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头

搜索文档
重庆涪陵:一颗青菜头“榨”出155亿元
环球网· 2025-09-01 15:59
行业概况 - 涪陵榨菜产业2024年青菜头收砍面积达73.8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5亿元[1] - 涪陵区位于北纬30度独特纬度,拥有110天瘤茎膨大期,3℃至15℃气温和小于12小时日照的完美生长条件[1] - 侏罗纪时期形成的紫色土富含硒、钙、钾等微量元素,使青菜头肉质紧实、口感脆嫩、空心率低[1] 科技创新 - 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拥有全国唯一榨菜综合配套研究机构,储备芥菜种质资源1336份[2] - 早熟品种"渝早100"将鲜食青菜头上市提前至10月底,搭配延迟上市的"ZB5"实现"一年两季"种植[2] - 茎叶兼用新品种"渝芥优222"实现瘤茎和叶子均可食用,支持种养循环绿色生产模式[2] 循环经济 - 采用MVR蒸发浓缩技术将含盐废水转化为可循环复腌液,年产出5万吨榨菜酱油,新增产值1亿元[3] - 早熟品种青菜头零售价达7元/斤,批发价3元/斤,相比普通品种每斤仅售0.5-0.6元有显著溢价[3] 产业模式 - 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已组建197家榨菜生产股份合作社,入股农户达20774户[3] - 青菜头亩均收益维持在2000元以上,种植户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以上[3] - 农民可在合作社就近短期务工获取劳动报酬,入股农户还可获得合作社分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