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模式

搜索文档
李斌又搞到钱了!蔚来今年募资已超百亿
第一财经· 2025-09-11 11:15
2025.09. 11 本文字数:647,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美股和港股市场对此反应不一。蔚来美股昨夜大跌近9%,但港股早盘开跌3.64%后,迅速翻红,截 至发稿时股价微涨。 蔚来称,本次公开增发新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开发旗下品牌的未来技术 平台及车型、扩大充换电网络以及进一步强化公司资产负债表等。 换电模式和高强度研发费用投入下,蔚来何时能够盈利一直为市场关注焦点。 作者 | 第一财经 葛慧 封图 | 视觉中国图 9月10日晚间,蔚来集团宣布完成总额达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亿元)的股权增发融资,美国存 托凭证(ADR)公开发行价为每股5.57美元,A类普通股发售价为每股43.36港元。 这是蔚来汽车今年第二次公开融资。相比今年3月每股29.46港元的配售股份价格和35亿港元(约合 32.7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额,蔚来汽车本次融资在两项指标上均有较大的提升。两次公开融资之 下,今年蔚来在二级市场融资合计已超百亿元。 推荐阅读 全球最大互联网券商突然收紧中国内地开户,APP在境内全下架 自2014年成立以来,蔚来已经在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 600 亿元,从2022年开始蔚来每个季度的研 ...
李斌又搞到钱了!蔚来今年募资已超百亿
第一财经· 2025-09-11 11:05
融资活动 - 公司完成总额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亿元)的股权增发融资 美国存托凭证公开发行价为每股5.57美元 A类普通股发售价为每股43.36港元[1] - 本次融资为年内第二次公开融资 相比3月每股29.46港元的配售价格和35亿港元(约合32.7亿元人民币)融资额 本次融资规模和发行价均有显著提升[1] - 年内通过两次公开融资在二级市场合计融资超百亿元人民币[1] 市场反应 - 美股市场出现大幅下跌 昨夜跌幅近9%[1] - 港股市场早盘开跌3.64%后迅速翻红 截至发稿时股价微涨[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1] - 资金将投入未来技术平台及车型开发[1] - 计划扩大充换电网络规模[1] - 部分资金用于强化公司资产负债表[1] 研发投入 - 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600亿元人民币[1] - 2022年起单季度研发投入强度基本维持在30亿元左右[1] - 今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31.8亿元 第二季度研发投入30.1亿元[2] - 管理层目标将季度研发费用控制在20-25亿元区间[2] 盈利预期 - 公司有机会在第四季度实现NON-GAAP口径盈利[2]
蔚来二季度收入190亿毛利率10% 李斌称四季度月交付目标为5万辆
长江商报· 2025-09-04 07: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90.09亿元,同比增长9% [1][5] - 净亏损49.95亿元,同比收窄1% [1][5] - 毛利率达10%,较上年同期9.7%提升0.3个百分点 [2][6] - 汽车销售额161.36亿元,同比增长2.9% [6] - 汽车毛利率10.3%,低于上年同期的12.2% [6] - 经营现金流转正,现金储备回升至272亿元 [8] 交付量与产能目标 - 第二季度交付新车7.2万辆,同比增长25.59% [10] - 乐道L90首月交付达10575辆,订单排至10月 [10] - 目标2025年四季度实现月交付量5万辆 [4][10] - 三季度交付指引8.7万-9.1万辆,同比增长40.7%-47.1% [11] - 7月交付2.1万辆,8月交付3.13万辆 [12] - 前8月累计交付16.65万辆,同比增长30% [14]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自研神玑NX9031芯片量产,单车成本优化超万元 [6] - 经营亏损环比收窄超30% [2][6] - 通过CBU机制将业务划分为12个核心经营单元,人效比翻倍增长 [8] - 一线销售人员减少40%,但4-5月销量增长40% [8] 产品与品牌战略 - 乐道品牌目标毛利率15%以上,萤火虫品牌毛利率10%左右 [6] - 蔚来品牌长期毛利率目标20%-25% [6] - 全新ES8预售价41.68万元起,较上一代降价11万元 [10] - 累计建成超8200座充换电站,覆盖全国550城换电需求 [15]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向蔚来中国追加投资200亿元,持股比例增至91.8% [15] - 投资条款与2024年9月B轮投资相同 [15] 管理层预期 -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起经营进入加速改善阶段 [2][6] - 明确表态四季度盈利"必须做到" [3][8] - 三季度营收指引218.1亿-228.8亿元,同比增长16.8%-22.5% [11]
极光月狐|蔚来汽车财报分析:换电模式影响利润,二季度预计营收增长13%
新浪财经· 2025-09-03 12:3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8.2%至657.3亿元,主要受交付量增长及乐道品牌贡献驱动,但净亏损同比扩大8.1%至224亿元,换电业务亏损31.2亿元且单站日均服务次数未达盈亏平衡点[1][6][9] - 2025年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40.1%至42,094台,但行业排名下滑至第八,乐道品牌成为新增长动力[10][11] - 2025年二季度营收预计同比增长13%,新产品上市及技术升级为未来增长提供支撑[16][17][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主要因交付量增长38.7%至221,970辆及产品结构优化[1] - 全年净亏损224亿元,同比扩大8.1%,日均亏损超6000万元[6] - 研发投入130.37亿元,虽同比下降但仍处高位,聚焦智能驾驶、电池及换电技术[6] - 销售及行政费用157.4亿元,同比增加22.2%,因市场推广、渠道建设及子品牌投入[6] 业务运营 - 换电网络截至2025年3月达3,239座,覆盖90%以上区县,但2024年换电业务亏损31.2亿元,单站日均服务32次,低于盈亏平衡所需的50次[1][9] - 产品价格覆盖30万至80万元区间,包括ES6、EC6等主力车型,满足多样化需求[4][5] - 乐道品牌2024年贡献总交付量近9%,2025年一季度交付14,781台,成为新驱动力[1][11] 市场与竞争 - 2025年上半年销量74,445台,行业排名第八,落后于零跑(221,664台)、理想(203,938台)等竞争对手[10][11] - 高端市场保持稳定,蔚来品牌一季度交付27,313台,ET9及萤火虫等新产品推动增长[11][12] - App渗透率持续提升,反映品牌认可度提高[13] 未来展望 - 2025年二季度营收预计同比增长13%,乐道L90于8月启动交付,定价26.58万元起[16][20] - 乐道L80计划四季度上市,车长超5米,提供6座/7座布局,对标特斯拉Model Y[17] - 第三代ES8将于四季度发布,搭载智能驾驶及电池技术升级[17]
从"分兵作战"到"集团军":吉利电池整合背后的产能暗战
经济观察网· 2025-08-30 11:54
品牌整合与产品技术 - 吉利控股集团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将金砖电池和神盾短刀电池整合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作为一级子公司与吉利汽车集团平级[3] - 神盾金砖电池采用金色绝缘膜替代原有蓝膜 耐高压能力从2000V提升至4000V 增幅近三成 但成本增加两成以上[3] - 电池通过8针同刺试验时温度保持在29.1℃-38.6℃ 电压3.2995V 未出现起火或冒烟现象[2] - 产品线包含超快充系列(5.5C充电倍率 10.5分钟完成10%-80%充电) 高能量密度系列(192wh/kg能量密度 3500次循环寿命)和超级混动系列(11.5分钟充电 4500次循环寿命)[5] 产能布局与供应链策略 - 公司拥有8大生产基地 规划总产能超过176GWh 但最新目标调整为2027年实现70GWh产能[7] - 吉利汽车电池供应结构为:40%由吉曜通行供应 40%由宁德时代供应 剩余20%通过收购市场闲置产能解决[7][8] - 产能调整涉及停止河南/湖北/安徽/广西等地工厂建设 仅保留盐城基地在建状态[8] - 枣庄合资工厂股权结构调整:吉利持股从51%增至70% 欣旺达持股从49%降至30% 专供沃尔沃和极星品牌[7] 战略协同与资源优化 - 品牌整合后预计节省研发费用10%-20% 管理费用节省10%-20% 销管费用率从11%降至8%[6] - 神盾金砖电池将专供极氪/领克/银河品牌 并搭载于极氪9X/领克10EM-P/银河A7等即将上市的插混车型[5][7] - 公司计划探索车电分离/换电模式 建立电池银行 实现从产品到服务的商业模式转型[8] - 电驱业务将成为吉利控股集团下一个整合目标[9]
18家电池企业H1业绩出炉:头部稳进,二三线挣扎
高工锂电· 2025-08-29 19:5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总出货量达776GWh 同比增长68% [2][7] - 储能电池出货量265GWh 同比增速128% 远超动力电池49%的增速 [2][7] - 18家电池企业中超半数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但部分企业营利双降 行业分化显著 [2][5] 企业业绩分化 - 宁德时代营收1789亿元 同比增长7.27% 净利润304.91亿元 同比增长33.33% [3][5] - 亿纬锂能营收281.7亿元 同比增长30.06% 但净利润16.05亿元 同比下降24.9% 主要受非经营性因素影响 [3][5][6] - 中创新航营收164.19亿元 同比增长31.7% 净利润7.5亿元 同比增长80.4% [3][5] - 豪鹏科技净利润9671万元 同比增长252.49% 博力威净利润3602万元 同比增长259.56% [3][5] - 南都电源营收39.23亿元 同比下降31.67% 净利润亏损2.32亿元 同比下降225.48% [3][6] 动力电池领域 - 动力电池出货量477GWh 同比增长49% [7] - 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372GWh 占动力电池总出货量78% 同比增长68% [8] - 技术优化使部分产品充电15分钟可满足300公里续航 海外车企如大众ID系列磷酸铁锂电池装机比例提升至40% [8] 储能电池领域 - 储能电池出货量265GWh 同比增长128% [7] - Q2储能电池出货量环比增长94% 头部企业排产率超90% [4][9] -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增速超120% [9]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近90% 储能产线接近满产 而二三线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 [10]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巨大 宁德时代研发支出超百亿元 欣旺达19.24亿元 亿纬锂能12.61亿元 [10] - 二三线厂商被挤压至轻型动力、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 [10] 企业战略路径 - 中小企业深耕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赛道 依托定制化研发能力实现错位发展 [11] - 头部企业探索商业模式创新 宁德时代建成2000座换电站并试点V2G项目 亿纬锂能推出CLS模式提升行业效率 [12] - 多家企业启动赴港上市 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南都电源 以支撑技术研发与全球化布局 [13]
中国造车,边狂奔边思考
36氪· 2025-08-28 07:36
全球汽车工业权力转移 - 新能源汽车通过技术重构(电池、智能系统)和体验重构(智能座舱、软件生态)重新定义豪车标准,挑战传统燃油车以发动机和变速箱为核心的机械工业叙事 [1][6] - 汽车工业竞争维度转向“三电+软件生态系统+先进供应链整合能力”,未来战场聚焦于智能化,目标是大规模生产“四个轮子的智能体” [1] - 中国新能源车连续九年全球第一,标志着全球汽车工业正经历史诗级权力交接 [1] 欧美燃油豪车在华衰退 - 2024年保时捷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下降28%至5.69万辆,中国市场从全球第一大市场降至第三;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量大幅下降42%至9471辆 [9] - 2025年1-2月中国进口汽车5.6万辆,同比下降46%,其中进口超豪华车下滑31% [9] - 德国汽车业净减岗位5.15万个,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等车企和博世、大陆集团等零部件供应商因美国高额关税和高企能源价格削减开支 [9] 传统豪门财务表现下滑 - 宝马集团2024年税前利润109.71亿欧元同比下降35.8%,税后净利润76.78亿欧元同比下降36.9% [12] - 奔驰集团2024年税后净利润104.09亿欧元同比下降28.4% [13] - 奥迪集团2024年税后净利润41.89亿欧元同比下降33.08%,全球销量同比下跌11.8% [13][45] 日系品牌困境与调整 - 日产汽车2024年第三财季净亏损141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仅1%,全球裁员9000人并削减20%产能 [13] - 丰田汽车2024财年净利润预计4.52万亿日元同比减少8.6%,但全球销量1082万辆连续五年第一 [15] - 雷克萨斯国产落地上海,通过零部件本土化采购降低成本和提升价格竞争力 [15]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 dominance - 中国在全球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达63.9%,新能源车市场份额68.9%,插电混动市场份额高达78% [19] - 2024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连续多个月突破5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成为主要增长拉动力 [20] - 比亚迪仰望U8 2024年交付7366辆,起售价109.8万元;鸿蒙智行成交均价逼近40万元,问界M9累计大定超20万辆 [27] 豪华车定义权转移 - 国产电动豪华车以高性价比和新驾驶体验(如最大功率200kW、续航636km)挑战传统豪车标准 [29][30] - 新能源车重新定义豪华内涵,从硬件向综合体验(智能化、环保性)扩展,并提供更大尺寸、更长轴距和更低价格 [33] - 传统豪华车标准(轴距≥3000mm、排量>3.0升)被科技元素和智能系统颠覆 [32][33] 传统豪门在华自救策略 - 奔驰推进中国本地化生产,2024年在华交付71.4万辆新车,并建立德国以外最大研发网络利用供应链和人才优势 [37][38] - 宝马2024年研发投入91亿欧元同比增长17.1%,资本支出125.8亿欧元同比增10%,纯电动车销量占比超17% [40] - 奥迪与中国一汽、上汽集团合作,但2024年全球销量同比下滑11.8%,中国市场交付64.99万辆同比下降10.9% [45][46]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共存期 - 新能源车仍受制于电池技术(充电难、续航受限、成本高),与燃油车将在未来至少五年内并存 [58][59] - 欧盟电动汽车市场份额2024年下降1个百分点至13.6%,大众集团零排放车型需求下降3.4% [68][67] - 日本因电价高、充电站布局难和技术挑战延缓电动化,转向混动转型 [70][71] 换电模式发展挑战 - 蔚来累计融资1183亿元但累计亏损800亿元,2024年净亏损224亿元,单车亏损10.09万元 [81] - 换电站建设需巨额投入(单座重卡换电站耗资数百万元),且面临电池技术迭代(如固态电池)和快充技术风险 [90][96] - 宁德时代切入重卡换电领域,2025年计划投资超10亿元建设300座换电站,电动重卡市场渗透率从4%提升至9.2% [89][91][92] 行业技术演进趋势 - 燃油车退出时间取决于固态电池或其他颠覆性电池技术的产业化速度,目前液态电池仅为过渡方案 [73][102] - 快充技术(如比亚迪兆瓦闪充)发展可能弱化换电效率优势,重卡换电在封闭场景更具生命力 [96][93] - 车企对电池标准各自为政,宁德时代试图推动标准化换电块但面临车企放弃定义权的阻力 [86][99]
蔚来降价“救市” 100kWh电池包直降2万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20 23:13
电池包价格调整 - 100kWh长续航电池包价格从12.8万元下调至10.8万元 降幅达15.6% [2] - 整车购买100kWh电池包的全系新车价格同步调整 [2] - 永久升级服务定价由5.8万元下调至3.8万元 [2] 用户补偿与租用方案 - 2025年1月1日至8月18日完成永久升级的用户获2万元焕新礼金券 有效期5年 [2] - BaaS电池租用服务费维持原标准 75kWh包728元/月 100kWh包1128元/月 [2] - 销售人员表示大部分用户选择租电方案 租电价格已于去年下调 [2] 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累计亏损突破1000亿元 成立以来始终未能盈利 [3] - 累计研发投入达600亿元 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支出 [4] - 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新车7.21万辆 环比增长71.2% [4] 销量目标与产品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累计交付13.5万辆 全年44万辆目标完成率仅30.7% [4] - 乐道L90上市三天交付1976辆 位列大型SUV周销量第三 [4] - 约60%乐道用户将换电能力列为首要购买决策因素 [5] 战略调整与运营优化 - 公司以"先活下去"为首要任务 需走量车型支撑发展 [4] - 通过换电模式降低渠道成本 推动下沉市场渗透 [5] - 目标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4]
这一次,我希望这个男人赢!
电动车公社· 2025-08-19 21:48
文章核心观点 - 蔚来汽车完成318国道全线换电站布局 实现纯电动车从上海至珠峰大本营全程换电通行[2][4] - 纯电大三排SUV市场将迎来黄金时代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结构变化、技术突破和补能基础设施完善[4][5][38] - 蔚来通过三代技术平台迭代实现空间效率革命 乐道L90前备箱容积达240L 后备箱容积430L 形成"6人10箱"装载能力[53][57][59] - 2024年上半年纯电动车市场增速提升至46% 反超插电混动车型的31%增速 行业拐点已经显现[91] - 蔚来坚持纯电技术路线11年 在30万以上纯电市场占有率超40% 累计建成3455座换电站和26984根充电桩[106][115] 纯电大三排SUV市场分析 - 二胎三胎政策推动家庭结构变化 80/90后成为大三排SUV购车主力军 市场蛋糕持续扩大[5][8] - 此前纯电大三排SUV市场仅有蔚来ES8 其他品牌多选择增程/插混技术路线[16] - MPV车型因空间优势占据纯电大三排市场主流 包括极氪009、理想MEGA、小鹏X9等车型[21] - 纯电大三排SUV开发难度极高 需要平衡空间、续航、操控性和通过性等多重因素[32][35] 技术突破与空间创新 - 乐道L90采用900V纯电平台 线束减少40% 重量减轻20% 通过集成化设计释放空间[64] - 后驱电机体积仅37L 较行业同功率电机70-100L的体积减少超50%[66] - 电池包厚度仅116mm 较400V架构同容量电池180mm以上厚度大幅缩减[68] - 热管理系统集成49合1模块 A4纸大小替代8.8米流道板 释放50L空间[70] - 9000吨一体化压铸后底板减重11.7kg 同时增加第三排横向空间[76][78] 补能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公共充电桩达417万个 随车私桩1060万个 建成全球最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101][102] - 蔚来建成3455座换电站和26984根充电桩 覆盖G318川藏线等偏远地区[106][108] - 换电模式提供3分钟极速补能 有效解决纯电动车里程焦虑问题[110][115] - 2018年至2024年充电设施数量几何级增长 纯电长途出行可行性大幅提升[99][103]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2021-2024年插混车型经历指数级增长 但2024年上半年增速放缓至31%[87][91] - 纯电动车增速从2023-2024年的24%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46%[88][91] - 理想汽车等增程品牌开始布局纯电车型和充电桩 行业技术路线趋向融合[105] - 蔚来在3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占有率超40% 超过BBA总和[115] 企业战略与研发投入 - 蔚来连续多年研发投入超营收20% 获得新势力专利数量第一[115] - 公司坚持纯电唯一技术路线 11年研发三代纯电平台[115][128] - 自主研发中央计算平台、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和线控转向技术[115] - 乐道L90前备舱设计申请13项专利 实现技术突破[83]
康迪科技牵手宁德时代,获首笔重卡换电站设备订单
搜狐财经· 2025-08-18 17:57
合作概况 - 康迪科技旗下中换电公司获得宁德时代首个重卡商用车换电站设备订单,正式进入宁德时代全球供应商体系[1] - 中换电将提供标准化换电站设备及配套解决方案,覆盖主体结构、智能机械臂系统、电池仓温控模块等核心组件[4] - 合作模式为"设备供应商-生态主导者"协同,中换电通过硬件支持助力宁德时代"万站计划"[6][7] 行业前景 - 全球换电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40%,2025年中国换电产业链市场规模预计达1334亿元(开源证券)至2000亿元(中金)[3] - 换电模式从技术验证进入规模化应用期,有望成长为万亿级市场[3] - "双碳"目标和交通强国战略推动换电生态系统建设,促进行业技术标准化与市场拓展[7][8] 公司战略与技术 - 康迪科技十余年前布局换电技术,中换电定位"换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硬件+软件+运营"全栈能力[3][4] - 智能换电系统集成9大模块(电池更换、车辆定位等)和6大优势(90秒换电、实时监控等)[4] - 宁德时代计划年内建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超10000座,中换电订单量有望显著提升[7] 增量空间 - 中换电可借宁德时代与中石化、蔚来的合作强化技术壁垒[7] - 海外换电站项目将推动中换电设备出口,成为新增长引擎[7] - 合作打开新能源基建增量市场,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战略地位[7][8]