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雷赛智能: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商业化应用,打造公司业务第二增长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13:26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公司定位为核心零部件、组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成立上海雷赛机器人科技聚焦"超高密度"无框电机、关节模组解决方案,成立深圳市灵巧驱控技术聚焦空心杯电机及灵巧手解决方案 [1] - 积极布局产能建设以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商业化应用,打造业务第二增长曲线 [1] - 基于运动控制技术积累,已推动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小脑")产品进入研发阶段 [1] - 数百家机器人公司及模组厂家正在测试试用公司产品,产品功能和性能获市场认可 [1] - 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等组件已取得若干较大规模商业订单并形成一定销售收入,当前营收占比较小但预计未来持续快速增长 [1] 东莞厂区建设规划 - 拟在东莞滨海湾新区投资建设华南区域总部及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智造基地 [2] - 项目符合"智能制造"主航道+"移动机器人"辅航道战略规划,旨在提升智能制造生产能力和核心零部件研发水平 [2] - 华南区域总部将优化业务布局,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新引擎,推动可持续高质量长远发展 [2] - 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中,已成立全资子公司东莞雷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
雷赛智能(00297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5月22日)
2025-05-22 19:34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有中信建投证券、泰康人寿等多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22日,地点在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向少华和证券事务代表左诗语 [2] 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整体自动化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OEM自动化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3]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2026年将达104.71亿元,2035年有望达3000亿元 [3] 公司经营目标 - 2025年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0%-30%,净利润增长30%-50% [4] 公司应对策略 - 发挥“三线协同”新营销体系化优势,构建重点区域特色化优势,巩固研发技术领先优势,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 [4] - 采取上顶抢占进口份额、下沉开拓中低端市场等六项具体措施 [4]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成立上海雷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聚焦“超高密度”无框电机、关节模组解决方案 [5] - 成立深圳市灵巧驱控技术有限公司,聚焦空心杯电机以及灵巧手解决方案 [5] - 推动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小脑”)相关产品进入研发阶段 [6] - 荣获2024金球奖“年度优秀供应链企业”奖项 [6] 公司业务模式 - 提供以无框电机等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和解决方案 [7] - 为大客户提供关节模组和灵巧手联合开发 [7] - 为广大客户提供代工与组装服务 [7] 产品市场反馈 - 数百家机器人公司及模组厂家测试和试用产品,产品功能和性能获认可 [8] - 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等组件与解决方案取得商业订单,当前营收占比小但预计持续快速增长 [8][9] 股权激励计划 - 为公司可持续增长,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结合综合因素实施新一轮股权激励 [10] - 2025年制定第一轮股权激励方案,尚需股东大会审批 [10] 回购方案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择机实施回购计划,如有调整将及时披露 [11] 东莞用地项目 - 拟在东莞滨海湾新区建设华南区域总部及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智造基地,项目按计划推进,已成立全资子公司 [12][13]
雷赛智能(002979):智能运控领域领先企业,充分受益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国信证券· 2025-04-29 19: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3][5][5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智能运动控制领域领先企业,智能制造主航道发展良好,人形机器人产品拓展至高密度无框力矩电机、灵巧手及关节模组,逐渐成长为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领航者 [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69/3.60/4.69亿元,对应PE 52/39/30倍,一年期合理估值为52.62 - 61.27元(对应2025年PE 60 - 70x) [3][52][54] 公司概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智能装备运动控制领域领先企业,围绕“智能装备运动控制”产业方向,制定坚守“智能制造”主航道 + 开拓“移动机器人”辅航道的战略目标 [9][10] - 主要产品为伺服系统、步进系统、控制技术类产品三大类,应用于3C制造、半导体等多种精密设备 [10] - 全球布局50多个销售服务网点,实施“渠道为主,直销为辅,互补共赢”渠道策略 [15] 财务情况 营收利润 - 2019 - 2024年公司收入从6.6亿元增长至15.8亿元,CAGR 19.02%,2025年一季度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2.36%;2019 - 2024年净利润从1.08亿元增长至2.00亿元,CAGR 13.25%,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2.25% [17] - 2024年实现营收15.84亿元,同比增长11.93%;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增长44.67%;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90亿元,同比增长2.36%;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2.25% [1] 盈利能力与费用率 - 2018 - 2024年毛利率稳定在38 - 43%区间,净利率先降后升,2024年修复至13.22%;费用率整体呈下滑趋势 [21] - 2024年毛利率/净利率为38.27%/12.65%,同比提升0.20/2.62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净利率为38.07%/14.30%,同比持平 [1]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75%/4.68%/12.30%/0.30%,同比变动 - 5.94/-3.22/-2.56/-3.90pct [1] 研发投入与ROE - 研发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研发费用率从2018年的10.0%增长至2024年的12.3%;ROE有所下滑但仍维持较高水平,2024年ROE 13.5%,同比增长3.0个百分点 [24] 业务进展 智能制造主航道 - 2024年伺服系统类产品收入7.09亿元(同比 + 11.37%),L8高端伺服及直线伺服在半导体、光伏设备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2] - 控制技术类收入2.52亿元(同比 + 46.68%),SC/MC系列PLC凭借高性价比快速渗透 [2] - 步进系统收入6.06亿元(同比 + 3.01%),DM5五相步进产品在高端市场占比提升 [2] 移动机器人辅航道 - 2018年起耕耘机器人行业,2023年底研发出高密度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产品 [3][30] - 2024年成立上海雷赛机器人和深圳灵巧驱控子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研发 [3][30][32] - 2025年规划加快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量产,并推出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 [3] - 截至2025年4月,数百家机器人公司及模组厂家测试试用产品,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取得若干规模商业订单,累计供货超万台 [32] 盈利预测 假设前提 - 2025 - 2027年伺服系统销售收入分别为9.57/12.44/15.5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8.5%/29.0%/29.0% [40] - 2025 - 2027年步进系统销售收入分别为6.66/8.00/9.6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9.6%/40.1%/40.1% [41] - 2025 - 2027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销售收入分别为3.53/4.76/6.19亿元,毛利率维持2024年水平66.2% [41] 未来3年业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19.94/25.38/31.51亿元,同比25.9%/27.3%/24.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9/3.60/4.69亿元,同比增速34.32%/33.87%/30.22% [44] 估值与投资建议 绝对估值 - 假设无杠杆Beta为1.00,无风险利率2.70%,股票风险溢价6.50%,债务成本4.50%,永续增长率2.00%,测算WACC为8.58%,采用FCFF估值法得出合理估值为45.96 - 62.26元 [47] 相对估值 - 选择汇川技术等公司作为可比公司,预计2025 - 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对应PE 52/39/30倍,一年期合理估值为52.62 - 61.27元(对应2025年PE 60 - 70x) [52] 投资建议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