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路畅行码
icon
搜索文档
坐火车九个新利好,你体验过了吗?
新华网· 2025-11-03 14:43
铁路出行 坐火车九个新利好 你体验过了吗 22B% 今年以来,铁路部门持续优化客运产品供给, 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助力你我更好地抵 达"诗与远方"。这九个出行新利好,你都体 脸过了吗? 增开高铁标杆列车 四季度,在京广、京沪、沪昆、京哈高铁等 主要通道安排开行停站少、速度快、旅时短 的标杆列车266列,压缩城市间旅行时间, 让旅客享受"快旅慢游"的便利。 优化升级"铁路畅行" 常旅客会员服务 年满60周岁的老年常旅客会员购票乘车 可获票面金额15倍的积分,14至28周岁 的常旅客会员购票乘车可获票面金额10 倍的积分,分别为普通常旅客会员的3 倍、2倍,积分在可用于兑换火车票的基 础上,新增办理座位升席。 优化学生旅客 购票出行措施 铁路12306学生票预约功能常态化运行, 每学年4次单程优惠票可随时使用,优惠 区间可根据家庭居住地至学校所在地调整 设置,其中家庭居住地可根据实际变动情 况设置,修改次数不限,动车组列车学生 优惠票适用范围扩大至二等座、一等座和 卧铺各席别。 特殊群体旅客动车组 列车票价可享受"折上折" 优化动卧列车开行 在北京至成都、北京至贵阳、上海至成都、 上海至宜宾等中长距离城市间增开 ...
国庆中秋假期运输今日启动!长三角铁路计划增开旅客列车225列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10:18
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总体安排 - 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为期12天,从9月29日至10月10日 [1] - 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250万人次 [1] - 计划增开259对旅客列车,并在图定66对高峰线的基础上增加运力 [1] - 9月29日当天预计发送旅客275万人次,增开旅客列车225列 [1] 客流特征与票务情况 - 长三角地区客流呈现出行总量大、持续时间长、高峰客流高等特征 [1] - 9月29日至10月1日,前往北京、青岛、广州、郑州、福州、厦门、长沙、南昌、西安等直通方向票额紧张 [1] - 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往来需求旺盛,个别重点时段车票已售罄 [1] - 阜阳至上海及杭州、温州至上海及杭州、黄山至上海及杭州等方向尚有余票 [1] 运力调配与新增线路运营 - 为缓解直通热门方向运力紧张,加开上海至郑州东、西安北等方向直通旅客列车64对 [2] - 针对管内客流,在启用37对管内高峰线基础上,加开管内旅客列车195对 [2] - 将视客流情况采取动车组重联、加挂车辆、普速列车卧代座等措施增加运力 [2] - 去年年底开通的宣绩高铁和沪苏湖高铁首次迎接假期大客流,沿线车站采取措施保障出行 [2] 票务策略与旅客服务优化 - 根据12306客票预售和候补大数据动态调整票额分配策略,将票额投放至需求较大的车站 [3] - 推广12306候补购票、在线自主选铺、购票信息预填等功能以改善购票体验 [3] - 计次票、定期票等新型票制产品已在8条管内及直通方向线路上投入使用 [3] - 铁路畅行码覆盖所有动车组列车,19座车站可实现便捷换乘,21座车站提供互联网订餐服务 [3] 票务与报销流程更新 - 自10月1日起,全国铁路旅客运输领域全面使用电子发票,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 [4] - 旅客在行程结束或办理退票、改签之日起180日内,可通过12306平台或车站窗口申请开具电子发票 [4] - 继续提供"行程信息提示单"打印服务,并增加线下电子发票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 [4]
中秋国庆假期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 交通运输行业全力保障公众出行
经济日报· 2025-09-29 05:50
出行总量预测 - 中秋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3.6亿人次 日均约2.95亿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3.2% [1] 自驾出行 - 自驾出行是主要方式 预计规模达18.7亿人次 占出行总量约八成 [1] - 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可能突破日均7000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或达1400万辆 [1] - 针对拥堵和充电排队问题 采取"一段一策"疏堵保畅和"一区一策"提升充电服务保障能力 [1] 铁路运输 -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人数预计超2.19亿人次 将创历史新高 [1] - 铁路部门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 平均每天发送旅客1825万人次 [1] - 将动态优化列车开行方案 加强重点旅客服务 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 [2] 航空运输 - 民航市场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920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3.6% 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 - 单日客流可能达到或超过暑运历史峰值256万人次 [2] - 全国日均计划执行航班1.89万班 同比增长3.3% 鼓励开发空铁联运等产品 [2]
长三角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计划增开259对客车 预计发送旅客4250万人次
扬子晚报网· 2025-09-19 16:58
客运量预测与运力安排 - 长三角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期间预计发送旅客4250万人次 [1] - 客流最高峰日为10月1日 预计发送旅客430万人次 创单日发送量新高 [1] - 计划增开259对旅客列车 包括图定66对高峰线和临时加开列车 [1] - 临时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较去年增加62.5对 增幅32% [1] 客流特征与热门方向 - 客流呈现出行总量大 持续时间长 高峰客流高等特征 [1] - 直通热门方向包括北京 青岛 广州 郑州 福州 厦门 长沙 南昌 西安等 [2] - 管内热门方向包括上海 南京 杭州 合肥往来苏州 扬州 徐州 连云港 南通 宁波 金华 黄山 芜湖等 [2] - 热门高铁线路涵盖京沪 京港 杭深 沪昆 沪宁 宁杭 合福 合杭 徐连 连镇 池黄 杭温 沪苏湖等10余条 [2] 运力调配措施 - 加开直通旅客列车64对 覆盖上海至郑州东 西安北 洛阳龙门 杭州至郑州东 福州 厦门等方向 [2] - 加开管内旅客列车195对 覆盖上海 南京 杭州 合肥与周边城市间 [2] - 采取动车组重联 加挂车辆 普速列车卧代座等措施增加运力 [2] - 实行"一日一图"机制 根据客流需求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 [1] 票务与服务优化 - 根据12306客票预售和候补购票大数据动态调整票额分配策略 [3] - 提供候补购票 在线自主选铺 购票信息预填 起售订阅通知等功能 [3] - 在8条高铁线路上推广计次票 定期票等新型票制产品 [3] - 铁路畅行码覆盖所有动车组列车 19座车站实现便捷换乘 21座车站提供互联网订餐服务 [3] 电子发票新规 - 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 [4] - 旅客可在行程结束或退票改签之日起180日内通过12306平台或车站窗口申请电子发票 [4] - 新增线下电子发票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 [4]
今年1至8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新京报· 2025-09-17 12:19
客运量表现 - 1至8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2亿人次,同比增长6.7%,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127列,同比增长7.7% [1] 运输能力与服务优化 - 铁路部门统筹高铁和普速铁路资源,运用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高标运行成果及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等新增能力 [1] - 运用12306售票大数据精准分析出行需求,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 [1] - 高铁宠物托运服务试点覆盖40座车站,“轻装行”服务试点覆盖30座车站 [2] - 与地方交通部门联动,实现45个车站对铁路到达旅客乘地铁免安检 [2] 细分市场服务 - 1至8月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1%,服务旅游经济和银发经济 [1] - 学生优惠票使用时间区间、适用范围、查验规则得到优化,学生预约购票服务功能常态化运行 [1] 在途服务与餐饮 - 互联网订餐站点达92个,提升餐饮供应质量 [1] - 做好铁路畅行码、便捷换乘、互联网订餐等在途服务 [1] 未来计划 - 公司将持续推动铁路客运市场化改革经营,优化客运产品供给 [2] - 将精心组织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提升站车服务品质,高质量开行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 [2] - 促进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为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支撑 [2]
国庆中秋假期火车票今起开售 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16:27
运输规模与客流预测 - 国庆中秋假期运输为期12天,预计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19亿人次,10月1日为客流最高峰日 [1] - 客流呈现总量大、首尾时段高度集中的特点,旅游、探亲、学生等出行需求交织叠加 [1] 运力安排与供给策略 - 全国铁路实行高峰运行图,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 [2] - 在9月29日至10月2日、10月7日至10月9日高峰时段安排开行夜间高铁,并在主要城市间安排普速列车满编组运行及加开高铁动卧 [2] - 利用新开通的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等新线新站能力提升区域运输能力 [2] - 开行广深港高铁、中老、中蒙等国际旅客列车及“熊猫专列”等特色旅游列车,服务“高铁+”经济 [2] 售票与服务优化 - 科学制定售票策略,加强票额实时监控,及时向客流集中车站投放票额 [3] - 提供铁路12306候补购票、在线选铺、起售提醒订阅、铁路畅行码等功能,学生预约购票服务常态化运行 [3] - 自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客运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并对学生、儿童等旅客实行优惠票价 [3] - 动态增加客服座席,保留人工售票窗口和现金服务,加强老年旅客和脱网人群服务 [3] 系统保障与购票环境 - 优化铁路12306系统资源配置,拓展网络带宽,加强系统监控和应急预案,提升应对超大规模并发访问的能力 [3] - 采取技术手段防范恶意刷票抢票等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购票环境 [3] 客流应对与票额分配 - 针对部分地区和时段运能紧张、车票瞬间售罄的情况,将实时分析大数据,及时加开临时旅客列车或夜间高铁 [4] - 优化售票策略,动态调整票额投放,在长途票额充足时自动分时段将部分票额转移到沿途各站,新增票额优先配售给候补购票旅客 [4]
国铁集团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860亿元,净利润盈利15.5亿元
新京报· 2025-08-30 15:3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860亿元 净利润盈利15.5亿元[1] - 资产负债率62.91% 较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1] 客运业务 - 发送旅客22.4亿人次 同比增长6.7%创历史同期新高[1] - 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183列 同比增长7.5%[1] - 单日发送旅客峰值达2319.9万人次(5月1日)[1] - 新增投用复兴号动车组83组[1] - 旅游列车开行972列同比增长23% 铁路旅游客流达6.2亿人次[1] 货运业务 - 发送货物19.8亿吨 日均装车18.24万车 同比分别增长3.0%和4.0%[2] - 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825.4万标箱 同比增长18.1%[2] - 开行跨局货运班列2.85万列 同比增长14.3%[2] - 95306平台上线102条多式联运"一单制"产品线路[2] 服务优化 - 计次票/定期票拓展至72条线路[1] - 铁路畅行码覆盖所有动车组列车[1] - 92趟动车组推行静音车厢服务[1] - 25座车站和38趟动车组试点高铁宠物运输服务[1] - 19座车站试点"轻装行"服务[1] 铁路建设 -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同比增长5.5%[2] - 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2] -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等一批重点项目开通运营[2] - 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等4个项目进入联调联试阶段[2] - 伊宁至阿克苏铁路等3个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突破[2] 科技创新 - 开展运营时速400公里CR450动车组样车试验考核[2] - 加快研制复兴号动力集中动车组等系列化产品[2] 国际业务 - 中老铁路发送旅客1007万人次 同比增长1.7%[3] - 中老铁路发送货物1260万吨 同比增长25.9%[3] - 中欧和中亚班列开行1.7万列 发送货物153万标箱 同比分别增长8%和5%[3]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74.6万标箱 同比增长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