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粉

搜索文档
日御光伏港股IPO,聚焦光伏银浆产品,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格隆汇APP· 2025-07-24 17:22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迎来发展机会。2024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发电量中 的占比为32.1%,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1%。 最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建的消息令人振奋,而光伏也凭借其发电成本低、降本潜力大、适用范围广等优势, 成为未来能源结构转型的主力军。 过去几年,光伏行业跌宕起伏,行业前期凭借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市场规模不断扩张,许多光伏企业赚得盆满钵 满;然而,近年来随着产能迅速扩张,市场逐渐供过于求,产能过剩之下不少光伏公司出现亏损。 如今在"反内卷"浪潮下,光伏行业能否重获新生仍是未知数,但光伏板块已借着这股潮流迎来一波上涨,今天阳光电 源、东方日升、钧达股份等光伏公司纷纷上涨。 在此背景下,又有光伏产业链公司冲击港股IPO。 格隆汇获悉,近期,江苏日御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日御光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国泰君安国际为其 独家保荐人。日御光伏还在6月12日进一步委任中信里昂证券、农银国际及国信证券为整体协调人。 日御光伏是一家光伏银浆供应商,光伏银浆为生产光伏电池的核心原材料,与生产光伏银粉产品的建邦高科属于同一 产业链,此前发哥在文章《山东济南冲出一 ...
聚和材料: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7-17 17:16
股东会议程与规则 - 会议将严格核对出席股东身份以确认参会资格 [1] - 现场签到需准时完成 主持人宣布股东人数前终止登记 [1] - 议案审议顺序按会议通知执行 股东享有发言权/质询权/表决权 [2] - 现场发言需提前登记 每次限时5分钟且不超过2次 [2] - 表决意见分为同意/反对/弃权 无效票视为弃权 [3] - 采用现场+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在2025年7月29日交易时段进行 [5] 金融衍生品交易议案 - **交易目的**:对冲银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预计保证金上限4亿元 单日最高合约价值25亿元 [7] - **交易类型**:白银期货/期权合约 使用自有资金非募集资金 [7][9] - **风控措施**: - 持仓量不超过现货需求 禁止投机行为 [10] - 制定《证券投资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管理制度》明确操作流程 [11] - 分级管理机制 审计委员会监督合规性 [10] - **会计处理**: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37/39号进行核算 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 [11]
聚“创”发力,天桥区近三年共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63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7-15 13:46
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 天桥区聚焦新能源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先进材料三大优势产业,系统推进科技创新资源整合 [1] - 通过产业链聚合、创新链耦合、服务链整合打造全链条创新生态 [3] - 规上工业企业总体年产值突破170亿元,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3] 新能源装备产业 - 以德源电力为链主,吸引输变电设备、变流器等11家上下游企业,推动研发-制造-销售无缝衔接 [3] - 德源电力在新能源装备领域发挥链主作用 [3] 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产业 - 以德晟机器人为链主,集聚科亚电子、希润自动化等多家重点企业 [3] - 加快建设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园,打造集研发、中试、产业化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基地 [3] - 德晟机器人研发的高端智能装备工业母机平台攻克钢管、冶金行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 [4] 先进材料产业 - 依托建邦胶体、银丰纳米等领军企业形成集群优势 [3] - 建邦胶体银粉销售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前三位 [4] - 推动材料技术向高性能、多功能集成、特种应用的高端层级跃升 [3] 科技创新成果 - 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省、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近100个 [4] - 近三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63亿元 [4] - 近两年累计取得重大技术突破14项,授权发明专利539件 [4] - 中科卫星(山东)科技集团创造我国星载SAR领域多个第一 [4] 人才队伍建设 - 培养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67人,海右名家领军人才59人,高层次外籍人才40人 [4] - 形成高水平研发团队 [4] 企业培育成效 - 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20年的156家增长至582家 [5] - 高新技术企业由2017年的37家发展到461家,8年增加11.5倍 [5] - 成立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吸纳成员单位100余家,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0余个 [5] 金融服务支持 - 搭建天桥金融超市综合服务平台,涵盖政策申报、银行融资等多领域服务 [5] - 为20余家公司解决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 [6]
聚和材料: 关于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20:17
交易目的 - 公司及子公司拟开展白银期货、期权合约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仅限于实需背景之下,从事与公司日常经营产品原材料银粉有关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以规避原材料银价大幅波动给公司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1][2] - 通过白银期货、期权合约进行对冲操作,利用合理的金融工具锁定成本,降低风险,提高公司竞争力,保证经营业绩相对稳定 [2][5] 交易金额及期限 - 公司及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预计动用的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不超过4亿元人民币,预计任一交易日持有的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 [1][2] - 额度自公司股东会批准通过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有效,有效期内可以循环滚动使用 [1][2] 交易类型及资金来源 - 交易类型主要包括白银期货、期权合约 [3]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不存在直接或间接使用募集资金从事该业务的情形 [3] 审议程序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的议案》,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1][3] - 公司股东会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在上述额度范围和期限内,开展并审批公司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具体操作方案、签署相关协议及文件 [2][3] 交易风险分析 - 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存在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违约风险等,如现货市场价格与期货、期权价格走势相背离可能造成损失 [4] - 其他风险包括判断偏差、资金流动性风险、合约活跃度低导致的成交风险、系统风险等 [4] 风险控制措施 - 公司以规避和防范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为主要目的,禁止任何风险投机行为,交易必须与公司实际业务相匹配 [4][5] - 公司制定《证券投资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管理制度》,明确操作原则、审批权限、内部操作流程及风险控制措施 [4][6] - 公司通过分级管理形成监督机制,内部审计部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合规性进行监督检查 [4][5] 交易对公司的影响 - 公司通过白银期货、期权合约进行对冲操作,可锁定成本,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具备必要性 [5] - 公司已制定相关制度并加强内部控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具有可行性 [6] 会计处理 - 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进行核算与会计处理,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相关项目中 [6]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本次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与日常经营需求紧密相关,可降低原材料波动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并具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7]
新股消息 | 建邦高科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陈箭的基本信息等情况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20:10
公司上市申请及监管要求 - 中国证监会对建邦高科出具补充材料要求 涉及实际控制人陈箭和陈子淳的相关信息披露 包括大额逾期债务 重大诉讼或仲裁 资产冻结及失信主体情况 [1] - 证监会要求公司说明2022年8月股权无偿转让的合理性 需结合2022年末经审计净资产额和2023年4月增资时的净资产评估值进行解释 [1] - 公司需说明股权架构搭建及返程并购过程是否符合外汇管理 境外投资 外商投资 税务管理等监管规定 [2] - 公司需披露2025年4月收购建邦新材全部股权的定价依据 支付手段 支付期限及合规性 以及相关转让方的纳税申报和缴税情况 [2] 公司业务及市场地位 - 建邦高科是中国银粉研发 生产及销售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产品主要用于光伏银浆生产 这是光伏电池的关键原材料 [2] - 公司具备生产高端银粉的能力 这些银粉用于生产新型光伏电池或其零部件 包括PERC电池 TOPCon电池的正面细栅以及HJT电池 xBC电池的导电栅 [2] - 按中国光伏银粉销售收入计 公司在所有国内生产商中排名第一 全球生产商中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为9 9% [2]
【IPO一线】贝特利创业板IPO获受理 募资7.92亿元投建电子材料等项目
巨潮资讯· 2025-06-25 10:41
公司概况 - 苏州市贝特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申请于6月24日获深交所受理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导电材料、有机硅材料和涂层材料三大板块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3C电子、有机硅深加工、电子封装、医疗、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1] - 3C电子领域客户包括联想、华为、小米等知名品牌,电子封装领域客户包括木林森、兆驰股份等LED企业,新能源汽车领域客户包括理想、比亚迪等车企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5亿元、22.73亿元、25.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52.97万元、8562.53万元、9749.99万元 [1] - 2023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47.13%至8424.14万元,主要因营业毛利增加10461.96万元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2.25%至9456.46万元,主要因营业毛利增加4170.33万元 [3]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2023年导电材料业务收入激增153651.12万元,有机硅材料业务收入增长8891.82万元 [2] - 银粉、铂金催化剂、特种硅胶、LED封装胶等产品销量同比增幅分别达2133.35%、21.27%、30.57%和60.09% [2] - 特种硅橡胶和LED封装胶毛利率分别同比上涨17.48和17.88个百分点 [2] - 2024年导电材料、有机硅材料和涂层材料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1156.86万元、4671.50万元和1236.63万元 [3] 募投项目 - 拟募资7.92亿元用于四个项目:年产特种导电材料500吨三期项目、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第三次改扩建)项目、无锡研发及营销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3] - 特种导电材料项目聚焦低温光伏浆料新赛道,实现光伏前沿新材料规模化生产 [4] - 有机硅材料改扩建项目通过工艺优化与设备升级开发高端有机硅产品 [4] - 研发及营销中心项目聚焦电子材料和化工新材料前沿技术攻关 [4]
博迁新材(605376):电子粉体龙头技术领先,拓展新能源第二增长极
东吴证券· 2025-06-11 10: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博迁新材作为电子粉体龙头企业,技术实力强劲,有望受益于 MLCC 复苏、高端化以及光伏降银趋势,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5/5/6.5 亿元,同增 185%/100%/30%,对应 EPS 为 0.95/1.91/2.48 元,给予 2026 年 30xPE,对应目标价 57.3 元 [7][8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聚焦电子粉体,MCLL 技术领先、拓展新能源第二增长级 - 公司深耕纳米金属粉体材料领域,2010 年成立,2020 年上市,逐步切入光伏市场,构建“高端电子 + 光伏”双主业架构 [12] - 股权结构集中,王利平家族主导公司,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 55% [14] - 管理层为“技术 + 市场”双驱动型团队,核心高管平均从业年限 18 年,董事长王利平从业超 30 年,研发投入规模跃升、强度加码,员工结构呈现研发强化与效率提升态势 [17][18][22] - 经营受消费电子影响波动,2024 年起量利修复,营业收入 2024 年恢复性增长 37.2%至 9.45 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 0.87 亿元,镍粉为核心业务,铜粉增长亮点显著 [23][28][29] AI 服务器驱动 MLCC 高端化,光伏降银趋势明确 - MLCC 行业 2023 年触底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2024 年全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7%至 1042 亿元,预计 2025 年提升至 1120 亿元,AI 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驱动其高端化,高阶镍粉呈现国产化替代趋势 [38][40][42] - 光伏需求持续增长,预计 25 年全国新增装机 255GW,26 年达 265GW,光伏浆料铜代银大势所趋,产业化临界点已至,银浆成本占比高,降本需求迫切,铜浆潜力大但制备难度高 [52][55][61] 技术实力构筑粉体壁垒,光伏降银有望带动二次成长 - 公司是国内电子粉体“隐形冠军”,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采用 PVD 工艺,技术难度高、优势独特,基于核心技术平台延伸应用场景,2025 年预计镍粉产能达 2000 吨 +,电子级铜粉年产能扩至 300 吨 [63][67] - 公司深耕核心大客户,深度绑定三星电机,高端客户占比高,AI 服务器和高端消费电子复苏将带动公司产品结构优化,镍粉业务量利有望显著修复 [69][73] - 光伏降银持续推进,公司银包铜粉率先实现国产替代,预计 2024 年批量出货 30 吨,光伏铜浆有望量产,2026 年若突破有望贡献千吨级市场空间 [76][80]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1.84/20.43/31.68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5/5/6.5 亿元,同增 185%/100%/30%,对应 EPS 为 0.95/1.91/2.48 元,给予 2026 年 30xPE,对应目标价 57.3 元 [82][84]
博迁新材:电子粉体龙头技术领先,拓展新能源第二增长极-20250611
东吴证券· 2025-06-11 09: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博迁新材作为电子粉体头部厂商,有望受益于 MCLL 复苏+高端化以及光伏降银的高速发展,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5/5/6.5 亿元,同增 185%/100%/30%,对应 EPS 为 0.95/1.91/2.48 元,给予 2026 年 30xPE,对应目标价 57.3 元 [7][8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聚焦电子粉体,MCLL 技术领先、拓展新能源第二增长级 - 公司深耕纳米金属粉体材料领域,2010 年成立,2020 年上市,2024 年 MLCC 镍粉业务复苏,未来重点开发银包铜粉及新能源材料,构建“高端电子 + 光伏”双主业架构 [12] - 公司管理层为“技术 + 市场”双驱动型团队架构,核心高管平均从业年限 18 年,董事长王利平从业超 30 年,研发投入规模跃升、强度加码,员工结构呈现研发强化与效率提升双轨并进态势 [17][18][22] - 公司经营受消费电子行业影响呈现波动,2024 年起量利修复,营业收入 2024 年恢复性增长 37.2%至 9.45 亿元,归母净利润 2024 年扭亏为 0.87 亿元,镍粉为核心业务,光伏银包铜粉占比逐渐提升,费用结构有波动,管控分化明显 [23][28][31] AI 服务器驱动 MLCC 高端化,光伏降银趋势明确 - MLCC 行业 2023 年触底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2024 年全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7%至 1042 亿元,预计 2025 年提升至 1120 亿元,AI 终端与服务器、汽车电子对 MLCC 需求增加,高阶镍粉呈现国产化替代趋势,技术朝“小尺寸 - 高容量 - 高频化”演进 [38][40][43] - 光伏需求持续增长,用银量需求高增,预计 25 年全国新增装机 255GW,26 年达 265GW,光伏金属化成本占比高,银价高位,无银/少银化趋势明确,铜浆大有可为但制备难度高 [52][55][61] 技术实力构筑粉体壁垒,光伏降银有望带动二次成长 - 博迁新材是国内电子粉体材料“隐形冠军”,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采用 PVD 工艺,技术难度高、优势独特,基于核心技术平台延伸应用场景,2025 年预计镍粉产能达 2000 吨 +,电子级铜粉年产能扩至 300 吨 [63][67] - 公司深耕核心大客户,深度绑定三星电机,高端客户占比高,受益 AI 服务器 + 高端消费电子复苏,2025 年镍粉销量有望恢复,毛利率有望修复 [69][73] - 光伏银浆高成本倒逼“以铜代银”,公司银包铜粉率先实现国产替代,2024 年预计批量出货 30 吨,光伏铜浆有望量产,2026 年若突破仅 BC 电池场景有望贡献千吨级市场空间 [76][80]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1.84/20.43/31.68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5/5/6.5 亿元,同增 185%/100%/30%,对应 EPS 为 0.95/1.91/2.48 元,给予 2026 年 30xPE,对应目标价 57.3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2][84]
研判2025!中国银粉银浆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国产化替代空间仍然巨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0 10:02
行业概述 - 银粉银浆行业受益于光伏、电子信息等下游行业快速发展,2024年银粉产量13465.8吨,银浆产量22028.9吨,银粉需求量16445.3吨,银浆需求量22037.1吨,银粉市场规模493.2亿元,银浆市场规模1221.3亿元 [1][12] - 银粉按粒径分为粗银粉(>10微米)、中银粉(5-10微米)、细银粉(<5微米),按形状分为片状、球状等;银浆按用途分为导电、导热、装饰等类型,按固化方式分为高温、低温、光固化等 [3] - 光伏产业是银粉银浆最重要应用市场,主要用于生产光伏电池金属电极;电子信息领域用于制造电子元件电极、印刷电路板等 [8] 市场政策 - 国家出台《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带动银粉银浆需求 [5][7] - 政策鼓励建设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结合等,为银粉银浆创造广阔市场空间 [7] 产业链与需求 - 上游包括银矿开采、白银回收等,中游为银粉银浆制造,下游为光伏、电子信息等应用领域 [8] - 2024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7757万千瓦(同比+28.33%),累计装机88568万千瓦(同比+45.45%);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16.19万亿元(同比+7.3%),利润6408亿元(同比+3.4%) [10] 竞争格局 - 国产企业如苏州固锝、帝科股份等通过技术突破逐步打破国外垄断,市场份额提升 [16] - 帝科股份2024年营收153.5亿元,光伏导电银浆占比83.81%;苏州固锝新能源材料业务收入46.09亿元,占总营收81.7% [18][20] 发展趋势 - 技术将向石墨烯复合银粉、低温固化银浆等新型高效材料发展,提升导电效率并降低烧结温度 [22] - 智能制造支持定制化生产,环保要求推动绿色生产工艺和废旧材料回收利用 [22]
粤桂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9亿元 扩充业务品类及规模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21:54
募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亿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56亿股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10万吨/年精制湿法磷酸项目、广东省英德市下太镇白面石矿区玻璃用石英砂岩矿投资项目、云硫矿业碎磨系统大型化、自动化改造项目建设 [1]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涵盖制糖、造纸、采矿、硫化工和光伏材料等多个行业,涉及糖浆纸、硫化工、新能源材料三大板块 [1] - 主要产品包括机制糖、纸浆和机制纸,硫铁矿、硫酸、试剂酸、铁矿粉、磷肥和氨基磺酸,银粉 [1] - 三大业务板块实体子公司分别为贵糖集团(糖浆纸循环产业)、云硫矿业(硫化工产业板块)、华晶科技和德信矿业(新能源材料板块) [1] 硫化工产业 - 公司拥有国内最优质硫铁矿资源,但云硫地区硫酸产能主要依靠外销,自用较少,产销失衡 [2] - 硫铁矿在硫酸生产中的余热高价值利用因周边产业配套少和自身产业链延伸短成为发展短板 [2] - 子公司云硫矿业提出"硫磷结合"、"硫钛结合"的产业链延伸路径,精制湿法磷酸项目可打通矿石、硫酸及硫酸下游产业链 [2] 新能源产业布局 - 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产业,围绕光伏用硅料等领域,推进多个工业用非金属资源材料利用及精深加工项目 [3] - 项目包括华晶科技光伏银粉项目、湿法磷酸项目和英德下太石英矿项目 [3] - 这些项目将加快公司在新能源材料制造领域的战略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 财务状况 - 贵糖集团近年来营业收入和利润不理想,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费用压力大,信用融资渠道受限 [3] - 云硫矿业经营相对稳健,但多个在建项目持续建设导致资本开支明显增加 [3] - 本次再融资有利于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财务稳定性 [3] 战略规划 - 公司坚守"制造业当家"储备未来发展增长点,积极对接新能源与电子信息等战略产业 [2] - 以硫铁矿开采及硫化工为起点,探索传统主业和新产业的接入口,向新能源新材料、硫化工产业链延伸 [2] - 目标构建循环产业体系,成为"国内绿色化工新材料先进企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