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光威复材连跌5天,易方达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7-07 23:35
光威复材股价表现 - 光威复材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达-3.63% [1] - 近1周跌幅-1.05%,近1月涨幅4.65%,近3月涨幅18.97%,近6月涨幅6.06%,今年以来涨幅0.44% [2] - 同类平均表现:近1周-0.05%,近1月2.57%,近3月13.24%,近6月8.93%,今年以来5.11% [2] - 沪深300指数同期表现:近1周0.74%,近1月2.35%,近3月10.47%,近6月4.45%,今年以来0.77% [2] 基金持仓变动 - 易方达创业板ETF为光威复材前十大股东,今年一季度减持 [1] - 易方达创业板ETF今年以来收益率0.44%,同类排名2542(总3426) [1] 基金经理背景 - 易方达创业板ETF基金经理为成曦和刘树荣 [3] - 成曦现任管理基金包括易方达深证1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等,管理规模较大 [3] - 刘树荣累计任职时间7年又356天,现任管理基金总规模1086.42亿元,任期回报100.33% [7] - 刘树荣管理的易方达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规模4.39亿元,任职回报7.85% [7] 公司基本信息 - 光威复材(股票代码300699)隶属于威海光威集团,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生产 [1] - 易方达基金成立于2001年4月,董事长为刘晓艳,总经理为吴欣荣 [7] - 易方达基金共有11名股东,主要股东包括盈峰集团(22.65%)、广东粤财信托(22.65%)、广发证券(22.65%) [7]
光威复材5股东实际减持原计划的94%,民品业务滑坡,公司近年营收增长乏力
深圳商报· 2025-07-02 09:33
股东减持情况 - 公司5位股东(董事卢钊钧、王文义,高级管理人员林凤森、王颖超、高长星)合计减持254万股,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持股后总股本的0.3076% [1] - 原计划减持不超过270万股(占总股本0.33%),实际减持数量为原计划的94% [1][2] 公司背景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威海光威集团旗下高新技术企业,专注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生产 [2] - 2024年营业收入24.5亿元(同比-2.69%),归母净利润7.47亿元(同比-14.43%),扣非净利润6.74亿元(同比-5.3%) [2] - 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滑6.54%,2017-2023年营收增速持续放缓(49.87%→0.26%)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65亿元(同比+10.5%),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1.6%),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11.9%),经营现金流净额1.32亿元(同比+149.1%) [3] 业务分析 - 主要收入来源为装备应用和一般民品业务:装备应用受产品价格调整及新老产品转换影响,但盈利能力稳定 [3] - 民品业务中碳梁业务因供需格局波动大幅下滑,虽2024年恢复性增长但仍未达前期水平 [3] - 民用纤维市场竞争加剧及内蒙古项目投产对经营成果产生侵蚀 [3]
10.8亿!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项目落地!
DT新材料· 2025-06-23 22:33
浙江万龙碳纤维材料项目 - 项目占地180亩 总投资10 8亿元 主要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产品将应用于交通 航空航天等领域 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 [1] - 项目将链动桐乡新材料上下游企业 为千亿新材料产业集群注入新活力 [1] - 项目已成功获得四证(不动产权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筑施工许可证) 正在加速启动中 [1] 公司背景 - 浙江万龙碳纤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由浙江万利碳纤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桐乡铭龙集团联合投资组建 [3] - 万利碳纤维是国内领先的碳纤维设备制造商 技术覆盖从原丝到成品的全流程 [3] - 铭龙集团是桐乡本土龙头企业 深耕化纤新材料多年 具备强大的产业化能力 [3] - 双方将整合技术 资金与市场资源 聚焦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3] 2025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 论坛时间 2025年7月18-20日 地点 浙江杭州 [6][7] - 主办单位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 承办单位包括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等 [6] - 已确认报告嘉宾包括浙江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及企业技术负责人 [6][10] - 注册费用 企业科研单位代表早鸟价2500元/人 学生早鸟价1500元/人 [11]
专家报告:车用塑料轻量化与功能化的技术机遇与挑战(附35页PPT)
材料汇· 2025-05-16 22:54
金发科技简介 - 公司成立于1993年,2004年上市,2023年集团销售额达4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6% [3][6] - 2023年改性塑料销量211.25万吨,同比增长19.88%,创历史新高 [6] - 全球布局包括中国、印度、东南亚、北美和欧洲,2024年新增越南、墨西哥、波兰三大海外制造基地 [9][10] - 研发实力雄厚,拥有15位研发领衔院士、645名硕士、132名海内外高级专家 [12] 核心业务板块 - 改性板块:产能提升项目完善供应保障体系 [14] - 石化板块:120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项目打通全产业链 [14] - 新材料板块:特种工程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产能提升 [14] - 医疗健康板块:高分子医疗产品(手套、口罩等)产能扩张 [14] 车用材料发展 - 2023年汽车材料销量96.7万吨,同比增长28.7%,单车平均使用35公斤 [19][21] - 产品覆盖通用树脂(PP/PE)、工程树脂(PA6/PA66)和特种工程塑料(PEEK/PPS) [24] - 全球六大生产基地实现汽车主产区近地化供货,打造最大车用材料供应链 [25]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 - 2024年1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超50%,PHEV占比41.47% [29] - 电动汽车续航焦虑缓解,智能座舱推动汽车向"第三空间"转型 [34] - 零部件需求变化:电动车内外饰要求轻量化/低碳化,电池系统需高电压耐受材料 [36] 材料技术机遇 - 轻量化技术:微发泡聚烯烃材料密度低至0.90g/cm³,减重20-30% [43][44] - 绿色材料:生物基PA10T生物碳含量40-60%,碳排放较PA66低21.6% [53][57] - 功能化材料:电磁屏蔽聚烯烃吸波率达79.1%,优于竞品77.56% [59][60] - 耐高温材料:PA10T Vicnyl® R730熔点达317.6℃,278℃回流焊不起泡 [62][63] 前沿技术探索 - 耐烧蚀材料:PPE电池包上盖可承受1300℃火烧30分钟不烧穿 [67][69] - 高性能再生材料:2025年PCR产能规划达120万吨(中国100万吨+海外20万吨) [55] - 超高温尼龙:PA5T/X介电强度42.8kV/mm,较PA6T/66提升38% [56][57]
江苏常州高端功能材料产业专项母基金完成注册
FOFWEEKLY· 2025-04-23 18:06
江苏常州高端功能材料产业专项母基金 - 基金总规模30亿元 由常州投资集团发起 联合省战新母基金 常州市金坛区产业创新发展私募基金有限公司 常州华睿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常州战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2] - 基金聚焦高端功能材料产业链 重点投向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石墨烯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 高端电子化学品等关键领域 [2]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已在常州布局3支专项基金 总规模达85亿元 投资领域覆盖新能源 高端功能材料及未来产业 [2] 资本支持体系 - 基金将完善"省级母基金引导—地方专项基金聚焦—社会资本协同"的多层次资本支持体系 [2] - 基金通过专业化资本运作和产业链精准投资 重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功能材料产业集群 [2] 其他活动与报告 - 2025中国产业资本峰会圆满落幕 CVC成为投资行业枢纽 [5] - 2025产业投资100强正式发布 [5] - 《2025中国CVC影响力报告》发布 聚焦独角兽的"新双轮驱动" [5] - 《LP全景报告2024》发布 分析活跃出资的LP [5]
金发科技,四大板块助力利润暴增160.36%!
DT新材料· 2025-04-22 00:34
公司业绩概览 - 2024年度总营收达605.14亿元,同比增长26.23% [2] - 归母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160.36% [2] - 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 [2] - 海外业务产成品销量23.35万吨,同比增长29.51% [2] 业务板块表现 改性塑料板块 - 产成品销量255.15万吨,同比增长20.78% [2] - 营业收入320.75亿元,同比增长18.95% [2] - 汽车材料全球销量116.00万吨,同比增长19.96% [2] - 家电材料全球销量41.88万吨,同比增长4.54% [2] - 电子电工材料全球销量39.14万吨,同比增长28.41% [2] - 新能源材料全球销量8.50万吨,同比增长31.17% [2] - 消费电子材料全球销量10.40万吨,同比增长41.50% [3] - 环保高性能再生材料全球销量28.59万吨,同比增长7.44% [3] 绿色石化板块 - 宁波金发营业收入62.48亿元,同比增长57.55% [3] - 辽宁金发营业收入72.85亿元,同比增长15.62% [3] 新材料板块 - 产成品销量23.60万吨,同比增长32.51% [3] -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销量18.05万吨,同比增长25.17% [3] - 特种工程塑料销量2.39万吨,同比增长16.59% [3] - 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77.73% [3] 医疗健康板块 - 销售收入5.63亿元,同比上升46.36% [3] 技术创新与产品应用 - 新型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助力整车续航提升10% [2] - 新能源汽车材料在汽车材料中占比突破45% [2] - 数字化车间实现人均效率提升50% [2] - 定制化高性能ABS提升材料耐温性和耐化学性 [2] - 高温PA、ASA、LCP等材料满足电子电工行业需求 [2] - 高强度高阻燃系列材料实现"以塑代钢"产业化应用 [2] - 超耐温、耐磨PPA和PEEK材料解决人形机器人零部件问题 [3] - AI分选+绿色清洗技术使HDPE瓶片纯度达99.9% [3] 产能布局与项目进展 - 越南新工厂(第一期)规模化投产 [2] - 年产0.6万吨PPSU/PES合成树脂装置于2024年6月投产 [3] - 年产1.5万吨LCP合成树脂项目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投产 [3] - 年产1万吨生物基BDO项目和年产10万吨改性树脂扩建项目稳步推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