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铜粉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新股首日“0”破发:打新八成浮盈过万,资金围猎“三低”新股
第一财经· 2025-07-02 19:09
打新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共有51家新上市公司,较2024年同期的44家增长15.91% [3] - 创业板IPO数量最多(20家),主板18家、科创板7家、北交所6家 [3] - 新股首日零破发,平均涨幅229.09%(去年同期136.05%),44只涨幅超1倍、29只超2倍、13只超3倍 [3] 打新收益表现 - 80%新股单签浮盈过万元,41只新股单签浮盈超万元(按500股/签计算) [4] - 影石创新单签浮盈6.49万元排名第一,弘景光电5.91万元、矽电股份5.28万元分列二三位 [4] - 江南新材首日涨幅606.83%(发行价10.54元/股),盘中最高涨超700% [3] 中签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新股网上中签率均值0.0289%,仅为2024年均值(0.0497%)的1/2 [5] - 中签率持续下滑:2022年均值0.6690%、2023年0.4867%、2024年0.0497% [5] 募资规模与结构 - 51家新上市公司首发募资总额373.5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49亿元 [7] - 主板平均募资9.83亿元(176.93亿元/18家),创业板5.92亿元(118.31亿元/20家) [7] - 北交所平均募资3.69亿元(22.11亿元/6家),较2024年2亿元均值显著提升 [8] 发行定价特征 - 首发市盈率均值18.84倍,低于2024年22.9倍及行业均值29.14倍 [9] - 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首发市盈率均值分别为16.37/28.25/19.65/12.59倍,全线下压 [9] - 首发价格均值22.27元/股(2024年25.44元/股),最高93.5元/股(天有为),最低3.94元/股(天工股份) [9] 市场趋势演变 - "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转向"三低"(低市盈率+低发行价+低募资规模) [6][10] - 北交所募资能力增强,开发科技募资11.69亿元(占板块总额53%),创新型企业质量提升 [8] - 工业/材料行业IPO占比超70%,估值低于科技行业拉低整体市盈率 [10]
博迁新材20260629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博迁新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电子粉体业务** - 核心观点:受益于 AI 服务器和高端消费电子复苏,电子粉体需求端呈大个位数增长,高端化产品比例提升拉动公司高端电子粉体需求,业务利润有望达 2.5 亿元左右 [2][5] - 论据:AI 服务器和高端消费电子复苏使电子粉体需求增长,高端化产品比例提升直接拉动公司高端产品需求;业务盈利能力今年逐步恢复,未来利润平稳增长确定性高 [5] 2. **光伏铜粉业务** - 核心观点:光伏行业降银趋势下,公司卡位铜粉制备和出货环节,预计 2026 年业绩达 5 亿元左右,市值有望达 150 亿元 [2][4] - 论据:光伏行业降银趋势明显,铜浆技术替代银浆加速,头部组件公司引领趋势,预计明年一季度量产端大批量采用;公司与组件端大客户联合开发,银包铜粉和 HCD 铜浆已有少量出货;预计 2026 年铜粉业务出货量达 1000 吨以上,毛利率 30%以上 [2][4][5] 3. **镍粉业务** - 核心观点:公司 70%-80%营收来自 MLCC 镍粉,预计 2025 年镍粉业务恢复至 2021 年水平,利润可达 2 亿 - 2.5 亿元 [2][14][27] - 论据:全球 MLCC 市场规模 1000 亿 - 1100 亿美元,2024 年和 2025 年将恢复个位数增长;AI 服务器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增加 MLCC 需求,推动镍粉需求增长;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毛利率修复 [2][13][16] 4.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核心观点:全球 MLCC 市场规模大且将恢复增长,光伏装机量增长带动银浆和工业用银需求,降银技术路线有产业化进展 [16][21][23] - 论据:全球 MLCC 市场规模在 1000 亿 - 1100 亿美元之间,2024 年和 2025 年将恢复个位数增长;预计 20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 550 - 600 吉瓦,光伏银浆年需求量 7000 - 8000 吨;行业内银包铜浆、直接使用铜浆和电镀铜三种降银技术路线,预计 2025 年和 2026 年有产业化进展 [16][21][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历史与股权结构**:2010 年设立有限公司,2020 年 12 月上市;股权和核心创始团队相对集中,由王丽萍家族主导,王丽萍总深耕电子材料超 30 年,陈刚强总负责研发 [10] 2. **研发投入与人员构成**: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逐年提升,保持在 5% - 10%之间;研发人员占比约 15%,近两年稳定在 130 - 150 人,2024 年为 135 人 [11] 3. **营收和净利润波动原因**:市场端受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波动影响,成本端受 2022 年青山镍事件导致镍原材料价格暴涨影响 [12] 4. **费用率和费用水平**:稳定均衡状态下费用率约为 10%,年度费用总额通常维持在 1 亿元左右 [15] 5. **产能布局**:已布局镍粉产能 2000 多吨,电子铜粉产能约 300 多吨,光伏铜粉未来视需求扩产 [25] 6. **客户结构**:客户结构呈金字塔形,高端客户占比较高,与三星电机深度绑定,是其高端 MLCC 镍粉核心供应商 [26] 7. **关键时间节点**:2025 年第三季度头部公司技术验证结束;2025 年开始前期产能扩张准备;2026 年第一季度下游厂商在 BC 电池中大规模导入铜浆 [4][33]
白银有色: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09
股东大会安排 - 现场会议将于2025年6月25日15:00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友好路96号公司办公楼会议室召开[6] -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 时间为2025年6月25日交易时间段9:15-9:25 9:30-11:30[6]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0日 在册股东有权出席[7]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完成铜铅锌产品产量77.06万吨 同比增长7.83%[10] - 黄金产量17470千克 同比增长99.45% 白银产量544吨 同比增长72.31%[10] - 实现工业总产值560.86亿元 同比增长39.35%[10] - 2025年计划铜铅锌产量80万吨 黄金18000千克 白银550吨[25] 项目建设进展 - 202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6亿元 实施重点项目24项[10] - 巴西铜矿项目于2025年4月1日完成交割[10] - 绿色选矿药剂项目一期1.5万吨黄药生产线8月建成投产[10] - 铜业公司入选国家级智能工厂名录[10] 科技创新 - 2024年科技研发强度达3.08%[13] - "湿法炼锌净化新工艺"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3] - 组建"甘肃省铜铅锌资源高值高效利用创新联合体"[13] - 铅锌厂锌锭产品通过甘肃省首批"陇字号"品牌认证[13] 董事会运作 - 2024年召开12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53项提案[20] - 董事会下设5个专门委员会 包括战略、审计、提名等[18] - 修订42项法人治理相关制度 加强内控体系建设[19] - 独立董事参加2次专门会议 对重大事项发表意见[46] 投资者关系 - 2024年发布4份定期报告和56份临时公告[22] - 通过上证E互动回复投资者问题51个[23] - 召开3次业绩说明会 加强与中小股东沟通[23] - 组织26次合规培训 培训147人次[23]
从snec会议看光储行业发展新趋势
2025-06-12 23:0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储能 - **公司**:博迁新材、爱旭、隆基、晶科能源、海博思创、艾罗能源、阳光电源、地科聚合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储能行业 - **发展趋势**:储能行业状态好于光伏主产业链,是新能源发展后周期,随着装机量增加对灵活性电源需求显著增加 [2] - **区域增长情况**:2025 年欧洲工商储能容量将增长至 4 吉瓦时,大型储能容量将增长至 25 吉瓦时,增速较快区域包括荷兰和东欧;欧洲和亚非拉地区工商业储能呈爆发趋势;澳洲市场受补贴政策影响,户用和大型储能将迎来 3 - 4 倍增长 [1][2] - **关注企业**:海博思创、艾罗能源、阳光电源等弹性较大的企业 [1][9] 光伏主产业链 - **面临挑战**:盈利能力令人担忧,2025 年上半年国内抢装(4 月装机量约 48 吉瓦,5 月接近 100 吉瓦)但产业链价格变化不明显,行业仍产能过剩;2026 年海外市场预计稳定增速,国内需求不确定,下半年需求环比回落,行业可能仍处于底部徘徊 [1][4] 光伏技术 - **BCC 和 TOPCon**:BCC 在分布式市场单面发电效率高,获良好签单价格,但在集中式市场与 TOPCon 差异不明显;TOPCon 电池主流输出功率约 630 瓦,BCC 正面功率约 650 瓦,在反射率高场景中功率差异 1% - 2%;BCC 取代 TOPCon 需降本或技术升级 [5] - **无银化、少银化**:是未来降本重要方向,银成本高且银价上涨困扰企业,贱金属导入方案年底或明年初明确,可能用纯铜浆替代银浆 [5][6] 博迁新材 - **业务情况**:主要业务为高端纳米镍粉、纳米硅粉和铜粉;高端纳米镍粉业务因 AI 终端需求增长显著提升,预计到 2030 年需求增长十倍;纳米硅粉用于负极材料,与全球领先电子企业合作解决硅负极材料膨胀问题;铜粉业务在光伏领域铜浆替代银浆趋势明显,市场潜力 150 亿 - 200 亿元 [3][12] - **竞争优势**:是全球少数能生产高端纳米镍粉的企业之一,与三星电机等深度绑定客户合作密切;涉足负极材料领域,有望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后实现重大增长;光伏领域通过铜浆替代银浆技术巩固竞争力,未来利润提升潜力大,2025 年盈利预测 2.5 亿元 [12][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材料领域竞争格局好的原因**:中国有强大材料科学支撑和大量人才储备;企业管理模式绑定核心技术人员;企业设备与工艺完全自研,不对外销售设备 [11] - **AI 技术对博迁新材影响**:推动产品结构高端化,对产品质量和数量提出更高要求,使细颗粒、高纯度镍粉需求增加,主流出货量达 180 纳米、120 纳米甚至 80 纳米,带来价格上涨趋势;AI 服务器功率增长 5 - 10 倍,智能汽车 MLCC 用量增加 6 - 10 倍,使 2025 年一季度高端纳米镍粉领域业绩显著提升,净利润和毛利率大幅上升 [13][14]
博迁新材(605376):电子粉体龙头技术领先,拓展新能源第二增长极
东吴证券· 2025-06-11 10: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博迁新材作为电子粉体龙头企业,技术实力强劲,有望受益于 MLCC 复苏、高端化以及光伏降银趋势,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5/5/6.5 亿元,同增 185%/100%/30%,对应 EPS 为 0.95/1.91/2.48 元,给予 2026 年 30xPE,对应目标价 57.3 元 [7][8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聚焦电子粉体,MCLL 技术领先、拓展新能源第二增长级 - 公司深耕纳米金属粉体材料领域,2010 年成立,2020 年上市,逐步切入光伏市场,构建“高端电子 + 光伏”双主业架构 [12] - 股权结构集中,王利平家族主导公司,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 55% [14] - 管理层为“技术 + 市场”双驱动型团队,核心高管平均从业年限 18 年,董事长王利平从业超 30 年,研发投入规模跃升、强度加码,员工结构呈现研发强化与效率提升态势 [17][18][22] - 经营受消费电子影响波动,2024 年起量利修复,营业收入 2024 年恢复性增长 37.2%至 9.45 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 0.87 亿元,镍粉为核心业务,铜粉增长亮点显著 [23][28][29] AI 服务器驱动 MLCC 高端化,光伏降银趋势明确 - MLCC 行业 2023 年触底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2024 年全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7%至 1042 亿元,预计 2025 年提升至 1120 亿元,AI 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驱动其高端化,高阶镍粉呈现国产化替代趋势 [38][40][42] - 光伏需求持续增长,预计 25 年全国新增装机 255GW,26 年达 265GW,光伏浆料铜代银大势所趋,产业化临界点已至,银浆成本占比高,降本需求迫切,铜浆潜力大但制备难度高 [52][55][61] 技术实力构筑粉体壁垒,光伏降银有望带动二次成长 - 公司是国内电子粉体“隐形冠军”,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采用 PVD 工艺,技术难度高、优势独特,基于核心技术平台延伸应用场景,2025 年预计镍粉产能达 2000 吨 +,电子级铜粉年产能扩至 300 吨 [63][67] - 公司深耕核心大客户,深度绑定三星电机,高端客户占比高,AI 服务器和高端消费电子复苏将带动公司产品结构优化,镍粉业务量利有望显著修复 [69][73] - 光伏降银持续推进,公司银包铜粉率先实现国产替代,预计 2024 年批量出货 30 吨,光伏铜浆有望量产,2026 年若突破有望贡献千吨级市场空间 [76][80]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1.84/20.43/31.68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5/5/6.5 亿元,同增 185%/100%/30%,对应 EPS 为 0.95/1.91/2.48 元,给予 2026 年 30xPE,对应目标价 57.3 元 [82][84]
博迁新材:电子粉体龙头技术领先,拓展新能源第二增长极-20250611
东吴证券· 2025-06-11 09: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博迁新材作为电子粉体头部厂商,有望受益于 MCLL 复苏+高端化以及光伏降银的高速发展,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5/5/6.5 亿元,同增 185%/100%/30%,对应 EPS 为 0.95/1.91/2.48 元,给予 2026 年 30xPE,对应目标价 57.3 元 [7][8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聚焦电子粉体,MCLL 技术领先、拓展新能源第二增长级 - 公司深耕纳米金属粉体材料领域,2010 年成立,2020 年上市,2024 年 MLCC 镍粉业务复苏,未来重点开发银包铜粉及新能源材料,构建“高端电子 + 光伏”双主业架构 [12] - 公司管理层为“技术 + 市场”双驱动型团队架构,核心高管平均从业年限 18 年,董事长王利平从业超 30 年,研发投入规模跃升、强度加码,员工结构呈现研发强化与效率提升双轨并进态势 [17][18][22] - 公司经营受消费电子行业影响呈现波动,2024 年起量利修复,营业收入 2024 年恢复性增长 37.2%至 9.45 亿元,归母净利润 2024 年扭亏为 0.87 亿元,镍粉为核心业务,光伏银包铜粉占比逐渐提升,费用结构有波动,管控分化明显 [23][28][31] AI 服务器驱动 MLCC 高端化,光伏降银趋势明确 - MLCC 行业 2023 年触底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2024 年全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7%至 1042 亿元,预计 2025 年提升至 1120 亿元,AI 终端与服务器、汽车电子对 MLCC 需求增加,高阶镍粉呈现国产化替代趋势,技术朝“小尺寸 - 高容量 - 高频化”演进 [38][40][43] - 光伏需求持续增长,用银量需求高增,预计 25 年全国新增装机 255GW,26 年达 265GW,光伏金属化成本占比高,银价高位,无银/少银化趋势明确,铜浆大有可为但制备难度高 [52][55][61] 技术实力构筑粉体壁垒,光伏降银有望带动二次成长 - 博迁新材是国内电子粉体材料“隐形冠军”,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采用 PVD 工艺,技术难度高、优势独特,基于核心技术平台延伸应用场景,2025 年预计镍粉产能达 2000 吨 +,电子级铜粉年产能扩至 300 吨 [63][67] - 公司深耕核心大客户,深度绑定三星电机,高端客户占比高,受益 AI 服务器 + 高端消费电子复苏,2025 年镍粉销量有望恢复,毛利率有望修复 [69][73] - 光伏银浆高成本倒逼“以铜代银”,公司银包铜粉率先实现国产替代,2024 年预计批量出货 30 吨,光伏铜浆有望量产,2026 年若突破仅 BC 电池场景有望贡献千吨级市场空间 [76][80]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1.84/20.43/31.68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5/5/6.5 亿元,同增 185%/100%/30%,对应 EPS 为 0.95/1.91/2.48 元,给予 2026 年 30xPE,对应目标价 57.3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2][84]
博迁新材20250522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博迁新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业绩**:2024 年营收 9.45 亿元,同比增长 37.22%,净利润 8747.59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300%,主要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小粒径高端镍粉销量回升,产品结构优化;2025 年一季度销售收入近 2 亿元,毛利率超 35%,较 2024 年四季度增长 8 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3] - **产能情况**:现有 160 多条产线,年产成品粉体约 2000 - 2200 吨(以 300 纳米规格统计),电子级铜粉年产能约为 300 吨;产线可根据不同产品切换,具体产能因产品规格得率有弹性[2][5] - **出货情况**:2024 年镍基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 30%,2025 年镍粉全年出货量保守估计约 1600 吨,较 2024 年的 1400 吨有所增长;2025 年 Q1 镍粉和铜粉出货量约 300 多吨,与 2024 年一季度基本一致[3][6][7][23] - **市场需求**:高端镍粉市场需求主要来自高端消费电子和 AI 服务器中的超高容 MLCC 应用,AI 服务器对纳米级镍粉的需求是新增市场;中美贸易战及关税问题可能影响高端消费电子恢复态势[2][8] - **客户情况**:主要客户包括三星电机(占比 50%以上)、台湾国巨电子、华新科技等大型 MLCC 厂家;三星电机已开始批量向特斯拉及比亚迪供应车规用 MLCC,预计未来需求将进一步增长[2][3][10] - **技术优势**:是全球首家采用等离子体法工业化量产 M24C 用镍粉的企业,同时拥有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物理方法制备小粒径粉体在生产小粒径或高端粉体方面具有优势,无杂质且环保处理成本低,烧结温度与陶瓷相近,共烧性好[3][11][12] - **扩产计划**:密切关注车规用 MLCC 产品验证情况,若验证良好且持续上量,今年可能在镍粉产线进行扩产准备;关注光伏传统粉客户验证情况,若通过,今年下半年可能逐步放量,并讨论 2026 年排产;扩充设备约需一个季度[9] - **产品价格**:产品定价主要采用原材料加加工费模式,中低端产品几十万元每吨,高端产品达百万级别;铜基产品直接报价,银包铜粉定价含银含量、铜粉和加工费,光伏级铜粉采用一口价[26] - **毛利率情况**: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提升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高端小粒径产品出货量增加;目标是恢复到 2021 年毛利率水平,预计后续仍有增长空间[17][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车规用 MLCC 镍粉产品**:目前处于下游客户试样评测阶段,预计 2025 年二季度有评测结果[4] - **光伏用铜粉**:处于客户端验证阶段,单月出货量在几百公斤到吨级水平;若验证成功替代银粉用于光伏领域,市场空间大;与电子级铜粉在使用环境、技术参数、加工具体参数和粒径要求上有显著区别[3][15][16] - **订单周期**:普通规格粉体订单周期通常为一个月,高端粉体 2024 年按订单生产,2025 年一季度需求增加致生产节奏混乱,已与客户提前沟通三季度需求情况[19] - **生产安排**:以销定产,但客户通常每月中下旬下单、月底发货,公司会提前准备;2025 年一季度因高端产品需求增长,需调整产能[20] - **出口情况**:目前无直接或间接出口到美国,主要客户在韩国、台湾、国内及少部分日本市场,产品通过下游消费电子产品间接出口到美国,可能受关税影响但直接影响有限[18] - **光伏级铜粉用量**:光伏级纯铜粉使用量约 10 吨左右,纯铜用量可能是银的 3 到 5 倍;银包铜粉以前每 GW 使用约 10 吨,现在可能减少[24] - **银包铜粉银含比例**:2024 年主流银包铜粉银含比例为 30%,2025 年销售主要以 20%银含量的银包铜为主,替代趋势明显,下游未来可能降至百分之十几[25]
博迁新材分析师会议-20250520
洞见研报· 2025-05-20 21:51
DJvanbao.com 洞见研报 出品 : 博迁新材分析师会议 调研日期:2025年05月20日 调研行业:小金属 参与调研的机构:线上投资者等 / 机构调研pro小程序 关注公众号即可体验 机构调研pro小程序~ 扫码关注 调研纪要精选公众号 的問悉各行业更流企业调研情况。 LIST 机构调研pro小程序致力于为金融证券投资者提供最新最全的调研会议纪要。 来机构调研pro小程序,了解最新的:行业投资风向、热门公司关注、权威机构分析... 权威完善的信息持续更新! 更多精彩的机构调报告请移步机构调研pro小程序~ 一解投资机构行业关注度。 频判市场 | Gallia | | | --- | --- | | 11 2 12 200 2 110 | | | 1:给我们 = 影片面临官 = | | | 阿里巴巴佩尼 | | | 钢铁机之题。 8 | 图纸制图: 23 | | 20GB Millio Aller 19 | | | 海双集团 | | | 1 1 80.0 0 | 总机构建 23 | | LOGA: REGH, KETA: 1986 | | | 小麦具日 | | | 的研究次数:8 | 上机构馆:23 ...
三友科技(83447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9:3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5日15:00 - 17:00 [3] - 活动地点为价值在线(https://www.ir-online.cn/)网络互动平台 [3] - 参会人员为全体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吴用、董事兼总经理吴俊义、董事兼财务负责人梁建明、董事会秘书毛玲丽 [3] 经营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3,563.10万元,同比增长12.45% [8]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9.27万元,同比下降50.18% [5][9] 净利润下降原因 - 阴极板类产品销售占比高且部分订单毛利低,影响综合毛利率 [5] - 间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下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 [5] - 存货减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 [5] 原材料采购与应对策略 - 主要原材料为不锈钢板、铜等金属材料,占营业成本比重大,价格波动影响营业收入 [6] - 采取加强与供应商协作、拓宽渠道、锁定原材料价格等对冲策略 [6] 业务拓展情况 - 立足铜电解装置向上下游延伸,探索向锌、镍等冶炼行业专用设备制造延伸 [7] - 日本客户阴极板维修业务采用代理模式,有年度订单和新试订单,也在推进直销模式 [7] - 黑铜粉剥离成套装备2024年获浙江省首台(套)奖,已交付2套,毛利率略高于综合毛利率 [11] 海外市场拓展 - 面临品牌认知度、销售渠道、文化语言差异、竞争对手等壁垒,推进时会进行调研和评估,采取稳健策略 [10] 盈利与发展规划 - 通过创新产品巩固拓展市场,向电解工序上下游延伸增加服务领域实现盈利 [12] - 未来3年战略目标是打造国内不锈钢阴极板生产及维修基地,向工艺设计、项目集成、工程总承包方向发展 [13] 客户依赖问题 - 主要服务国内铜冶炼行业,终端客户以大型国企、上市公司为主,中小客户少 [14] ESG领域举措 - 产品生产工艺为机械加工,属清洁生产,关注环保及ESG领域信息,具体关注指定媒体公告 [15] 行业对比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但净利润面临压力,因客户成本控制严、新项目新技术转化周期长 [16] - 首批进入国内铜精炼设备领域,深耕行业积累经验和技术,知名度高 [17] 股票波动影响因素 - 受宏观经济、市场情绪、行业趋势、资金流动性、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影响 [18]
【IPO前哨】获沙特阿美入股,建邦高科如何讲新故事?
金融界· 2025-05-13 19:29
光伏银粉行业概况 - 光伏银粉是光伏电池生产的关键原料,用于PERC、TOPCon、HJT及xBC等主流光伏电池 [2] - 全球光伏银粉市场集中度高,日本企业以24.6%份额排名第一,建邦高科以9.9%份额排名第二 [2] - 2024-2029年全球和中国光伏银粉销售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分别为21.3%和21.6% [6] 建邦高科公司地位与股东结构 - 公司是国内光伏银粉研发生产先行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 [2] - 控股股东陈子淳间接控制72.99%股权,沙特阿美和晶科能源旗下公司各持股4.99% [3] - 获得沙特阿美、晶科能源及鼎晖投资等多轮融资 [3] 财务表现与运营特点 - 收入从2022年17.59亿元激增至2024年39.5亿元,年内利润从2420万元增长至7902.7万元 [4] - 毛利率仅3.3%,净利润率2%,业绩增长主要依赖销量提升 [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95.4%降至2024年84.4%,客户集中度持续优化 [5] 发展战略与行业挑战 - 计划在中东建设年产能1500吨的银粉工厂,预计2028年投产 [7] - 沙特阿美股东背景可助力获取中东政策资源及白银原料优势 [8] - 正探索铜粉等非银导电材料,但面临技术追赶压力 [8] 行业竞争与技术趋势 - 光伏铜粉因成本优势可能成为银粉替代品,部分厂商已开发出低温烧结铜粉技术 [8] - 技术迭代可能重塑行业格局,企业需加快多元化布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