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轮胎

搜索文档
轮胎行业全面低迷,倍耐力在华“逆势”增资扩产
经济观察网· 2025-10-13 22:05
根据彼时的协议,倍耐力以约6500万欧元的价格换取神州工厂49%的股份,对工厂进行运营管理,并享有在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将持股比例增加至 70%的权利。企查查显示,牛宜顺家族和华勤集团目前仍占有神州工厂51%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华勤集团表示,将投资15亿元,建设倍耐力及神州400万套半钢子午线轮胎扩产项目,上马全球最先进的设备,生产超高性能、新 能源汽车轮胎,为华为鸿蒙智行车系、理想、蔚来、小米等高端电动汽车提供原厂配套。 此外,中国化工集团曾在2015年斥资77亿美元,收购倍耐力26.2%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2024年10月,意大利政府使用"黄金权力"对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 司(CNRC)进行调查,今年5月,倍耐力宣布,中国中化对其的控制权已终止。 当前,轮胎行业整体低迷,国际轮胎巨头今年上半年普遍陷入营收或净利润下滑困境。米其林销售额同比下降3.4%至130.28欧元,净利润跌27.9%至8.34亿 欧元;普利司通营收同比下滑2.8%至2.12万亿日元,净利润降42.2%;优科豪马营收增长10.3%至5792.01亿日元,但营业净利润同比下降23.7%。 10月10日,倍耐力 ...
这些外企缘何把“标杆项目”放在沈阳?
新华社· 2025-09-29 12:18
文章核心观点 - 沈阳已成为多家全球领先外企的最大或最先进制造基地,展现出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 [1] - 外企在沈阳的投资从早期试探转变为长期深耕,项目成长为全球产业版图内的标杆 [1][3] - 沈阳通过人才、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等多方面优势,形成了强大的外资“磁吸力” [2][3] 人才资源与本土化 - 充足的人才资源为外企本土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实现从依赖外籍专家到培养本土专家的转型 [2] - 米其林沈阳工厂从高峰期190多名外籍专家转变为当前四五十位中国专家服务全球业务 [2] - 华晨宝马自2013年启动中德校企合作项目,结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为中国市场精准培育专业技术人才 [2] 产业生态系统与供应链 - 强大的产业生态系统和强韧的供应链体系为外企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2] - 宝马集团数十年深耕吸引其配套供应商如西班牙海斯坦普集团在邻近设厂,实现车身底盘零部件就近供应 [3] - 中欧汽车产业链在沈阳不断深化融合 [2] 营商环境与政府支持 - 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作为全国首个中德合作主题平台,着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 [3] - 通过“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方式大大加快了企业相关手续的办理进度 [3] - 当地政府的高度支持被视为外企发展的关键优势之一 [3] 外企投资案例与战略地位 - 米其林集团在沈阳拥有其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高端轮胎制造基地,是集团在中国战略布局的重要支点 [1][4] - 宝马集团在沈阳建立了其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1] - 贺利氏集团在沈阳布局了其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半导体项目 [1]
记者来信:这些外企缘何把“标杆项目”放在沈阳?
新华网· 2025-09-26 19:01
文章核心观点 - 多家全球领先企业将其最大或最先进的制造基地设于沈阳,显示出中国市场巨大的机遇和沈阳强大的吸引力[1] - 外企在沈阳的投资从初期的“试水”转变为深耕,项目成长为全球“产业版图标杆”[1] - 沈阳通过人才资源、产业生态系统和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增强对外资的“磁吸力”[1][3][5] 人才资源与本土化 - 充足的人才资源为吸引外资提供基础,外企实现了从依赖外籍专家到培养本土人才的转型,例如米其林沈阳工厂从高峰期190多名外籍专家转变为目前四、五十位中国专家服务全球业务[1] - 大量优秀产业人才支撑外企本土化发展,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精准培育人才,如华晨宝马自2013年启动中德校企合作项目,结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3] 产业生态系统与供应链 - 强大的产业生态系统和强韧的供应链体系为外企发展提供支撑,以宝马集团为例,其数十年深耕吸引配套供应商来华设厂,深化中欧汽车产业链融合[3] - 供应链协同效应显著,例如西班牙海斯坦普集团沈阳工厂与华晨宝马铁西工厂一街之隔,其生产的车身和底盘零部件直接供应华晨宝马及周边车企[5] 营商环境优化 -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助力外企长远发展,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作为全国首个对德合作主题平台,着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5] - 当地政府通过“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方式大大加快手续办理进度,为外资企业提供高度支持[5] - 沈阳被评价为有潜力成为德国及欧洲企业进入东北亚市场的首选伙伴,积累了丰硕合作成果和成熟发展模式[5] 外企投资成果 - 米其林沈阳工厂已成长为集团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高端轮胎制造基地,是米其林在中国战略布局的重要支点[1][6] - 宝马集团在沈阳建立了其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并实现了第600万辆整车下线[1][5]
杭实集团再次上榜世界500强
每日商报· 2025-07-30 08:11
公司排名与整体业绩 - 杭实集团以第394名的成绩入选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为杭州首家入围该榜单的市属国企,且连续两年上榜并实现排名提升[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合并营收1287亿元,同比增长22.7%,合并利润总额14.05亿元,同比增长9.73%[3] 发展战略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方面协同发力[1] - 公司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夯实传统制造业基础并抢占新兴赛道先机[1] - 公司定位为市场化国企,通过“实业智投”数字化转型和“六大提升行动”提升核心竞争力[3]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举措 - 公司实施“研发投入三年倍增计划”,每年设立20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以推动传统制造企业提质增效[1] - 在专项激励下,公司旗下新能源叉车、高端轮胎等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洗护与冷链产业加快重塑并形成产业集群效应[1] - 2024年公司系统企业合计申请与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95项,制造业利润贡献率持续增长[1]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 - 公司发挥市场化投资优势,做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耐心资本”[2] - 公司创新构建“1+1+4+4”产业投资体系,旗下基金管理规模超600亿元,重点投向先进制造、智能物联、合成生物等杭州五大产业生态圈[2] - 公司目前已投资培育云豹智能、景业智能、昆泰磁悬浮等400多家优质企业[2]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 公司设立杭州市唯一一家地方性低空公域流量平台企业——杭州低空公司,通过“一平台、一张网、一生态”战略解决低空发展难题[2] - 公司以纳米纤维素项目为突破口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建我国首条高浓制备纳米纤维素绿色中试示范线[2] - 公司利用现有防空洞资源规划建设总规模达2000P的智算中心,培育新的增长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