1| |其他经营损益(百万元)|0|0|0|0| |投资收益(百万元)|39|35|35|34|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百万元)|-3|1|1|1|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1|0|0|0| |其他收益(百万元)|7|8|9|9| |营业利润(百万元)|403|460|534|624|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7|1|1|1|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3|1|1|1| |其他非经营损益(百万元)|0|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408|460|534|624| |所得税(百万元)|47|51|59|69| |净利润(百万元)|361|410|475|555|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0|0|0|0|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361|410|475|555| |EPS(元)|3.01|3.41|3.96|4.63|[8]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收增长率|7.24%|11.87%|15.48%|18.38%|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增长率|4.91%|14.12%|15.96%|16.93%| |成长能力 -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8.73%|13.44%|15.96%|16.93%| |成长能力 - 经营现金流增长率|-34.32%|101.87%|28.81%|10.32%| |盈利能力 - 毛利率|30.58%|30.70%|30.99%|30.99%| |盈利能力 - 净利率|19.00%|19.26%|19.34%|19.11%| |盈利能力 - ROE|14.41%|14.53%|14.93%|15.40%| |盈利能力 - ROA|11.49%|11.73%|12.09%|12.45%| |盈利能力 - ROIC|19.48%|18.04%|18.92%|20.44%| |估值倍数 - P/E|32.83|28.94|24.96|21.34| |估值倍数 - P/S|6.24|5.57|4.83|4.08| |估值倍数 - P/B|4.73|4.21|3.73|3.29| |估值倍数 - 股息率|0.30%|0.82%|0.95%|1.11%| |估值倍数 - EV/EBITDA|23|22|19|16|[8][9]
铂科新材(300811):业绩兑现优秀,芯片电感持续高增长
天风证券· 2025-04-29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买入(调高评级),目标价格52.2元,当前价格40.22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国内合金软磁粉芯龙头,站稳AI、光储新能源高景气赛道,芯片电感打开第二成长极,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2/7.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3/19/15x,参考行业平均PE,给予公司25年PE 30x,对应目标股价52.2元/股,上调为“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4年实现营收16.63亿元,yoy + 43.5%;归母净利润3.76亿元,yoy + 46.9%;扣非净利润3.67亿元,yoy + 53.3%;Q4实现营收4.36亿元,yoy + 43.3%,环比 + 1.3%;归母净利润0.89亿元,yoy + 33.4%,环比 - 11.9%;25Q1实现营收3.83亿元,yoy + 14.4%,环比 - 12.1%;归母净利润0.74亿元,yoy + 3.1%,环比 - 17.3% [1] 盈利能力与业务增长 - 营收端:24年软磁粉芯营收12.34亿元,yoy + 20.2%,销量3.93万吨,yoy + 27.9%,平均销售单价3.14万元/吨,yoy - 5.9%;芯片电感营收3.86亿元,yoy + 275.8%;软磁粉末营收0.40亿元,yoy + 47.3%,年产6000吨产能首期2000吨已于24年建成,余下产能25年竣工;25Q1营收环比下滑预计受春节影响 [2] - 利润端:24年粉芯和电感业务毛利率40.4%,同比 + 1.2pct,粉末毛利率51.82%,同比 - 2pct;研发费用yoy + 56.78%;24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0.7%/22.5%,同比 + 1.1pct/+0.4pct;25Q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7.7%/19.2%,环比 - 3.2 pct / - 1.2 pct,预计Q2随生产情况恢复 [3] 成长动力 - 软磁粉芯:AI、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推动需求增长,公司获比亚迪、格力、华为等认可并合作,24年启动泰国基地项目,铁硅5代磁粉芯研发完成 [4] - 芯片电感:金属软磁芯片电感优势突出,符合高算力场景;获MPS、英飞凌等认可,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体系,批量供货H100;已实现1000万片/月产能目标,25年2月募资3亿元扩充产能20000万片/年,26 - 28年分3年陆续释放,预计每年新增产能5000/10000/5000万片 [4]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58.52|1,662.94|2,036.64|2,469.00|3,017.99| |增长率(%)|8.71|43.54|22.47|21.23|22.24| |EBITDA(百万元)|421.82|633.31|679.45|826.54|1,012.9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55.77|375.72|502.02|617.43|772.85| |增长率(%)|32.48|46.90|33.62|22.99|25.17| |EPS(元/股)|0.89|1.30|1.74|2.14|2.68| |市盈率(P/E)|45.35|30.87|23.11|18.79|15.01| |市净率(P/B)|6.10|5.02|4.17|3.44|2.83| |市销率(P/S)|10.01|6.98|5.70|4.70|3.84| |EV/EBITDA|23.61|23.05|16.12|12.98|10.31| [6]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 选取磁材公司云路股份、金力永磁与电子元器件材料公司博迁新材作为可比公司,根据Wind一致预期,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34x,公司2025年PE为23x,低于行业平均 [11][12]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5 - 27E营业收入分别为20.37/24.69/30.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2/6.17/7.73亿元等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