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材料

搜索文档
金田股份股价跌至12.60元 盘中曾现快速反弹
金融界· 2025-08-28 04:54
股价表现 - 8月27日收盘价12.6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05% [1] - 盘中快速反弹 9点43分报13.22元 5分钟内涨幅超2% [1] - 当日成交额达6.99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20809.71万元 占流通市值0.96%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27306.27万元 占流通市值5.84%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有色金属加工及贸易 [1] - 产品包括铜及铜合金材料、稀土永磁材料 [1] - 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 是国内重要铜加工企业之一 [1]
金田股份深化高端市场布局 半年度净利增速204%远超营收
长江商报· 2025-08-20 11:0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2.94亿元 同比增长2.46% [1][2] - 归母净利润3.7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03.86% [1][2] - 扣非净利润2.63亿元 同比增长117% [2] 业务结构优化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74.14亿元 同比增长21.86% 占比提升至13.57% [1][4] - 铜材海外销量9.92万吨 同比增长14.52% [4] - 新能源汽车领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0%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91.98万吨 持续保持全球产量第一地位 [2] - 800V高压电磁扁线出货量同比增长137% 高压扁线占比提升至42% [3] - 新增新能源驱动电机定点项目42项 其中800V高压平台23项 [3]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3.01亿元 同比增长11% [5] - 累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72项 其中国际专利5项 [5] - 主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82项 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0项 [5] 市场表现 - 近五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上涨56.84% 其中8月19日单日涨幅7.02% [1][5] - 成功切入比亚迪 吉利 小米 宁德时代等核心客户供应链 [3] 产能与全球布局 - 境外子公司达16家 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2024年铜材海外销量16.99万吨 同比增长20.58% [4] - 越南铜管生产基地成为首个海外制造中心 [4]
金田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0 07: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592.94亿元,同比增长2.46%,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3.86%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收320.08亿元同比下降3.13%,但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实现惊人增长1484.67% [1]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毛利率2.86%同比增长21.24%,净利率0.64%同比增长203.06%,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长225% [1] 资产负债结构变化 - 货币资金12.31亿元同比下降18.02%,应收账款80.13亿元同比下降3.08% [1] - 有息负债127.5亿元同比下降9.72%,优化借款结构导致短期借款增长31.15% [1][6] - 应付账款同比下降39.24%因应付原料款减少,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长45.99%因长期借款到期 [7][8]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74元,同比改善46.8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46.58%因销售回款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43.2%因固定资产投资和期货保证金减少 [1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77.45%因偿还债务金额增加 [14] 特殊项目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降31.74%因未指定套期及远期外汇合约公允价值变动 [1] - 应收票据增长47.9%因持有增加,应收款项融资下降41.83%因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增加 [2][3]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下降100%因处置投资,其他综合收益增长373.54%因套期储备增加 [5][12] 费用与成本结构 - 三费总额9.38亿元,占营收比1.58%同比增长7.92% [1] - 管理费用增长39.1%因薪酬费用增加,财务费用占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584.3% [13][17] - 预计负债增长128.45%因合同预计亏损金额增加 [10]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专注铜加工行业39年,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产业链最完整的铜及铜合金材料制造企业之一 [19][20] - 2021-2024年铜产品产量年复合增长率8%,2024年总产量191.62万吨占中国铜加工材产量9% [20]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通讯电子、电力电气、芯片半导体等领域,具备一站式采购能力 [20] 机构持仓与预期 - 南华丰元量化选股混合A新进持仓16.63万股,该基金规模0.26亿元近一年上涨40.1% [18]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7.13亿元,每股收益均值0.48元 [17] - 另有四只基金新进十大持仓,包括中欧国证2000指数增强A持仓7.30万股 [18] 历史业绩表现 - 2024年ROIC为5.14%,历史中位数ROIC为6.26%,2008年最低为0.86% [15] - 2024年净利率0.37%,显示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15]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 [16]
金田股份20250818
2025-08-18 23:10
行业与公司 - 金田股份专注于铜及铜合金材料加工 同时涉及稀土磁性材料业务 是国内最大的再生铜综合利用企业[2][4] - 公司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 光伏风电 AI算力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2][4][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546 2亿元(同比增长3 53%) 净利润3 73亿元(同比增长203 86%)[3] - 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91 98万吨 销量86 03万吨 产销量同比略增[3]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74 14亿元(同比增长21 86%) 占整体收入13 57% 铜材海外销量9 92万吨(同比增长14 52%)[2][4] 新兴领域进展 - 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领域铜材销量10 335万吨 其中新能源(含IGBT)铜材销售同比增长20%[2] - 新能源电子扁线项目量产100余个 新增42项定点项目(含800伏高压平台23项)[2] - AI算力领域:为H100/H200提供3DVC散热铜排 为GB200/GB300提供大功率铜排 合作头部企业[8][9] - 人形机器人领域:提供无框电机/空心杯电机核心材料 工业机器人收入已具规模[11][12] - 低空经济领域:为小鹏飞行汽车/大疆无人机提供高性能电磁线圈材料[12] 绿色低碳与再生铜 - 绿色高端低碳再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1% 覆盖笔记本散热模组 手机马达 新能源电池连接器等[2][5] - 全球少数实现再生铜回收-提纯-深加工全产业链闭环的企业[4] 技术优势与创新 - 算力芯片散热领域:采用3D VC散热铜牌/液冷管等材料 年增长率超50% 开发氧含量<5ppm的JT专利牌号[10] - 生产工艺:自主研发装备 复杂精密加工 特殊处理工艺 核心客户专属技术团队[19] - 新兴领域技术壁垒高 需与客户高度协同(如新能源汽车扁线涂漆次数迭代)[18] 战略与竞争格局 - 增长策略聚焦高端化 国际化 绿色化转型 主动放弃低利润订单(如某汽车客户供货量减少90%)[14][15] - 行业中小企业因加工费过低退出市场 公司通过转型实现利润增长(非行业普遍性增长)[13] - 废铜回收行业存在税收漏洞 预计"十五五"期间国家整治将改变格局 公司有望受益[16] 合作与供应链 - GPU散热模组合作周期6-12个月 通过Cooler Master等台资供应链间接合作 部分产品独家供应[20][21] - 考虑延伸至液冷板等零部件系统级别产品 整合挤压/机加工/电镀等工序[22] - 稀土磁材业务与铜加工材形成协同效应 可共享机器人/新能源车等高门槛客户[23] 其他关键信息 - 数字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产品毛利与盈利水平显著提升[3] - 公司成立39年 未涉足非相关多元化领域 已完成二代领导人交接[7][15] - 稀土磁性材料收入7 34亿元(同比增长37 76%)[4]
研报掘金丨爱建证券:首予金田股份“买入”评级,铜加工龙头开启创新增长
格隆汇APP· 2025-08-14 15:26
公司行业地位 - 全球铜及铜合金材料品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 [1] - 铜加工产业构建"冶炼-初级加工-深加工"全产业链布局 [1] - 2024年八大生产基地铜加工产能达220万吨 铜产品产量191.6万吨居行业第一 [1] 业务多元化 - 国内技术领先、体系完善的稀土永磁材料企业之一 [1] - 高端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带来新机遇 [1] - 创新型铜加工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 [1] 战略优势 - 依托"高端化、国际化、绿色化"三大优势抢占下游铜需求增量空间 [1] - 铜加工高端产能有序释放 [1] - 销量及盈利能力稳健提升 [1]
金田股份(601609):“反内卷”或驱动铜加工利润修复,布局PEEK产品
东北证券· 2025-08-13 11:2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目标价未明确,当前收盘价8.55元 [6][4] 核心观点 - **业绩高增长**:2025年H1预计归母净利润34,000-40,000万元(同比+176.66%-225.48%),扣非净利润24,500-28,500万元(同比+101.87%-134.83%),主要因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及毛利率改善(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96%/2.27%/2.36%)[1] - **铜加工龙头地位**:2024年铜及铜合金材料产量191.62万吨,占全国9%,单吨毛利润触底反弹(铜线排单吨毛利润551元/吨同比+80元/吨,铜产品单吨毛利润2273元/吨同比+287元/吨)[2] - **新兴业务布局**:稀土永磁产能新增4000吨/年,新能源电磁扁线产能6万吨;PEEK材料获高端新能源汽车厂商定点,具备进口替代能力[3] - **股权激励计划**:2025年解锁条件为净利润5.6亿元,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目标18.6亿元,彰显增长信心[4] 财务预测 - **收入与利润**:预计2025-2027年营收140.48/149.89/157.44亿元(同比+13.14%/6.70%/5.04%),归母净利润7.16/8.56/9.56亿元(对应PE 17.74X/14.84X/13.29X)[4][5] - **盈利能力**:毛利率持续提升至2.7%(2027E),净利润率从0.4%(2024A)升至0.6%(2027E),ROE从5.6%提升至9.7%[14] - **现金流与负债**:2025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预计329百万元,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5%-67%区间[13][14] 市场表现 - **股价表现**:近1M/3M/12M绝对收益达17%/30%/71%,显著跑赢沪深300(相对收益14%/24%/47%)[9] - **估值指标**:当前PB 1.46X(2025E),股息收益率从1.29%(2024A)升至2.60%(2027E)[14] 行业与战略 - **行业趋势**:"反内卷"政策或优化铜加工行业格局,公司产品结构优化驱动毛利修复[2] - **战略方向**:聚焦高端铜基材料在清洁能源、AI算力、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拓展稀土永磁及PEEK材料的高端场景[1][3]
金田股份归母净利预计同比增长176.66%到225.48%,后续将迎来价值成长窗口期
新浪财经· 2025-07-11 20:50
公司业绩表现 - 金田股份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4,000万元至40,000万元,同比增加176 66%至225 48% [2] - 预计扣非净利润24,500万元至28,500万元,同比增加101 87%至134 83% [2] - 业绩增长主因"产品、客户双升级"策略,高端领域应用深化及海外市场销量增长 [2] 行业动态 - 铜价创历史新高,海外宣布加征50%关税,铜需求受AI、数据中心、智能电动汽车等前沿科技推动 [3] - 稀土行业基本面回暖,受政策规范、进口矿趋紧及需求预期向好影响 [3] - 有色板块和稀土永磁板块二级市场表现强势,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提升 [4]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金田股份聚焦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在芯片算力、机器人电机等细分领域取得突破 [3] - 公司稀土永磁材料年产能在包头基地一期投产后提升4000吨,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多个高端领域 [4] - 公司拥有宁波和包头两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与国内知名稀土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 [4] 市场环境 - 沪指连续站上3500点,市场交易热度与情绪信心表现积极 [4] - 铜及铜合金材料需求弹性超越多数大宗商品,成为支撑前沿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