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伺服
icon
搜索文档
汇川技术20250525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汇川技术 - 行业:工控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工业机器人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 - 汇川技术业务分三大集群五大细分板块,通用自动化业务营收占比近 40%,新能源汽车业务成第一大业务,营收 160 亿元占比约 43%,电梯系统占 13%,轨交和工业机器人占比较低[4] - 公司盈利下滑受产品结构影响,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低于 20%拉低整体盈利,通用自动化维持 40%以上高毛利,电梯系统盈利在 26% - 30%之间[2][4] 工控行业发展与公司表现 - 工控行业有 3.5 - 4 年周期,与制造业资本开支周期相关,21 年以来经历三年衰退期,本轮下行更深更长,因宏观经济增速换挡、下游需求疲软等[5] - 当前一季度自动化市场微弱正增长,工控企业订单同比增 20% - 30%,4 月订单双位数增长,财政部 2000 亿设备更新国债预计拉动 300 亿公共设备需求,看好 2025 年公共行业市场企稳改善[2][5][6] - 2024 年公司通用伺服、低压变频器、小型 PLC 三大工控核心产品市占率居内资企业第一,营收和增速领跑同业,毛利率高于 40%,源于规模经济效应和系统集成能力[2][8] 新能源汽车业务 - 2023 年首次盈利后利润快速释放,高端领域国产替代推进,产品线延伸及海外市场拓展潜力大[2][7] - 2024 年营收超 160 亿元,同比增近 170%,净利润 9.4 亿元,同比增约 400%,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得益于电驱业务规模扩大等[16] - 国内乘用车领域部分产品份额领先,为 8 家销量前十主机厂供货,超 80 个定点项目预计 2025 - 2026 年量产,子公司联合动力 IPO 申请获受理拟募资约 50 亿扩产[17] - 预计 2025 年业绩 40% - 50%高速增长,中期适度跨界底盘线控和减震领域,长期目标全球市占率达 15% - 20%,对应收入 600 亿以上、净利润 50 亿以上[18]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公司管理层重视,23 年成立研发团队,25 年初加码,已开发核心零部件占价值量 50% - 60%,预计 27 年二季度发布整机产品[7][21] - 公司在技术、成本和应用场景有优势,有望在产业化中占先发优势,未来市场规模或数倍于新能源汽车[22][24] 其他业务 - 自动化业务通过产品延伸等打开增长天花板,中大型 PLC 等市场未充分开发,储能订单约十亿元,新周期种子业务体量预计达 30 - 50 亿元以上[2][9] - 工业机器人业务 2024 年高速增长 40%,市占率近 9%,南京基地竣工增强产能和解决方案能力,目标成全球四大家之一[13] - 数字化业务 2025 年上线 FA 软件,能源管理聚焦储能场景提供产品实现盈利[12] 公司战略与发展前景 - 成功经验是技术平台化赋能、战略精准卡位及组织管理变革协同,组织管理历经四次变革提升运营效率[19][20] - 加速战略中心外移,海外市场空间大,预计未来 3 - 5 年海外收入占比提至 30%[3][11] - 短期主业有望回升,新能源汽车业务贡献利润;中期高端工控国产替代、产品线延伸和海外拓展潜力大;长期人形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25]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至接近 15 亿元,非新能源汽车业务增 15% - 20%,总体业绩近 55 亿元,给予 40 倍 PE 估值,首次覆盖评级为买入[3][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汇川在 OEM 行业主要领域已布局,流程工业自动化有巨大空间,通用自动化业务中流程工业占比不到 20%,预计 2025 年高速增长,OEM 行业部分下游市占率有提升空间[10] - 新能源汽车驱动器领域需求受销量增加、单车配置量提升、新技术渗透影响,预计 2025 年国内销量同比增近 30%,全球增 25%,扁线油冷电机及碳化硅电控技术提升市场规模[15] - 新能源汽车主机厂推进动力系统自研,第三方供应商市场份额下滑,长期行业将形成专业分工格局,有能力的第三方供应商持续受益[15] - 公司面临制造业复苏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产品技术开发进度不达预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不如预期等风险[27]
汇川技术(300124):新能源汽车业务高增,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山西证券· 2025-05-20 17: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 - A”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已形成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业务双支柱格局,作为国内工业自动化行业龙头,在高端场景和流程工业市占率仍有望继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业务上,联合动力在海外市场开拓、盈利水平改善等仍有空间;基于新一轮战略规划,公司有望凭借核心技术积累以及场景理解优势,在中长期将人形机器人业务打造成为第三增长极 [9] 公司市场表现及基础数据 - 2025年5月19日收盘价68.30元,年内最高/最低为81.71/39.17元,流通A股/总股本为23.87/26.95亿,流通股市值1630.64亿,总市值1840.87亿 [2][3] - 2025年3月31日基本每股收益和摊薄每股收益均为0.49元,每股净资产11.14元,净资产收益率4.47% [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70.41亿元,同比+21.77%;归母净利润42.85亿元,同比 - 9.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36亿元,同比 - 0.87%;24Q4营业收入116.44亿元,同比+13.06%;归母净利润9.32亿元,同比 - 34.5%;25Q1营业收入89.78亿元,同比+38.28%;归母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63.08% [4] - 2025年度经营目标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 - 3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 - 25% [4] 公司业务分析 新能源汽车&轨交业务 - 2024年该业务收入166.42亿元,同比+67.76%,收入贡献44.93%,同比+12.32pct,毛利率17.12%,同比+0.57pct [4] 通用自动化业务 - 市场份额方面,通用伺服系统国内份额约28.3%、低压变频器产品国内份额约18.6%、中高压变频器国内份额约18.6%均位居第一;小型PLC产品国内份额约14.3%,位居第二,位列内资品牌第一;工业机器人产品销量国内份额约8.8%,位居第三,其中SCARA机器人产品销量国内份额约27.3%,位居第一 [5] - 产品收入方面,工业机器人相关收入约11亿元,同比+38%,通用伺服、通用变频器、PLC&HMI收入分别约为56/52/13亿元,同比 - 7%/持平/ - 19%,工业机器人毛利率相对较低致业务整体毛利率下降 [5] - 发力流程工业,补强数字化、大型PLC领域能力,受益于流程工业国产化趋势,2025年业务目标增长10% - 30%,预期流程工业业务增长高于自动化业务整体板块 [5] 智慧电梯业务 - 2024年收入49.39亿元,同比 - 6.65%,收入贡献13.34%,毛利率25.86%,同比 - 2.88pct [4] 海外业务 - 2024年海外业务总收入20.39亿元,同比+17.22%,收入贡献约5.51% [4] 新能源汽车业务细分市场份额 - 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产品国内份额10.7%,排名第二,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一;新能源乘用车电驱总成国内份额6.3%,排名第四;新能源乘用车定子装机量在中国市场的份额10.5%,排名第二;新能源乘用车OBC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4.5%,排名第八 [6][7] 人形机器人业务 - 核心零部件方面,研发出高性能关节部件样机,涵盖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模组、行星滚柱丝杠等,内部测试中部分样机性能表现超出预期,行星滚柱丝杠完成样机设计并积累相关工艺路线和仿真方法 [8] - 聚焦工业领域,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化解决方案,与部分通用人形机器人整机厂以及工业客户建立积极沟通,获积极反馈与后续试机意愿 [8]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0420|37041|45195|54639|65713| |YoY(%)|32.2|21.8|22.0|20.9|20.3| |净利润(百万元)|4742|4285|5339|6489|7520| |YoY(%)|9.8| - 9.6|24.6|21.5|15.9| |毛利率(%)|33.5|28.7|28.2|27.6|26.9| |EPS(摊薄/元)|1.76|1.59|1.98|2.41|2.79| |ROE(%)|19.1|15.3|15.9|16.4|16.3| |P/E(倍)|38.8|43.0|34.5|28.4|24.5| |P/B(倍)|7.5|6.6|5.5|4.7|4.0| |净利率(%)|15.6|11.6|11.8|11.9|11.4|[11][13]
汇川技术:新能源汽车业务高增,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20250520
山西证券· 2025-05-20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汇川技术“增持 - A”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已形成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业务双支柱格局,作为国内工业自动化行业龙头,在高端场景和流程工业市占率仍有望继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业务上,联合动力在海外市场开拓、盈利水平改善等仍有空间;基于新一轮战略规划,公司有望凭借核心技术积累以及场景理解优势,在中长期将人形机器人业务打造成为第三增长极 [10] 公司市场与基础数据 - 2025年5月19日收盘价68.30元,年内最高/最低为81.71/39.17元,流通A股/总股本为23.87/26.95亿,流通股市值1630.64亿,总市值1840.87亿 [3] - 2025年3月31日基本每股收益和摊薄每股收益均为0.49元,每股净资产11.14元,净资产收益率4.47% [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70.41亿元,同比+21.77%;归母净利润42.85亿元,同比 - 9.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36亿元,同比 - 0.87%;24Q4营业收入116.44亿元,同比+13.06%;归母净利润9.32亿元,同比 - 34.5%;25Q1营业收入89.78亿元,同比+38.28%;归母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63.08% [4] - 2025年度经营目标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 - 3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 - 25% [4] 公司业务分析 分业务情况 - 2024年新能源汽车&轨交业务收入166.42亿元,同比+67.76%,收入贡献44.93%,同比+12.32pct,毛利率17.12%,同比+0.57pct;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152.43亿元,同比+1.36%,收入贡献为41.15%,毛利率42.03%,同比 - 1.93pct;智慧电梯业务收入49.39亿元,同比 - 6.65%,收入贡献13.34%,毛利率25.86%,同比 - 2.88pct [5] 分区域情况 - 2024年海外业务总收入20.39亿元,同比+17.22%,收入贡献约5.51% [5] 通用自动化业务 - 市场份额上,通用伺服系统国内份额约28.3%、低压变频器产品国内份额约18.6%、中高压变频器国内份额约18.6%均位居第一;小型PLC产品国内份额约14.3%,位居第二,位列内资品牌第一;工业机器人产品销量国内份额约8.8%,位居第三,其中SCARA机器人产品销量国内份额约27.3%,位居第一 [6] - 产品收入上,工业机器人相关收入约11亿元,同比+38%,通用伺服、通用变频器、PLC&HMI收入分别约为56/52/13亿元,同比 - 7%/持平/ - 19%,工业机器人毛利率相对较低致业务整体毛利率下降 [6] - 发力流程工业,补强数字化、大型PLC领域能力,受益于流程工业国产化趋势,2025年业务目标增长10% - 30%,预期流程工业业务增长高于自动化业务整体板块 [6] 新能源汽车业务 - 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60亿元,同比增长约70%;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产品国内份额10.7%,排名第二,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一;新能源乘用车电驱总成国内份额6.3%,排名第四;新能源乘用车定子装机量在中国市场的份额10.5%,排名第二;新能源乘用车OBC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4.5%,排名第八 [7][8] - 2024年12月31日,联合动力的上市申请已获深交所正式受理 [8] 人形机器人业务 - 核心零部件方面,研发出高性能关节部件样机,涵盖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模组、行星滚柱丝杠等,内部测试中部分样机性能表现超出预期,行星滚柱丝杠完成样机设计并积累相关工艺路线和仿真方法 [9] - 聚焦工业领域,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化解决方案,与部分通用人形机器人整机厂以及工业客户建立积极沟通,获积极反馈与后续试机意愿 [9] 财务数据与估值 主要财务指标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0420|37041|45195|54639|65713| |YoY(%)|32.2|21.8|22.0|20.9|20.3| |净利润(百万元)|4742|4285|5339|6489|7520| |YoY(%)|9.8| - 9.6|24.6|21.5|15.9| |毛利率(%)|33.5|28.7|28.2|27.6|26.9| |EPS(摊薄/元)|1.76|1.59|1.98|2.41|2.79| |ROE(%)|19.1|15.3|15.9|16.4|16.3| |净利率(%)|15.6|11.6|11.8|11.9|11.4| |资产负债率(%)|48.9|50.3|47.2|44.4|41.1| |流动比率|1.6|1.3|1.4|1.5|1.7| |速动比率|1.1|0.8|1.0|1.1|1.2| |总资产周转率|0.7|0.7|0.7|0.8|0.9| |应收账款周转率|2.9|2.8|3.0|3.5|4.1| |应付账款周转率|1.9|1.8|1.8|2.0|2.3|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元)|1.76|1.59|1.98|2.41|2.79|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元)|1.25|2.67|2.17|3.26|2.47|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元)|9.08|10.39|12.44|14.57|17.09| |EV/EBITDA|32.6|33.6|27.7|22.6|19.4|[12][14][17]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预测 - 报告给出2023A - 2027E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关项目预测数据,如流动资产、现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资产项目,以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利润表项目 [15]
汇川技术(300124):工控&电梯筑基、电车贡献弹性,机器人构建远期空间
国金证券· 2025-05-19 16: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给予公司25年4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81.10元/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工控→新能源车→机器人”跨行业技术复用的机电一体化平台型企业,2007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速分别为38%和30%,超过工业自动化行业和可比公司增速 [2] - 未来核心战略可拆解为“巩固基本盘+培育新动能”双重驱动,工业机器人受益国产替代加速,人形机器人前瞻布局打开远期成长天花板,轨道交通与电梯业务已步入成熟期,为战略转型提供充足弹药支持 [15][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汇川技术:技术复用决定成长高度,多元化布局持续穿越周期 - 发展历程:从单一变频器供应商发展成为多产品、多领域的内资工控平台型龙头,经历三个阶段,2003 - 2011年电梯变频器突围外资垄断,扩充工控产品矩阵;2012 - 2019年拓展工控业务领域,布局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2020年后龙头地位确立,向数字化/能源管理延伸,由中国向世界突围 [18][19] - 成长本质:由“技术平台化赋能+战略精准卡位+组织管理变革”三轮驱动,构建可持续产品扩张体系,战略精准卡位踩准产业升级浪潮,组织&管理深度赋能激发经营活力 [22][23][26] - 业务协同:业务分为三大业务集群、五大细分板块,盈利结构呈现业务周期轮动特征,未来核心战略为“巩固基本盘+培育新动能”,现金流由轨道交通与电梯业务支撑 [44][45][47] 基本盘:制造业转型星辰大海,工控龙头成长路径清晰 - 行业:国内工控产品需求增长受下游制造业需求驱动,当前周期长度拉伸、库存水位较低,2025年有望触底反转,政策加码构筑需求托底机制,中期“产业升级+进口替代”逻辑明确,海外市场空间与盈利能力双重驱动 [48][51][55] - 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覆盖全栈式产品矩阵,市场地位持续强化,毛利率高于行业均值,护城河源于规模经济效应和系统集成能力溢价,正构建更高维度平台化布局,开启国际化道路,培育数字化、能源管理业务 [62][71][73] 高增长:新能源汽车浪潮奔涌,第二成长曲线加速兑现 - 行业: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需求增长受销量增长、单车电机配置数量提升、新技术渗透率提升三重因素叠加,预计2025年国内/全球电驱系统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1185/1520亿元,主机厂与第三方供应商有望实现动态平衡下的共赢生态 [81][82][85] - 公司:已成为国内第三方电驱动龙头,产品涵盖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营收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持续突破,围绕技术创新、快速响应、高效运营、成本控制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92][95][106] 成熟业务:电梯&轨道交通稳健增长,盈利压舱石支撑战略远征 - 电梯:存量替换、旧房改造、出口成新驱动力,公司具备提供电梯电气大配套解决方案的能力,业务营收基本保持稳健增长,毛利率在26 - 29%之间波动 [22][23][24] - 轨道交通:轨交牵引系统招标项目数量及车辆数受行业招标需求波动,公司市占率维持前列,营收跟随招标数量波动 [25] 未来增长极:人形机器人东风已至,工业机器人龙头加码 - 工业机器人:业务快速发展,成本控制&渠道布局领先,2024年实现营收11亿元,同比+37%,国内市占率提升至9%,位居行业第三,预计25 - 27年营收CAGR约30% [2] - 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开发进展顺利,技术+成本+场景三维优势共振,能够提供50 - 60%价值量的核心零部件,25Q2起有望陆续推出核心零部件&解决方案等 [1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4.6/66.6/78.3亿元,同比增长27.5%/22.0%/17.6% [4] - 投资建议及估值:给予公司25年4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81.10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汇川技术:工控稳定、电车高增,发力AI、机器人-20250516
西南证券· 2025-05-16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持有”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下降,2025年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增长;工控稳定、电车高增,发力AI、机器人;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持续增长,业务多点开花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370.41亿元,同比增长21.8%;归母净利润42.85亿元,同比变化 - 9.6%;扣非归母净利润40.36亿元,同比变化 - 0.9% [1] - 2024年Q4单季度营收116.44亿元,同比增长13.1%,环比增长26.4%;归母净利润9.32亿元,同比变化 - 34.5%,环比变化 - 24.6%;扣非归母净利润9.01亿元,同比变化 - 12.1%,环比变化 - 15.5% [1] - 2025年Q1营收89.78亿元,同比增长38.3%,环比变化 - 22.9%;归母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增长63.1%,环比增长42.0%;扣非归母净利润12.34亿元,同比增长55.9%,环比增长36.9%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459.6亿元、563.2亿元、652.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2.24亿元、62.31亿元、71.83亿元 [2][6] 业务情况 - 2024年通用自动化业务销售收入约152亿元,同比增长约1%;智慧电梯业务销售收入约49亿元,同比下降约7%;轨道交通业务销售收入约5.6亿元,同比增长约2% [6]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业务销售收入约160亿元,同比增长约70%,在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电驱总成、定子装机量等产品市场有一定份额 [6] - 2024年组建工业AI核心开发者团队,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研发出高性能关节部件样机 [6] 盈利预测假设 - 2025 - 2027年通用自动化板块各层级订单交付有不同增速,工业机器人增速分别为50%/30%/20% [7] - 2025 - 2027年电车&轨交板块销量增速分别为43%/30%/20%,单价维持稳定 [7] - 受益规模效应,业务毛利率趋稳向上 [7] 财务指标预测 - 2025 - 2027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4.07%、22.56%、15.80%;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0.06%、19.66%、15.34%;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1.34%、19.41%、15.32% [8] - 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8.95%、28.33%、27.89%;净利率分别为11.48%、11.18%、11.13%;ROE分别为16.05%、16.52%、16.45% [8]
汇川技术(300124):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5Q1业绩同比高增,AI+机器人助迎新增长点
东莞证券· 2025-05-07 13: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同比高增,AI+机器人助迎新增长点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数据 - 2025年5月6日收盘价71.79元,总市值1934.93亿元,总股本26.95亿股,流通股本23.87亿股,ROE(TTM)为16.22,12月最高价81.71元,12月最低价39.17元 [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370.41亿元,同比+21.77%;归母净利润42.85亿元,同比-9.62%;毛利率28.70%,同比-4.85pct;净利率11.73%,同比-3.97pct [6] - 2024Q4营收116.44亿元,同比+13.06%,环比+26.37%;归母净利润9.32亿元,同比-34.50%,环比-24.61%;毛利率23.65%,同环比分别-5.54pct、-6.04pct;净利率8.00%,同环比分别-5.89pct、-5.75pct [6] - 2025Q1营收89.78亿元,同比+38.28%,环比-22.89%;归母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63.08%,环比+41.98%;毛利率30.98%,同环比分别-3.65pct、+7.33pct;净利率14.96%,同环比分别+2.28pct、+6.96pct [6] 通用自动化细分业务情况 - 2024年通用自动化营收152.43亿元,同比+1.36%,其中通用变频器同比持平,通用伺服系统同比-6.67%,PLC&HMI同比-18.75%,工业机器人同比+37.50% [6] - 2025Q1通用自动化业务营收约41.00亿元,同比约+29.00%,其中通用变频器同比+42.22%,通用伺服系统同比+32.31%,PLC&HMI同比+40.00%,工业机器人同比+8.33% [6] 新能源汽车业务情况 - 2024年新能源车业务营收约160.00亿元,同比约+70.00% [6] - 2025Q1新能源汽车和轨交业务营收约39.00亿元,同比约+66.00%,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商用车营收均维持快速增长,且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 [6] 公司业务布局 - 2024年从战略层面自上而下规划工业AI技术方向,目标以“智造”改变“制造” [6] - 依托技术积累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并启动部分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工作 [6]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96元、2.46元、2.90元,对应PE分别为37倍、29倍、25倍,维持“买入”评级 [6] 财务预测数据(百万元) |科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37041|45560|55453|65436| |营业总成本|32806|40425|48742|57331| |营业成本|26409|32742|40065|47530| |营业税金及附加|231|273|333|393| |销售费用|1481|1777|1955|2150| |管理费用|1541|1850|2035|2238| |财务费用|-3|6|13|26| |研发费用|3147|3776|4343|4994| |其他经营收益|391|1079|1079|1079|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43)|196|196|196| |投资净收益|93|368|368|368| |营业利润|4626|6213|7789|9184| |利润总额|4609|6213|7789|9184| |净利润|4346|5281|6621|7807|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285|5281|6621|7807| |基本每股收益(元)|1.59|1.96|2.46|2.90| [8]
汇川技术(300124):2024年年报及2525年一季报点评:25Q1业绩同环比改善明显,新能源车业务高增
民生证券· 2025-04-30 19: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同环比改善明显,新能源车业务高增 [1] - 通用自动化板块同比仍维持增势,光伏锂电以外行业订单同比增20% [2] - 新能源车板块收入高增,内部运营持续提升盈利水平 [2] - 海外市场持续开拓,正式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70.41亿元,同比+21.77%;归母净利润42.85亿元,同比 - 9.62%;扣非归母净利润40.36亿元,同比 - 0.87% [1] - 单24Q4公司实现营收116.44亿元,同比+13.1%,环比+26.37%;归母净利润9.32亿元,同比 - 34.50%,环比 - 24.61%;扣非归母净利润9.01亿元,同比 - 12.09%,环比 - 15.49% [1] - 25Q1实现营收89.78亿元,同比+38.28%,环比 - 22.89%;归母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63.08%,环比+41.98%;扣非归母净利润12.34亿元,同比+55.87%,环比+36.92% [1]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478.47、593.20、725.4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9.2%、24.0%、2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32、72.56、84.6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3.8%、26.6%、16.6% [3] 业务板块 - 通用自动化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约152亿元,同比增长约1%,除光伏、锂电以外的行业整体订单实现约20%增长;24年通用变频器销售收入约52亿元,通用伺服系统约56亿元,PLC&HMI约13亿元,工业机器人(含精密机械)约11亿元 [2] - 新能源车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约160亿元,同比增长约70%,新能源乘用车及商用车业务均高速增长,内部运营优化提升盈利水平,常州工厂全部投产,电机、电控产品年度百万套下线 [2] 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聚焦发达和新兴市场,2024年海外业务总收入约20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约6% [3] 新领域布局 - 2024年依托技术积累正式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启动部分核心零部件研发工作 [3]
汇川技术:25Q1业绩超预期-20250430
华泰证券· 2025-04-30 10: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82.14元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业绩低于预测,25Q1业绩超预期,看好公司巩固工控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地位 [1] - 综合毛利率受业务结构变化影响略有下滑,期间费用率下滑,未来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2] - 工控市场持续巩固领先地位,25Q1订单呈现高景气,看好提升产品市场份额 [3] - 新能车业务持续快速放量,定点项目加速放量,看好拓展新品类提供新动能 [4] - 考虑市场竞争激烈下调毛利率假设,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及对应EPS,给予25年40倍PE,目标价82.14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4年收入370.41亿元(同比+21.77%),归母净利42.85亿元(同比 - 9.62%),扣非归母净利40.36亿元(同比 - 0.87%);25Q1收入89.78亿元(同比+38.28%/环比 - 22.89%),归母净利13.23亿元(同比+63.08%/环比+41.98%),扣非归母净利12.34亿元(同比+55.87%/环比+36.92%) [1]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4Q4毛利率23.65%,同/环比 - 5.53/-6.04pct;25Q1毛利率30.98%,同/环比 - 3.65/+7.33pct;24Q4/25Q1期间费用率13.43%/17.85%,同比 - 3.85/-5.76pct [2] 工控业务 - 24年公司通用伺服系统等在中国市场份额排名靠前,25Q1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约41亿元(同比+29%),电梯业务约9.6亿元(同比+2%),工控业务订单增速较快 [3] 新能车业务 - 24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等在中国市场份额排名居前,25Q1新能车及轨交业务约39亿元(同比+66%)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 - 26年归母净利润为55.34亿元/67.29亿元(下调 - 8.85%/-6.36%),27年为81.29亿元(25 - 27年CAGR为21.19%),对应EPS为2.05/2.50/3.02元;给予25年40倍PE,目标价82.14元 [5]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30,420|37,041|47,248|57,156|68,763| |+/-%|32.21|21.77|27.56|20.97|20.3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4,742|4,285|5,534|6,729|8,129| |+/-%|9.77|(9.62)|29.14|21.58|20.81|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1.76|1.59|2.05|2.50|3.02| |ROE(%)|21.41|16.33|18.35|19.12|19.55| |PE(倍)|38.15|42.21|32.69|26.89|22.25| |PB(倍)|7.39|6.46|5.60|4.75|4.01| |EV EBITDA(倍)|31.51|33.62|25.69|20.71|17.82|[7] 分季度预测 | | 2024Q2 | 2024Q3 | 2024Q4 | 2025Q1 | 2025Q2E | 2025Q3E | 2025Q4E | | --- | --- | --- | --- | --- | --- | --- | --- | | 总收入(亿元) | 96.91 | 92.14 | 116.44 | 89.78 | 124.45 | 112.21 | 146.04 | | 营业收入同比增速 | 26.36% | 20.13% | 13.06% | 38.28% | 28.42% | 21.78% | 25.42% | | 营业收入环比增速 | 49.27% | -4.92% | 26.37% | -22.90% | 38.62% | -9.84% | 30.15% | | 营业成本(亿元) | 67.98 | 64.78 | 88.89 | 61.96 | 88.36 | 79.67 | 107.35 | | 营业成本同比增速 | 38.76% | 29.90% | 21.89% | 46.01% | 29.98% | 22.99% | 20.77% | | 营业成本环比增速 | 60.18% | -4.71% | 37.22% | -30.30% | 42.61% | -9.83% | 34.74% | | 总毛利(亿元) | 28.93 | 27.36 | 27.55 | 27.82 | 36.09 | 32.54 | 38.69 | | 总毛利同比增速 | 4.43% | 1.95% | -8.37% | 23.70% | 24.75% | 18.93% | 40.44% | | 总毛利环比增速 | 28.66% | -5.43% | 0.69% | 0.98% | 29.73% | -9.84% | 18.90% | | 总毛利率 | 29.85% | 29.69% | 23.65% | 30.98% | 29.00% | 29.00% | 26.50% | | 总毛利率同比变动 | -6.27 | -5.29 | -5.53 | -3.65 | -0.85 | -0.69 | 2.83 | | 总毛利率环比变动 | -4.78 | -0.16 | -6.03 | 7.33 | -1.99 | 0 | -2.51 | | 费用率 | 15.46% | 17.05% | 13.43% | 17.85% | 17.00% | 17.00% | 17.02% | |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 | 8.29% | 9.29% | 5.18% | 8.11% | 8.20% | 8.20% | 8.26% | | -研发费用率 | 7.08% | 7.95% | 8.09% | 9.91% | 8.80% | 8.80% | 8.76% | | 费用率同比变动(pct) | -3.09 | -1.91 | -3.85 | -5.76 | 1.54 | -0.05 | 3.59 | |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 | -1.36 | 0.06 | -6.30 | -3.61 | -0.09 | -1.09 | 3.08 | | -研发费用率 | -1.64 | -1.65 | 2.33 | -2.2 | 1.72 | 0.85 | 0.67 | | 费用率环比变动(pct) | -8.14 | 1.59 | -3.62 | 4.41 | -0.85 | 0 | 0.02 | |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 | -3.43 | 1 | -4.11 | 2.93 | 0.09 | 0 | 0.06 | | -研发费用率 | -5.02 | 0.87 | 0.14 | 1.82 | -1.11 | 0 | -0.04 |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13.07 | 12.36 | 9.32 | 13.23 | 14.34 | 12.93 | 14.84 | | 归母净利润(同比) | -1.72% | -0.54% | -34.50% | 63.08% | 9.72% | 4.61% | 59.27% | | 归母净利润(环比) | 61.12% | -5.43% | -24.60% | 41.95% | 8.39% | -9.83% | 14.81% | | 归母净利率 | 13.49% | 13.41% | 8.00% | 14.74% | 11.52% | 11.52% | 10.16% | | 归母净利润率(同比)(pct) | -3.85 | -2.79 | -5.81 | 2.24 | -1.96 | -1.89 | 2.16 | | 归母净利润率(环比)(pct) | 0.99 | -0.07 | -5.41 | 6.73 | -3.21 | 0 | -1.36 | | EPS | 0.49 | 0.46 | 0.35 | 0.49 | 0.53 | 0.48 | 0.55 |[21] 可比公司估值 | | | 股价 | 市值 | EPS(元) | | PE (倍)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司代码 | 公司简称 | (元) | (亿元) | 2025E | 2026E | 2025E | 2026E | | 002851 CH | 麦格米特 | 43.03 | 234.81 | 1.56 | 2.15 | 27.63 | 20.05 | | 688777 CH | 中控技术 | 47.50 | 375.53 | 1.70 | 2.02 | 27.90 | 23.50 | | 688698 CH | 伟创电气 | 48.47 | 102.45 | 1.53 | 1.90 | 31.60 | 25.55 | | | 均值 | | | | | 29.04 | 23.04 |[22]
汇川技术(300124):“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双王战略实现 一季报业绩超预期
新浪财经· 2025-04-30 08:41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营业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38% [1] - 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63%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56% [1] - 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智慧电梯分别实现营收41/39/10亿元,同比增长29%/66%/2% [1] 2024年全年业绩 - 营业收入370亿元,同比增长22% [1] - 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下降10%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40亿元,同比下降1% [1] 通用自动化业务 - 实现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1% [2] - 通用伺服/通用变频器/PLC&HMI/工业机器人分别实现56/52/13/11亿元收入 [2] - 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2859亿元,同比下降1.7% [2] - 低压变频器/通用伺服/小型PLC市场规模分别为283/206/130亿元,同比下降7%/4%/19% [2] - 公司市场份额分别为18.6%/28.3%/14.3%,分别位列第1/1/2位 [2] - 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约29万台,同比增长4%,公司整体市场份额为9%,位列第三 [2] - SCARA市占率27.3%,位列第一 [2] 新能源汽车业务 - 实现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70% [2] -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销规模首次突破1200万辆,渗透率提升至41% [2] - 公司电控/电驱总成/定子/OBC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分别为11%/6%/11%/5%,排名第2/4/2/8 [2] 智慧电梯业务 - 实现收入49亿元,同比下降7% [3] - 2024年国内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149万台,同比下降8% [3] 轨道交通业务 - 实现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2% [3] 国际化布局 - 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17%,占总营收约6% [3] 人形机器人进展 - 研发出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模组、行星滚柱丝杠等高性能关节部件样机 [3] - 取得部分整机厂及工业客户试机意向 [3] - 聚焦工业领域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化解决方案 [3] 未来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6/27年营业收入为452/547/657亿元 [3] - 预计2025/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49/59/71亿元,同比增长14%/19%/20% [3] - 预计2025/26/27年PE为37/31/26倍 [3]
汇川技术(300124):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报告:“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双王战略实现,一季报业绩超预期
浙商证券· 2025-04-29 23: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汇川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双王战略实现,2025年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短期工控周期筑底有望回升,新能源车业务进入收获期稳步贡献利润,长期“战略力+产品力+组织力”持续发挥优势,国产替代加速,人形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有望再造一个汇川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4 - 2027年预测营业收入分别为370.41亿、452.44亿、547.11亿、657.23亿元,同比增长22%、22%、21%、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85亿、49.06亿、58.59亿、70.44亿元,同比增长 - 10%、14%、19%、20%;每股收益分别为1.6元、1.8元、2.2元、2.6元;P/E分别为42、37、31、26;ROE均为16% [2] 基本数据 - 收盘价为67.12元,总市值180906.34百万元,总股本2695.27百万股 [3] 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38%;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63%;扣非归母12亿元,同比增长56%,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智慧电梯分别实现营收41/39/10亿元,同比增长29%/66%/2% [6]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70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下降10%;扣非归母40亿元,同比下降1% [6] 分板块情况 - 通用自动化2024年实现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1%,通用伺服/通用变频器/PLC&HMI/工业机器人分别实现56/52/13/11亿元收入,在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部分产品市场份额位列前列 [6] - 新能源汽车2024年实现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70%,得益于行业规模增长和客户定点车型SOP放量,部分产品在国内市场有一定份额 [6] - 智慧电梯2024年实现收入49亿元,同比下降7%;轨道交通实现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2% [6] 未来重点布局 - 国际化: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17%,占总营收约6% [6] - 人形机器人进展:研发出高性能关节部件样机,构建生态连接取得部分试机意向,聚焦工业领域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化解决方案 [6]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还给出了主要财务比率,包括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