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睿达多元稳健FOF
icon
搜索文档
长城基金杨光:资产定价新范式与多元配置新视野
新浪基金· 2025-10-17 16:17
文章核心观点 - 资产定价的底层逻辑正经历从基于确定性折现的静态世界向基于不确定性定价的动态生态系统的深刻范式转移 [1] - 投资者需从“估值会计师”转型为“范式地理学家”,资产配置策略需从“贝塔轮动”升级到“阿尔法洞察”,以应对由科技进步、新质生产力和人群共识驱动的新定价范式 [4][18] - 资产定价正从一门基于历史数据的“金融工程学”演变为洞察技术趋势、产业变革与人类集体行为的“未来学”,投资的核心从“计算已知”转向“预判可能” [20][21][22] 金融市场支柱的嬗变 - 定价的时空曲率被科技发展曲线扭曲,企业价值评估的核心转向其在技术曲线上的相对位置及颠覆现有格局的“潜在能量” [2] - 价值内涵从“原子价值”拓展至“比特价值”,数据、算法、网络效应等非物质性要素成为价值源泉,定价逻辑需引入社会学等新维度 [3] - 风险与收益的古老等式被改写,最大的风险是“缺席的风险”,资本配置是对不同世界图景发生概率的竞价 [3] 传统定价模型的局限性 - DDM与DCF模型因强假设与高不确定性的冲突、参数敏感性与“终值统治”、适用范围受限及股利与自由现金流的系统性背离,对大量企业的定价解释力明显下降 [4][5][6][7][8] - 美林时钟等经典周期模型因宏观环境的结构性巨变而基本失效,资产轮动不再呈现清晰的四季交替,而是由流动性潮汐、技术叙事与政策干预共同掌控 [8][9] - 传统安全资产的避险光环渐趋黯淡,根源在于财政信用的腐蚀、政策工具的异化及地缘政治下资产关联性的颠倒与武器化 [10][11] 新定价范式的核心要素 - 科技进步驱动企业定价逻辑重构,市场将企业视为具备指数级增长潜力的实物期权组合,对研发投入、专利质量和技术迭代速度进行前瞻性定价 [12] - 新质生产力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深刻跃迁,定价核心转向对重塑生产函数、获取熊彼特租金及定义产业标准能力的预判与折现 [13] - 人群共识在叙事经济学下成为价值放大器,能够显著影响资产短期定价边界,定价机制深刻依赖于占据认知高地和维系叙事势能的能力 [14][15] 大类资产在新范式下的配置映射 - A股市场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资本向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关键赛道集聚,定价锚点转向技术自主性、产业链主导力及国产替代等叙事共识 [16] - 美股市场演进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集中定价器,深度嵌入科技巨头的“平台型期权价值”,其估值逻辑系统性地推高 [16] - 黄金的定价逻辑超越抗通胀工具,成为全球资本对法定货币体系进行“不信任投票”的终极载体,体现出去中心化避险共识 [17] - 加密货币代表资产定价范式的极限实验,价值完全建构于技术架构、金融想象与全球性共识之上,是信念驱动定价的极端案例 [17] 多元资产配置策略的迭代方向 - 投资策略需从“宏观贝塔轮动”转向“技术阿尔法洞察”,深度识别并布局代表科技进步与新质生产力方向的关键领域 [18] - 风险模型需升级纳入“共识因子”,对宏观叙事、行业信念等进行高频监测与量化解析,以管理非线性波动和估值脆弱性 [18] - 黄金应在组合中定位为“压舱石”,通过对冲系统性尾部风险增强组合在极端情景下的韧性与偿付稳定性 [19] - 资产外延需拓展至非传统资产,从其技术可信性、金融范式创新潜力及全球共识广度评估其战略价值,以获取低相关性收益来源并应对非线性未来 [20]
长城基金杨光:挑战传统资产配置方法的新思路
点拾投资· 2025-10-14 08:46
文章核心观点 - 基金经理杨光基于对传统资产定价理论的深刻反思,提出了一种超越传统的资产配置新思路,其核心是从单纯追求绝对收益转向系统性、主动地提升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3][4] - 新思路认为资产价格不仅由其自身预期收益和风险决定,更由其在组合中的角色以及与其他资产间的动态非线性关系共同塑造,关键在于识别并配置能带来“超额性价比”的资产或策略[1][4][11] - 新的资产配置框架旨在构建一个能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稳健增值的“自适应系统”,投资管理从一门依赖精准预测的技术,进化成一门侧重系统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的科学[4][16][17][34] 对传统资产配置理论的反思 - 传统理论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建立在市场有效、投资者理性等严格假设上,难以解释“动量效应”、“价值效应”等市场异象,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对尾部风险管理的乏力[4] - 传统模型依赖的历史相关性是动态且不稳定的,固定的配置框架在危机时刻失效风险极高,且市场真实波动充满跳跃和肥尾,传统理论严重低估极端风险[12] - 现金流折现模型(DCF)对专注于研发的科技前沿企业适用性有限,且非常规货币政策使无风险利率锚定作用减弱,进一步削弱其解释力[13] - “美林时钟”模型因宏观环境结构性巨变而基本失效,其依赖的经济与通胀自然轮动受到央行干预、流动性主导等因素扭曲[14] - 美债等传统“安全资产”的避险属性遭遇质疑,因政府债务杠杆率攀升和结构性通胀压力使其保值功能大打折扣[14] 新的资产配置方法论 - 方法论核心是构建“自适应系统”,通过动态风险预算优化风险效率、多维阿尔法挖掘收益增强、非线性对冲管理极端下行风险[16] - 配置颗粒度从宏观“资产类别”细化到微观“风险因子”(如增长、通胀、利率、信用利差、动量、价值等),使风险分散更纯粹高效[16] - 在长城睿达多元稳健FOF产品中采用“CPPI+风险预算模型”的两阶段策略,先通过CPPI技术提高风险资产夏普比,再构建风险平价组合,该策略基于风险决策,无需预测收益,具有鲁棒性[17][23] - 投资流程分为投前、投中、投后三阶段并进行模块化切割,每个模块目标、规则、工具明确,标准可量化验证,流程闭环可追溯迭代,减少主观干预[19][20] 新宏观范式下的资产定价框架 - 新框架是三维一体的,核心围绕“科技进步、新质生产力、人群共识”[18] - 非线性科技进步使定价逻辑从“盈利现值”转向“期权价值”,研发强度、专利质量与技术迭代速度成为更核心的估值指标[18] - 新质生产力体现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资产定价需评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能力[18] - 叙事经济学下,共识的凝聚与消散成为资产价格短期波动的重要驱动力,共识本身成为一种稀缺资源[18] 长城睿达多元稳健FOF产品特色 - 产品定位为“升级版的理财替代”,通过多元配置A股、美股、黄金、债券四类低相关性资产来提升收益率并对冲风险,目标是获得对冲非系统性风险后的资产Beta收益[22] - 统计显示,2005年至2025年8月31日期间,四类资产全部下跌的月份仅4次(概率1.61%),全部上涨的月份40次(概率16.13%),多资产分散能大幅降低月度亏损概率[22] - 单一投资A股或债券,月度收益率为负的概率超过35%,A股+债券组合将此概率降至9.68%,加入黄金后进一步降至4.44%[22] - 产品底层基金更关注ETF,因其定位鲜明、风格不漂移、费率低、交易便利,利于低波策略和尾部风险控制[25] 对大类资产的中长期观点 - A股市场正经历估值体系重构,资金从传统周期行业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如高端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定价核心在于技术自主可控、产业链链主地位及全球竞争力,“国产替代”、“专精特新”共识提供估值支撑[27] - 美股科技巨头成为全球科技进步的“价值锚”,估值包含其作为未来基础设施的“平台价值”期权,定义和引领新质生产力的能力是其享有全球配置的关键[28] - 黄金的金融属性被重新定义,全球央行增持及对冲地缘政治与金融体系尾部风险的需求,使其成为“超主权”终极避险资产,价格驱动因素更复杂多元[28]
长城基金杨光:在理智与感性的边缘寻找更优解
新浪基金· 2025-10-10 17:10
文章核心观点 - 基金经理杨光阐述其投资体系,核心是在理性计算与人性洞察之间寻找动态平衡 [1] - 投资策略强调通过量化纪律来实现定性的宏观认知,以应对资产定价底层逻辑的深刻变革 [1][2] - 投资框架旨在构建一个能够自我进化、经受时间考验的体系,而非追逐短期热点 [9] 资产定价新范式 - 认为传统的估值模型或在逐渐失效,资产定价的底层逻辑正经历深刻变革 [2] - 新的定价范式以"科技进步、新质生产力、人群共识"为核心 [1][2] - 此认知源于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感知,如新一代消费者拥抱国货品牌和硬科技企业崛起 [2] 定量执行系统 - 投资导航系统由CPPI技术和风险预算模型两个核心部件构成 [3] - CPPI技术具备风险敞口机制、自动平衡和纪律优先三大特点,以杜绝人为情绪干扰 [3] - 风险预算模型能根据市场环境智能调整风险预算分配,实现精细化的资源配置 [3] - 在因子权重设定上,会给予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因子更高权重,体现定性对定量的指导 [3] 组合构建与平衡 - 组合构建需协调短期与长期,通过设置不同时间维度参数来过滤噪音、把握信号 [4][6] - 强调坚守核心策略与保持灵活性的智慧,需建立清晰的信号体系来界定调整时机 [7] - 在资产选择上,将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的资产纳入核心观察池,但具体配置权重由模型根据风险收益比客观决定 [8] - 组合调整主要基于严格的信号触发机制,并会考虑交易成本和对投资者的影响,采取分步实施策略 [8] 模型优化与沟通 - 投资体系需要在持续优化中前行,通过数据分析、模型优化和配置调整来寻找更优解 [9] - 未来计划在定期报告中阐释业绩背后的投资思路,以帮助投资者建立理性预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