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溅射靶材

搜索文档
呈和科技终止重组股价三连阳 营收净利9连增业绩有望延续
长江商报· 2025-07-02 11:46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呈和科技终止与映日科技的重大资产重组,原因是交易双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特别是业绩承诺安排发生变化[1][2] - 重组始于2024年4月,原计划以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标的公司整体估值预计为18亿元[2][3] - 映日科技曾冲击创业板IPO失败,2022年4月申请被受理,2023年2月审核终止[4] 市场反应 - 重组终止后,呈和科技股价未出现大跌,反而连续收出三根阳线,6月27日微跌0.02%,6月30日上涨0.62%,7月1日上涨1.47%[1][6] - 与市场惯例不同,近期其他公司如光智科技收购终止后复牌股价连续两日跌逾6%[5] 映日科技概况 - 映日科技成立于2015年8月,专业从事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显示面板、触控屏、太阳能电池等领域[4] - 市场曾质疑两家公司协同效应,因产品化学成分和下游应用场景差异较大[4] 呈和科技业务优势 - 公司属于精细化工领域细分行业龙头,主营产品包括成核剂、合成水滑石、抗氧剂等,是成核剂和合成水滑石国产品牌龙头企业[7] - 通过自主研发具备超过300种不同型号助剂规模化生产能力,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7] - 公司客户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万华化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1][8] 财务表现 - 2016-2024年连续9年实现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营收从1.68亿元增长至8.8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27亿元增长至20.50亿元[8] - 2024年一季度延续增长势头,营收2.20亿元(+14.97%),归母净利润0.71亿元(+15.82%)[8] - 2016年以来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入[9]
突发!呈和科技终止收购……
国际金融报· 2025-06-28 12:31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呈和科技终止筹划两个多月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1] - 终止原因包括标的公司股东结构复杂、对未来经营发展规划意见不一,特别是业绩承诺安排发生较大变化[4][5] - 公司强调终止不会对业务、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也不损害股东利益[8] 标的公司映日科技概况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控屏、消费电子、光伏及汽车电子等领域[3] - 2022年曾申报创业板IPO但于2023年撤回,2019-2021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6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65%[3] - 主要股东包括张兵(30.09%)、天津美泰(12.61%)、罗永春(6.57%)等,合计持股53.04%[5] - 前任实控人罗永春因虚开增值税发票被判刑,新三板挂牌审查曾质疑其股权转让真实性,公司回复称与标的无关[7] 呈和科技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2021年科创板上市后业绩持续增长[7] - 2020-2024年营收从4.60亿元增至8.82亿元,净利润从1.17亿元增至2.50亿元[8] - 2025年Q1营收2.20亿元(同比+14.97%),净利润7146.43万元(同比+15.82%)[8] -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产品国产化率提升、下游应用拓展及国内外市场开拓[8] 交易背景与协同效应 - 原计划以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标的整体估值18亿元[3] - 公司认为与标的在高性能材料领域存在良好协同效应[3] - 标的曾计划在新三板挂牌,但交易终止后其资本路径存不确定性[7]
突发!呈和科技终止收购……
IPO日报· 2025-06-27 17:23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呈和科技筹划两个多月的重大资产重组突然终止 因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1] - 原计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 标的公司100%股份整体估值预计18亿元 [3] - 终止原因包括标的公司股东结构复杂 对未来经营发展规划意见不一 业绩承诺安排发生重大变化 [5] 标的公司映日科技概况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 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控屏、消费电子、光伏及汽车电子等领域 [3] - 2022年曾申报创业板IPO但撤回 2019-2021年营收从1.13亿元增长至3.1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13% 同期归母净利润从0.12亿元增至0.8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15% [5] - 主要股东包括张兵(30.09%)、天津美泰真空(12.61%)、罗永春(6.57%)等 前四大股东合计持股53.04% [5] - 前任实控人罗永春因虚开增值税发票被判刑 新三板挂牌审查曾就此事项问询 公司回应称涉事主体为厦门映日 与标的公司无关 [7] 呈和科技经营表现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 2021年科创板上市 [8] - 2020-2024年营收从4.60亿元增至8.82亿元 净利润从1.17亿元增至2.50亿元 保持稳定增长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20亿元(同比+14.97%) 归母净利润7146.43万元(同比+15.82%) [9] -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产品国产化率提升、下游应用拓展及国内外市场开拓 [9] 收购协同效应 - 公司认为与映日科技存在良好协同效应 但重组终止不会对现有业务及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4][9]
呈和科技终止收购映日科技51%股权,股东分歧致重组失败
搜狐财经· 2025-06-27 10:17
交易终止公告 - 呈和科技宣布终止以现金方式收购芜湖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1] - 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共识导致重组计划终止 [1] - 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未签署正式协议因此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3] 交易终止原因 - 映日科技股东结构复杂且各股东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规划存在分歧 [3] - 业绩承诺方安排发生较大变化导致关键条款不确定性增加 [3] - 经过审慎研究后各方一致同意终止交易并签署终止协议 [3] 映日科技业务价值 - 映日科技是专业从事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4] -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控屏、太阳能电池等制造领域 [4] - 产品种类涵盖陶瓷化合物靶材、金属非金属单质靶材及合金靶材 [4] 潜在协同效应 - 显示领域对有机材料的需求为呈和科技成核剂产品提供应用空间 [4] - 蒸镀材料新业务与呈和科技主营产品同属高分子有机材料范畴 [4] - 双方可在客户资源共享、品牌影响力、供应链协同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 [4] - 技术优势互补可共同攻克显示领域有机材料技术难题 [4]
688625,重大重组终止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22:30
收购终止事件 - 呈和科技终止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 交易原计划以现金方式完成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约18亿元 [2][5] - 终止原因为映日科技股东结构复杂 且双方对未来经营发展规划存在分歧 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 特别是业绩承诺安排发生较大变化 [7] - 交易终止不会导致违约责任 对现有业务及财务状况无不利影响 公司承诺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9][10] 标的公司业务协同性 - 映日科技主营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 其蒸镀材料新业务与呈和科技高分子有机材料存在化学合成工艺协同性 [5] - 收购原计划通过客户资源共享和品牌协同效应 帮助呈和科技快速切入显示行业 [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呈和科技营业收入8.82亿元(同比+10.31%) 净利润2.50亿元(同比+10.68%) 连续十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10]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0亿元(同比+14.97%) 归母净利润7146.43万元(同比+15.82%) 扣非净利润6818.98万元(同比+12.15%) [10] - 截至公告日公司总市值57.23亿元 股价30.39元/股(单日跌幅2.5%) [11] 公司主营业务 - 呈和科技成立于2002年 主营特种高分子材料助剂 包括成核剂 合成水滑石 抗氧剂 复合助剂等产品 [5]
呈和科技(688625):Q1业绩创新高,成核剂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东北证券· 2025-05-07 15: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8.82亿元,同比+10.31%,归母净利润2.50亿元,同比+10.68%;2025Q1营收2.20亿元,同比+14.97%,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15.82% [1] - 成核剂业务有望量价齐升、市占率提高,原因包括产能快速提升、需求稳健增长、关税反制加速国产替代 [1] - 拟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双方将在多方面发挥协同效应,有助于切入显示面板行业、拓展业务、夯实核心竞争力 [2]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10/3.74/4.15亿元,对应PE为21.83X/18.09X/16.29X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800|882|1,051|1,218|1,394| |营业收入(+/-)%|15.07%|10.31%|19.10%|15.91%|14.5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26|250|310|374|41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84%|10.68%|23.67%|20.72%|11.04%| |每股收益(元)|1.68|1.85|2.29|2.76|3.07| |市盈率|23.35|20.64|21.83|18.09|16.29| |市净率|4.16|3.80|4.30|3.70|3.20| |净资产收益率(%)|18.86%|19.43%|19.70%|20.46%|19.67%| |股息收益率(%)|2.70%|1.20%|1.45%|1.76%|1.95%| |总股本 (百万股)|135|135|135|135|135| [3] 股票数据 - 2025年5月6日收盘价49.94元,12个月股价区间29.83 - 53.90元,总市值6,758.27百万元,总股本135百万股,A股135百万股,B股/H股0/0百万股,日均成交量2百万股 [4] 涨跌幅 |涨跌幅(%)|1M|3M|12M| |----|----|----|----| |绝对收益|22%|29%|30%| |相对收益|23%|30%|26%| [7] 相关报告 - 《呈和科技(688625):拟收购映日科技,多维度协同互补》 --20250410 - 《呈和科技(688625):成核剂国产替代空间广阔,Q3业绩同环比双增》 --20241106 [8]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了公司2024A - 2027E的财务状况,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等项目的变化 [10] - 财务与估值指标涵盖每股指标、成长性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运营效率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费用率指标、分红指标、估值指标等,如营业收入增长率2024A为10.3%,2025E为19.1%等 [10] 研究团队简介 - 杨占魁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曾就职于开源证券、浙商证券,2024年6月加入东北证券,覆盖多个板块 [11] - 张煜暄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2022年加入东北证券,2024年加入先进材料与石化团队,擅长结合历史复盘与产业趋势把握板块轮动 [11]
呈和科技(688625):单季度利润创历史新高 国产替代充分受益中美贸易争端
新浪财经· 2025-05-02 08:4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8.82亿元,同比增长10.31%,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10.68% [1] - 2024年四季度营收2.34亿元,同比增长8.83%,归母净利润5234万元,同比下降10.51%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14.97%,归母净利润7146万元,同比增长15.8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819万元,同比增长12.15% [1] - 公司单季度盈利再创历史新高 [2] - 业绩连续第十年实现双位数以上增长,各项业绩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3] 业务发展 - 公司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3] - 成核剂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美利肯公司,我国成核剂对外依存度接近70% [3] - 水滑石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协和,我国对外进口依存度接近90% [3] - 公司已具备超过180种不同型号的成核剂、合成水滑石及复合助剂规模化生产能力 [3] - 公司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开拓国内外市场,加深与行业客户合作,提升市场份额 [3] - 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策略,优化生产工艺,强化成本管控,提高经营效率 [3] 并购动态 - 2025年4月7日,公司及关联方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映日科技合计不低于51%股权,标的公司100%股份整体估值预计18亿元 [4] - 标的公司专业从事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控屏、太阳能电池、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领域 [4] - 标的公司产品种类覆盖陶瓷化合物靶材、金属/非金属单质靶材及合金靶材 [4] 未来展望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1.38亿元、14亿元和17.35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3亿元、3.37亿元和4.12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09元、2.49元和3.04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9倍、19.2倍和15.8倍 [5]
呈和科技(688625):单季度利润创历史新高,国产替代充分受益中美贸易争端
招商证券· 2025-04-30 21: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盈利能力增强,有望受益于中美贸易争端,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业绩连续十年双位数增长,2024 年营收 8.82 亿元、归母净利润 2.5 亿元均创新高,公司把握机遇创新产品、开拓市场、降本增效 [5] - 2025 年 4 月 7 日公司拟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 51%股权,标的公司从事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等,产品应用广泛,格局多元 [5]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11.38 亿元、14 亿元和 17.3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3 亿元、3.37 亿元和 4.12 亿元,EPS 分别为 2.09 元、2.49 元和 3.04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2.9 倍、19.2 倍和 15.8 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盈利水平再创新高 - 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业绩创历史新高: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主营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应用广泛,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提升,业绩连续十年双位数增长,2024 年营收、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创新高;把握中美贸易机遇,创新产品、开拓市场、降本增效 [9][10] - 南沙厂区顺利投产,产能快速提升:2024 年末南沙厂区建成投产,产能显著提升;对部分产品产能调整优化,节省开支;坚持技术创新,获多项专利和认证,与高校合作、与客户开展科研项目、参与行业展会,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 [12][13] 公司主要产品 - 成核剂:提高不完全结晶树脂结晶度和速率,包括单剂和复合助剂产品,分透明、增刚和 β 晶型增韧成核剂 [14] - 合成水滑石:层状结构、无重金属,作 PVC 热稳定剂和聚烯烃卤素吸收剂,分通用、高透明和阻燃合成水滑石 [14] - 抗氧剂:延缓或抑制材料氧化降解,分主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公司产品为受阻酚类抗氧剂,用于高分子材料领域 [16] - 复合助剂:多种单一助剂按配方比例物理混合的预混产品,公司产品配方和工艺先进,有技术壁垒,还开发 NDO 复合助剂 [16][17]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完备的产品体系与优越的产品性能:具备超 300 种产品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线全,能一站式供应;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先,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推进进口替代 [20] - 卓越的研发实力与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以科研创新为驱动力,为客户提供高性能产品、协助开发新品种;有高素质研发人员,创始人赵文林经验丰富;研发中心获认定,与高校合作,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1][22] - 先进的专利技术和配方优势:坚持技术创新,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获多项境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复合助剂配方需反复试验和持续研发,公司能为客户提供配方支持,增加客户粘性 [23][24] - 绿色高效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优势:围绕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建设绿色工厂,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出率和质量,降低消耗,公司及子公司获多项环保称号 [25] - 优质且稳定可靠的客户资源:产品进入下游客户供应商体系需严格认证,公司以产品和服务赢得大型能源化工和树脂制品企业信赖,积累优质客户资源 [26] - 全面和高规格的资质认证:核心产品符合多国食品接触标准,首家且多次通过美国 FDA 认证;产品是主流聚丙烯工艺技术指定添加助剂;通过多项管理体系认证,开展碳核查;通过 TFS 评估和 ECOVADIS 评级;具备境外准入认证 [27][28][29] 财务预测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00|882|1138|1400|1735| |同比增长|15%|10%|29%|23%|24%| |营业利润(百万元)|263|292|330|393|480| |同比增长|16%|11%|13%|19%|2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6|250|283|337|412| |同比增长|16%|11%|13%|19%|22%| |每股收益(元)|1.67|1.85|2.09|2.49|3.04| |PE|28.7|25.9|22.9|19.2|15.8| |PB|5.1|4.8|4.0|3.4|2.8|[6][36]
呈和科技2024年营收净利实现同比双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4-30 12:4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82亿元,同比增长10.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10.68%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4.97%,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15.82%,单季度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 [1] 主营业务 - 公司聚焦环保、安全、高性能特种高分子材料助剂的研发与生产,核心产品为成核剂及合成水滑石 [1] - 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器械、汽车部件等关键民生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1] - 2024年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深化客户合作,进一步提升细分市场渗透率 [1] 战略并购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显示材料企业芜湖映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低于51%股权,标的整体估值18亿元 [2] - 映日科技2022年、2023年、2024年1月至8月分别实现营收4.34亿元、5.22亿元、4.13亿元,归母净利润0.84亿元、1.02亿元、0.78亿元 [2] - 收购有助于公司快速切入显示行业,通过技术协同打开新增长空间 [2] - 双方在化学合成工艺上的互补性有望推动成核剂在显示面板等高端领域的应用突破 [2] - 映日科技的客户资源及品牌影响力为公司切入高附加值市场提供直接通道 [2] 未来展望 - 公司战略路径清晰,以技术自主化筑牢护城河,通过并购整合拓展应用场景,借力政策红利加速全球化布局 [3] - 在国产替代与产业链协同的双重驱动下,公司正从单一材料供应商向高分子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商转型 [3] - 随着显示面板、半导体等高端领域的突破,以及国际化认证的持续推进,公司有望在全球高端材料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席位 [3]
欲控股一家IPO失败企业,呈和科技还须解决这个问题……
IPO日报· 2025-04-11 16:25
并购重组概况 - 呈和科技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实现控股并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2] - 映日科技整体估值18亿元 收购现金至少需9.18亿元 呈和科技2024年三季度现金储备仅5.4亿元 需通过并购贷款或关联方解决资金缺口 [8][9] 业务协同性分析 - 双方在化学合成工艺领域高度协同 呈和科技成核剂产品可提升显示面板性能 合作有助于快速切入显示行业 [3][6] - 标的公司蒸镀材料业务与呈和科技主营产品同属高分子有机材料 技术互补可攻克显示领域材料制备难题 [6] - 收购后将实现供应链协同、成本控制及人才资源共享 提升核心竞争力 [7] 标的公司财务与估值 - 映日科技2019-2021年营收复合增速113%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215% 毛利率从27.45%提升至38.25% [14] - 2022年IPO时计划募资5.05亿元对应估值21亿元 此次交易估值18亿元 较IPO估值折价10% [15][16] - 撤回IPO后股权结构变动 当前前四大股东合计持股53.04% [16][17] 标的公司业务背景 - 主营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 2021年营收3.15亿元 受益于靶材国产化进程及面板厂商批量供货 [13][14] - 2022年曾申报创业板IPO但于2023年撤回 招股书披露其产品应用于显示面板领域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