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D NAND
icon
搜索文档
估值超1600亿,长江存储母公司获员工持股平台入股
观察者网· 2025-06-30 23:09
公司工商信息变更 - 长江存储母公司长控集团企业类型由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合资)[1] - 注册资本金由1118.1207亿元增至1132.7896亿元,增幅约14.67亿元[1] - 变更日期为2025年6月26日[1] 股东结构变动 - 新增6位股东合计持股1.295%,认缴金额合计146689.66万元[2] - 新增股东包括武汉市智芯计划一号至六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比例分别为0.2295%和0.2131%[2] - 穿透股权显示新增股东采用双层嵌套结构,涉及24家以"智芯计划"命名的合伙企业[2] - 武汉众智芯存科技有限公司担任上述合伙企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2] - 老股东持股比例被动稀释,股东数量扩容至29家[6] 员工持股计划 - 新增智芯计划系长控集团员工持股平台,主要覆盖公司高管与技术骨干[5] - 持股平台拟向长控集团增资21.27亿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1.295%[5] - 根据增资比例推算长控集团估值达1642.5亿元[5] 公司估值与融资 - 养元饮品控制的泉泓投资以16亿元增资长控集团,持股0.99%,推算估值超1616亿元[6] - 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长江存储估值1600亿元,为半导体行业价值最高新独角兽[5] 公司业务与子公司 - 核心业务涵盖3D NAND闪存晶圆及颗粒、嵌入式存储芯片以及固态硬盘等产品[5] - 在北京和武汉等地设有研发中心[5] - 旗下包括长江存储、武汉新芯、宏茂微电子、长存资本等多家企业[6] - 武汉新芯正在冲刺科创板IPO,已获上交所受理并处于问询阶段[6] 股东背景 - 主要股东包括湖北长晟发展(26.8925%)、武汉芯飞科技(25.6864%)、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12.1261%)和二期(11.5254%)[3] - 穿透股东含地方国资、国有银行、电信运营商、知名私募及上市公司如市北高新、国脉文化等[6]
DRAM Demand Powers Micron's Growth: Can it Sustain Momentum?
ZACKS· 2025-06-19 00:35
公司业绩与增长 - 美光科技(MU)第二财季DRAM收入同比增长47.3%至61.2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6% [2] - HBM收入环比增长50%突破10亿美元大关,主要受AI工作负载需求推动 [3][11] - 公司预计第三财季收入达88亿美元(±2亿美元),Zacks一致预期显示同比增长29.33% [6][1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低功耗双倍数据速率(LPDDR)和HBM芯片因高容量、低功耗特性在AI领域需求激增 [3] - 尽管消费端客户库存调整导致需求疲软,但数据中心对HBM和先进DRAM的强劲需求支撑业绩 [4] - 正在爱达荷州博伊西建设新DRAM晶圆厂,获得61亿美元CHIPS法案资金支持 [5][1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DRAM市场高度集中,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三星、台积电(TSM)和SK海力士 [7] - SK海力士与台积电合作开发HBM4及下一代封装技术,2025年4月首次展示采用台积电代工工艺的HBM4 [8] - 西部数据(WDC)通过SanDisk品牌NAND及消费级/企业级SSD产品构成竞争威胁 [9]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43%,远超Zacks计算机集成系统行业20.2%的涨幅 [10] - 远期市销率3.06X,低于行业平均3.69X [12] - Zacks对2025财年盈利预期同比增长433%,2026财年预期增长55.87% [13]
芯片专利博弈后,长江存储再起诉美光散布诽谤信息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19:16
诉讼指控 - 长江存储起诉美光和DCI公关公司合谋散布关于其闪存芯片威胁数据安全的虚假言论 [1] - 指控自2020年9月起DCI在其网站散布不实信息,称长江存储芯片会被嵌入设备用于监视美国消费者 [3] - 长江存储辩驳存储芯片不具备远程控制或无线通信所需组件,美光和DCI应知这些陈述虚假 [3] - 诉状援引报道佐证DCI背后有美光资助,指控二者联合策划"伪草根"虚假宣传运动损害公司声誉 [3] 商业影响 - 虚假信息导致长江存储失去大量商业机会,中断与主要客户及技术合作伙伴的在谈合作 [4] - 一家领先OEM原计划将40% NAND闪存需求交由长江存储供应,合作因不实信息流产造成数亿美元损失 [4] - 销售下滑和市场机会流失迫使公司在2023年初进行约10%的裁员 [4] 法律行动 - 长江存储诉请法院制止被告继续散布诽谤信息并要求赔偿损失 [5] - 2024年6月长江存储曾在美起诉受美光资助的丹麦咨询公司及其副总裁发布虚假报道 [5] - 长江存储与美光已卷入多年"专利战",2023年11月起诉美光侵犯8项3D NAND Flash相关专利 [5] - 2024年7月再次起诉美光专利侵权,新增11项专利涵盖美光多种存储芯片产品 [5]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维持要求美光向长江存储提供73页含敏感源代码的技术文件 [5] 市场格局 - 2024年第四季度美光在全球NAND Flash市场份额为13.8%位居第四 [6] - 三星、SK海力士和铠侠占据前三,四家公司合计占全球约84%市场份额 [6] - 长江存储作为2016年成立的后来者暂未真正撼动市场格局 [6]
美光拒绝向长江存储提供机密文件!
国芯网· 2025-06-10 18:42
美光与长江存储专利诉讼新进展 - 美国存储芯片大厂美光与中国存储芯片大厂长江存储的专利诉讼出现新转折 法院先前裁决允许长江存储访问美光73页机密3D NAND技术文档 但美光现要求法院撤销该决定 [2] - 美光主张这些文件涉及国家安全问题 不应提供给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 [3] - 长江存储从美光"150系列Traveler Presentation"中请求了73页打印页面 包含美光最新及即将推出的3D NAND设备信息 [3] 诉讼背景与争议焦点 - 纠纷始于2023年11月 长江存储在美国起诉美光侵犯其8项3D NAND相关美国专利 [3] - 根据双方保护令协议 高度敏感材料访问权限仅限于外部律师和专家 打印副本总数不超过1500页 且不超过30页连续打印 [3] - 美光声明指出 长江存储要求最新一代芯片源代码打印页数是早期一代芯片的10倍 [4] 双方立场与后续发展 - 尽管法院裁定长江存储可获取73页文件 美光仍坚持该决定错误 认为考虑到长江存储与政府联系 该请求存在危险 [4] - 美光希望最高法院推翻该裁决 [4]
国内存储双雄崛起,突破国际垄断格局​,长鑫和长存季度营收双双突破10亿美元大关
是说芯语· 2025-06-10 12:29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市场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的长鑫存储(CXMT)与长江存储 (YMTC)季度营收均突破 10 亿美元大关。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国内存储企业在全球舞台上 正逐步崭露头角,打破了长期以来由国际巨头主导的市场格局。 长鑫存储专注于 DRAM 领域,自成立以来,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已成为国内 DRAM 产业 的领军者。其在合肥的生产基地不断提升产能,技术工艺也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长江存储则在 NAND Flash 领域深耕细作,凭借自主研发的 3D NAND 技术,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一席 之地,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 长鑫存储与长江存储的崛起,对国内存储产业乃至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们的 成功为国内其他存储企业树立了榜样,带动了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与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存储企业的 壮大,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降低对进口存储芯片的依赖,保障国家信息安 全。 加入"中国IC独角兽联盟",请点击进入 投稿 、 商务合作 请微信 dolphinjetta 是说芯语,欢迎关注分享 近年来,全球存储市场需求持续 ...
美光突然翻供!推翻与长江存储达成的协议裁决
是说芯语· 2025-06-10 10:16
美光( Micron)与长江存储(YMTC)的法律纠纷出现新转折:这家美国芯片巨头以国家安全担 忧为由,试图推翻此前达成的协议和法院裁决。 根据先前裁决,长江存储获得了美光 73 页机密 3D NAND 技术文档的访问权限,但美光现在希望 撤销这一决定,阻止长江存储获取相关信息。 外媒表示, 尽管美光的请求在看似不同寻常,但此 举背后可能有其动机。 美光已向最高法院申请 "mandamus 令状"(法院要求下级机构履行法定职责的命令),对下级法 院的裁决提出质疑。在 2023 年的诉讼中,长江存储指控美光专利侵权,下级法院允许长江存储在 证据开示程序中获得 73 页美光机密文档的纸质副本。 美光辩称,地区法院忽视了保护令的关键条款,因此未能考虑到向一家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 单、由中国政府支持的公司披露敏感半导体信息所涉及的国家安全担忧。 美光的论点始于纠纷的性质。在 2023 年的案件中,长江存储指控美光的 3D NAND 存储产品侵犯 其多项专利。证据开示程序根据双方共同达成的保护令进行,该保护令限制对高度敏感材料(如源 代码)的访问,仅限外部律师和专家接触,公司员工不得参与。此外,保护令还规定纸质副本总 ...
自强者胜——关税应对策略三部曲(三)
长江证券· 2025-06-05 08: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在全球科技“新格局”构建、国际地缘政治扰动背景下,中国强调自主可控发展路线,解决“卡脖子”难题。报告构建自主可控行业研究框架,梳理核心细分赛道和标的,形成投资图谱,认为自主可控是中国发展必经之路,相关细分赛道有望受益于科技独立发展[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策略:构建自主可控赛道研究框架 - 背景:国际地缘政治扰动下,科技“新格局”构建,中国产业链完备但部分核心技术“卡脖子”,中美贸易摩擦使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国内顶层指引强调其重要性,海外限制促使中国突破,自主可控赛道从概念走向业绩释放阶段[18][19][26] - 框架:从行业和个股两个角度构建长江策略六维评价体系。行业β视角考虑政策指引、行业情况、替代难度;个股α视角考虑研发投入、人员效率、盈利能力[31] 电子:集成电路 - 先进制造: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限制不断加码,全方位阻挠追赶。全球半导体先进制造工艺由少数企业主导,美国本土制造能力将提升。中国虽面临挑战,但外部限制加速产业链自主可控发展,先进制造环节企稳向上[43][47][48] - 先进封装:先进封装技术是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方向,如2.5D、3D封装等。国内领军企业取得显著进展,产业化能力初步形成,国产化率提高,市场影响力增强,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其发展[53][55][58] 计算机:信创 - 信创:中美科技摩擦倒逼中国加速核心技术国产化,政策大力支持信创发展。2024年信创从党政走向全面,2025年有望开启新一轮改造浪潮,行业信创全面铺开,应用向全领域转化[63][66] - 信创市场:规模较大且持续增长,2025年有望提速,是系统性工程,包含多环节。关键基础软硬件国产化率低,替代空间广阔[70][74]
美光3D NAND,技术路线图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4 09:0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 编译自 pcwatch 。 在2025 IEEE第17届国际存储器研讨会(IMW 2025)上,美光科技(以下简称"美光")讲解了最 新的第九代(G9)3D NAND闪存技术,并展望了下一代第十代(G10)及之后的3D NAND闪存 技术(演讲编号及论文编号1.1)。我们将为您汇报此次演讲的概要。 第九代(G9)3D NAND闪存每硅片的存储容量为1Tbit,与上一代第八代(G8)产品相同,但存 储单元阵列的存储密度显著提高了40%,硅片的存储密度提高了30%,而最大数据传输速度则提高 了1.5倍。 第九代(G9)3D NAND闪存的有趣之处在于,字线层数为276层,仅比上一代(G8)的232层增 加了19%。简单的计算意味着存储单元阵列的存储密度只会增加19%。由此可见,除了层数增加之 外,通过其他创新,存储单元阵列的存储密度提升了40%。 美光存储单元阵列的存储密度(每平方毫米的位数)从第七代( G7 )的 17 Gbit/ 平方毫米增加到第八代 ( G8 )的 25 Gbit/ 平方毫米,再增加到第九代( G9 )的 35 Gbit/ 平方毫米。 除 ...
2024-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趋势白皮书解读(57页附下载)
搜狐财经· 2025-05-28 20:37
全球存储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分析 - 高层数3D NAND Flash通过双晶圆键合架构提升存储密度,三星、SK海力士等厂商计划量产300层以上NAND [2][39][41] - 随着层数增加,高纵横比刻蚀和沉积工艺复杂性增加,存储厂商通过横向拓展多层存储孔密度等方式克服挑战 [2][35] - W2W双晶圆键合技术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三星与长江存储签署3D NAND混合键合专利许可协议 [41][42] 服务器存储需求增长 - 2024年服务器NAND应用占比达30%,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30% [4][43] - 2024年服务器DRAM应用占比达34%,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36% [5][47] - AI服务器需求显著升温,以英伟达H100为例,单机存储容量显著提升 [9][10] 存储技术和应用发展 - QLC NAND持续改善存储性能和可靠性,适用于读取密集型应用场景 [6][51] - 2025年AIPC渗透率预计达35%,带动PCle 4.0/5.0 SSD应用增长 [7][57][58] - PC品牌及存储厂商积极拓展东南亚、拉丁美等海外市场,SSD市场潜力巨大 [8][71] HBM和企业级SSD市场 - 2024年全球HBM市场规模达16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300亿美元,占DRAM市场28% [11] - 企业级PCle 5.0 SSD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出货占比有望达30% [12][63] 消费类存储产品发展 - 2025年全球PC出货量预计增长3%至2.61亿台,AIPC渗透率攀升至35% [13][58] - AIPC普遍配置32GB LPDDR5X内存和1TB起步的SSD存储 [14]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11.84亿部,2025年预计增长2%至12.10亿部 [15][16] AI消费电子发展 - AI眼镜2024年出货量突破200万副,预计2025年攀升至1000万副 [17] - AI眼镜技术路线分为传统眼镜升级和AR功能迭代,未来将融合更多AI功能 [18]
中美谈判后,美国的歪招
搜狐财经· 2025-05-26 23:56
经贸领域 - 美国商务部宣布启动撤销《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并加强对海外AI芯片的出口管制 声称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AI芯片都可能违反美国管制 [3]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计划对中国起重机加征100%关税 集装箱 底盘等设备加征20%-100%关税 理由是让造船业回归美国本土 [3] - 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电池组件的活性阳极材料存在高额补贴 拟征收反补贴税 [3] 科技领域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使用华为昇腾芯片纳入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范畴 警告全球企业不要使用美制AI芯片训练中国AI模型 [4] - 美国媒体放风称特朗普政府准备把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管制清单 进一步扩大实体清单范围 [4] - 美国试图通过精准绞杀切断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命脉 将科技交流异化为技术冷战 [4] 行业影响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导致特斯拉 苹果等企业市值蒸发超1.5万亿美元 [6] - 美国家庭年均生活成本增加2300美元 第一季度GDP环比萎缩0.3% [6] - 科技封锁导致英伟达 AMD等企业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AI芯片市场 [7] 技术发展 - 中国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 长江存储的3D NAND芯片 中芯国际的14纳米制程技术正打破美国的技术垄断 [7] - 韩国要求豁免对华芯片出口 荷兰ASML公司坚持向中国供应光刻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