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音乐
搜索文档
财通证券:首予腾讯音乐-SW(01698)“增持”评级 三条增长曲线助力公司向“音乐平台”晋级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10:06
核心观点 - 财通证券首次覆盖腾讯音乐-SW(01698),给予“增持”评级,认为公司正从音乐平台公司向音乐平台公司拓展,并具备龙头优势 [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323.96亿元、364.94亿元、405.19亿元 [1]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32亿元、103.98亿元、123.01亿元 [1]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4.11倍、24.89倍、21.04倍 [1] 市场地位与用户基础 - 腾讯音乐国内音乐市场份额第一,2024年付费用户数占国内总体约67% [2] - 公司拥有超过2.6亿首授权及共创音乐与音频曲目 [2] - 旗下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的月活跃用户超8亿 [2] 业务增长曲线 - 在线音乐订阅为基本盘,2025年第二季度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6.3%至1.24亿人,ARPU同比增长9.3%至11.7元 [3] - 社交娱乐升级为新增长极,TME Live举办超80场演出,并通过与SM娱乐合作拓展IP,“泡泡”功能推动粉丝经济 [3] - B2B SaaS模式下,公司推动音乐与影视、智驾等领域合作,TME Studio提供全流程音乐服务 [3] 人工智能(AI)应用与赋能 - 创作端,“启明星”工具在2024年日均生成超5000首曲目,成本仅为人工创作的1/10 [4] - 宣发端,算法提升冷启动效率,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在2024年回升至96分钟 [4] - 消费端,AI推动付费用户增长,2024年推荐播放份额显著提升,用户歌曲收藏量同比增长10%,同时提升用户参与度及广告效果,驱动广告收入增长 [4]
财通证券:首予腾讯音乐-SW“增持”评级 三条增长曲线助力公司向“音乐平台”晋级
智通财经· 2025-10-31 10:04
公司财务与估值预测 - 财通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323.96亿元、364.94亿元、405.19亿元 [1]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32亿元、103.98亿元、123.01亿元 [1]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4.11倍、24.89倍、21.04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 市场地位与用户规模 - 腾讯音乐国内音乐市场份额第一,2024年付费用户数占国内总体约67% [1] - 公司拥有超2.6亿首授权及共创音乐与音频曲目 [1] - 旗下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月活用户超8亿,在内容与用户数量上占据领先优势 [1] 核心业务增长曲线 - 在线音乐订阅为基本盘,2025年第二季度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6.3%至1.24亿人,ARPU同比增长9.3%至11.7元 [2] - 社交娱乐升级为新增长极,TME Live举办超80场演出,与SM娱乐合作拓展IP,泡泡功能推动粉丝经济 [2] - B2B SaaS模式下,公司推动音乐与影视、智驾等合作,TME Studio提供全流程音乐服务 [2] AI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AI工具启明星在2024年日均生成超5000首曲目,成本仅为人工创作的1/10 [3] - 算法提升宣发冷启动效率,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在2024年回升至96分钟 [3] - AI推动付费用户增长,2024年推荐播放份额显著提升,用户歌曲收藏量同比增长10% [3]
东北证券:首予腾讯音乐-SW(01698)“买入”评级 付费渗透驱动盈利修复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5:02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起步于2003年,2016年整合成立集团,2018年美股上市,2022年完成港股二次上市 [1] - 2024年公司营收达284.01亿元,同比增长2.34%,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35.04% [1] - 毛利率回升至42.34%,ROE有望在2025年升至14.0%,盈利质量持续优化 [1] - 股权结构集中,Min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52.96%,Spotify持股9.13%,腾讯控股持股0.60% [1]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中国在线音乐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93.8亿元扩张至2023年的239.8亿元,用户规模稳定在7亿左右 [2]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付费渗透率持续提升,年轻群体是核心驱动力 [2] - 行业呈现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双寡头竞争格局 [2] - 上游版权内容持续扩容,AI作曲、版权确权等新技术加速应用 [2]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在线音乐服务已成为核心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七成 [3] - 公司通过深度绑定音乐人、扶持原创作品扩展长音频与泛娱乐内容 [3] - 依托全民K歌、直播及社交娱乐增强用户粘性与商业化能力 [3] - TME live和虚拟演唱会拓展线上演出模式,探索增量空间 [3] 核心投资亮点 - 付费渗透率提升,版权资源与原创生态强化,核心业务保持增长 [4] - 社交娱乐协同作用凸显,直播与K歌业务构筑护城河 [4] - 财务结构稳健,净利率和ROE持续改善,盈利弹性充足 [4] - 与Spotify、环球音乐等国际合作深化,长期成长空间可期 [4]
多家音乐App被指“滥用”自动续费 QQ音乐投诉增幅超200%
犀牛财经· 2025-09-28 19:42
(来源:消费保) 从投诉趋势来看,音乐平台的投诉量除了在2023年稍有回落以外,总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投诉主要集中在退款纠纷、自动续费和服务问题。 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QQ音乐、酷狗音乐、汽水音乐等2025年投诉量(截至9月16日)较2024年均出现增长,增长最快的是全民K歌和QQ音乐,增幅分别 为335.54%、208.49%。 据"消费保"微信公众号报道,近期有多名消费保用户投诉称,QQ音乐、网易云、酷狗等音乐App,有借用"自动续费"机制之嫌,用户收到扣款消息才察觉掉 入消费陷阱,维权金额从几块钱到几百元不等,对应的是相关音乐平台的月会员费和年会员费。 (来源:消费保数据研究院) 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截至9月16日)消费保累计收到在线音乐App相关投诉13540件,整体投诉解决率为12.49%。其中,几大主流在线音 乐平台(QQ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等)累计投诉量为10717件,占投诉总量的近八成,涉及金额超780万元。 从具体案例来看,自动续费的"陷阱"往往藏在细节里。消费保提到的案例显示,今年8月17日,南京的徐女士在QQ音乐平台开通了豪华绿钻服务的自动续费 功能,"开通 ...
腾讯音乐公益携手爱特乐团举办音乐会,发布原创单曲《妈妈的光》
搜狐网· 2025-09-24 17:16
活动概述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旗下腾讯音乐公益与深圳市爱特乐团联合主办"如果音乐有形状——妈妈的光・融合交流音乐会暨爱特乐团2025原创单曲发布会" 活动于2025年9月7日在深圳华润万象前海购物中心举办 [1] - 活动协办单位包括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 Olé精品超市 资金支持来自逸起同行慈善信托 万象前海作为爱心单位参与 [1] 企业公益项目进展 - 华润信托2025年启动"润心融光"特殊需要人群就业辅导与家庭关爱计划 5月联合华润啤酒小镇设立首批职业体验岗位 8月22日与华润万家Olé精品超市及深圳爱特乐团发起第二期共融职场公益活动 [3] - 爱特乐团成员在Olé精品超市岗位展现出色才华和技能 成员涵涵和善云分享工作经历 体现"被需要"的价值 [3] - 逸起同行慈善信托于2025年5月资助爱特乐团《圆孤独症孩子音乐梦》项目 开设电声管乐班与声乐合唱班 [8] 音乐内容发布 - 腾讯音乐公益携手爱特乐团推出原创单曲《妈妈的光》 灵感源于乐团成员妈妈们的无私奉献 旨在表达对母爱的崇敬与感激 呼吁社会关注公益事业和特殊群体 [10] - 单曲已上线QQ音乐 酷狗音乐 酷我音乐平台 [10] - 音乐会表演曲目包括《出埃及记》《紫禁花园》《哪吒》《加勒比海盗》等经典作品 以及《世界赠予我的》《永不失联的爱》《披星戴月的想你》《笃定》等合作歌曲 [5][6] - 电声管乐队演绎《空港》 声乐合唱班献唱《送你一朵小红花》成为活动温情亮点 [8] 企业战略方向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执行董事长彭迦信提出凝聚全音乐产业力量 与政府机构 公益组织 社会爱心合作共建音乐公益平台的理念 [12] - 公司将继续深化孤独症群体音乐培训与职业融合项目 推动特殊群体实现自我价值 倡导社会各界共同营造包容友爱社会环境 [12]
戏腔“整活”,竹乡姑娘杀出古风圈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15:32
核心观点 - 古风音乐人陈楚棋通过戏腔翻唱和原创作品在QQ音乐、酷狗音乐等平台获得高收藏量,全网粉丝超8万,成为古风圈知名音乐人[7][8][36] - 其作品《武家坡》翻唱版本收藏量破5万,进入QQ音乐单曲热播榜,多条视频在抖音获得20万点赞并登上热点榜[6][7][15][16] - 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后选择自媒体道路,通过直播和巡演活动积累粉丝,并回归家乡肇庆广宁进行方言音乐创作[18][37][66][70] 平台表现 - QQ音乐平台单曲《武家坡》翻唱收藏量突破5万,进入平台热播榜[6][7][8] - 抖音账号"皮皮七soki"戏腔视频获得20万点赞,登上平台热点榜[15][16] - 全网累计粉丝数量超过8万,多首单曲在QQ音乐、酷狗音乐收藏量过万[36] 作品与创作 - 代表作品包括《武家坡2022》《武家坡2024》《百鬼夫人》《画虎画皮难画骨》《今日大囍》等古风单曲[35][36] - 使用广宁方言改编《乌兰巴托的夜》,在广东乡村歌手大赛肇庆赛区获得热烈反响[70][71][72] - 学习戏腔演唱技巧,参考黄诗扶、赵景旭等音乐人的创作方式[33] 职业发展 - 2023年6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同年开始自媒体创作[18][19] - 参加国风大赏、岭南奇妙游、海珠环岛嘉年华、酷狗音乐人巡演等多场演出活动[37][61][62] - 获得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半决赛资格,并在比赛中获得现场粉丝应援[42][43] 背景与教育 - 出生于肇庆广宁教师家庭,初中开始参加音乐比赛并获得多项奖项[48][49][56] - 高考以音乐类县状元成绩考入华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18][55][56] - 13岁开始学习钢琴,通过自学掌握《路小雨》钢琴曲伴奏[45][46] 家乡关联 - 2024年选择回归家乡肇庆广宁,在竹乡设立录音室进行音乐创作[66][69][70] - 参与广宁文化馆飞羽工作室MV《手牵手》录制,为最早的原唱作品[73][79][81] - 计划与家乡音乐人合作创作,推广广宁方言音乐[70][84][85]
腾讯音乐2025Q2业绩增长坚实,首席执行官梁柱:在线音乐业务实现稳健增长
搜狐网· 2025-09-03 16:58
核心财务表现 - 总收入同比增长17.9%达84.4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3.0%至26.4亿元 [1] - 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4%至68.5亿元 其中订阅收入达43.8亿元同比增长17.1% [1] - 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增至1.244亿 ARPPU提升至11.7元 超级会员规模突破1500万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显著 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4] - 付费用户数与ARPPU双重增长推动订阅业务高质量发展 [4] - 线下演出 数字专辑等差异化内容拉动非订阅收入 [4] 内容生态建设 - 深化与国内外艺人合作 包括续约汪峰 与G Nation合作收录邓紫棋作品 [5] - 首次与The Black Label H MUSIC签约巩固韩流音乐优势 [5] - 联合SM娱乐为NCT成员制作中文特辑 协同制作家工作室为电影创作片尾曲 [5] 艺人服务与演出拓展 - 主办G-DRAGON澳门演唱会吸引超3.6万名观众 周边产品售罄 [6] - 助力薛凯琪 袁娅维等举办体育馆级演唱会 [6] - 通过自有IP为近百组音乐人提供超300场线下演出机会 [6] 平台服务升级 - 酷狗音乐推出蝰蛇HiFi音质与"一键强音2.0"功能 [9] - 首创"AI合唱"功能提供沉浸式体验 [9] - 超级会员可享受数字专辑畅听 演唱会优先购票 艺人周边收藏等权益 [9] 场景融合拓展 - 与吉利集团达成深度合作 接入小米SUV车型YU7延伸车载音乐场景 [9] - 与浙江卫视战略合作推动音乐与综艺深度融合 [5] 战略方向与行业定位 - 打造一站式音乐服务平台 强化内容创作者与乐迷连结 [11] - 内容与平台"一体两翼"战略成效显著 [11] - 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用户规模与付费群体持续扩大 商业价值加速释放 [4]
Spotify CTO谈AI变革、组织决策和播客市场:如何做一家音乐科技公司
IPO早知道· 2025-08-23 09:04
公司财务表现 - Spotify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41.9亿欧元,同比增长10% [4] - Spotify月活用户达6.96亿,订阅用户达2.78亿,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腾讯音乐同期收入84.4亿元,增长17.9%,付费用户1.244亿,MAU为5.53亿 [4] - Spotify市值约1419亿美元,TTM市盈率154倍;腾讯音乐市值387亿美元,TTM市盈率27倍 [5] 商业模式与战略差异 - Spotify采用"超级APP"模式整合多种音频服务,腾讯音乐采用多APP分立策略 [5] - Spotify收入主要来自付费订阅,腾讯音乐侧重娱乐和音乐社交需求 [5] - AI推理存在高边际成本,可能推动行业转向广告高效变现或用户收费模式 [4][44] - 公司通过捆绑音乐、播客、有声书提升用户支付意愿,保持价值高于定价 [22][64] AI技术应用与影响 - 生成式AI实现自然语言双向交互,颠覆传统下行主导的机器学习范式 [12][13] - AI播放列表功能已覆盖40个国家,支持用户用自然语言创建个性化歌单 [16][17] - 大公司仅1/8开发时间用于写代码,AI对沟通协作环节的影响可能超过编码 [14][37] - 模型规模扩大将支持复杂代码库重构和自动化Code Review [14] 组织管理与决策机制 - 采用6个月周期的"赌注看板"流程,VP提交提案并全局排序分配资源 [25][31] - 每周召开3小时E Team会议实时解决跨部门阻塞问题 [28][29] - 强调苏格拉底式辩论和理论解释,要求团队说明A/B测试成功的原因 [23][24] - 组织架构分为平台、体验、个性化三大板块加垂直业务单元 [33] 产品演进与创新案例 - 移动免费层通过分析用户行为(50%付费用户使用随机播放)避免蚕食付费 [43][51] - 播客战略基于内部需求识别和小市场快速进入策略 [62] - 有声书采用流媒体捆绑模式复制音乐成功路径 [44][63] - 放弃播客独家策略转向全平台分发,降低内容成本 [69] 行业关系与盈利转型 - 2023年是公司首个盈利年,此前15年持续向音乐产业再投资 [57] - 年支付版权费用超100亿美元,行业总规模超越CD时代巅峰 [58] - 用户参与度为竞品2倍,churn率减半形成"悖论诅咒" [58] - 长期目标是扩大全球付费用户基数至数十亿规模 [59] 技术哲学与领导力理念 - 推崇David Deutsch的"好解释"理论:可证伪、可扩展、难以任意修改 [24][48] - 允许高风险试错(如失败的Moments UI项目)以推动创新 [73][74] - 将公司定位为音乐产业的研发部门,承担行业创新成本 [57] - 认为通用科技公司可通过快速适配新技术实现"永不死亡" [6][42]
1.2亿年轻人,让腾讯又发了笔“横财”
36氪· 2025-08-20 16:34
腾讯集团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645.26亿元,同比增长14% [1] - 市值创近四年新高,稳居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首位 [1] - 社交、游戏、广告及AI业务表现突出 [1] 腾讯音乐市值与行业地位 - 美股市值突破300亿美元,跻身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Top 10 [3][4] - 市值从年初160亿美元飙升至近400亿美元 [6] - 位列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第10名(302亿美元),超越百度、微博等企业 [4] 腾讯音乐业务发展历程 - 2016年通过收购酷狗、酷我音乐并与QQ音乐合并成立集团 [6] - 2018年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音乐第一股 [6] - 经历三大挑战:独家版权解除(2021年)、社交娱乐业务萎缩(营收占比曾超70%)、粉丝经济整治 [9][11][12][14] - 2022年10月市值跌至60余亿美元 [14] 用户与营收策略调整 - 月活用户从2020年6.57亿降至5.53亿(减少1亿) [15] - 通过广告变现(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等)及"听歌赚金币"机制挖掘非会员流量价值 [15] - 付费用户达1.2亿,人均付费提升至11.7元/月 [17][25] - 推出分层会员体系(超级会员40元/月,用户超1500万)并提供杜比音效、演唱会优先购票等权益 [19][25] - 通过粉丝经济运营(如Bubble私密聊天室,月费28元)强化用户粘性 [23] 业务拓展与竞争环境 - 2023年上半年营收157亿元,净利润67亿元 [26] - 布局车载音乐服务、收购喜马拉雅(耗资28亿美元)并打击账号共享 [26] - 面临网易云音乐(主打情怀社交)及字节系产品竞争:番茄畅听月活9600万(2023年Q4),汽水音乐月活破1亿(2024年Q2) [30][31] - 抖音热歌86%源自平台,54%从抖音冷启动爆火,汽水音乐凭借算法推荐和免费曲库形成差异化竞争 [35] 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声音经济产业市场规模5688.2亿元,预计2029年达7400亿元 [29]
市值超百度,净利润增长33%,腾讯音乐Q2财报释放了哪些信号?
雷峰网· 2025-08-19 08:28
核心观点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2025年Q2业绩超预期 在线音乐服务收入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推动总收入同比增长17.9%和调整后净利润增长33.0% [2][3] - SVIP订阅用户突破1500万创历史新高 会员体系升级策略成效显著 通过提高ARPPU值和拓展高阶会员实现深度变现 [6][7][8] - 公司持续构建音乐生态护城河 通过版权垄断(覆盖95%行业版权)、线下演出拓展和韩娱内容合作强化竞争优势 [5][12][13]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收入84.4亿元(同比增长17.9%) 调整后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33.0%)[2] - 在线音乐服务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26.4%) 其中订阅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17.1%)[2][5] - 社交娱乐服务收入15.9亿元(同比下降8.5%) 营业成本46.9亿元(同比增长13.1%)[11] 用户与变现 - 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ARPPU)从10.7元提升至11.7元 反映付费意愿与消费能力提升 [3] - 超级会员定价达40元/月(原绿钻豪华版15元/月) 提供演唱会优先购票及周边权益 [6][7] - 付费率约20% 较Spotify的40%仍有提升空间 [14] 战略举措 - 线下演出成为新增长点 主办G-DRAGON澳门演唱会(吸引3.6万观众)及多位歌手体育馆级演出 [5] - 收购懒人听书和喜马拉雅拓展长音频业务 入股韩国SM娱乐并推出Bubble产品(28元/月)增强韩娱互动 [13] - 通过四大平台(QQ音乐、酷我、酷狗、全民K歌)垄断95%音乐版权资源 [12]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次日股价上涨17% 市值达3200亿港元(超过百度) [3] - 在线音乐收入占比从2021年36.7%跃升至2023年62.4% 成为核心收入支柱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