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溅射靶材
搜索文档
欧莱新材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317.49万元,融资余额6343.7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09:35
10月24日,欧莱新材涨1.99%,成交额3905.81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欧莱新材获融资买入额317.49 万元,融资偿还639.81万元,融资净买入-322.32万元。截至10月24日,欧莱新材融资融券余额合计 6343.74万元。 融资方面,欧莱新材当日融资买入317.49万元。当前融资余额6343.74万元,占流通市值的5.21%,融资 余额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处于较高位。 融券方面,欧莱新材10月24日融券偿还0.00股,融券卖出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00 元;融券余量0.00股,融券余额0.00元,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截至9月18日,欧莱新材股东户数6544.00,较上期减少7.48%;人均流通股10357股,较上期增加 8.08%。2025年1月-6月,欧莱新材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23%;归母净利润-695.88万元, 同比减少144.65%。 分红方面,欧莱新材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80.47万元。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资料显示,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创业路5号C幢厂房,成立日期 2010年5月11日 ...
欧莱新材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868.73万元,融资余额6425.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4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3日公司股价上涨3.35%,成交额为6996.88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868.73万元,融资偿还额为963.79万元,融资净买入额为-95.06万元 [1] - 截至10月13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6425.12万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为5.12% [1] 融资融券状况 - 公司当前融资余额处于超过近一年8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 10月13日公司融券偿还、融券卖出及融券余量均为0,但融券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11日,于2024年5月9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靶材52.47%,残靶19.50%,其他14.36%,其他(补充)13.47%,加工服务0.21% [1] 股东与财务数据 - 截至9月18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544户,较上期减少7.48%,人均流通股为10357股,较上期增加8.08%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23%,归母净利润为-695.88万元,同比减少144.65%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680.47万元 [2]
欧莱新材9月29日获融资买入676.26万元,融资余额6534.1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09:39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9月29日公司股价上涨0.59%,成交额为4129.23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676.26万元,融资偿还377.04万元,融资净买入299.22万元 [1] - 截至9月29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6534.15万元,其中融资余额6534.15万元,占流通市值的5.18%,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80%分位,处于高位 [1] - 融券方面,当日无融券交易,融券余量为0股,余额为0元,但该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处于高位 [1] 公司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18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544户,较上期减少7.48% [2] - 人均流通股为10357股,较上期增加8.08% [2]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23%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95.88万元,同比减少144.65%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680.47万元 [2] 公司基本信息与业务构成 - 公司全称为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成立于2010年5月11日,于2024年5月9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靶材占比52.47%,残靶占比19.50%,其他业务占比14.36%,其他(补充)占比13.47%,加工服务占比0.21% [1]
欧莱新材9月10日获融资买入216.32万元,融资余额6482.3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23
公司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10日公司股价上涨0.74%,成交额为2853.82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16.32万元,融资偿还426.34万元,融资净买入为-210.02万元 [1] - 截至9月10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6482.39万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5.39%,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为0.00股,融券余额为0.00元,但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1] 公司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073户,较上期增加11.93% [2] - 人均流通股为9582股,较上期大幅增加89.17% [2]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2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695.88万元,同比减少144.65% [2] 公司业务与分红信息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靶材收入占比52.47%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80.47万元 [3] - 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11日,于2024年5月9日上市 [1]
欧莱新材9月2日获融资买入870.66万元,融资余额6511.9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3 09:4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日股价下跌5.96% 成交额8982.87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870.66万元 融资净买入118.67万元[1] - 融资余额6511.98万元 占流通市值5.39% 处于近90%分位高位水平[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6511.98万元 融券余额0.00元[1] - 融券余量0.00股 融券卖出0.00股[1] - 融券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处于高位[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韶关市 成立于2010年5月11日[1] - 2024年5月9日上市 主营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销售[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靶材52.47% 残靶19.50% 其他14.36% 其他(补充)13.47% 加工服务0.21%[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073户 较上期增加11.93%[2] - 人均流通股9582股 较上期增加89.17%[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7亿元 同比增长1.23%[2] - 归母净利润-695.88万元 同比减少144.65%[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80.47万元[3]
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09:58
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 取消监事会并将相关职权移交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以完善治理结构并提升运作效率 [3][4] - 修订《公司章程》以统一"股东会"表述并删除涉及监事会及监事的条款 同时新增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独立董事等专门章节 [4][5] - 同步修订及制定部分治理制度 包括《董事会议事规则》和《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 以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 [6] 产业链拓展与产能建设 - 通过乳源"欧莱新金属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向上游拓展业务 重点建设高纯微晶磷铜球、高纯高导铜排及高纯无氧铜杆等铜及铜合金产品生产线 [2] - 生产基地已完成竣工验收并正加快设备调试 争取尽快实现量产供货 以丰富产品体系并开启业绩第二增长曲线 [2] - 项目投产后将延伸高性能溅射靶材上游价值链 增强全产业链供应能力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报告期末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已披露 但未提供具体数据及变动比例 [1] - 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且未实施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1]
呈和科技终止重组股价三连阳 营收净利9连增业绩有望延续
长江商报· 2025-07-02 11:46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呈和科技终止与映日科技的重大资产重组,原因是交易双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特别是业绩承诺安排发生变化[1][2] - 重组始于2024年4月,原计划以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标的公司整体估值预计为18亿元[2][3] - 映日科技曾冲击创业板IPO失败,2022年4月申请被受理,2023年2月审核终止[4] 市场反应 - 重组终止后,呈和科技股价未出现大跌,反而连续收出三根阳线,6月27日微跌0.02%,6月30日上涨0.62%,7月1日上涨1.47%[1][6] - 与市场惯例不同,近期其他公司如光智科技收购终止后复牌股价连续两日跌逾6%[5] 映日科技概况 - 映日科技成立于2015年8月,专业从事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显示面板、触控屏、太阳能电池等领域[4] - 市场曾质疑两家公司协同效应,因产品化学成分和下游应用场景差异较大[4] 呈和科技业务优势 - 公司属于精细化工领域细分行业龙头,主营产品包括成核剂、合成水滑石、抗氧剂等,是成核剂和合成水滑石国产品牌龙头企业[7] - 通过自主研发具备超过300种不同型号助剂规模化生产能力,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7] - 公司客户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万华化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1][8] 财务表现 - 2016-2024年连续9年实现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营收从1.68亿元增长至8.8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27亿元增长至20.50亿元[8] - 2024年一季度延续增长势头,营收2.20亿元(+14.97%),归母净利润0.71亿元(+15.82%)[8] - 2016年以来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入[9]
突发!呈和科技终止收购……
国际金融报· 2025-06-28 12:31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呈和科技终止筹划两个多月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1] - 终止原因包括标的公司股东结构复杂、对未来经营发展规划意见不一,特别是业绩承诺安排发生较大变化[4][5] - 公司强调终止不会对业务、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也不损害股东利益[8] 标的公司映日科技概况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控屏、消费电子、光伏及汽车电子等领域[3] - 2022年曾申报创业板IPO但于2023年撤回,2019-2021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6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65%[3] - 主要股东包括张兵(30.09%)、天津美泰(12.61%)、罗永春(6.57%)等,合计持股53.04%[5] - 前任实控人罗永春因虚开增值税发票被判刑,新三板挂牌审查曾质疑其股权转让真实性,公司回复称与标的无关[7] 呈和科技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2021年科创板上市后业绩持续增长[7] - 2020-2024年营收从4.60亿元增至8.82亿元,净利润从1.17亿元增至2.50亿元[8] - 2025年Q1营收2.20亿元(同比+14.97%),净利润7146.43万元(同比+15.82%)[8] -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产品国产化率提升、下游应用拓展及国内外市场开拓[8] 交易背景与协同效应 - 原计划以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标的整体估值18亿元[3] - 公司认为与标的在高性能材料领域存在良好协同效应[3] - 标的曾计划在新三板挂牌,但交易终止后其资本路径存不确定性[7]
突发!呈和科技终止收购……
IPO日报· 2025-06-27 17:23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呈和科技筹划两个多月的重大资产重组突然终止 因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1] - 原计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 标的公司100%股份整体估值预计18亿元 [3] - 终止原因包括标的公司股东结构复杂 对未来经营发展规划意见不一 业绩承诺安排发生重大变化 [5] 标的公司映日科技概况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 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控屏、消费电子、光伏及汽车电子等领域 [3] - 2022年曾申报创业板IPO但撤回 2019-2021年营收从1.13亿元增长至3.1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13% 同期归母净利润从0.12亿元增至0.8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15% [5] - 主要股东包括张兵(30.09%)、天津美泰真空(12.61%)、罗永春(6.57%)等 前四大股东合计持股53.04% [5] - 前任实控人罗永春因虚开增值税发票被判刑 新三板挂牌审查曾就此事项问询 公司回应称涉事主体为厦门映日 与标的公司无关 [7] 呈和科技经营表现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 2021年科创板上市 [8] - 2020-2024年营收从4.60亿元增至8.82亿元 净利润从1.17亿元增至2.50亿元 保持稳定增长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20亿元(同比+14.97%) 归母净利润7146.43万元(同比+15.82%) [9] -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产品国产化率提升、下游应用拓展及国内外市场开拓 [9] 收购协同效应 - 公司认为与映日科技存在良好协同效应 但重组终止不会对现有业务及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4][9]
呈和科技终止收购映日科技51%股权,股东分歧致重组失败
搜狐财经· 2025-06-27 10:17
交易终止公告 - 呈和科技宣布终止以现金方式收购芜湖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1] - 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共识导致重组计划终止 [1] - 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未签署正式协议因此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3] 交易终止原因 - 映日科技股东结构复杂且各股东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规划存在分歧 [3] - 业绩承诺方安排发生较大变化导致关键条款不确定性增加 [3] - 经过审慎研究后各方一致同意终止交易并签署终止协议 [3] 映日科技业务价值 - 映日科技是专业从事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4] -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控屏、太阳能电池等制造领域 [4] - 产品种类涵盖陶瓷化合物靶材、金属非金属单质靶材及合金靶材 [4] 潜在协同效应 - 显示领域对有机材料的需求为呈和科技成核剂产品提供应用空间 [4] - 蒸镀材料新业务与呈和科技主营产品同属高分子有机材料范畴 [4] - 双方可在客户资源共享、品牌影响力、供应链协同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 [4] - 技术优势互补可共同攻克显示领域有机材料技术难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