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马甲

搜索文档
西部科学城 崛起的川渝创新高地
四川日报· 2025-08-26 06:25
核心观点 - 川渝地区以西部科学城为核心载体 加速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 推动科技创新从点到面突破 形成"核心带动 多点支撑 整体协同"发展态势 [1] - 通过资源共享和协同攻关机制 两地联合实施257项科技合作项目 在人工智能 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转化 [1]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培育超2.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和8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并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提升全球影响力 [2] 创新平台建设 - 已布局10多个国家大科学装置 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高能级实验室集群 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集群和产业创新平台集群 [1] - 以西部(成都)科学城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 西部(重庆)科学城 中国(绵阳)科技城为先行启动区 [1] - 具体平台包括: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地下2400米) 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运算速度每秒10亿亿次)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 [1] 科技成果突破 - 金凤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领域 实现重大疾病下一代诊断多项世界首次发现或全国首创 [1] -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研发辐射制冷技术 实现5-8摄氏度降温效果并应用于国际赛事 [1] - 联合研制出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节能辅助驾驶系统 碳基集成电路工艺器件等创新成果 [1] 产业协同机制 - 建立"揭榜挂帅""赛马制"机制 围绕传统产业迭代 新兴产业抢滩和未来产业破冰 [1] - 共建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研院所联盟和技术转移联盟 [1] - 促成X射线Flash放疗技术等重大科技成果在成渝地区转化和产业化 [1] 企业主体培育 - 攀钢集团联合重庆大学等单位组建钒钛产业创新联合体 [2] - 重庆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 目标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数量较2022年翻一番 [2] - 四川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三强计划" 截至去年汇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余家 高新技术企业2.7万余家 [2] 国际合作拓展 - 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启动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2] - 实施中国成渝地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双千"计划 [2]
赛事高效、观赛舒适 立体式“科技大秀”点亮赛场内外 | 跟着世运逛成都
央视网· 2025-08-16 11:23
科技与体育融合 - 成都世运会通过"科技+体育"深度融合提升赛事效率和观赛体验,展示创新实力 [1] - 无人机竞速成为最具科技感项目,时速超200公里,体现科技与人力协同 [4] - 机器狗、智能运动陪练机器人等80余款"成都造"科技产品应用于赛场内外 [5][8] 前沿科技应用 - 兴隆湖实验室研发降温新材料,如降温马甲和遮阳帽可实现5-8℃即时降温 [11] - 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在30多个领域应用,包括大熊猫保护等城市治理场景 [12] - 超算助力大熊猫DNA鉴定和病原分析,推动保护进入精准智慧阶段 [15] 科技创新基础设施 - 成都建成64个人工智能高能级创新平台,包括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等 [18]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自2017年以来实现5倍增长,反映区域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18]
成都智造燃动世运赛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3 06:50
机器人技术应用 - 泳池清洁机器人采用先进导航算法智能规划路径 配备高速旋转清洁刷和吸水泵 可承受200米深度水压[9] - 人形机器人"镋钯"由成都本地科技公司研发 身高1米 体重30公斤 具备仿生步态控制系统 可实现音乐律动同步表演[9] - 轮足式人形机器人"小吒"在世运村提供导航导览服务 未来将延伸至城市商圈服务场景[10] - 机器狗"GoGo"搭载国产空间大模型 具备50公斤负重能力 支持自然语言理解和自主路径规划[13] - 零售机器人搭载60种商品并支持中英双语服务 配送机器人具备自主叫电梯和跨楼栋流转能力[13] 智能穿戴与降温设备 - 降温马甲采用微观光谱调控技术降低热能吸收 内置小风扇和电池增强散热效果[11] - 室外场馆安装降温喷雾装置 通过改造防尘喷雾设备显著提升防暑效果[11] 智能交通与翻译设备 -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实时监测道路车流量智能调控信号灯 实现车辆分流和拥堵减少[10] - AR智能翻译眼镜支持40种语言同声传译 可实现双语字幕实时投射[13] 其他科技创新 - 美甲机器人实现5秒快速喷绘图案[13] - LED互动设备"耀动魔方"可承受150公里/小时球速冲击并实时显示落点数据[13] - 纯物理灭蚊设备在居住区绿地提供无化学干扰的防蚊解决方案[13]
化工新材料让世运会更精彩
中国化工报· 2025-08-11 11:25
纳米材料应用 - 四川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研发的降温马甲和降温帽采用辐射型制冷面料,通过纳米结构设计减少热量吸收并增强辐射散热,实测内外温差最高达8℃ [2]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制造的辐射制冷材料应用于通讯基站,太阳光反射率超过98.6%,红外辐射率超过99%,单个基站年省电逾1000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吨 [2] 3D打印技术 - 3D打印技术实现自由式潜水脚蹼的个性化定制,高端产品采用100%航天级碳纤维材质和专利环氧树脂,可匹配踢蹼频率以放大力量 [3] - 高端轮滑鞋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TPU,抗拉强度达500~700兆帕,重量减轻20%,TPU弹性模量比塑料高3倍,减震性能提升50% [3] 塑胶材料创新 - 软式曲棍球场地及装备采用聚丙烯(PP)塑料,具有可回收、抗冲击、抗老化特性,通过焊接工艺保持形状稳定并降低成本 [4] - 竞速轮滑场地选用聚丙烯酸材料,耐磨性、防滑性和缓冲性优异,适应潮湿环境并减少运动员滑倒风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