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
搜索文档
贵州玉屏:非洲菊绽放“美丽经济”
人民网· 2025-10-24 09:52
花卉种植产业 - 玉屏县亚鱼乡郭家湾村发展非洲菊种植产业 基地面积30亩[1] - 基地种植非洲菊10万余株 包含香槟 法兰西 热带晚霞等多个品种[1] - 基地非洲菊年产量达60万枝 产值约60万元[1] - 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 带动当地群众增收[1] - 郭家湾村依托坝区资源优势发展花卉种植等特色产业[1] 市场销售与经济效益 - 非洲菊主要销往铜仁 怀化等周边市场 每枝售价1元左右[1] - 基地年产值约60万元 鲜花种植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1] - 产业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增收[1]
菏泽|菏泽以高质量片区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大众日报· 2025-05-21 09:20
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成效 - 牡丹区、定陶区、东明县发展牡丹芍药花卉经济,布局大型高品质花卉基地,联动发展观赏、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业态 [3] - 定陶区许庄村探索"工业园区+农村资源"模式,实现乡村产业与非遗资源结合 [3] - 巨野县通过专业规划提升,成功获批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 [3] - 东明县三新家园打造高标准田园综合体获得广泛好评 [3] - 各县区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硬化工程,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3] 产业发展与就业带动 - 成武县利用闲置资源建设10个入村企业、11个共富车间,带动近千人就业 [3] - 党集镇发展"共富"数字鱼舱,推广渔光互补等模式,年增收超3.6万元/户 [3] - 巨野县谷庄村"鸭饼"产业畅销全国 [3] - 中药材、大蒜、芦笋等特色产业正在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专业村镇 [6] - 花卉产业带动深加工和文旅协同发展,计划扩展玫瑰、非洲菊等品种 [6] 文旅融合与乡愁经济 - 成武县党集镇保护开发25个传统院落打造泛博物馆群,探索"农旅互促"模式 [4] - 建设新风小院、婚俗基地等10余处文明实践示范点 [4] - 通过"村史微剧场"等沉浸式演出活化乡村记忆 [4] 未来发展策略 - 计划3-5年实现乡村振兴片区县域全覆盖 [5] - 强调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党建、资源、产业、人才整合 [5] - 重点培育特色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打造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5][6] -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5] - 加强基层党建和人才队伍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 [5]
洪雅县以花为媒 助推农旅融合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4-23 21:15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为漫花田野种养专业合作社,运营一个集鲜花销售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主题花园 [1] - 公司已在该地种花9年,拥有20个大棚用于种植非洲菊、多肉等外销品种,年产量约80万支 [1] - 鲜花产品除在洪雅本地销售外,大多数销往省内其他市县 [1] - 公司为游客提供赏花、吃、喝、玩等多项服务 [1] 公司经营状况 - 项目已成为洪雅县近郊旅游中的一张名片,吸引游客专程前来游玩并购买玫瑰花等产品 [1] - 项目雇佣了30多名本地村民从事除草、施肥、采花等各项工作,促进了当地村民务工增收 [2] 行业发展与背景 - 洪雅县近年来依托旅游资源,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打造了包括漫花田野在内的一批农旅项目 [2] - 这些农旅项目带动了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