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0kW充电模块
icon
搜索文档
破局野蛮生长,电动车充电桩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5:57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充电行业正从价格战转向价值驱动,进入从"有"到"好"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1]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提出目标,到2027年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2035年实现全面融合互动 [1] - 2024年充电模块价格从年初每瓦0.10-0.11元暴跌至0.07元,降幅近40%,反映行业价格竞争激烈 [2] 技术迭代与突破 - 比亚迪、华为推出兆瓦级闪充技术,重新定义充电功率天花板 [3] - 易能时代发布40kW充电模块,采用一级拓扑方案实现98%+转换效率,为行业提供新视角 [4] - 2024年底充电桩纳入CCC认证范围,2026年8月后未认证产品将禁止销售,行业进入强制认证时代 [2] 安全挑战与解决方案 - 兆瓦级充电对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带来挑战,尤其在电动汽车、船舶、飞行器等领域 [5] - 充电站面临火灾隐患、地下车库连锁燃烧、无人值守应急响应等风险 [5] - 特来电提出全流程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运维、风险分级和消防联动技术实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阻断 [5] 新能源重卡市场机遇 - 2024年新能源重卡销量达8.2万辆,同比激增140%,渗透率突破10% [5] - 重卡以3%的车辆保有量占比贡献43%的道路交通碳排放量,电动化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 [6] - 宁德时代预言未来3年重卡行业将实现50%电动化率,涉及900万辆重卡电动化倒计时 [6] 细分市场与技术路线 - 2025年电动重卡预计销售15万辆,其充电设备需求占市场半壁江山 [7] - 重卡集中调度特性催生专用快充站、换电站等新型基础设施需求 [7] - 换电模式成为黑马,宁德时代骐骥换电实现重卡领域"电气同价",单公里比油车节省0.62元 [7] 超充技术现实挑战 - 当前60kW以下低功率充电占主流,480kW以上超充需求仅占24%,技术超前与市场脱节 [8] - 超充站面临设备成本高、利用率低等经济性困局,单日使用时长不足2小时 [9] - 充电协议不统一导致兼容性差,城区电网改造难度大,光储充技术安全性和商业模式未成熟 [9] 生态协同建议 - 需建立车-桩-网-场协同生态,提升现有场地充电效率而非盲目扩建 [10] - 超充与兆瓦充是技术发展必然结果,但非唯一解,需精准匹配场景需求 [10]
本周3只新股申购,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龙头即将登陆A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26 08:12
新股申购 - 本周共有3只新股申购,其中创业板1只(优优绿能),科创板1只(影石创新),北交所1只(交大铁发)[1] - 创业板新股优优绿能发行价为89.6元,发行市盈率15.37倍,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动态市盈率19.4倍[2] - 北交所新股交大铁发发行价为8.81元,发行市盈率13.42倍,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动态市盈率33.26倍[2] 影石创新 -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将品牌"Insta360影石"产品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数百万硬件用户,全球主要社交媒体官方账号累计粉丝近800万[1] - 公司2024年预计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达到81.7%,连续六年全球第一[2]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56亿元、4.48亿元和7.76亿元,累计达14.8亿元,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16%[2] - 截至2024年底已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900项,其中发明专利189项[2] - 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20.41亿元飙升至55.74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65.25%,2024年同比增长53.29%[3] - 2022至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从4.07亿元增至9.95亿元[3] 优优绿能 - 公司是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设备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15kW、20kW、30kW和40kW充电模块[3] - 2023年充电模块市场增量为726.60亿瓦,公司充电模块内销瓦数为76.90亿瓦,市场占有率为10.58%[3] - 2022年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挂牌成立"广东省充电桩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9.88亿元增至14.97亿元,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7%至26.58%[4] -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用于充电模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4] 海安橡胶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巨型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矿用轮胎运营管理业务[6] - 具备全系列型号全钢巨胎(轮辋直径49英寸及以上)的生产技术和量产能力,为国内外上百个矿山提供服务[6] - 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2.51亿元、23亿元和4.68亿元,净利润为6.54亿元、6.79亿元和1.43亿元[6] - 本次IPO拟募资29.5亿元,用于全钢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扩产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改升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7] 交大铁发 - 公司是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轨道交通专业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9] - 专注于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和服务实力、设备生产能力[9] IPO上会情况 - 本周将有3家IPO首发上会,分别为拟闯关深证主板IPO的海安橡胶,以及北交所的世昌股份和志高机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