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韩束红蛮腰套装
icon
搜索文档
韩束老板怒怼加班,员工:赛马机制逼疯打工人
凤凰网财经· 2025-07-24 18:14
核心观点 - 韩束创始人高调"反加班"政策引发员工质疑,实际工作量未减且原有加班福利被取消[1][4][6] - 公司面临"赛马机制"导致的内卷问题,多团队同质化竞争加剧员工负担[4][5][8] - 2025年百亿营收目标要求韩束维持50%增速,但抖音复购率已从24%降至18%,渠道过度依赖抖音[1][21][23] - 2024年营销费用高达39亿元(占收入60%),研发投入仅2.6%,"重营销轻研发"模式存隐患[19][21][23] - AI替代计划引发争议,客服部门拟裁员95%,但公司澄清将新增800个岗位[10][11][15] 管理争议 - 创始人吕义雄反对加班但未减少工作量,员工反映每日工作12小时起且取消餐补/打车报销[4][6][7] - "赛马机制"下多团队重复制作同质内容(如3个抖音账号竞争同一产品),基层员工被迫超负荷产出[4][5][8] - 杭州/上海员工证实业务部门内卷严重,工作强度与薪资成正比但部门差异明显[8] 经营挑战 - 抖音渠道贡献73.7%营收,但天猫/京东等传统平台竞争力不足,渠道结构失衡[1][21][23] - 短剧营销曾以5000万成本撬动50亿播放量,但流量红利消退后复购率下滑[21][23] - 2024年营收67.93亿元(+62.1%),净利润8.03亿元(+74%),但利润增速放缓[16][23] - 市值290亿港元落后于巨子生物(625亿)、毛戈平(495亿)[16][17] 历史与转型 - 2005年营收破亿,2014年微商渠道回款超10亿,2020年抓住抖音红利成为美妆TOP品牌[15] - 2022年登陆港交所成为"国货美妆第一股",形成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多品牌矩阵[15] - 曾因虚假广告被罚110万元,多款产品涉成分标注不合规等质量问题[23] - 原CTO黄虎离职转投珀莱雅,研发人才流失加剧产品力担忧[23]
品牌玩短剧,能逆袭重生吗?
凤凰网财经· 2025-07-13 20:43
短剧行业爆发与品牌营销趋势 - 短剧市场规模从2021年3.68亿激增至2024年504亿,首次超越电影票房,预计2027年达千亿规模 [2] - 2024年全网上线短剧超3.64万部,较2022年备案量336部增长超百倍 [2] - 2025年前四个月新上线品牌短剧153部,覆盖美妆、食饮、电商、文旅、金融等行业,近半数品牌为首次入局 [2] 韩束案例:短剧营销的标杆效应 - 韩束2023年通过5部定制短剧实现播放量均超6亿(最高11.9亿),带动抖音单月GMV从千万级跃升至亿元级,单剧小黄车链接创4亿销售额 [4] - 短剧重塑品牌形象:通过剧情自然植入(如单剧76次品牌露出)建立情感认同,品牌心智刷新周期从传统影视的1-2年缩短至3个月 [8][9] - 配套转化体系:短剧素材复用至信息流/搜索广告及直播间场景,结合399元高性价比"红蛮腰"套装精准触达二线以下城市24-40岁女性用户 [10][12] 行业跟风与内卷现状 - 美妆品牌集体效仿:珀莱雅2023年抖音GMV达4.7亿(同比+200%),丸美单剧《夫妻的春节》播放量5.8亿 [14][18] - 成本飙升:单部短剧制作成本从2023年70万涨至2025年200万以上,叠加投流费用后ROI显著下滑(韩束2024年营销开支同比+90%至33.2亿) [22][24] - 内容同质化:超37%品牌短剧集中于美妆个护,明星堆砌(如倪虹洁、李彩桦参演)导致"传统影视化"倾向,部分生硬植入引发观众反感 [15][17][26] 短剧营销的可持续路径 - 内容优先原则:剧本质量决定成败(好剧本与烂剧本效果差距可达1000倍),需避免"广告式剧情"(如星巴克定制剧带动1亿新增销售) [29][31] - 心智占位价值:通过差异化叙事建立品牌认知(如九牧卫浴穿越剧播放量1.2亿,搜索指数+320%) [31][32] - 品类适配性:具备电商属性的品牌更易转化,非线上产品需谨慎评估效果 [33]
李佳琦靠妈妈一夜狂赚千万,84岁网红一场直播销售额537万…3亿老年人正在报复性花钱
创业邦· 2025-06-05 18:33
中老年博主赛道崛起 - 中老年博主成为短视频平台新流量密码,直播间在线人数动辄数千人,部分账号粉丝量突破千万级(如@我是田姥姥抖音3460万粉丝)[3][4][5] - 典型中老年博主分为四类:祖孙互动型(如@我是田姥姥)、高能量老人型(如@周大爷不服老)、时尚类(如@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垂直带货型(如@云爸爸)[9] - 头部中老年博主带货能力强劲:@时尚奶奶团全年GMV过亿,@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单场直播最高537万元,@五营管月销售额超1200万[9][12] 中老年博主商业化路径 - 内容调优驱动增长:@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通过调整内容定位(从变装反转转向"过来人"建议)使粉丝突破1000万,用户年龄层上移至25-30岁[16][17] - 精准定位细分需求:@时尚奶奶团聚焦50+女性爱美需求,通过T台走秀等内容吸引中老年用户,视频号粉丝中50岁以上占比近50%[19][20] - 机构化运营加速变现:头部账号多由MCN机构运营(如汪奶奶签约杭州八爪鱼文化),@所有爸妈的幸福家依托美ONE资源,首播两小时观众超100万[16][21][22] 带货品类与用户画像 - 核心消费群体为31-40岁女性(占比62%-97%)及45岁以上银发族,前者多为中老年子女代购,后者直接消费[24][27] - 食品饮料是主力品类:@我是田姥姥带货农香森开心果单品类贡献25-50万销售额,@汪奶奶带货Belle Bio保健品品牌占比97.84%[27][28][29] - 高单价商品表现突出:@所有爸妈的幸福家直播间6000元茅台售出超1000件,1100元康维他蜂蜜礼盒售出超1万件,显示中老年消费力强劲[30] 行业趋势与机会 - 银发经济催生新供给:中老年博主推动食品饮料、保健品、礼品三大品类创新,品牌可通过该渠道实现精准触达[31] - 内容与商业协同进化:机构正批量孵化50+熟龄主播(如时尚奶奶团已培养20名),专业化分工提升变现效率[21] - 市场潜力待释放:当前千万级粉丝账号多由家庭运营,未来机构介入可能重构MCN与品牌合作格局[33]
3亿老年人正在报复性花钱:84岁网红一场直播销售额537万,李佳琦靠妈妈一夜狂赚千万
新消费智库· 2025-06-04 20:42
中老年博主带货现象 - 一批中老年博主通过短视频平台迅速走红,粉丝量动辄千万级别,并成功转型直播带货,形成新兴赛道[4][5][6] - 典型代表包括@我是田姥姥(抖音3460万粉丝)、@时尚奶奶团(全网2000万粉丝)、@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抖音1238万粉丝)等,部分账号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500万元[9][11] - 中老年博主主要分为四类:祖孙互动型(如@我是田姥姥)、高能量老人型(如@周大爷不服老)、时尚人设型(如@汪奶奶)、垂直带货型(如@云爸爸)[9] 头部账号运营模式 - @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通过"冻龄女神"人设吸引25-30岁女性用户,内容从变装调整为女性成长话题,3个月涨粉400万,目前单平台粉丝近1300万,每两月直播40场[13][15][16] - @时尚奶奶团聚焦50+女性时尚需求,通过T台走秀前后对比视频吸引用户,推出365元年费会员服务,已孵化20名熟龄主播,月GMV达千万级[19][20] - 美ONE旗下账号"所有爸妈的幸福家"主打家庭场景直播,首播两小时观看超100万,45岁以上用户占比62%,单场GMV最高超500万,高单价商品如茅台售出超1000件[20][22][27] 带货品类与用户画像 - 核心用户群体为31-40岁女性(占比最高)及45岁以上中老年女性,后者在部分直播间占比接近50%[24][28] - 热销品类集中在三大类:食品饮料(如@田姥姥带货农香森开心果单品类销售额25-50万)、保健品(如@汪奶奶带货超模丸销售额25-50万)、高单价礼品(如茅台、黄金等)[29][30][35] - 品牌合作呈现两极分化:既有高露洁、网易严选等大众品牌,也有CRD克莱帝等高端品牌,部分垂直账号如@时尚奶奶团以自营服务为主[34][35][32] 行业趋势与商业价值 - 中老年博主通过真实生活展示打破年龄刻板印象,形成"银发经济"新流量入口,推动面向中老年群体的供给侧创新[39][40] - 头部账号已实现规模化变现,如@时尚奶奶团全年GMV过亿,@云爸爸月销售额最高超1200万,显示该赛道具备持续盈利能力[9][20] - 商业链路逐渐成熟:MCN机构专业化运营(如杭州八爪文化签约汪奶奶)、平台差异化布局(抖音侧重内容、视频号侧重转化)、品牌方针对性选品[15][20][37]
李佳琦,带爸妈开始直播带货
36氪· 2025-05-08 07:36
李佳琦新直播间战略 - 李佳琦开设针对中老年群体的新直播间"所有爸妈的幸福家",首播观看量达174.6万,次日增至313.2万,两天粉丝超19万[2] - 新直播间由助播阿秋主理,采用复古90年代场景,主打0.01-9.9元福利品吸引初期流量[7][9] - 第二场直播上架133个链接,客单价显著提升,其中399元韩束套装和359元按摩仪各售1万件,单场GMV超758万元[11] 银发经济市场布局 - 中国银发经济规模达7万亿元,银发人群月活跃用户3.29亿,淘宝平台银发用户达1.73亿[21][23] - 银发人群移动购物渗透率82.1%,低于全网87.6%水平,存在5.5%增长空间[23] - 直播电商行业增速从2019年245.9%降至2023年35.2%,预计2024-2026年维持18%增速[18] 直播矩阵战略转型 - 公司已建立"所有女生""所有女生的衣橱"及抖音"奈娃家族"矩阵,新直播间是第四个IP衍生项目[14] - 区别于小杨哥家庭搞笑、辛巴家族情感联结模式,该战略旨在最大化李佳琦IP价值,覆盖全年龄段[5][25] - 主直播间美妆品类增速放缓,2025年Q1化妆品零售额同比增3.2%,3月降至1.1%[18] 行业竞争格局 - 交个朋友直播间五一期间场均观看200万,618专场达563万;香菇来了近期场观300-450万[9] - 快手主播辛巴妈妈、抖音小杨哥父母已涉足银发直播,但李佳琦是首个建立专属矩阵的超头主播[25][26] - 行业从价格战转向服务体验竞争,需建立情感链接与信任关系,中老年用户具有强购物粘性[26][28] 运营策略特点 - 采用中老年模特实穿展示,保留"美眉们"话术体系,兼顾子女代购与银发人群直接购买需求[13] - 李佳琦母亲参与剪彩及时尚走秀,较此前矩阵直播间连麦引流方式投入更大资源[16] - 选品聚焦服饰/首饰/按摩仪器,但当前商品结构仍偏女性向,男性商品供给不足[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