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豆素
icon
搜索文档
张先恩/薛闯/袁其朋/王丹/杨世辉/姚远...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宁波)
SynBioCon 2025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8月20-22日 浙江 ·宁波 8月20-22日 将于 浙江·宁波 举办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简称: SynBioCon 2025 ) 。本届大会聚焦 "1+3":AI+生物制造、绿色 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五大方向 ,邀请国际领先企业、代表性产业化专家、政府、园区、资本、协会和联盟等各方 共探"十五五"生物制 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哪些革新技术和产品将给生物制造产业带来持续的生命力;并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品规模化 与人才挖掘 。 主办单位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协办单位 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 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 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 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 上海市宝山国发合成生物学应用转化研究院 广州合成生物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大会顾问专家 张先恩 ,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 特别鸣谢 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 同舟纵横(厦门)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 ...
第一波嘉宾剧透!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宁波)
SynBioCon 2025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8月20-22日 浙江 ·宁波 8月20-22日 将于 浙江·宁波 举办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简称: SynBioCon 2025 ) 。本届大会聚焦 "1+3":AI+生物制造、绿色 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五大方向 ,邀请国际领先企业、代表性产业化专家、政府、园区、资本、协会和联盟等各方 共探"十五五"生物制 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哪些革新技术和产品将给生物制造产业带来持续的生命力;并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品规模化 与人才挖掘 。 主办单位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特别鸣谢 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 同舟纵横(厦门)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 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 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 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 上海市宝山国发合成生物学应用转化研究院 广州合成生物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大会顾问专家 张先恩 ,深圳理工大学合 ...
第一波嘉宾剧透!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 宁波)
DT新材料· 2025-07-24 00:01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1] - 大会聚焦"1+3"方向: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1] - 大会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和产品等议题[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2] - 协办单位: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 -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家机构[2] - 大会顾问专家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2][5][6][7][8] 参会专家及研究领域 - 薛闯(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和化学品生物制造,包括乙醇、丁醇、纤维素酶等[10] - 袁其朋(北京化工大学):高纯天然产物规模制备,构建20余种芳香族化合物细胞工厂[12] - 王丹(重庆大学):聚酰胺关键单体生物合成,与万华化学等企业合作[14][15] - 杨世辉(湖北大学):非粮大宗醇和有机酸生物制造[16][17] - 姚远(浙江大学):基因编辑技术、蛋白设计与智造技术[19] - 于洪巍(浙江大学):生物油脂、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3和虾青素生物合成[21][22] - 王泽建(华东理工大学):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生物发酵产业技术[23] - 刘夫锋(天津科技大学):工业酶挖掘改造,蔗糖异构酶固定化技术[27][28] - 李爽(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活性化合物和香氛物质全生物路径合成[29][30] - 朱蕾蕾(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工业酶蛋白分子改造和低碳生物制造[31][32] - 罗自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芳香族化合物绿色生物制造[33][34] - 徐国强(江南大学):氨基酸衍生物(γ-聚谷氨酸等)合成生物学研究[35][36] - 姚长洪(四川大学):微藻光合固碳与糖类代谢调控[37] - 潘学玮(江南大学):高值氨基酸衍生物高效合成细胞工厂[39] 大会议程 - 8月20日:会议签到、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生物制造青年论坛[41] - 8月21日:开幕式及全体大会、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论坛、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研讨会[41] - 8月22日:AI+生物制造专题论坛、未来食品&农业专题论坛[41] - 同期活动包括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合成生物创新展览[41] 其他信息 - 大会报名可通过扫码方式参与[44] - 参考信息包括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45]
第一波嘉宾剧透!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宁波)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五大方向[1] - 大会旨在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与产品生命力,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挖掘[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等6家机构[2] - 大会顾问专家包括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等权威人士[2][4] 产业化专家阵容 生物基化学品与材料 - 薛闯(大连理工大学):开发自组装蛋白质笼人工细胞器,提升番茄红素产量,优化纤维素酶菌株[6] - 袁其朋(北京化工大学):构建高版本芳香族化合物合成底盘,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等20余种化合物[7][8] - 王丹(重庆大学):开发生物基聚酰胺单体(戊二胺等),与万华化学等企业合作[10][11] - 杨世辉(湖北大学):布局非粮大宗醇酸生物制造,推动厌氢发酵技术[12] - 王泽建(华东理工大学):攻克抗生素、维生素等发酵产业工程化技术,服务20多家生产企业[18] 酶工程与生物催化 - 刘夫锋(天津科技大学):开发蔗糖异构酶固定化技术用于异麦芽酮糖绿色制造[22][23] - 朱蕾蕾(中科院天津工生所):创制碳碳缩合酶等工业酶,推动一碳化合物绿色制造[26][27] - 廖苍松(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专注生物催化与酶级联反应不对称合成[20] 高值化合物合成 - 于洪巍(浙江大学):以生物油脂、维生素A等为核心产品线[16][17] - 李爽(华南理工大学):实现天然活性化合物全生物路径合成,应用于日化领域[24][25] - 罗自卫(西北农林科大):设计芳香族/杂环化合物细胞工厂[29] - 徐国强(江南大学):研究γ-聚谷氨酸等氨基酸衍生物合成[30][31] 大会议程 8月20日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邀请制,20+行业领袖)[36] -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20+场创新成果报告)[36] 8月21日 - 开幕式及宏观论坛[36]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论坛(化学品/新型碳源制造)[36][37] - 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37] 8月22日 - AI+生物制造专题论坛[37] - 未来食品&农业专题论坛[37] - 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与合成生物创新展览[37]
第一波嘉宾剧透!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 宁波)
DT新材料· 2025-07-23 00:03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1+3"方向: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 [1] - 大会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与产品生命力等议题,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挖掘 [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 [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等多家行业机构 [2] - 大会顾问专家包括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等知名学者 [2][5][6][7] 产业化专家阵容 能源与化学品领域 - 大连理工大学薛闯教授在乙醇、丁醇、纤维素酶等生物基产品合成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开发了高效纤维素产酶菌株 [10] - 北京化工大学袁其朋教授构建了高版本芳香族化合物合成底盘,突破了天然理论收率,设计了对乙酰氨基酚等20余种化合物细胞工厂 [12] 材料与单体领域 - 重庆大学王丹教授专注于聚酰胺关键单体生物合成开发,与万华化学、金发科技等企业合作 [14] - 湖北大学杨世辉教授布局非粮大宗醇和有机酸生物燃料与材料生产,致力于成为非粮合成生物制造引领者 [16] 酶技术与蛋白设计 - 浙江大学姚远研究员聚焦数据驱动的基因编辑和蛋白设计技术,与多家制药企业合作 [19] -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朱蕾蕾研究员开发了多种高性能工业酶,推动一碳化合物绿色生物制造 [31] 大会日程 - 8月20日: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青年论坛(20+场报告) [41] - 8月21日:开幕式及宏观论坛、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论坛、AI赋能蓝皮书闭门研讨会 [41] - 8月22日:AI+生物制造专题论坛、未来食品&农业专题论坛,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与合成生物创新展览 [41]
第一波嘉宾剧透!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8月20-22日,浙江·宁波
SynBioCon 2025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8月20-22日 浙江 ·宁波 8月20-22日 将于 浙江·宁波 举办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简称: SynBioCon 2025 ) 。本届大会聚焦 "1+3":AI+生物制造、绿色 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五大方向 ,邀请国际领先企业、代表性产业化专家、政府、园区、资本、协会和联盟等各方 共探"十五五"生物制 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哪些革新技术和产品将给生物制造产业带来持续的生命力;并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品规模化 与人才挖掘 。 主办单位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协办单位 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 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 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 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 广州合成生物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大会顾问专家 张先恩 ,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 特别鸣谢 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 同舟纵横(厦门)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梅特勒托利多科技(中国) ...
袁其朋教授:高效细胞工厂构建生产芳香族化合物 | SynBioCon 2025
芳香族化合物绿色生物制造 - 芳香族化合物在材料、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广泛,但传统生产方法存在资源不可持续和污染问题 [1] - 绿色生物制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但面临细胞工厂产率低、产量低、耐受性差等瓶颈问题 [1] - 北京化工大学袁其朋教授团队构建了高版本芳香族化合物合成底盘,突破了天然理论收率 [1] - 团队设计构建了对乙酰氨基酚、香豆素、对羟基苯乙酮等20余种重要芳香族化合物的细胞工厂 [1] - 通过驱动力强化策略大幅提升了熊果苷、阿魏酸等的合成能力 [1] - 已建立熊果苷、五羟色氨酸等的工业生产线 [1] SynBioCon 2025大会 - 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和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4] - 袁其朋教授将在"未来食品&农业论坛"分享《高效细胞工厂构建生产芳香族化合物》[1] - 大会由DT新材料主办,酶赛生物协办,多个专业机构和联盟支持 [4] - 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和革新技术产品 [4] - 致力于促进产品规模化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4] 大会分论坛设置 - 生物制造产业宏观论坛 [6] - 分论坛一:绿色化工与新材料(含化学品与新材料专场、新型碳源生物制造专场)[6] - 分论坛二:AI+生物智造 [6] - 分论坛三:未来食品&农业 [6] - 分论坛四:美妆原料 [6] - 同期活动包括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合成生物创新展览 [7]
峆一药业: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2-08 15:40
发行信息 - 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151.4375万股人民币普通股[34] - 发行股数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不超过880.00万股,全额行使不超过1,012.00万股[8]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发行价格不低于9.37元/股[8] - 定价方式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协商确定[8]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8] 业绩数据 - 2022年1 - 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70.03万元,同比增长23.88%[30] - 2022年1 - 12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44.22万元,同比增长69.39%[30] - 2022年1 - 12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713.40万元,同比增长70.27%[30] - 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资产总额为38,071.69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0.67%[30] - 截至2022年12月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0,902.58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8.13%[30] 产品销售 - 公司主要产品有抗过敏、抗血栓等类别,销售收入占比均不超50%[16] - 2022年1 - 6月抗过敏类产品金额3199.39万元,2021年度为7025.05万元[17] - 2022年1 - 6月抗血栓类产品金额3950.56万元,2021年度为4496.86万元[17] - 普仑司特产品销售量每下降5%,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59%、毛利率下降1.08%[18] - 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波动[19]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646.86万元、1071.40万元、1202.82万元和669.95万元[24] - 公司拥有6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43] - 2021年9月公司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杭州小蓓,布局化学原料药CDMO业务[44] 子公司情况 - 安徽修一制药2022年1 - 6月营业收入7688.02万元,净利润593.68万元[144][145] - 杭州小蓓2022年1 - 6月CDMO业务收入448.92万元,在手订单合同金额1055.70万元[152] - 峆星药业2021年度产能利用率为35.83%,2022年1 - 6月净利润 - 428.23万元[159] 其他要点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环保、安全等风险[14][87][89] - 峆星药业设备搬迁费用预计377.9万元,计入当期费用178.17万元[27] - 董来山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1574.1786万股,占总股本的52.41%,为控股股东暨实际控制人[39] - 公司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等[72] - 年产198吨普仑司特无水物等项目(二期)投资总额36,304.88万元,募集资金投入13,464.00万元[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