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镜头模组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关税合理化,科技硬件估值修复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13 15: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关税趋于理性化,科技硬件估值修复,但长期博弈仍存不确定性 [1][3] - 消费电子供应链压力缓解,相关公司迎来修复窗口;半导体短期降税红利与长期国产替代并行;数据中心成本优化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承诺于2025年5月14日前降低关税,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税率从145%降至30%,为期90天,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税率从125%降至10%,为期90天 [1][7] 点评 消费电子 - 供应链压力缓解,大部分产品处于90天豁免期,短期内对相关公司实际经营影响较小 [1][8] - 消费电子及苹果产业链公司迎来修复窗口,镜头模组、PCB、声学组件等核心环节利润率将恢复至关税前水平,代工企业订单稳定性增强 [1][8] - 企业仍需应对中长期政策不确定性,苹果产业链等加速向越南、印度、墨西哥转移产能,但中国短期内制造中心地位未动摇,预计长期果链或形成“中国核心部件+海外组装”模式 [1][8] - PC与智能家居领域,ODM企业对美出口利润率修复至加税前水平,订单回流确定性提升 [1][8] 半导体 - 美国半导体企业短期成本压力显著缓解,德州仪器、ADI和英特尔出口成本降低 [2][9] - 国产厂商将加速替代,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TI在工业与车规级模拟芯片市场的份额降低 [2][9] - 英特尔得到喘息空间,但中国“原产地”认证规则将迫使美系芯片企业加速向非美晶圆厂转移产能 [2][10] 数据中心 - 数据中心硬件采购成本优化,GPU服务器与光模块进口税率下调推动BOM成本下降,工业富联AI服务器毛利率受益 [2][11] - 美国IDC建设成本同步下行,单机柜散热成本下降8 - 10%,建设周期有望缩短 [2][11] 政策展望 - 关税政策朝理性化方向发展,关税恶化可能性变小,但长期不确定性仍存,需观察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国家关税变化情况 [3][12] - 未来谈判可能涉及芬太尼控制、美国对AI芯片和光刻机出口限制、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等内容 [3][12]
联创电子20250126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公司 联创电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情况** - 2024 年年度业绩受存货计提影响,计提 3 亿元,集中在触控显示业务[3] - 2025 年一季度光学业务营收突破 7 亿元,镜头 4.4 亿元,模组 2.7 亿元,预计全年车载光学营收 35 - 40 亿元,光学业务占总营收 50%以上成主业,触控显示业务同比下降,但应用终端代工规模增长 20%,高清广角产品增长较大[2][3] 2. **经营目标及盈利预期** - 2025 年经营目标营收 110 亿元,光学业务收入 55 亿元,力争扭亏为盈[2][5] 3. **产能情况** - 2025 年 3 月合肥工厂产能约 300 万颗,年底预计达四五百万颗,全年规划产能 5000 万颗,南昌和合肥车载镜头满负荷运转,合肥新工厂主要用于车载镜头生产,消费电子类镜头集中在南昌生产[2][6] - 越南工厂规划产能为每月 1KK 或 1.5KK[18] 4. **市场情况** - 北美市场一季度整车销量未大幅增加,但公司订单增长,可能受中美贸易及客户缺口影响[2][7] - 消费类电子产品特别是机器人和 AI 相关产品是车载后市场光学领域第二大市场,预计三年后迎来爆发周期[2][8] 5. **客户需求** - 蔚来和吉利需求相对稳定,比亚迪根据销量及供应链变化垂直起量,公司将成主要镜头供应商[6] - 能满足比亚迪车载镜头需求,其需求量预计保持稳定[2][9] 6. **减值情况** - 去年四季度信用减值比 2023 年减少 1 亿元,资产减值幅度与 2023 年差不多,存货减值周期长规模大,过去两年累计减值七八个亿,大规模减值可能性降低[2][10][11] 7. **存货情况** - 一季度存货增加因车载业务规模扩大,打通供应链,国内供应周期长导致存货同比增加,资金需求大幅增加[12] 8. **收入贡献节奏** - 一季度海外客户受中美环境影响提前备货,后三个季度车载光学收入贡献预计逐级环比提升[2][13] 9. **车载光学收入指引** - 预计 2025 年车载光学收入 35 - 40 亿元,2026 年超 50 亿元,主要来自车载镜头,2025 年镜头收入约 20 亿,模组十几亿,镜头盈利能力较好[4][14] 10. **摄像头升级情况** - 超过 800 万像素摄像头预计 2026 年后应用,已研发 1500 万像素镜头,应用时间待定,高像素摄像头对算力要求高,上车周期长[4][16][17] 11. **业务增长情况** - 车载业务进入稳定增长期,增速从 50% - 60%逐步下降至 30% - 40%,上汽与华为智驾合作及传统车企推进智能驾驶带来持续需求[4][19] 12. **机器人产业相关** - 机器人产业发展初期对光学传感器提出高规格大量需求,公司在车载光学领域积累为满足需求奠定基础,车载摄像头与机器人摄像头有共通性,公司认为车载光学市场下一个风口是机器人包括 AI 眼镜[4][20][21] 13. **其他业务情况** - 公司扩展磨造玻璃产能,通过提高效率,如从一模四腔技术发展到八腔甚至十六腔[22] - 车载光学其他产品有定点项目,但短期量不大,长期或对整体战略有正向帮助[23] - 2025 年手机业务预计收缩,重点放在新兴市场如 AI 眼镜等[24] - AI 眼镜及 AR 眼镜业务与知名品牌有合作,但市场未爆发[25] - 二季度光学业务尤其是车载光学高增长,利润延续一季度状态[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存货计提集中在触控显示业务,且连续三年出现类似情况,会计师要求越来越严格,分批计提虽减轻未来负担但影响市场印象[3] - IQOO 平台主要用 800 万像素镜头,核心在算法和系统优化,未来智能驾驶汽车可能升级镜头规格[15] - 墨西哥工厂目前产能不大[18] - 公司手机镜头产能维持在 2 - 3 亿颗左右即可[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